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公差及间隙标准

冲压模具公差及间隙标准
冲压模具公差及间隙标准

公差及间隙标准

一模具零件公差及间隙标准

1 模板厚度公差要求:

配合性模板(厚度对入子零件的上下装配关系有较大影响的模板)

厚度尺寸公差取值±;

非配合性模板厚度公差取值±.

2零件外形和模板孔的公差及间隙要求:

详见附表一: <<模具零件公差及间隙一览表>>

二冲裁刃口要求及冲裁间隙标准

1 冲裁刃口要求

一般冲裁刃口留修(直段)3MM,斜度1?,如下图.

一般3MM以下的小孔(含3MM),冲裁刃口留修2MM,斜度1?.对于其

它标准有明确规定的,按照其它标准要求执行.

产品材料厚度T<或T>时,请示上级.

2 冲裁间隙标准详见附表二: <<冲裁间隙一览表>>

附表一: <<模具零件公差及间隙一览表>>

附表二: <<冲裁间隙一览表>>

注: 1.上表所列间隙值均是指单边冲裁间隙Z.

2.冲裁间隙Z的取值与冲裁的料片材质、厚度及生产条件(模具形式等)

有关.

3.未作注明者均不区分模具形式是工程模/连续模.

4.对于3MM以下小孔,当冲裁的料片材质为GI或不锈钢/CRS/铝时,单边

冲裁间隙Z=10%T.

5.冲裁的料片材质上表未列出时(如铜),冲裁间隙请示上级.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2010-01-27 09:04:5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设计模具时,应根据模具零件的功能和固定方式及配合要求的不同,合理选用其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否则,将不仅直接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和冲压件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 一、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及间隙配合三种。过盈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模具中常用零件的公差配合见下表。

二、模具零件的形公差 形位公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简称,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及圆跳动公差等多种。根据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选用其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数值。模具零件中常用的形位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及圆跳动公差等,现分述如下: 1、平行度公差模板、凹模板、垫板、固定板、导板、卸料板、压边圈等板类零件的两平面应有平行度要求,一般可按下表选取。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表面的最大长度尺寸和最大宽度尺寸。 2.滚动式导柱模架的模座平行度公差采用公差等级4级。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25~40 >40~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公差等级 5 公差值 0.010 0.012 0.015 0.020 0.025 0.03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模具零件公差标准

A 通用公差 前模 后模玉 0/-0.01 对应项目 QC 放用标准 B B A 模玉外围 B C 管位框中心 管位框大小 ±0.01 0/+0.02 D 原身管位 ±0.01 0/-0.02 -0.02/+0.05 B B EDM ,CNC 加工 -0.02/+0.05 E F PL 面 0/+0.02 A G 镶件孔 镶(顶)针孔 按产品材料确定公差 斜顶孔 E G H I J K M N 行位槽 铲基槽 0/+0.02 0/+0.02 0/+0.02 K 碰(擦)穿位 0.00/+0.05 F 枕位 0/+0.02 ±0.01 0.00/+0.05 D 0/+0.02 镶件挂肩深度 运水孔中心 螺丝孔中心 ±0.20 ±0.20 ±0.50 ±0.50 M CNC 加工胶位 0/+0.05 ±0.05 EDM 加工胶位 0/+0.05 ±0.05 E N 胶位 公差 G 省模后胶位 ±0.03 说明: C 1.本公差标准仅适用于本司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外发加工不适用. 2.如果图纸或客户文件另有公差要求,以图纸或客户文件要求的公差 为准,QC 不可使用本表中的放用标准. E MODERN PRECISION PLASTICS & MOULD CO.,LTD.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G 模具零件通用尺寸公差标准 零件名称 制定日期 模玉 适用模具等级 修订日期 所有模具 2007-8-1 2008-12-15 版本号 2.0

QC 放用 标准 对应项目 通用公差 B B A CORE 外形 0/-0.01 B 镶件外形 0/-0.01 C 镶件外形 +0.02/+0.05 D 镶件斜度 ±0.05° A 0~-0.1 E F 0/+0.01 0/+0.01 顶针槽 G 挂肩高度 0/-0.01 0/+0.02 0/+0.05 A 0/+0.02 F 普通 磨床加工胶位 尺寸 CNC 加工胶位 胶位 EDM 加工胶位 ±0.05 ±0.05 E B B 说明: B D 1.本公差标准仅适用于本司加工的 模具零部件.外发加工不适用. 2.如果图纸或客户文件另有公差要 求,以图纸或客户文件要求的公差 为准,QC 不可使用本表中的放用标 准. E F G E B B MODERN PRECISION PLASTICS & MOULD CO.,LTD.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B C B 模具零件通用尺寸公差标准 G B B 零件名称 CORE/镶件 适用模具等级 制定日期 2007-8-1 修订日期 所有模具 C 版本号 2.0 2008-12-15

