当建筑师与艺术家相遇——北京韩美林艺术馆的阅读笔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伏 的瓦项 ,漂浮 的荷 叶 ,似 乎在诉说着 民间文化 艺术 ,诉说 着运河那 一端的杭 州姊妹馆 。 当笔者从艺术馆 出来 ,踩在艺 术馆 前遍 铺 石子 的广 场上 ,看着 那洁 白的雕 塑—— 再造 乾 坤 ,还有 那简洁的浅灰 色艺术馆 ,忽然感觉有种禅 意充斥在 周围 。环顾 四周 ,左边不远处是 一尊韩美林设计 的两 米高的
现代艺术 时 ,不是 以现代西 方的审美视角去选择 中国 民间 的 审美样式 ,在他 笔下 ,这些 曾经 光芒四射的 民间文化 顺理成 章地进入 当代 ,让它们在 当代 艺术世 界 中重新焕发活 力。可
建筑会是 一个 能达到双方满 意的精美作品 。北 京韩 美林 艺术
馆这样一件精美作 品。
化 与 流线 的转 换复 合的 巧妙 结合 ,使 得艺 术 家的各 类作 品 能得 到全方位展示 ,参 观者在欣赏过程 中有不 同的体验和 感
受。
青铜佛头雕 塑 ,右边是母与子雕 塑 ,近处是坐在砾石 广场上 玩耍 的一 对对 母 子 ,还有 那前 方柔 美的 夕 阳……我 突然 失
语 ,唯有享受建筑师和艺术家带给我的空灵。
以说 ,韩美林 的艺术作 品是现代 艺术与 中华 民族灵魂 的结合
体。 崔恺的 “ 本土 思想 ”已经从 他 最开 始 的无意 识 走到 现 在 的坚 守 。他在 探 索 、学 习新方 法新 技术 的 同时始 终不 变 自己 的本 土思想 。建 筑评 论 家史建 说 ,中国 当代 建筑 的本 土化是在 超越 了试验性建筑 之后 的一种退 守和 回归。正是这 种 回归 ,吸引 了国际建筑界 的关注。崔恺也 因此赢得 了国际 荣誉 。从外研社大楼 到德胜 尚城 ,从首都博 物馆到殷墟博物
与轻 轨 的高 度基 本相 同 ,人们 可 以在轻 轨车 厢 中看到 艺术
馆 的基本 面貌 。 同时 ,用几 个 方形 的体 块组 合来 削 弱艺术 馆的高大感 ,选用木模板混凝 土为最为主要 的建筑材 料 ,既
保证 了建筑 不会对抢 了艺 术品的 “ 风头 ” ,甘做 背景 ,又能
仿古戏楼 的门窗和柱色彩 的呼应 ,也是对传统色彩 的继承发 挥。从外 部景观上 ,在 下沉 水院中呼应。这种不张 扬既是建筑师 的 设计原则 ,也 是艺术家 的性情所 向。从参观流线 上 ,当人们 进入公 园大门后 ,经 由曲径通 幽的引导 ,通过 吊桥和 坡道缓
缓进入二层 的序厅 和展厅 ,之后 沿中庭的坡道到 上层展厅 ,
然后可 以继续 上到屋顶平台俯 瞰整 个公 园,也可 以下到底层 展厅 ,最后从 主入 口下方通道进入 下沉庭院 中,参观 室外展 览 ,最后从东 南角的室外楼梯 回到公 园地面。空 间尺 度的变
要 求是建筑为艺术 品服 务 ,让参观者对 自己的作 品能全方位
的解读 。朴实谦和使崔恺 选择 了下沉 的体 量 ,简洁 的形式 。 考虑  ̄ 9 0 平方米的建筑规模 放在两层高 的戏楼旁边不会 显 J0 0 得过 大 ,把建筑下沉一层 ,将建筑突 出地 面的高度降低 ,与
戏楼保持 接近 ,从而保持 良好的建筑尺度感 。艺术馆 的屋顶
视为一种使命 ,职业道德 、社会责任 、企业形象 、人 之品格 尽显其 中。 因此 ,他 的建筑不会是 那种为 了哗众取 宠而刻意 追 求时尚怪异 ,而是一种内敛、稳重 ,好看又好用的建筑。 朴 实谦和使韩美林要 求建筑不追求 华美 出众 ,他 的基 本
