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
藏族与汉族不同的是,藏族使用的是藏族日历。

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着自己民族特别的传统节日。

那么藏族都有着哪些传统节日呢?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藏族传统节日的风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蔵族传统节日的风俗
1、藏历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
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1027年),藏族开始了藏历年。

藏历年是一种节日习俗,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

在藏历年中,其饮食风俗习惯,虽然吃的东西不同,但是过的习惯跟汉族是一致的,如大年三十或者二十九,吃年夜饭,出息晚上,大家人再聚到一起,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

年初一要预祝新的一年好运气,分别再拜年。

初二回礼,相互送礼物,并且穿新衣服。

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

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

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

民间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2、上九节(农历正月初九)
流行于宝兴县一带。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

是日,人们汇集到山下,举办灯会和表演狮舞等,尽情欢舞高歌。

夜晚,举行别具一格的男女对垒摔跤,结果常常是男败女胜,引起轰堂大笑,将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3、谢水节(农历三月初六)
流行于冕宁县一带。

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举行。

其主要内容是求雨和祈子。

是日,喇嘛带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癞蛤蟆,每家随去一二人。

来到水沟边,喇嘛一边念经一边把糌粑做的动物放到水中。

返回时,大家打着雨具,嚷嚷闹闹,表示雨已下起来了。

接着,人们去敬一个圆形的塔子。

塔内放有一把刀子和一个小锣锅,代表生育。

久婚无子的妇女向塔神许愿,祈求生子。

敬塔后生了孩子的侬,该日要去敬塔还愿。

4、转山会(农历四月八日)
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

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

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

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

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

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

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

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

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5、白马歌会(清明节前后)
为白马藏人节日习俗。

流行于平武县,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

白马藏人能歌善舞,传统的文化活动在汉区的春节期间举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文化的传入,他们萌生了创立自己节日的愿望。

有关部门因势利导,于1982年举行办了首届山寨歌会。

从此约定俗成每年举办一次。

6、林卡节(藏历五月一日左右)
藏语称“孜木林吉桑”,意为“世界欢乐日”。

也有人称之为“郊宴”。

是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娱乐日。

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左右举行,节期不定,有些地方长达十多天。

届时,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带上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卡垫、帐蓬,以及各种娱乐用具和乐器,来到幽雅恬静的林卡(藏语音译,意为园林、花园,其中多植柳树,所以民间又把逛林卡称之为“耍柳林子”)。

在草坪上、古树下支起白色的帐蓬,围上几块床单或塑料布,铺上卡垫,一边弹六弦琴,一边喝酥油茶或青稞酒,欢聚野宴。

有的打扑克,有的下棋、打克朗球或聊天谈笑,还有的在绿草地上欢歌漫舞。

此外,节日期间,还要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和骞马、射箭等文体活动。

7、采花节(历五月初五日)
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

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

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

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

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

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8、赏花节(农历六月)
又称看花节,流行于马尔康一带。

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时间一般3-5天,有的地方长达10余天。

人们带着食品、帐篷,骑着骏马,成群结队到野外游玩,欣赏山花。

他们搭好帐篷,熬好酥油茶,盛满青梨酒,一边吃喝,一边赏花,一边祝福。

晚上,燃起篝火,高歌欢舞。

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摔跤、赛马等活动。

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

9、黄龙寺庙会(六月十五日)
黄龙寺庙会是阿坝州藏、羌、回、汉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在松潘县黄龙寺举行。

座落在阿坝州松潘县岷山南麓丛山中的黄龙寺,它背依海拔5700多米岷山主峰雪宝项,因山顶上的清泉带着钙质飞腾而下,铺满了一条乳黄色、犹如一条黄龙飞腾而下的自然奇景,镶嵌着3400多个大小彩地,它们相互连接、五彩交辉。

后人建寺,以庙会吸引邻近省、州、县信众朝拜,逐渐形成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初十起,各地游人或骑马,乘车或徒步,带上炊具、帐篷来到这里旅游。

集会上,人们不但要观赏黄龙寺的风光,而且举行藏戏表演、民歌对唱;青年壮士们,还要进行摔跤、射箭等活动。

六月十五是节日的高潮,黄龙寺及周围的山腰林间排满各种土特产品,形成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老人们进寺烧香,祈祝祷一生平安。

年轻人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10、观花节(农历六月十八)
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
一般是以各村寨为主,一起下帐房游耍,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

过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并热情地迎进帐房,盛情款待。

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

11、赛马会(农历七月一日)
流行于红原县等地。

每年农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

赛马是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闲暇之余集合、交流农牧业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