模具公差标准

模具加工制造公差【常见】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模具型腔和型芯的加工尺寸除了通过D=M(1+S)公式计算基本尺寸之外,还有一个加工公差的问题。按照惯例,模具的加工公差为塑件公差的1/3。但由於塑料收缩率范围和稳定性各有差异,首先必须合理化确定不同塑料所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即由收缩率范围较大或收缩率稳定较差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应取得大一些。否则就可能出现大量尺寸超差的废品。为此,各国对塑料件的尺寸公差专门制订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国也曾制订了部级专业标准。但大都无相应的模具型腔的尺寸公差。德国国家标准中专门制订了塑件尺寸公差的DIN16901标准及相应的模具型腔尺寸公差的DIN16749标准。此标准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可供塑料模具行业参考。 关於塑件的尺寸公差和允许偏差 为了合理地确定不同收缩特性材料所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让标准引入了成形收缩差△VS这一概念。△VS=VSR_VST(4) 式中:VS-成形收缩差VSR-熔料流动方向的成形收缩率VST-与熔料流动垂直方向的成形收缩率。 根据塑料△VS值,将各种塑料的收缩特性分为4个组。△VS值最小的组是高精度组,以此类推,△VS值最大的组为低精度组。并按照基本尺寸编制了精密技术、110、120、130、140、150和160公差组。并规定,用收缩特性最稳定的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可

冲压模具间隙

冲压模具间隙(一) 冲压模具间隙,要根据板材的厚度,材料的型号等来确定。 大部分铁板材料T=0.5mm-3mm都采用%16来计算,意思就是板材的厚度*%16,这个很通 用。 软料:铜,铁,铝,1。0以下用单+4%,1。0以上到3。0用单+5%T,3。0以上用单+7%T, 硬料:不锈钢,含碳量高的钢1。0以下用单+5% 1。0以上到3。0用单+6%T,记得乘以料厚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冲裁间隙一般采用切纸试冲和厚薄规测量的方法,或者看产品的光亮带跟毛边 折弯一般塞垫片或厚薄规, 冲压模具间隙分析 冲压模具间隙分析 冲压模具的间隙,对冲压件断面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此外,冲压模具的间隙还影响着冲压模具的寿命、卸料力、推件力、冲压力和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因此,冲裁模具的间隙是冲裁工艺与冲压模具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 间隙对冲压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冲压件的尺寸精度是指冲裁件的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差值越小,则精度越高,这个差值包括两方面的偏差,一是冲压件相对于凸模或凹模尺寸的偏差,二是冲裁模具本身的制造偏差。 冲压件相对于凸、凹模尺寸的偏差,主要是制件从凹模推出(落料件)或从凸模上卸下(冲孔件)时,因材料所受的挤压变形、纤维伸长、穹弯等产生弹性恢复而造成的。偏差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影响这个偏差值的因素有:凸、凹模间隙,材料性质,工件形状与尺寸。其中主要因素是凸、凹模间隙值。当凸凹模间隙较大时,材料所受拉伸作用增大,冲裁结束后,因材料的弹性恢复使冲裁件尺寸向实体方向收缩,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孔径大于凸模直径. 尺寸与冲压模具尺寸完全一样。当间隙较小时,由于材料受凸、凹模挤压力大,故冲压完后,材料的弹性恢复使落料件尺寸增大,冲孔孔径变小。尺寸变化量的大小与材料性质、厚度、轧制方向等因素有关。材料性质直接决定了材料在冲压过程中的弹性变形量。软钢的弹性变形量较小,冲压后的弹性恢复也就小;硬钢的弹性恢复量较大。上述因素的影响是在一定的冲压模具制造精度这个前提下讨论的。若冲压模具刃口制造精度低,则冲压件的制造精度也就无法保证。所以,凸、凹模刃口的制造公差一定要按工件的尺寸要求来决定。此外,冲裁模具的结构形式及定位方式对孔的定位尺寸精度也有较大的影响,这将在冲裁模具结构中阐述。冲模制造精度与冲裁件精度之间的关系见。 间隙对冲压模具寿命的影响 冲压模具寿命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间隙是影响冲压模具寿命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冲压过程中,凸模与被冲的孔之间,凹模与落料件之间均有摩擦,而且间隙越小,冲压模具作用的压应力越大,摩擦也越严重。所以过小的间隙对冲压模具寿命极为不利。而较大的间隙可使凸模侧面及材料间的摩擦减小,并减缓间隙由于受到制造和装配精度的限制,出现间隙不均匀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冲压模具寿命。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 1、目的: 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一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 工程部设计组接收工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文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行为止之阶段均属之。 3、权责: 3.1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 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 3.2现场加工各组:加工各组的组长,在加工前需先审视加工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至不合理,需立即反应工程部检讨查核后,方可继续加工。 4、名词释义: 无 5、作图环境标准: 5.1文字标准 5.1.1字体。数字及英文使用“ Arial ”字体,中文使用“标楷体”。 5.1.2文字大小。为了使整套图面文字视觉效果一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高为3.0,宽0.85。 5.2图面标准 5.2.1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一标准如下: A0图框:841*1189 横印(附件 一) A1图框:594*841 横印(附件 二) A2图框:420*594 横印(附件 三) A3图框:420*297 横印(附件 四) A4图框:297*210 直印(附件 五) 5.2.2 图面要求 5.2.2.1零件图面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寸标注方式。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寸均采用坐标标注方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角法。 5.2.3图档版本

版本编号采用大写字母“ A”加上一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文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例如A1、A2、A3等。 524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寸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一标准如下:

模具零件公差标准及表面粗糙度规范

模具零件公差标准及表面粗糙度规范

————————————————————————————————作者: ————————————————————————————————日期: ?