品都始终信 守着本土思想 ,从 当地 的传统和 民族 的文化 中提 取元素应用到现代建筑 中。 本土 的思想使 韩美林希望建筑 能表 达出建筑 的性 质 ,地 域的特征 。这是 同样具有本土思想 的崔 恺所关注 的。建筑 周 边设置下沉式水 院 ,如同故宫 的护城河 ,既加强 了艺术馆 的 安全 性 ,又可作为 室外 展场。如果说水 院好比护城河 ,那入 口的 吊桥 自然是玉 带桥 了 ,中国传统建筑 的处理形式在这里 有 了重新阐释 。从 色彩 和材料上 ,外墙是带 木纹的浅灰色清 水混 凝土 ,朴实 自然中带着几分细腻。主灰 色调及在灰色主 体 中穿插的红色 吊桥和 南立面 中红色的金属格栅 既是对旁边
四
当代 中国 ,随 着人们的精神需求 变高 ,艺术家与建筑 师 相遇 的机会越来越 多。他们可能合作 去共同营造一个场所 , 就像 本文开头所 写。但 是 当建筑 师为 艺术 家设计房子 时,就
出现 了三种境况 :第一 种是艺术家与建筑 师创作思想迥异 , 艺术 家掌握 了建筑控 制权 ,建筑师沦为 了工匠 ,艺术家完全 按 自己的审美原则来做建筑 ,结果是 艺术 思维 完全映射到建 筑 上 ,功能 、结 构混 乱 ,形式 扭 曲 ,更 像是 艺术 品 的放大
版 ;第二种是建筑 师压倒 了艺术家 ,建筑 师可 能会 做 出一个 很有建筑 味的作品 ,甚至是 精品 ,但是艺术 家未必能喜欢 , 从建筑 师的社 会责任讲 ,这 也不算是一个好建筑 ;第三种是
艺术 家与建筑 师审美情趣相 投 ,双方亦能彼此 沟通 ,最终的
民族 的传统 深深锚 固在一起 。他 将 中国 民间的审美精神融入
但 “ 中”为主 。心里必须 装着 自己的 民族 ,离开 了 自己的 文化土壤 ,就没有可z 日 - a& 出艺术之呆。 中国艺术需要前进 , m
但前进需 要一个起点 ,千万 不能离开底线 ,这个 底线就是 中
华 民族 。我们 可 以吸 收 国外 的文化 ,但 必须 进行 消化 ,把 传统和现代 意识进行完美 的结合 。韩美林 的艺术 源头跟 中华
韩 美林曾 自豪 的说 : “ 我是 中国的儿 子 ,是 中国的艺术
家 ,是 中国 ‘ 陕北 老奶奶 ’的接班 人。 ” 他认 为 ,艺术 强 调个性 ,强调 民族性和 地域 性 ,可 以借鉴 ,但 不能照搬甚 至
取代 。作 为一个 中国艺术 家 ,
“ ”和 “ ”可 以兼有 , 中 洋
现代艺术 时 ,不是 以现代西 方的审美视角去选择 中国 民间 的 审美样式 ,在他 笔下 ,这些 曾经 光芒四射的 民间文化 顺理成 章地进入 当代 ,让它们在 当代 艺术世 界 中重新焕发活 力。可
建筑会是 一个 能达到双方满 意的精美作品 。北 京韩 美林 艺术
馆这样一件精美作 品。
化 与 流线 的转 换复 合的 巧妙 结合 ,使 得艺 术 家的各 类作 品 能得 到全方位展示 ,参 观者在欣赏过程 中有不 同的体验和 感
受。
青铜佛头雕 塑 ,右边是母与子雕 塑 ,近处是坐在砾石 广场上 玩耍 的一 对对 母 子 ,还有 那前 方柔 美的 夕 阳……我 突然 失
语 ,唯有享受建筑师和艺术家带给我的空灵。
以说 ,韩美林 的艺术作 品是现代 艺术与 中华 民族灵魂 的结合
体。 崔恺的 “ 本土 思想 ”已经从 他 最开 始 的无意 识 走到 现 在 的坚 守 。他在 探 索 、学 习新方 法新 技术 的 同时始 终不 变 自己 的本 土思想 。建 筑评 论 家史建 说 ,中国 当代 建筑 的本 土化是在 超越 了试验性建筑 之后 的一种退 守和 回归。正是这 种 回归 ,吸引 了国际建筑界 的关注。崔恺也 因此赢得 了国际 荣誉 。从外研社大楼 到德胜 尚城 ,从首都博 物馆到殷墟博物
与轻 轨 的高 度基 本相 同 ,人们 可 以在轻 轨车 厢 中看到 艺术
馆 的基本 面貌 。 同时 ,用几 个 方形 的体 块组 合来 削 弱艺术 馆的高大感 ,选用木模板混凝 土为最为主要 的建筑材 料 ,既
保证 了建筑 不会对抢 了艺 术品的 “ 风头 ” ,甘做 背景 ,又能
