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某高校一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其平面图如图所示,首层内外纵墙为370mm 厚,其他内外墙均为240mm厚。墙体拟采用MU10烧结多扎砖,一、二层采用M10混合砂浆,三、四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室内外高差为450mm,基础埋深为800mm,层高及窗高如图所示。楼面做法为:①35厚水磨石面层;⑦120厚混凝土空心板;③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屋面的做法为:①防水层;②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③150厚水泥珍珠岩保温找坡层;④隔气层;⑤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⑥120厚混凝土空心扳;⑦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根据地质资料表明,地下水位标高为-0.950m,基础底面标高为-0.195m,此处的地基承载力为150KPa。该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W0=0.55kN/m2,雪荷载为2

0.4kN/m。试选择合适的静力计算方案,对其进行设计。

二、设计要求

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

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

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

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三、参考资料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3.砌体结构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4)

一、房屋结构承重方案 (4)

二、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4)

三、荷载统计 (4)

四、墙体的高厚比验算 (5)

五、纵墙体承载力计算 (6)

六、横墙承载力计算 (17)

七、过梁计算 (19)

八、抗震计算 (20)

九、基础计算 (25)

十、构造措施 (26)

十一、平面图、剖面图 (28)

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该房屋为某高校四层砖混结构教学楼,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

二、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房屋、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屋盖、钢筋混凝土楼盖,最大横墙间距

10.8m 32m s =<,因此本房屋属于刚性方案。

三、荷载统计

1、屋面荷载标准值: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三毡四油防水层 2

0.35kN/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

0.4kN/m 150厚水泥珍珠岩保温层找坡层 2

0.52kN/m

APP 改性沥青隔气层 2

0.05kN/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

0.4kN/m

120混凝土空心板 21.87kN/m 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0.26kN/m

2

3.9kN/m ∑

屋面梁自重(含抹灰) 2250.250.5 3.125kN/m ??=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22.0kN/m

2、楼面荷载标准值: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35厚水磨石面层

20.875kN/m 120厚混凝土空心板

21.87kN/m 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0.26kN/m

2

3.00kN/m

楼面梁自重(含抹灰) 2250.250.5 3.125kN/m ??=

楼面活荷载 22.0kN/m

3、墙体自重标准值

mm 240厚墙体自重(双面粉刷)

25.24kN/m mm 370厚墙体自重(双面粉刷) 27.71kN/m

铝合金玻璃门窗自重

20.4kN/m

由于本地区基本风压值为20.55kN/m ,且房屋层高小于4m ,房屋总面小于

18m ,故可以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四、高厚比的验算:

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一层窗间墙

012010.8m, 4.1m;2, 1.0, 4.1m

1.83

1.0,10.40.80.710.8

4.111.080.37

s H s H H H H h μμβ==>==?==-?=>=

==

已知砂浆强度等级为M10;查表知[]26β=

[]1210.82620.811.08μμββ=??=>=

符合要求。

一层窗间墙的验算:

图一 窗间墙

01203.6m, 4.1m;,0.6 2.16m.

1.8

1.0,10.40.80.73.6

2.16 5.840.37

s H H s H s H h μμβ==>====-?=>=

==

已知砂浆强度等级为M10;查表知[]26β=

[]1210.82620.8 5.84μμββ=??=>=

符合要求。

二层纵墙的验算:

012010.8m, 3.3m;2, 1.0 3.3m

1.0,0.83.313.750.24

s H s H H H H h μμβ==>=====

==

已知砂浆强度等级为M10;查表知[]26β=

[]1210.82620.813.75μμββ=??=>=

符合要求。

2、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在内纵墙上开的洞要少于外纵墙的,因此结构更加稳定无需验算即可知高厚比符合要求。

3、横墙高厚比验算:

01205.8m. 4.65m;20.40.20.4 5.80.2 4.65 3.25m

1.0, 1.03.2513.550.24

s H H s H

H S H H h μμβ==<<=+=?+?====

==

已知砂浆强度等级为M10;查表知[]26β=

[]1211262613.55μμββ=??=>=

符合要求。

根据经验可知其他楼层的高厚比不需验算即可知符合要求。

五、纵墙承载力计算

1、选取计算单元

对于该房屋A 轴较B 轴不利,故可以只对A 轴线的对应的纵墙进行承载力验算。取一个开间外纵墙为计算单元,其受荷面积为:23.6 2.910.44m ?=。

确定计算截面

每层墙的控制截面位于墙顶部梁(或板)底面和墙底底面处,在截面1-1等处既有轴向力N ,又有弯矩M ,按偏心受压验算承载力,同时,还应验算梁下砌体的局部承载力,在截面2-2处所受的轴心压力最大。对界面1-1~8-8的承载力分别进行验算。

2、荷载计算

将荷载转化成线荷载。取一个计算单元,作用于纵墙的荷载标准值如下:

?+?=

屋面恒载: 3.910.44 3.125 2.949378kN

女儿墙自重(厚240mm,高600mm,双面粉刷):

??=

5.240.6 3.611.32kN

二、三、四层楼面恒荷载:

?+?=

3.0010.44 3.125 2.940.38kN

?=

屋面活荷载: 2.010.4420.88kN

二、三、四层楼面活荷载:

?=

2.010.4420.88kN

二、三、四层墙体和窗自重:

()

?-?+??=

3.3 3.6 1.8 1.80.4 1.8 1.846.57kN

一层墙体和窗自重:

()

?-?+??=

4.8 3.6 1.8 1.80.4 1.8 1.8109.54kN

3、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

图二截面图

(1)第四层

第四层截面1-1处

由屋面荷载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应考虑两中内力组合。

()()()()()

()1

12

1152

5 1.249.7811.32 1.420.88102.55kN

1.3549.7811.32 1.40.720.8810

2.95kN

1.249.78 1.420.8888.97kN

1.3549.78 1.40.720.8887.67kN

l l N N N N =?++?==?++??==?+?==?+??=

四层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查表2-4,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1.69MPa f =;一、二层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M10混合砂浆砌筑,查表2-4,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1.89MPa f =。

屋(楼)面梁端设有刚性垫块,取0

10, 5.4f

σδ≈=,此时刚性垫上表面处梁

端有效支撑长度

0,b 93mm a ==

()()

()()()()()()()

()

()

()

(

)

()

1

1

150,b 2

2

150,b 1

11111

221211

0.488.970.120.40.0937.37kN m 0.487.670.120.40.0937.26kN m

7.37

0.072m 102.55

7.26

0.071m

102.95

l l M N y a M N y a M e N M e N =-=?-?=?=-=?-?=?====

==

第四层截面2-2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1N 与本层墙自重之和:

()()

1

222102.55 1.246.57158.43kN

102.95 1.3546.57165.42kN

N N =+?==+?=

(2)第三层 第三层截面3-3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2N 与本层楼盖荷载4l N 之和:

()()

()41

33

10

10

158.4377.69236.12kN

158.43100.367MPa 1.80.240.367

0.21.69

l N f

σσ-=+=?==?=

=

查表,(1)

5.7δ=,由此得

()()()()()

()()

()

()10,1

1

1

340,1

1331398mm 0.477.690.120.40.098 6.28kN m 6.280.027m

236.12b l b a M N y a M e N ===-=?-?=?===

()

()()

()242

33

20

20

1.3540.38 1.40.720.8874.98kN

165.4274.98240.4kN

165.42100.383MPa 1.80.240.383

0.231.69

l N N f

σσ-=?+??==+=?==?=

=

查表,(2)

1 5.75δ=,由此得

()()()())

()20,2

2

2

340,100mm 0.474.980.120.40.1 6.00kN m

b l b a M N y a ===-=?-?=?