文件類別三階文件生效日期 模具零件公差標准及表面粗糙度規范 會簽部門 部門名稱簽認部門名稱簽認□ 工程中心□烤漆 □ 總管理處□組立 □ 品客□資材 □ 業務□采購 □ 生技□ 稽核室 □ 塑膠□ 研發 □ 塑模 □ 沖壓 □ 沖模 核准管理者代表審核經辦主管制定

版次 變更履歷 頁次/章節發行日期修訂前修訂后 二增加拋光等級與放電深 度規范 4、5頁

附錄二.模具零件公差標准及表面粗糙度規范 一.公差對照表 零件類型尺寸類型公差規格尺寸類型公差規格尺寸類型公差規格 模板 開框尺寸 0~300MM +0.02 - 0.02 開框尺寸3 01~570MM +0.03 -0.03 開框深度 -0 -0.05 深度垂直度100:0.03長寬垂直度100:0.01 輔助定位器開 框 +0.0 2 +0 斜導柱裝配孔 +0.04 +0.02 拉料針與剝料 板配合孔 +0.02 +0.01 頂針沉頭 +0.03 +0 有斜頂結構的 模板公模板厚 +0.0 5 +0 下頂針板厚 +0.05 +0 模腳高度 +0.05 +0 有熱澆道的模 板母模板厚 +0.05 +0 流道托板厚 -0 -0.05 模仁長寬尺寸0~30 0MM +0.03 +0 長寬尺寸301~ 570MM +0.1 +0 模仁厚度 +0.3 + 0.1 模仁靠破凹面 +0.015 +0 模仁靠破凸面 -0 -0.015 入子長寬尺寸 -0 -0.01 模仁插破凹面 +0.015 +0 模仁插破凸面 -0 -0.015 頂針孔 +0.0 2 +0.01 入子孔 +0.02 +0.01 斜頂孔 +0.02 +0.01 滑塊T扣高度-0.02 -0.04 壓條寬度 -0.0 2 -0.03 斜頂斜頂本體尺寸-0 -0.01 T扣高度 -0.01 -0.02 耐磨板耐磨板長寬-0.2 -0.3 耐磨板高度 +0. 1 +0.05 滑塊束塊定位段長寬-0.04 -0.02 高度尺寸 +0.6 +0.5 斜頂導板斜頂導板長寬-0 -0.02 高度尺寸 -0.0 5 -0.1 斜頂孔 +0.02 +0.01 斜頂滑座斜頂滑座長寬-0.02 -0.04 高度尺寸 +0.2 +0.1 T槽高度 +0.02 +0.01 拉杆,頂針,螺絲過孔直徑 +0.1 -0.1 x. +0.025 -0.025 x.°+0.5° -0.5° .x +0.10 -0.10 .x°+0.1°- 0.1° .xx +0.01 -0.01 .xx°+0.05° -0.05° .xxx +0.005- 0.005

冲裁模间隙值的设定 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冲裁模间隙值的设定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核心提示:由以上分析可见,间隙对冲裁件质量、冲裁力、模具寿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间隙值能同时满足冲裁件质量最佳、冲模寿命最长,冲裁力、最小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冲压实际生产中,主要根据冲裁件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模具寿命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 由以上分析可见,间隙对冲裁件质量、冲裁力、模具寿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间隙值能同时满足冲裁件质量最佳、冲模寿命最长,冲裁力、最小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冲压实际生产中,主要根据冲裁件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模具寿命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给间隙规定一个范围值。只要间隙在这个范围内,就能得到质量合格的冲裁件和较长的模具寿命。这个间隙范围就称为合理间隙,这个范围的最小值称为最小合理间隙(Zmin),最大值称为最大合理间隙(Zmax)。考虑到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使间隙变大,故设计与制造新模具时应采用最小合理间隙Zmin。确定合理间隙值有理论法和经验确定法两种。 1.理论确定法 主要是根据凸、凹模刃口产生的裂纹相互重合的原则进行计算。图2.3.2所示为冲裁过程中开始产生裂纹的瞬时状态,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求得合理间隙Z为 图2.3.1 冲裁模间隙图 2.3.2 冲裁产生裂纹的瞬时状况 上式可看出,合理间隙Z与材料厚度t、凸模相对挤入材料深度、裂纹角有关,而及又与材料塑性

有关,见表2.3.1。因此,影响间隙值的主要因素是材料性质和厚度。材料厚度越大,塑性越低的硬脆材料,则所需间隙Z值就越大;材料厚度越薄,塑性越好的材料,则所需间隙Z值就越小。由于理论计算法在生产中使用不方便,故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经验数据。 2.经验确定法 根据研究与实际生产经验,间隙值可按要求分类查表确定。对于尺寸精度、断面质量要求高的冲裁件应选用较小间隙值(表2.3.2),这时冲裁力与模具寿命作为次要因素考虑。对于尺寸精度和断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冲裁件,在满足冲裁件要求的前提下,应以降低冲裁力、提高模具寿命为主,选用较大的双面间隙值(表2.3.3)。可详见GB/T16743-1997。 需要指出的是,当模具采用线切割加工,若直接从凹模中制取凸模,此时凸、凹模间隙决定于电极丝直径、放电间隙和研磨量,但其总和不能超过最大单面初始间隙值。(表2.3.2)。可详见GB/T 16743-1997.

