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缠中说禅秋叶正红三级联立分析报告操作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 (1)
郑重声明:本博即日起彻底告别走势段 (2)
图解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兼大盘分析 (2)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一) (11)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二) (13)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三) (15)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四) (19)
讲解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的讲课视频 (22)
秋叶正红老师博客: (23)
本博声明 (23)
秋叶正红老师原著
整理 By Dandinghe QQ:839995775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
郑重声明:本博即日起彻底告别走势段
关于线段、走势段的争论太多了,太牵扯精力,既无定论,也无助于指导操作,所以
本博郑重声明:从即日起,本博彻底告别走势段!一切线段、走势段之争,与本博再
无干系。

本博也不会再回答任何涉及线段和走势段的问题,因为一切回答,前面若干
博文、视频讲解都已经说明本博观点,再说都是废话!
股市技术理论是用于指导操作的,简单、实用、可靠,那是大多数股民的迫切需求。

本博立足于缠论、脱胎于缠论的“三级联立分析买卖系统”,虽然做不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用动脑筋就知道是买是卖操作,但本博自信,该操作系统的简单、实用、可靠是无需质疑的。

本博自从公布此操作系统后,虽然在聊天室盘中不再解答
个股,但众多网友反馈操作成功,足以证明这些。

所以,本博今后将把精力放在系统、深入地研究和完善该操作系统上,这才是理论研究的正路!
三级联立分析买卖系统,借鉴缠论的基本原理和级别、走势中枢、走势类型、背
驰等概念体系,用两均线加布林带、各周期K线图,赋予其全新的、直观的、简洁的
概念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MACD的简单配合,就能在走势的完全分类下,适时分
析和判断走势的发展方向,决策操作策略。

该操作系统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一切分析基
于图形化,避免了繁杂的理论分析,容易理解和方便分析,且结果可靠。

正因如此,本博今后的走势分解、级别分类、转折的判断都是依据这套理论体系
而言,会和缠论、特别是忠于线段的分解有所区别。

例如当下走势,2850后线段定义
下的分解就是1F段级反弹,但在本博这里,就是1F反弹,且盘整顶背驰。

在本博看来,优劣不用争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兜里的钱说了算!
本博不需要谁来肯定,至于能在本博这里得到多少启示,那是缘分。

所以喜欢者
留下,本博欢迎;不喜欢者离开,不损失本博一根毫毛。

至于缠论问题,只要是善意
提出,本博还会一如既往地解答。

至于捣乱者,如同清平世界,有几只苍蝇嗡嗡乱叫,太正常不过了。

但依本博的做人原则,对于假、恶、丑本博一律予以痛击!苍蝇既然
危害环境,为什么不能打死!网络不是垃圾场,谁来丢垃圾都可!修养也好,修为也好,本博就这本色!不喜欢可以离开,本博又没有请你来。

图解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兼大盘分析
首先解释图中的两个技术指标含义:
主图指标——三级买卖各指标线的含义:
1、波趋势——相当于次级别的布林中轨,一“波”走势会穿越此线并维持在此线
一侧运行,直到形成波峰(波谷)为止,其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一“波”走势对应次
级别一“段”走势,再次级别一个走势类型。

2、波段转换——一段走势会围绕该线运行,导致“波趋势”线和该线形成缠绕。

一“段”走势对应次级别一个走势类型。

3、段趋势——改良后的本级别布林中轨,指示“段”走势(次级别走势)方向甚
至类型。

4、波压力、波支撑——类似于以“波趋势”为中轨构造的布林上、下轨,有两个
作用,一是和“波趋势”一道用来研判“段”走势(次级别走势)类型;二是对“波”走势有压力、支撑作用,特别是在盘整走势类型中。

5牛熊分界——相当于高一个级别的布林中轨,指示本级别走势方向。

6、段压力、段支撑——类似于以“波趋势”为中轨构造的布林上、下轨,同样有
两个作用,一是和“牛熊分界”一道用来研判本级别走势类型;二是对“段”走势有
压力、支撑作用,特别是在盘整走势类型中。