()

()

()2

233

23

60.025m 240.4M e N ===

第三层截面4-4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3N 与本层墙自重之和:

()

()

1

424236.12 1.246.57292kN

240.4 1.3546.57303.27kN

l N N =+?==+?=

(3)第二层 第二层截面5-5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4N 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

()()

()31

53

10

10

29277.69369.69kN

292100.676MPa 1.80.240.676

0.361.89

l N f

σσ-=+=?==?=

=

查表,(1)1 5.94δ=,由此得

(

)()()()()

()()

()

()10,1

1

1

530,1

1551597mm 0.477.690.120.40.097 6.308kN m 6.3080.017m

369.69b l b a M N y a M e N ===-=?-?=?===

()

()()

()232

53

20

20

1.3540.38 1.40.720.8874.98kN

303.2774.98378.25kN

303.27100.702MPa 1.80.240.702

0.371.89

l N N f

σσ-=?+??==+=?==?=

=

查表,(2)1 5.95δ=,由此得

(

)()()())

()()()()20,b 2

2

2

530,b 2

255

25

97mm 0.474.980.120.40.097 6.088kN m 6.0880.016m

378.25l a M N y a M e

N ===-=?-?=?===

第二层截面6-6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5N 与本层墙自重之和:

()

()

1

626369.69 1.246.57425.57kN

378.25 1.3546.57441.12kN

N N =+?==+?=

(4)第一层 第一层截面7-7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6N 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

()()

()21

73

10

10

425.5777.69503.26kN

503.26100.756MPa 1.80.370.756

0.41.89

l N f

σσ-=+=?==?=

=

查表,(1)

6.0δ=,由此得

()()()()()

()()

()

()10,b 1

1

1

720,1

1571598mm 0.477.690.1850.40.09811.33kN m 11.330.023m

503.26l b a M N y a M e N ===-=?-?=?===

()

()()

222

73

20

1.3540.38 1.40.720.8874.98kN

441.1274.98516.1kN

441.12100.662MPa

1.80.37

l N N σ-=?+??==+=?==?

()20

0.662

0.351.89

f

σ=

= 查表,

(2)1 5.93δ=,由此得

()

()()()()

()()()()20,b

2

2

2

720,b 2

277

27

96mm

0.474.980.1850.40.09610.99kN m 10.990.021m

516.1l a M N y a M e

N ===-=?-?=?===

第一层截面8-8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7N 与本层墙自重之和:

()

()

1

828503.26 1.2109.54634.71kN

516.1 1.35109.54663.98kN

N N =+?==+?=

4、第四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图三二三四层梁端垫块

(1)第四层截面1-1处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内力:(1)(1)

11

102.55kN,0.072m

N e

==

第二组内力:(2)(2)

11

102.95kN,0.071m

N e

==

对第一组内力:

0.072

0.3;0.60.072

0.24

3.3

13.75

0.24

e

e y

h

H

h

β

====

===

查表知,0.294

?=,

3

0.293 1.69 1.80.2410213.91kN102.95kN

fA

?=????=>(满足要求)对第二组内力:

0.071

0.296;0.60.072

0.24

3.3

13.75

0.24

e

e y

h

H

h

β

==<=

===

查表知0.294

?=,

3

0.294 1.69 1.80.2410214.64kN102.95kN

fA

?=????=>(满足要求)(2)第四层截面2-2处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内力:(1)(1)

22

158.43kN,0

N e

==

第二组内力:(2)(2)

22

165.42kN,0

N e

==

0 3.3

0,13.750.24

H e h h β====, 查表知0.771?=

30.771 1.69 1.80.2410562.9kN 165.42kN fA ?=????=>(满足要求)

(3)梁端支撑处(截面1-1)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两端设置尺寸为740mm 240mm 300mm ??的预制刚性垫块。垫块面积:

20.240.740.1776m b A =?=

第一组内力:

()()