冲压模具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冲压模具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摘要】利用一轴对称冲裁模形,研究了冲裁变形过程和的各个阶段,间隙变化对冲 裁力的影响规以及在不同的间隙条件下,凸模的预期磨损使用寿命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模具;冲压;影响 【Abstract】Basedon as ymmetry blanking model,it interprets the blankingprocess andits deforma-.Discussing val'ioll2 clearance leads tothetrend ofpunchforce.Mlast by the meQll,$oftool weal"c口20配一 the life ofpunchfor normoluse beforesharpening to restore its ongincashape. Key words:Die;Stamping;Influence 1引言 当前由于产品变化更新较快,同时,大部分技术人员为了保证模具的寿命对模具的选材尽量沿着高端走,模具寿命的问题在冲压类模具企业没有显得特别突出,因而模具寿命在许多冲压类模具企业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对于产品批量要求大、模具寿命要求长时,大多生产商为了保证其正常生产节奏,要么采用快换凸模的模具结构形式,要么干脆备用—套模具。 由于对模具没有合理的寿命估算,模具的成本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就显得特别高。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模具材料、模具润滑形式、板材性能、零件表面粗糙度、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模具几何形状、冲裁间隙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但实际生产中,板材因产品限定无法更改的,而模具一旦加工出来,就只有润滑形式、模具装配间隙是可调的。相对于成型类模具,润滑形式对冲裁类模具寿命影响不如间隙影响大,间隙因素为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所重视。目前参考文献关于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大多是定性分析,能够定量分析并给出工程技术人员以直接指导的并不多见。 模型建立,如图1所示,一轴对称冲裁模型,为了防止板料在冲压过程中发生翘曲影响冲件平整度,一般需要配置压料板。算例凸凹模选材均为AISI—D2COLD,凹模内孔直径D凹为lOmm,单边间隙为O.1mm,凸模外径D凸为9.8mm。为防止刚度矩阵的奇异,凸凹模圆角分别取0.05、0.08ram。板料为不锈钢AISI304,厚度lmm,杨氏模量E为2.IE5MPa,屈服极限以为365MPa,泊松比7为0.29,为统一计算比较,所有速度按lmm /s(主要便于观察各个细分的计算步,同时防止过大的速度导致板料工具相互嵌入过大,网格重新划分的工作量过大111)。金属剪切摩擦按o.08计。 2冲裁模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在冲裁模的设计中,凸凹模间隙的合理选取,是保证模具正常工作、提高冲片质量、延长模具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理想的间隙应该是板料冲裁断裂时,凸凹模刃口边所产生的裂纹在一条直线上,否则冲片边缘将出现不允许的毛刺,使得刃口粘结严重,磨损加快,进而影响模具的寿命。所以,如何选取合理的凸凹模间隙,是模具设计时不容忽视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模具设计中间隙一般都按设计手册推荐的间隙值选取。例如,我厂电机定、转子片为0. 5mm 的硅钢片, 手册推荐的间隙为0 . 0 4 ~0. 07mm ,约为材料厚度的8 %~14 %。按照这个间隙,冲出的定、转子片毛刺虽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但由于间隙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 1﹑目的: 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一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 工程部设计组接收工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文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行为止之阶段均属之。3﹑权责: 3.1 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 3.2 现场加工各组:加工各组的组长,在加工前需先审视加工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至不合理,需立即反应工程部检讨查核后,方可继续加工。 4. 名词释义: 无 5﹑作图环境标准: 5.1文字标准 5.1.1字体。数字及英文使用“Arial”字体,中文使用“标楷体”。 5.1.2文字大小。为了使整套图面文字视觉效果一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高为3.0,宽0.85。 5.2 图面标准 5.2.1 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一标准如下: A0图框:841*1189横印(附件一) A1图框:594*841横印(附件二) A2图框:420*594横印(附件三) A3图框:420*297横印(附件四) A4图框:297*210直印(附件五) 5.2.2 图面要求 5.2.2.1零件图面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寸标注方式。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寸均采用坐标标注方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角法。 5.2.3图档版本

版本编号采用大写字母“A”加上一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文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例如A1、A2、A3等。 5.2.4 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寸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一标准如下:

冲压模具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冲压模具间隙对模具寿 命的影响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冲压模具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摘要】利用一轴对称冲裁模形,研究了冲裁变形过程和的各个阶段,间隙变化对冲裁力的影响规以及在不同的间隙条件下,凸模的预期磨损使用寿命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模具;冲压;影响 【Abstract】Basedon as ymmetry blanking model,it interprets the blankingprocess andits deforma-.Discussing val'ioll2 clearance leads tothetrend ofpunchforce.Mlast by the meQll,$oftool weal"c口20配一the life ofpunchfor normoluse beforesharpening to restore its ongincashape. Key words:Die;Stamping;Influence 1引言 当前由于产品变化更新较快,同时,大部分技术人员为了保证模具的寿命对模具的选材尽量沿着高端走,模具寿命的问题在冲压类模具企业没有显得特别突出,因而模具寿命在许多冲压类模具企业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对于产品批量要求大、模具寿命要求长时,大多生产商为了保证其正常生产节奏,要么采用快换凸模的模具结构形式,要么干脆备用—套模具。 由于对模具没有合理的寿命估算,模具的成本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就显得特别高。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模具材料、模具润滑形式、板材性能、零件表面粗糙度、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模具几何形状、冲裁间隙都是不可忽略的因