该指标是参照均线和布林线计算原理设计的,所以,在使用上可布林线有异曲同
工之妙,当然,在三级别联立操作系统中,给了全新的含义,使得任何走势,都能在
不同周期的K线图上,神奇地止涨(止跌)于某一条线上。

同时由于各线是随着走势
的波动即时产生的,使得做骗线成为困难。

这也是布林线成为最为可靠的技术指标的
重要原因。

副图指标——波段转换各指标线的含义:
该指标运用CCI和MACD原理设计,有别与两个指标,也有别于前期给出的CMACD
指标。

1、波——相当于MACD指标中的MACD值,“波”的一个波峰、波谷的转换,基本
对应一“波”走势。

在极端情况下有例外,在涨(跌)停板版情况下也会失真,这是MACD计算原理上无法避免的,虽然该指标上弱化了,但依然不能消除连续涨(跌)停
板的影响。

2、快速、慢速——相当于MACD指标中的DIFF和DEA。

辅助研判“波”的操作点。

3、段——“段”的一个波峰、波谷的转换,基本对应一“段”走势。

4、走势——“走势”的一个波峰、波谷的转换,基本对应一本级别一个走势类型。

这两个指标优化后再上传。

以5F图为例详细讲解三级别联立分析方法。

至2424点,和2433点比较,“波段
转换”中的“波”绿柱为非常明显的底背离,但该指标中“段”已经转为快速下行,“走势”也转为下行;而“三级买卖”中,“段趋势”刚转为下行,2424靠近“牛熊
分界”线,又下穿“波支撑线”但未形成下开口,所以,此后出现一“波”强势反弹
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但转为一“段”反弹的可能性至多和延续下跌段平分。

事实上
2424之后也就是一波反弹,尽管这波反弹力度不弱,直接冲到“波压力”线,但终究
没有冲破“波压力”和“段压力”两条线,2440后再次快速下行。

从三级别的对应关
系上讲,,2433.93-2440.85实际上是次级别一个回升中枢,区间是[2433,2440]。

至2402,2452开始的这段下跌并没有底背驰(次级别5段式盘整下跌),2410就是3卖,段内出现趋势的可能性非常大。

至2395,和2402比较底背离(次级别盘整底背驰),由于这时的各指标情况比2424时还差(看图,一目了然),所以出现“段”
反弹的可能很小。

事实上反弹只到2404,再次做了个回升中枢[2402,2404],近乎奔走中枢。

到此,2454开始的下跌,“段”内已经形成趋势:a(2454-
2433)+A[2433,2440]+b(2440-2402)+B[2402,2404]。

由于2395-2404这“波”反弹很弱,连“段趋势”线都没有触及,所以其后走c顺理成章。

至2378,是这个c和b比较明显力度要弱,背驰成立。

那么这个转折后的反弹“段”会有多强?那就看看这两个指标吧:“段趋势”下穿“牛熊分界”后两线持续
呈现开口状下行;“牛熊分界”和“段压力”、“段支撑”形成下开口;“走势”由
波峰回收接近0轴,有下穿0轴的要求;“段”由波谷回收向0轴靠拢,有形成一“段”反弹的需求,综合分析,感觉反弹力度不会太强。

事实上,2378之后的一波反弹只到2396,仅触及了B中枢的DD(2395),并没有回到ZD(2402)之上,根据背驰转折定理,这是最弱的一种情况:即趋势最后一个中枢(B)扩展。

至2401,形成高一个级别中枢后,这个“段”反弹即告完成了(如果按线段标准,2378-2401谁也不会划成段),之后的走势再也没有能够冲上“段趋势”线,于是横盘
一段时间后,终于再次转为“段”下跌,此时“走势”已经下穿0轴,一个盘整下跌
走势宣告成立。

