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xx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一把剪刀多有用,能剪龙、能剪凤,能剪老鼠会打洞;能剪鸡,能剪鹅,能剪鲤鱼戏天河。
民间剪纸是中国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它起源于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兴盛于唐宋,在明清时代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现如今中国剪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世界艺术宝库的一种珍藏传承下去。
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代表了中国劳动人民最本质最朴实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一、空间观念的二维性
空间观念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一般来说,造型艺术中所谓的平面是二维空间,立体是三维空间,时空连续是四维空间。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空间里,一切物象都是立体的。
在二维空间中表现三维或四维的空间一直是人类的努力方向,所以体现三维空间观念的西洋写实主义绘画理论,主张把画布看成是一个窗户,里边是无限深远的空间。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面对所要描绘的物象时,没有线只有体积。
当要勾描物象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着眼于轮廓,而要注意形体的起伏。
是起伏在支配轮廓。
画家们虽然常用轮廓却不承认轮廓的存在。
他们把平面的画纸看作是可以走进去的深度空间,最忌讳用平面的眼光把物象看作剪贴似的轮廓。
而剪纸艺术却偏偏是用写实派绘画所忌讳的平面眼光去看世界,以二维空间观念作为形象思维的基础,物象在作者眼中都成了没有体积,没有空间,不讲求“近大远小”的透视比例关系的剪影式形象,无限深广的空间象是被“压扁”在一个平面上。
在一些剪纸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剪成的侧面老虎却能看到两只眼睛;把牲口剪成两个头,放牧的孩子剪成三面脸。
剪纸艺人解释为牲口吃草不能光吃一个地方不动,一会吃这边,一会
吃那边;娃要照看牲口吃草,光盯着一个地方咋成。
这些剪纸作品以写实主义造型观念,不可思议的离奇组方式,捧出一件件虽不合科学法则却符合艺则的作品。
剪纸艺术的特点就在于对心理空间的强调,它是建立在二维空间观念的基础上的。
它可以将时空割断,可以幻想出一切不存在的时空,只有民间剪纸才有如此理想化、完美化的表现。
二、刀味纸感剪纸的刀法很重要,用不同的刀法可以表现出细致优美、粗犷有力、流畅生动、拙朴古雅等不同的特点。
如张永寿创作的“百菊图”,许多地方都是运用刀法的技巧:
刻一种“罗汉须”的菊花,由于它初开时是直瓣,盛开时就卷曲,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花,要一瓣从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殊异,风味别致的菊花。
刻一种叫“鹭鸶羽”的菊花,由于它开花时一瓣套着一瓣,一瓣勾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连,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的粗细,大小才能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
当同时刻制数量比较多的剪纸时,民间艺术家们在刀法的运用上,要切不要划,切出来的剪纸比划出来的剪纸要显得厚实。
用刀时必须要像手拿钢锯一样,上下来回切动,用力要刚劲、均匀,否则,刀在手里就会失去灵活性。
注意不要左右来回摆动,握刀上下必须垂直,刻出的剪纸才会准确。
在刻纸时,下刀和起刀必须做到准,特别是在刀与刀们连接的地方,说下就下,说起就起,否则,线条就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剪纸撕坏。
剪纸造型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由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
用剪流畅,自然通顺,变化多端,走剪或方或圆,或实或虚,阴去阳留,这些都需要艺人对纸性的把握,对剪的运作恰到好处,这样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
三、"线条与装饰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
扬州著名剪纸老艺人张永寿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
“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
”剪纸所用的材料,性娇柔,易起皱,易断损,剪完后要“提得起,贴得上”,所以就形成了阳纹剪纸线线相连,阴纹剪纸线线相断的特点,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
剪纸艺术的目的决定了它的装饰性。
一幅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应该强调装饰味,应构图平视对称,画面均衡大
方,线条粗细相宜,色彩鲜明柔和。
另外由于工具和材料的关系,剪纸作品中一些特有的技法如“月牙”“锯齿纹”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高明的民,间艺人很懂得这一特性。
剪人物,很留意衣纹的花饰;剪黄牛,很留意牛毛的旋涡纹;剪一只小兔子,可以替它加上一朵桃花;也可在鹿角间配一朵梅花等等。
装饰的方法可谓千变万化。
四、写意与寓意剪纸的写形方式是想象的,不是直接的模拟客观对象,而是凭印象中对表现对象的理解,强调动势情态的整体表现。
所以剪纸造型趋于传情而不在写形,重于写意而不在写实。
远近人物可以等大,人与鸟可以同高,一只眼可以装饰整张脸,甚至人物鸟兽都可以摆脱原本形态,而只抽象为一帧帧点、线、面的组合结构。
现实的客观对象完全服从于艺人手中的剪刀和那一方小纸片。
民间剪纸的题材大都是人物、动物、草木花卉。
然而它们却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的手法,构成寓意性的艺术画面。
《龙凤吉祥》《凤凰戏牡丹》象征婚姻的美满和神圣。
、《柿子和如意》表示四时如意、平安幸福。
《喜鹊登枝》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
肥猪身上的装饰花纹,用一群小猪组成,象征“多子”《老鼠嫁女》。
寓意人丁兴旺,多子多孙等等。
在剪纸艺术天地里,民间的能工巧手尽可以凭借她们的想象描绘出理想的一切,以形传神,表达出巧意、新意、美意。
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其道理的。
我国的民间剪纸流派纷呈、风格各异,随地域文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一般说来,北方的粗犷、豪放、简洁大方,而南方的精致、细巧、排列、对称有序,但两者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就是质朴、纯真、内涵丰富、乡土气息极浓。
在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传统中,民间剪纸是最具普遍性、象征性,并且是使用最广泛的文化方式之
一。
"
民间剪纸作为民俗的陪衬,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在民间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当今时代,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
剪纸艺术在华夏民间经久不衰,不仅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
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乡村巧手,他们祖祖辈辈都在谱写着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