常用公差表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3.圆跳动公差各种模柄的圆跳动公差可按下表选取。与模板固定的导套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可根据模具精度要求选取4级或5级,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跳动公差值已直接标注在导套零件图上。 4.同轴度公差阶梯式的圆截面凸模、凹模、凸凹模的工作直径与安装直径(采用过渡配合压入固定板内),阶梯式导柱的工作直径与安装(采用过盈配合压入模板内),均应有同轴度要求,其同轴度公差可按下表选取。

注: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直径。 5.圆柱度公差导柱与导套配合的圆柱面,其圆柱度公差一般可按6级精度选取。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柱度公差值已直接标注在导柱、导套零件图上。 三、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表面质量的高低用表面粗糙度衡量,通常以R a(μm)表示。R a数值愈小,表示其表面质量愈高。模具零件的工作性能如耐磨性、抗蚀性及强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表面质量的影响。模具零件的表面质量越高,其寿命也越长。但从另一方面看,对模具零件表面质量要求过高,则增加了模具制造成本。因此,应合理选用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模具零件常用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列于下表,可供模具设计时参考。

冲压模具技术要求

冲压模具技术要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技术要求 1.冲裁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3mm; 2.成形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6mm; 3.模具闭合时,长宽高尺寸为405×343×;模具开启时,卸料板行程为21.5mm; 4.本模具采用开式压力机J23—63; 5.检查各个活动机构是否适当,保证没有松动和卡死现象,导柱和导套之间的相对运动既能保持精度又无阻滞现象,模具的开合过程流畅; 6.装配后进行试模验收,推出机构与其他零部件不得有干涉现象,制件质量要达到设计要求,不能有变形,如有不妥,修模再试; 7.模具制造按GB2854—81“冷冲模架技术条件”和GB2870—81“冷冲模零件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执行,模架按Ⅰ级精度验收; 8.制件表面不平度≤0.15mm。 技术要求 1.冲裁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3mm; 2.成形凸凹模刃口间隙不均匀度≤0.06mm; 3.模具闭合时,长宽高尺寸为405×343×;模具开启时,卸料板行程为21.5mm; 4.本模具采用开式压力机J23—63; 5.检查各个活动机构是否适当,保证没有松动和卡死现象,导柱和导套之间的相对运动既能保持精度又无阻滞现象,模具的开合过程流畅;

6.装配后进行试模验收,推出机构与其他零部件不得有干涉现象,制件质量要达到设计要求,不能有变形,如有不妥,修模再试; 7.模具制造按GB2854—81“冷冲模架技术条件”和GB2870—81“冷冲模零件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执行,模架按Ⅰ级精度验收; 8.制件表面不平度≤0.15mm。 技术要求 1.本模具为倒装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由于要求在凸缘上冲孔,故要在拉深完全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冲孔. 2.该模具闭合高度为233mm. 3.本模具使用J21-25开式压力机. 4.模具制造按照GB2854-81"冷冲模架技术条件"和GB2870-81"冷冲模零件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5.冲裁与拉深间隙都要均匀.冲裁双边间隙Zmin=0.1mm Zmax=0.14mm,拉深双边间隙Z=1.1mm 6.导柱导套的轴线与模座上下面垂直公差为4级.

注塑模具装配图“公差”规范

注塑模具工程图“公差”规范 第一部分:配合公差部分 备注:重复配合部分,不重复说明(精度到千分位0.001) 一、定位圈:与浇口套配合(实际按三维是否需要):H9/f9 与T上固定板配合(小径):H9/f9 二、浇口套:与T上固定板配合:H7/m6(过渡) 与R脱料板配合:锥度配合,采用基本尺寸 三、T上固定板:与部分拉料针配合:H7/f6 与导柱配合:H7/m6,其中导套与导柱配合:导柱固定端与模座之间一般采用H7/m6或H7/k6的过度配合,导柱的导向部分通常采用H7/f7或H8/f7的间隙配合。 四、R脱料板:与部分拉料针配合:H7/g6 五、侧面限位拉板:与侧圆柱定位销配合:N7/h6(略紧) 六、A母模板:与侧圆柱定位销配合:H7/h6(略松) 与模仁配合:H7/m6 与零度定位块:K7,其中槽深公差:+0.1mm 与导套配合:H7 七:S活动板:与模仁配合:H7/m6 与零度定位块:K7,其中槽深公差:+0.1mm 与导套配合:H7 八、B母模板:与模仁配合:H7/m6 与导套配合:H7 与EF板的中托司导套配合:H7 九、E上顶针板:与导套(中托司)配合:H7,其中导套与导柱配合:间隙配合(标准)与回针配合: 十、F下顶针板:与垃圾钉配合:H7/p6 顶针孔深度公差:?0.01 与中托司孔位配合:K7 十一、斜导柱、侧滑块:与导滑槽配合:H8/f8; 与成型部分接触,防止溢料,采用H8/f7或H8/g7; 十二、顶针:与模架(或模仁)配合:H8/f8(直径大、材料流动性差);反之H8/f7与型芯配合(八连管盖)配合:H5/g6