2401-2315是一个小强趋势走势(包含两个三段式中枢),2315背驰点,之后形成第
二个扩展中枢。

至21日收盘,继续这个中枢震荡中。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问题:由于2402-2401这个扩展中枢是个向下倾斜平台整理,
所以在30F图上看不到均线缠绕。

这种不对应关系,本质是走势的级别与5F、30F……图没有关系,只是方便观察,才借用这些周期的K线图。

这也是本博停顿写书,专门
研究这两个指标的原因,就是在一个周期的K线图上,借助这两个指标,方便读出三
个级别的走势关系。

这就避免了2402-2401这个扩展中枢在30F图上找不到带来的疑惑。

解释到这里,后面的走势研判就可以根据这个走势划分来研判了。

上面的2452之
后的5F走势是A(2452-2378)+B(2478-2401)+C(2401-2315)+D(2315-2340)+E(2340-当下)。

根据当前各指标所处的状态,周一走势分类:
1、延续E段走势,那就还有新低,这就分两种情况,一是E段和C段比较背驰,
结合“走势”已经过了谷底开始上行,“牛熊分界”和“段趋势”两线持续靠拢,那
么这个强趋势背驰后就有极大可能形成一个5F反弹。

二是暴力下跌,消除E段背驰。

从当下的情况看,出现此种走势的可能很低。

2、高开高走,那就直接终结了E段,强趋势背驰成立,之后走一个5F反弹。

30F图就不详细解释了。

当下情况下,走出一波反弹就是大概率事件。

用同样的方法,在日线和周线图上同样可以得出结论,反弹随时可能出现!
标准文案
标准文案
标准文案
标准文案
标准文案
标准文案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一)
基本概念
经过几轮修改,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的概念体系和基本原理、分析判断原则定
型了。

今后大盘分析均以此为准。

为了各位网友阅读方便,陆续发表三级联立分析操
作系统的介绍文章。

今天介绍基本概念体系。

很多自誉为“专家”的人,为了显示“学问”,故弄玄虚,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云里雾里地胡掐乱掰。

而本博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尽量简化理论。

因为本博坚信:简单的,才好学,才适用!所以,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把基本概念体系一再简化,
仅剩以下这些了。

而且这些概念完全建立在图形化基础上的,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极大地方便学习。

1、级别:是按一定的规则,对股价走势的一种分类方法。

本质是若干个某种走势
型态(比如本系统定义的波走势),在某一级别依据时序性、连续性排列,再依据一
定规则自组构造出高一级别的同一走势型态(波走势),使走势级别向高一级别递增。

本操作系统在充分考虑适用性、可靠性后,采用证券分析软件的周期K线图来定义和
划分走势级别。

因此,本操作系统的级别概念,就是利用所有证券分析软件中的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周、月、季、年等不同周期的K线图来定义级别,上述各
周期K线图分别称为1分钟级别(以下简称1F)、5F、30F、RX(日线)、ZX(周线)、YX(月线)、JX(季线)、NX(年线)。

这些级别是互为上下级关系,例如,1F是5F
的次级别,5F是30F的次级别等等;反过来30F为5F的上一个级别等等。

当然,也可以用15F、60F、RX……来定义和划分级别,只是在这个级别序列中,不包含1F、5F、30F。

本博通过长期研究,取5周期均线和10周期均线组成的均线系统,结合K线图,
利用均线金叉、死叉和缠绕这些型态,就能有效地划分各级别走势类型,而这些走势
类型的划分,既包括了走势的几何型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走势的力度。

所以,
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就使用这种两均线系统来定义。

不特别指明的均线金叉、死叉、均线缠绕和反复缠绕,都是指5周期均线和10周期均线组成的均线系统的某一
种型态。

2、均线金叉:5周期均线自下向上穿越10周期均线的一种均线型态。

3、均线死叉:5周期均线自上向下穿越10周期均线的一种均线型态。

为了表述方便,后面提到的均线交叉就表示是均线金叉或死叉。

4、均线缠绕:在下跌走势中由相邻的金叉和死叉且围绕金叉和死叉的K线波动有
重叠所构成均线型态,或在上涨走势中由相邻的死叉和金叉且围绕死叉和金叉的K线
波动有重叠所构成均线形型态,就称之为一组均线缠绕,简称均线缠绕,用XCn表示,其中:X是缠绕的级别代码;C代表缠绕;n是序号。