仿古戏楼 的门窗和柱色彩 的呼应 ,也是对传统色彩 的继承发 挥。从外 部景观上 ,在 下沉 水院中呼应。这种不张 扬既是建筑师 的 设计原则 ,也 是艺术家 的性情所 向。从参观流线 上 ,当人们 进入公 园大门后 ,经 由曲径通 幽的引导 ,通过 吊桥和 坡道缓
缓进入二层 的序厅 和展厅 ,之后 沿中庭的坡道到 上层展厅 ,
然后可 以继续 上到屋顶平台俯 瞰整 个公 园,也可 以下到底层 展厅 ,最后从 主入 口下方通道进入 下沉庭院 中,参观 室外展 览 ,最后从东 南角的室外楼梯 回到公 园地面。空 间尺 度的变
要 求是建筑为艺术 品服 务 ,让参观者对 自己的作 品能全方位
的解读 。朴实谦和使崔恺 选择 了下沉 的体 量 ,简洁 的形式 。 考虑  ̄ 9 0 平方米的建筑规模 放在两层高 的戏楼旁边不会 显 J0 0 得过 大 ,把建筑下沉一层 ,将建筑突 出地 面的高度降低 ,与
戏楼保持 接近 ,从而保持 良好的建筑尺度感 。艺术馆 的屋顶
视为一种使命 ,职业道德 、社会责任 、企业形象 、人 之品格 尽显其 中。 因此 ,他 的建筑不会是 那种为 了哗众取 宠而刻意 追 求时尚怪异 ,而是一种内敛、稳重 ,好看又好用的建筑。 朴 实谦和使韩美林要 求建筑不追求 华美 出众 ,他 的基 本
品都始终信 守着本土思想 ,从 当地 的传统和 民族 的文化 中提 取元素应用到现代建筑 中。 本土 的思想使 韩美林希望建筑 能表 达出建筑 的性 质 ,地 域的特征 。这是 同样具有本土思想 的崔 恺所关注 的。建筑 周 边设置下沉式水 院 ,如同故宫 的护城河 ,既加强 了艺术馆 的 安全 性 ,又可作为 室外 展场。如果说水 院好比护城河 ,那入 口的 吊桥 自然是玉 带桥 了 ,中国传统建筑 的处理形式在这里 有 了重新阐释 。从 色彩 和材料上 ,外墙是带 木纹的浅灰色清 水混 凝土 ,朴实 自然中带着几分细腻。主灰 色调及在灰色主 体 中穿插的红色 吊桥和 南立面 中红色的金属格栅 既是对旁边
四
当代 中国 ,随 着人们的精神需求 变高 ,艺术家与建筑 师 相遇 的机会越来越 多。他们可能合作 去共同营造一个场所 , 就像 本文开头所 写。但 是 当建筑 师为 艺术 家设计房子 时,就
出现 了三种境况 :第一 种是艺术家与建筑 师创作思想迥异 , 艺术 家掌握 了建筑控 制权 ,建筑师沦为 了工匠 ,艺术家完全 按 自己的审美原则来做建筑 ,结果是 艺术 思维 完全映射到建 筑 上 ,功能 、结 构混 乱 ,形式 扭 曲 ,更 像是 艺术 品 的放大
版 ;第二种是建筑 师压倒 了艺术家 ,建筑 师可 能会 做 出一个 很有建筑 味的作品 ,甚至是 精品 ,但是艺术 家未必能喜欢 , 从建筑 师的社 会责任讲 ,这 也不算是一个好建筑 ;第三种是
艺术 家与建筑 师审美情趣相 投 ,双方亦能彼此 沟通 ,最终的
民族 的传统 深深锚 固在一起 。他 将 中国 民间的审美精神融入
但 “ 中”为主 。心里必须 装着 自己的 民族 ,离开 了 自己的 文化土壤 ,就没有可z 日 - a& 出艺术之呆。 中国艺术需要前进 , m
但前进需 要一个起点 ,千万 不能离开底线 ,这个 底线就是 中
华 民族 。我们 可 以吸 收 国外 的文化 ,但 必须 进行 消化 ,把 传统和现代 意识进行完美 的结合 。韩美林 的艺术 源头跟 中华
韩 美林曾 自豪 的说 : “ 我是 中国的儿 子 ,是 中国的艺术
家 ,是 中国 ‘ 陕北 老奶奶 ’的接班 人。 ” 他认 为 ,艺术 强 调个性 ,强调 民族性和 地域 性 ,可 以借鉴 ,但 不能照搬甚 至
取代 。作 为一个 中国艺术 家 ,
“ ”和 “ ”可 以兼有 , 中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