十三、尼龙拉钉:与之相配合的孔位,均给配合:H7 十四、键:键公差:h8 与键槽轴的配合:H9(松)/N9(正常)/P9(紧) 与毂(gu)的配合:JS9 十五、轴承:与模架配合:M7 与轴配合:k6

冲压模具间隙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

煤矿机械Coal Mine Machinery Vol.31No.05 May.2010 第31卷第05期2010年05月 0引言 金属能进行塑性加工的条件是金属具备良好的塑性,塑性越好,金属承受塑性变形的能力就越强,在一般的冲裁过程中,材料在凸模、凹模作用下,其变形过程分为塑性变形、剪切变形、断裂分离变形,而冲裁件的断面质量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4部分组成。其中光亮带的切面质量是最佳的,而且该区域发生在材料塑性变形阶段,这个部分所占整个断面的比例随着材料的性能、模具的间隙、刃口的状态及摩擦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1模具间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当模具间隙过大时,材料上下产生的裂纹不重合,材料中的拉应力将增加,使拉伸断裂过早发生,因而使塑性变形较早结束,光亮带窄,断裂带、圆角带增宽,毛刺和斜度较大,拱弯、翘曲也较明显,冲裁件断面质量较差;当模具间隙小时上下裂纹也不重合。两裂纹之间的材料随着冲裁的进行将被第2次剪切,在断面上形成第2光亮带,该光亮带中部有残留的断裂带。为了得到合格的制品,一般在设计模具时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冲裁模具间隙,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 2合理间隙值的确定及模具结构分析 在冲裁过程中,由于不同厚度相同的材料,或者相同厚度不同性质的材料等,各质量因素与磨损方式都在演变,一个间隙值不能同时满足诸多的因素的要求,所以只能在不同的质量要求前提下,通过合理安排各种间隙的大小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从而生产出合格的零件。 2.1冲裁变形区的应力分析及应力状态 在冲裁过程中,如果材料在变形的过程中,材料有良好的塑性,工件的断面质量将得到提高。通过材料的变形过程分析可知,材料的塑性大小和金属所受压应力的数目的多少有关,在主应力图中压应力的个数越多,数值越大,则金属的塑性越高,反之,拉应力的个数越多,数值越大,则金属的塑性就越差。因此在塑性加工中可以通过改变应力的状态,增大变形的静水压力来提高金属的塑性。冲裁时材料的外力和应力状态图如1所示。 图1冲裁时材料的外力分布和应力状态 F p、F p.凸模、凹模对板料的垂直作用力F1、F2.凹模、凸模对板料的侧压力μF p、μF p.凸模、凹模端面与板料间的摩擦力μF1、μF2.凸 模、凹模侧面与板料间的摩擦力 通过对材料在冲裁过程中的材料受的应力分析可知,减小冲裁间隙和增减材料的反顶力可以增 冲压模具间隙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 金敦水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通过对冲压模具间隙进行分区域讨论,分析了各区域对产品质量和模具结构的影响,同时根据各区域材料变形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模具结构,为合理模具间隙的确定以及模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间隙;模具设计;模具结构 中图分类号:TG7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0794(2010)05-0111-03 Analysis of Stamping Die Clearance for Die Structure Designing JIN Dun-Shui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Information Technology,Bengbu233000,C hina)Abstract:The various regions’impact on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die structure was analyzed by discussing the sub-regional of stamping die clearance.Meanwhil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deformation,the reasonable die structure was designed,which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of die clearance and die design. Key words:clearance;die design;die structure *院级科研课题(ADZX0906) 12 111

注塑模具装配图公差规范

. 注塑模具工程图“公差”规范第一部分:配合公差部分0.001备注:重复配合部分,不重复说明(精度到千分位)H9/f9 一、定位圈::与浇口套配合(实际按三维是否需要)H9/f9 上固定板配合(小径):与T /m6(过渡)二、浇口套:与T上固定板配合:H7 R脱料板配合:锥度配合,采用基本尺寸与H7/f6 T上固定板:与部分拉料针配合:三、/m6 ,其中导套与导柱配合:与导柱配合:H7导柱固定端与模座之间一般 /f7的间隙配合。/f7或H8H7采用H7/m6或/k6的过度配合,导柱的导向部分通常采用H7 H7/g6 脱料板:与部分拉料针配合:四、R /h6(略紧)五、侧面限位拉板:与侧圆柱定位销配合:N7 (略松)/h6母模板:与侧圆柱定位销配合:H7六、A/m6 H7 与模仁配合:+0.1mm ,其中槽深公差:与零度定位块:K7 H7 与导套配合: /m6 H7S活动板:与模仁配合:七:+0.1mm ,其中槽深公差:与零度定位块:K7 H7 与导套配合: /m6 H7母模板:与模仁配合:八、BH7 与导套配合: H7 板的中托司导套配合:与EF 间隙配合(标准)H7 ,其中导套与导柱配合:上顶针板九、E:与导套(中托司)配合:与回针配合: /p6 :与垃圾钉配合:H7十、F下顶针板 顶针孔深度公差: K7 与中托司孔位配合: ;与导滑槽配合:H8/f8 十一、斜导柱、侧滑块:;/g7或与成型部分接触,防止溢料,采用H8/f7H8 /f7/f8与模架(或模仁)配合:十二、顶针:H8(直径大、材料流动性差);反之H8.. . /g6H5与型芯配合(八连管盖)配合: 十三、尼龙拉钉:与之相配合的孔位,均给配合:H7