在所有民间传承流播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

赛马不仅以母题形式在节日中显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浓郁信仰之上的藏族人民,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民族传统的“赛马节”,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届时,该县及附近各地藏族群众身着传统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直到赛马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赛马活动。

有集体比赛速度的,有分队进行接力比赛的,有表演跑马射箭的,有表演赛马技巧的,十分热闹。

赛马结束后,人们就互相交换土特产品。

12、沐浴节(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藏族人民按佛教说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

因此七月份被人们称为沐浴的最佳时间。

时值夏末秋初,万里高原风和日丽,天高云淡。

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牧区,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来到河边溪畔欢度一年一度的沐浴节。

届时,藏族人民携带帐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纷纷来到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边,来到青藏高原千江万湖旁争相下水,尽情在水中嬉戏,游泳。

他们在河滩草坪树荫下搭起帐篷,围上帐幕,铺上卡垫。

老年人在河边洗头擦身,年轻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们在水里嘻戏打水仗,此时的妇女们也毫无顾忌地尽情沐浴,把身体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干干净净。

休息时,一家人围坐在帐篷里,品尝芳醇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
茶。

帐篷里时时飘出阵阵欢声笑语。

沐浴节这七天中,人们不仅天天来到河边沐浴,还要把家里所有的被褥统统清洗干净,所以沐浴节既是藏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节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彻底的、群众性的卫生活动。

13、望果节(秋收时期,历时一至三天)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

“望果”是藏语译音,“望”藏语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为转圈,意为“绕地头转圈”。

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有,但节日称呼有所区别,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帮桑”,即吉祥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举行。

解放前,藏族是在“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关于它的来历、仪式、地或性特色多姿多彩。

?
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本教教主请教。

教主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望果”节历时一至三天,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

每年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节日盛装,有的打着彩旗,有的抬着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丰收塔上系着洁白的“哈达”,举着标语,有的敲锣打鼓,唱着歌曲和藏戏,有的抬着毛主席像,绕地头转圈,绕圈后,人们携带帐篷,青稞酒,一边说古道今,一边狂欢畅饮,有的还举办传统的赛马、射箭、赛牦牛、骑马拾哈达和歌舞、藏戏比赛。

商业部门也组织物资交流,供应民族特需商品和日用百货,收购土特产品。

望果节过后,开始了紧张的秋收播种。

14、俄喜节(农历腊月初七日)
为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木里县一带。

节期在每年农历腊月初七日。

传说,古时候木里一带很富庶,西藏和云南的八个藏族支系千里
迢迢迁来居住,定居那天,是腊月初七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纵情欢乐。

以后,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纪念活动,世代相传,成为固定节日。

节日前一天,各家忙着准备丰盛的食物。

节日这天,全家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

按习惯,要让猫和狗饱餐一顿,如果它们先吃肉后吃饭,就兆示着来年风调雨,农牧业丰收。

夜晚。

人们围着一堆堆篝火。

对唱山歌和跳舞。

藏族的由来
藏族,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古老成员之一,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藏区已发现和发掘出新旧石器时期和铜石井用时期等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址多处。

1979 年,考古发掘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是距今四五千年的历史遗址、在聂拉木、定日、申扎、林芝、墨脱等地区也发现和发掘了不少古文化遗址。

说明西藏地区在七千年至两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青海、甘肃等地区发现的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新石器及彩陶文化遗存物。

阿坝州境内已发现的古人类生活居住过的聚落文化遗址就有19处,其中有的属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文化遗址,有的愿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存;古墓葬类,则有石棺葬、砖室墓、石室墓、屋基、大石墓、灵塔等多种形式文化遗存。

古籍史料中所载的“累石为室,高至十余丈”的“碉楼”建筑,至今可见。

藏族的禁忌
藏族人日常生活中,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一般不吃海味。

他们不吃鸡、鸭、鹅等家禽。

因为按藏族传统,食用的是偶蹄动物,视其它动物为恶物,而鸡鸭鹅是五爪,是奇数,因而不食用。

藏族人在信仰上视佛像、佛供、寺庙中的经书、钟鼓,一般人佩戴的佛珠为圣物,不可触模。

他们还忌讳在寺庙附近砍伐树木,高声唱歌,钓鱼、捕鱼。

在牧区,进室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忌讳混杂而坐。

家门口生火、贴红布条、插树枝或门口木杆倒立,表示家里有人生病或妇女生育,忌讳他人进内。

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

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

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

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