5、反复缠绕:如果出现两组或两组以上均线缠绕,且围绕这些缠绕均线的K线波
动范围又彼此有重叠,就称之为均线的反复缠绕,用XSn表示,其中:X是反复缠绕的级别代码;S代表反复缠绕;n是序号。

为了表述方便,均线缠绕和反复缠绕可以通称缠绕。

6、波:某级K线图上,至少包含一次均线金叉的一组上升K线或至少包含一次均
线死叉的一组下跌K线,称为该级别的一波走势,简称波,用Xbn(j1-j2)表示,其
中:X是波的级别代码;b代表波;n是序号;(j1-j2)是波的起止价位。

向上的K线组为一波上涨(反弹),或称上涨(反弹)波。

向下的K线组为一波下跌(回调),
或称下跌(回调)波。

7、段:某级K线图上,至少包含一组均线缠绕或一次均线反复缠绕的走势称为该
级别的一段走势,简称段,用Xdn(j1-j2)表示,其中:X是段的级别代码;d代表段;n是序号;(j1-j2)是段的起止价位。

由上涨波开始的段称为上涨(反弹)段,由下
跌波开始的段称为下跌(回调)段。

这个段走势一定包含至少三波走势。

8、均线缠绕区间:构成均线缠绕的两波走势和之前的一波走势的重叠部分就是均
线缠绕区间,用XCn[CG,CD]表示,其中:XCn是均线缠绕;CG是均线缠绕区间上沿,CD是均线缠绕区间下沿。

9、反复缠绕区间:段走势中构成反复缠绕的五波以上走势,其中第2、3、4波走
势波动范围的重叠区间,就是反复缠绕区间, 用XSn[SG,SD]表示,其中:XSn是反复
缠绕;SG是反复缠绕区间上沿,SD是反复缠绕区间下沿。

段走势中,反复缠绕是从第2波走势开始的,而第2波走势方向和段走势方向相反,所以,定义反复缠绕的方向为构成该反复缠绕的第一波(段走势中的b2)方向,
故反复缠绕方向和段走势方向是相反的。

由于上涨一段走势中的反复缠绕方向向下,
故可称之为回调式反复缠绕,简称回调震荡。

同理一段下跌走势中的反复缠绕就可称
为回升式反复缠绕,简称回升震荡。

10、波动区间
S波:与反复缠绕方向一致、且包含在反复缠绕区间内的波为S波,用Sbn表示,其中Sb表示S波,n为序号,不能省略。

Sbn的高、低点记为gn、dn,即Sb1的高、
低点是g1、d1,Sb2的高、低点是g2、d2……以此类推。

定义反复缠绕波动高点GG=max(gn),即同一反复缠绕包含的所有Sb的高点中最高的那个值;
定义反复缠绕波动低点DD=min(dn),即同一反复缠绕包含的所有Sb的低点中最低的那个值;
SG=min(g1、g2),即前两个Sb高点中较低的那个高点;
SD=max(d1、d2),即前两个Sb低点中较高的那个低点;
显然,[SG,SD]就是反复缠绕的区间;[GG,DD] 就是反复缠绕的波动区间。

11、波走势类型:从波的定义上即可知道,波走势只有两种类型:上涨波或下跌波。

段走势很复杂,虽然也可以把段走势简单地划分为一段上涨走势和一段下跌走势,但由于段走势中包含若干个波走势,而这些波走势的强弱、波走势之间重叠或不重叠
状况,往往决定一段走势的强弱。

所以,为了研究一段走势的强弱程度,就有必要把
一段上涨走势或一段下跌走势再进一步细分:
12、一段强趋势走势:某级别的一段走势中,有两组以上均线缠绕、且各组缠绕
区间相互不重叠,就称其为一段强趋势走势。