冲压模具间隙确定

冲裁间隙值的确定,一般使用的是经验公式与图表。 做冲压模具钳工、冲压模具设计工作时间久了的人,因为经验丰富,自然会比较了解、知道各种不同的产品,包括它的材料、尺寸和外观精度要求,以及模具该怎么设计才能顺利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怎样减少模具维修、修模次数等,拿到产品图,心里自然的就会想到这个模具结构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各种数值心里都有数。 冲头与刀口的间隙对冲压件质量、冲压模具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冲压模具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间隙,以保证冲压件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满足产品的要求、所需冲裁力小、冲压模具寿命高。但分别从质量、冲压力、冲压模具寿命等方面的要求确定的合理间隙并不是同一个数值,只是彼此接近。 考虑到冲压模具制造中的偏差及使用中的磨损、生产中通常只选择一个适当的范围作为合理间隙,只要间隙在这个范围内,就可冲出良好的制件。冲压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磨损儿使间隙增大,设计与制造新冲压模具时要采用最小合理间隙值。 冲压模具冲裁间隙,根据工厂老师傅多年来对模具的研究和改进的经验,尺寸精度、断面垂直度要求高的制件应选用较小间隙值,断面垂直度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冲压件,应以降低冲裁力、提高冲压模具寿命为主,可采用较大间隙值。其值可按下列经验公式来计算:软材料: 材料厚度t<1 mm, 冲裁间隙c=(3% ~ 4%)t t = 1 ~ 3mm, c = (5% ~8%)t t = 3 ~ 5mm ,c =(8% ~10%)t 硬材料: t <1mm,c = ( 4% ~5% )t t = 1 ~ 3mm, c = ( 6% ~8% )t t = 3 ~ 8mm, c = ( 8% ~ 13%)t 以下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主要依据是保证上下裂纹会合,以便获得良好的断面。 根据三角形ABC的关系可求得间隙值c为: c =( t –h0 ) tanβ = t (1-h0/t) tanβ 式中,h0——凸模切入深度;β——最大剪应力方向与垂线方向的夹角。 从上式看出,间隙c与材料厚度t、相对切入深度h 0/t以及裂纹方向β有关。而h0与β又与材料性质有关,材料愈硬,h 0/t愈小。 因此影响间隙值的主要因素是材料性质和材料厚度。材料比较硬或比较厚,间隙值越大。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设计规范 1.目的:为达成冲模设计、加工准确、通用,快速之目的,确保模具及样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 2.范围:适用于在厂内自行开发产品及客户委托设计的模具设计。 3.定义: 3.1冲压模具:利用其生产五金等冲压产品,适用于冲压机生产用的模具。4.权责: 权责内容详见模具设计流程图(请参考附件一) 5.作业流程: 5.1模具设计流程图(请参考附件一) 6.作业说明:

档名前加模具编号,如XXXXX-L01A,共用模用B表示,则在第一套完整图号后加互换产品之展开图,料带图。。。互换之零件等,编号为XXXXXB-L01A。。。XXXXXB-03等;复制模用N表示,若有多套,分别用N1,N2,N3。。。标件图为最后一张即第y张。<图号>,<档名>统一。 建议:整套模具只能有一个总图,总图用XXXXX-ALL命名,所有图档都在总图里完成,确认无误后存出,尽量保持总图为最新版本。 注:除客户要求外,模具模号一般以产品料号为准。

注:模板素材尺寸公差为+0.3~+0.5 6.3.标(零)件及配合

注:一般五金配件以伍全公司目录为标准。 *1。下模入子刀口到边距离>/=4.0;建议下模入子比脱板入子单边大 1.0导料板>0.5,脱板入子不用避位。 *2。端子类刀口用两段式(8+17),上8.0用WC,下用SKD11,冲子用WC,刀口直线位1.5斜1.0度 落屑对于特别小的冲子,刀口可直线位0.0斜0.2度落屑。 *3。脱板入子挂肩均统一为4.0。 *4。入子大小不得小余4*5(过小不便于加垫片或敲出)。 *5。零件之间滑动要求时,一定要放单边间隙,一般为0.01。 *6。敲击孔模座统一钻Φ5.0,垫板钻Φ3.5,特殊情况允许钻或割Φ2.1。*7。对于铁壳或铜壳,刀口做整体式,冲子刀口材料用SKD11/SKH9/ASP23 HRC62,脱板刀口入子,及夹板入子浮升块用SKD11;成形冲子入子均用SKD11/SKH9/ASP23。

(数控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文件标准化要求精编

(数控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文件标准化要求

模具设计文件标准化要求 1.1注射模设计制图的壹般规定: 1.1.1图纸尺寸规格及标题栏修改栏放置位置 标题栏标准格式见附图1-1a、1-1b,请严格按此标准格式执行。见下图,标题栏要求填写齐全,签名要用正楷。 标题栏及修改栏大小因按自动生成的尺寸1:1绘出,不得随意缩放。当非1:1出图时,须将标题栏按打印比例缩放,保证标题栏大小永远不变(即1:1和2:1和1:2打印出的图纸,其标题栏大小相同)。 1.1.2图纸比例的表示方法为A:B A.:在图纸上绘画之尺寸,B:物件的真实尺寸 例:图纸比例缩小--1:2 图纸比例相同--1:1图纸比例放大--5:1 注意:绘图设计时尽量采用1:1,而出图时装配图尽可能1:1打印,零件图应根据实际需要缩放打印,原则是能清晰表达出工件形状。 .1.3线段分类不同的线段种类及其应用如下表: 1)图线宽度:粗实线定为b:0.3-0.35mm宽 2)图线画法: 同壹图样中,同类图线宽度应壹致。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各自大致相等 1.1.4文字的使用 1)尺寸文字字高定为3.5mm,(箭头尺寸定为2.0)公差值文字字比例0.6 2)其它文字字高定为3.5或5.0mm,优先使用5.0 3)字体为中国国标Gbcbig字体 4)文字尺寸不得有任何重叠现象 1.1.5投影方法 因本X公司客户多为美国日本客户,所以X公司制图投影方法采用国际标准中第三角投影方法,而非国标常用的第壹角投影方法。 1.1.6图纸更新 如图纸发出后,图纸有所更改,须将图纸更新及重新发放。更新方法参见X公司标准《设计部技术文件管理标准》。 1.2设计部出图样式及基本要求 为了缩短模具生产周期,设计部需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满足各种需要的图纸:结构简图、排位图、模架图、上下模零件草图、装配图、零件图、线切割图、顶针图、铜公图、3D模型图。 1.2.1简图 用来订模胚,上下模料及开框且给设计员以指引用。结构简图壹般由设计部主管手工绘制在《模具确认表》第2页。结构简图壹般只画后模简图及壹个剖视图,要表明模架规格、开框尺寸、上下模尺寸、产品在模中排位情况,表明产品分模情况及入水位置。 1.2.2产品图

模具零件公差标准

A 第 1 页,共 4 页 通用公差 前模 后模玉 0/-0.01 对应项目 QC 放用标准 B B A 模玉外围 B C 管位框中心 管位框大小 ±0.01 0/+0.02 D 原身管位 ±0.01 0/-0.02 -0.02/+0.05 B B EDM ,CNC 加工 -0.02/+0.05 E F PL 面 0/+0.02 A G 镶件孔 镶(顶)针孔 按产品材料确定公差 斜顶孔 E G H I J K M N 行位槽 铲基槽 0/+0.02 0/+0.02 0/+0.02 K 碰(擦)穿位 0.00/+0.05 F 枕位 0/+0.02 ±0.01 0.00/+0.05 D 0/+0.02 镶件挂肩深度 运水孔中心 螺丝孔中心 ±0.20 ±0.20 ±0.50 ±0.50 M CNC 加工胶位 0/+0.05 ±0.05 EDM 加工胶位 0/+0.05 ±0.05 E N 胶位 公差 G 省模后胶位 ±0.03 说明: C 1.本公差标准仅适用于本司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外发加工不适用. 2.如果图纸或客户文件另有公差要求,以图纸或客户文件要求的公差 为准,QC 不可使用本表中的放用标准. E MODERN PRECISION PLASTICS & MOULD CO.,LTD.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G 模具零件通用尺寸公差标准 零件名称 制定日期 模玉 适用模具等级 修订日期 所有模具 2007-8-1 2008-12-15 版本号 2.0

第 2 页,共 4 页 QC 放用 标准 对应项目 通用公差 B B A CORE 外形 0/-0.01 B 镶件外形 0/-0.01 C 镶件外形 +0.02/+0.05 D 镶件斜度 ±0.05° A 0~-0.1 E F 0/+0.01 0/+0.01 顶针槽 G 挂肩高度 0/-0.01 0/+0.02 0/+0.05 A 0/+0.02 F 普通 磨床加工胶位 尺寸 CNC 加工胶位 胶位 EDM 加工胶位 ±0.05 ±0.05 E B B 说明: B D 1.本公差标准仅适用于本司加工的 模具零部件.外发加工不适用. 2.如果图纸或客户文件另有公差要 求,以图纸或客户文件要求的公差 为准,QC 不可使用本表中的放用标 准. E F G E B B MODERN PRECISION PLASTICS & MOULD CO.,LTD.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B C B 模具零件通用尺寸公差标准 G B B 零件名称 CORE/镶件 适用模具等级 制定日期 2007-8-1 修订日期 所有模具 C 版本号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