该走势类型向上,就是一段强趋势上涨;该走势类型向下,就是一段强趋势下跌。

一般比较强烈的上涨或下跌,都是以该种段
走势类型呈现的。

13、一段趋势走势:某级别的一段走势中,有两次以上反复缠绕,且这些反复缠
绕的波动区间相互不重叠,就称其为一段标准趋势走势,简称一段趋势走势。

该走势
类型向上,就是一段趋势上涨;该走势类型向下,就是一段趋势下跌。

14、一段弱趋势走势:某级别的一段走势中,有两次以上缠绕或反复缠绕,且这
些缠绕区间相互没有重叠,但波动区间相互有重叠,就称其为一段弱趋势走势。

该走
势类型向上,是一段弱趋势上涨;该走势类型向下,是一段弱趋势下跌。

15、一段盘整走势:某级别的一段走势中,只有一组均线缠绕或只有一个反复缠绕,就称其为一段盘整走势,或盘整震荡。

该走势类型向上,就是一段盘整上涨,简
称一段盘上;该走势类型向下,就是一段盘整下跌,简称一段盘下。

一段走势中只出现一组均线缠绕,就构成了只包含一组均线缠绕的一段盘整走势,简称一段三波式盘整走势。

一段三波式盘整走势是所有段走势类型中最简单的段走势
类型。

一段走势中只出现一次均线反复缠绕,且无论这个反复缠绕包含多少组均线缠绕,都仅构成了只包含一个反复缠绕的一段盘整走势,简称一段五波式盘整走势。

一段五
波式盘整走势可能包含多于五波走势。

最后,归纳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
1.当某级别一波走势成立,必然包含本级别的均线交叉,但一般不包含本级别均
线缠绕;
该级别的一波走势对应次级别的一段走势,且次级别至少有一次均线缠绕(反复
缠绕);
2.当某级别一段走势成立,至少包含本级别一组均线缠绕或反复缠绕;
该级别的一段走势对应上一个级别的一波走势,且上一个级别的均线必然形成交叉,但一般不会形成上一个级别的缠绕。

这些概念的图形解释,会结合大盘分析给出。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二)
神奇的布林指标BOLL
在本博的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中,运用的传统指标只有均线系统、BOLL和MACD,但在这些技术指标中,BOLL指标由于具有神奇的指示作用,是本操作操作系统不可或
缺的,是本系统一系列研判方法中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

所以,今天专门讲讲神奇的
布林指标。

在《【原创】学会这些就能炒股4:了解BOLL》中已经对BOLL的传统应用方法做
了讲解,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这里主要讲解布林在本操作系统下的波、段操作中的神
奇作用。

先给出一些结论性的规律:
一、某周期K线图上的布林中轨的方向,往往就是该周期K线图对应级别的一段
走势方向,只有极弱的盘整走势可能例外。

二、某周期K线图上的布林三条轨道线,往往就是该周期K线图对应级别的一波
走势的支撑压力位,除非是强趋势中的同向波走势、或趋势中的连接两次反复缠绕的
波走势会出现线外运行状态。

这是两个最基本的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波、段操作而言,没有什么比知道波、段的方向和可能的起、止价位更重要的了。

这两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下面就以
段上涨趋势为例来详细讲解。

无论是段强趋势上涨,还是段弱趋势上涨,均线和布林中轨会形成多头排列,这
从均线系统和布林指标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知道:均线系统是5周期、10周期均线,布
林中轨是26周期均线,当股价处于一段较长时间的明显上涨时,这三条均线必然多头
排列且上行。

所以,在三条均线(布林中轨是26周期均线)多头排列情况下,任何一
次回调,都是对各条均线的回踩。

我们知道,向上均线有助长和支撑作用,所以,在
三条均线中的任何一条均线止跌,都是合乎情理的。

那么,为什么每波回调偏偏是在
布林中轨附近止跌呢?
从型态上讲,如果一次回调连5周期均线都不能跌破,这个回调就不会引起5周
期均线转向,5周期均线就不会和10周期均线形成死叉,按照波定义,这种回调不可
能构成一波回调,是可以忽略的波动。

换言之,这样的回调相对于查看的级别来讲,
一定是级别太低。

所以,只有跌破10周期的回调,才有可能引发均线死叉,形成一波
走势,才是值得考察的波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短线高手常常以5日线、8日线作为操作指标线的缘故。

从走势的规律上讲,股价在某一段时期内的波动,一定是围绕着某一均线的。


然段走势必然包含均线缠绕,在那么在段走势中的走势波动,必然且首先是围绕着10
周期均线的波动。

既然是围绕着10周期均线的波动,那么就意味着,股价的波动自然
不会离开这条均线过远,当远离10周期均线达到一定程度时,股价运行方向就会转向,重新向10周期靠拢并反向穿越10周期均线而产生新的一波走势。

这也是乖离理论揭
示的股价运行规律。

所以,对于多头排列的三条均线而言,当股价回跌到26周期均线(布林中轨)附近时,股价已经远离10周期均线了,在10周期均线牵引和26周期均
线支撑的双重作用下,终结一波回调就是顺理成章的。

从级别的对应关系上讲,布林中轨就相当于上一个级别的5周期均线!比如5F的
5周期均线,就相当于1分钟的25周期均线,只是由于计算频次不同,两条线略有差异,但走势的本身就不会如此精确,所以这种差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见图8-8。

既然一波上涨在没有终结之前极少跌破5周期均线,那么对应的次级别一段上涨走势不会
有效跌破布林中轨、维持在上通道运行,就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下跌走势刚好相反。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线操作(趋势操作)的高手往往看重21日、30日、34日、55日
或60日均线的缘故,实际上是在依据周线的5周期、8周期、10周期或13周期均线
做周线一波走势。

同样道理,为什么长线操作要把120日均线或144日均线看成是生
死线?其实不过是月线一波走势的生死线罢了。

既然如此,在本操作系统来讲,就不存在什么短线、中线和长线操作问题,操作
的频次完全取决于你选取的操作级别。

但是,由于一波走势的重要参考均线——5周期均线无法提示该波走势的支撑压力为,所以利用波、段的级别对应关系,去次级别研
究一段走势。

如此,次级别的布林指标,以其动态通道显示功能,当仁不让地成了研
究一段走势的不可替代的技术指标!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对于连接两次反复缠绕的强力上涨波,或一段强趋势上涨中
的上涨波,布林上轨往往不能构成压力,相反,这些波走势常常是在布林上轨外或围
绕布林上轨上行(下跌段趋势相反)。

这时本级别的布林上轨失去了压力作用,此时
应注意上一个周期K线图的布林中轨和上轨附近的压力作用。

这就是及时换周期操作
问题,将在本书的实战操作中详细讲解。

三级联立分析操作系统(三)
级别
级别既是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本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一。

因为级别的本质是若干
个某种走势型态(比如本系统定义的波走势),在某一级别依据时序性、连续性排列,再依据一定规则自组构造出高一级别的同一走势型态(波走势),使走势级别向高一
级别递增。

所以,对级别的本质必须深刻理解——走势的级别无论用何种方式划分
(分类),其内在的本质都是从最原始级别的走势逐渐生长出更大级别的走势,这就
是第一个技术分析原理,它是多级别能够联立分析的理论依据,是揭示市场走势本质
的最基本原理之一。

技术分析原理一:走势级别是生长出来的。

就是大级别的走势,是由原始级别的
走势、到小级别的走势、再到大级别的走势逐级生长出来的。

通俗地讲,大级别走势
是小级别走势“堆”出来的。

这个原理归纳起来就这么几个字。

看似及其简单,但却极其深刻地表述了市场走
势的内在运行规律,要真正理解透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下面分几个方面加以
讲解:
一、级别递增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