050,3000550,050.045MPa,88.97kN,93mm

0.0450.1776107.99kN 88.977.9996.96kN 0.488.970.120.40.0930.0674m

109.33

l b b l l b l

N a N A N N N y a e N N σσ=====??=+=+=--?=

==+

0.06740.281,30.24

e h β==≤时,查表知0.511?= (

)2

00

131050.7420.240.240.29281.649,1 1.282,0.8 1.0260.511 1.026 1.690.177610157.3696.96b b l A m A A fA kN

N N kN

γγγ?γ=+??===+=<===????=>+=

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组内力 ,由于梁端反力非常接近,且0,b a 相等,故采用相同尺寸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

5、第三层窗间墙承载力验

(1)、第三层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列于表一中:

表一 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2)梁端支撑处(截面3-3)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两端设置尺寸为740mm 240mm 300mm ??的预制刚性垫块。垫块面积:

20.240.740.1776m b A =?=

第一组内力:

()()040,3000440,040.367MPa,77.69kN,98mm

0.3670.17761065.18kN 65.1877.69142.87kN 0.477.690.120.40.0980.044m

142.87

l b b l l b l

N a N A N N N y a e N N σσ=====??=+=+=-?-?=

==+

0.06740.18,30.24

e h β==≤时,查表知0.705?= 由前面计算结果可知1 1.026γ=,

31050.705 1.026 1.690.177610217.1kN 142.87kN

b l fA N N ?γ=????=>+=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组内力 ,由于梁端反力非常接近,且0,b a 相等,故采用相同尺寸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

6、第二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1)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列于表中:

(2)梁端支撑处(截面5-5)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两端设置尺寸为740mm 240mm 300mm ??的预制刚性垫块。垫块面积:

20.240.740.1776m b A =?=

第一组内力:

030,300040.676MPa,77.69kN,97mm

0.6760.177610120.06kN 120.0677.69197.75kN l b b l N a N A N N σσ=====??=+=+= ()()

30,030.477.690.120.40.0970.032m 197.75

l b l

N y a e N N -?-?=

=

=+

0.0320.13,30.24

e h β==≤时,查表知0.815?= 由前面计算结果可知1 1.026γ=,

31030.815 1.026 1.890.177610280.68kN 197.75kN

b l fA N N ?γ=????=>+=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组内力 ,由于梁端反力非常接近,且0,b a 相等,故采用相同尺寸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

7、第一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1)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列于表中:

(2)梁端支撑处(截面7-7)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两端设置尺寸为490mm 370mm 180mm ??的预制刚性垫块。

图四 首层梁端垫块

垫块面积:

20.490.370.181m b A =?=

第一组内力:

()()020,3000220,020.756MPa,77.69kN,98mm

0.7560.18110136.84kN 136.8477.69214.53kN 0.477.690.1850.40.0980.053m

214.53

l b b l l b l

N a N A N N N y a e N N σσ=====??=+=+=--?=

==+

0.0530.143,30.37

e h β==≤时,查表知0.804?= (

)2

00

131020.4920.370.370.455m 2.514,1 1.4312,0.8 1.1450.804 1.145 1.890.18110314.92kN

214.53kN

b b l A A A fA N N γγγ?γ=+??===+=<===????=>+=

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组内力 ,由于梁端反力非常接近,且0,b a 相等,故采用相同尺寸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

六、横墙承载力计算

横墙承受由屋面和楼面传来的均布荷载,可取1m 宽的横墙进行计算,其受荷面积为21 3.6 3.6m ?=.由于该横墙为轴心受压构件,随着墙体材料,墙体高度

不同,可只验算第三层的截面4-4,第二层的截面6-6,第一层截面8-8的承载力。

1、荷载计算

取一个计算单元,作用于横墙的荷载标准值如下:

屋面恒荷载: 3.9 3.614.04kN/m ?= 二、三、四层楼面恒荷载: 3.00 3.610.8kN/m ?= 屋面活荷载: 2.0 3.67.2kN/m ?= 二、三、四层楼面活荷载: 2.0 3.67.2kN/m ?= 二、三、四层墙体和窗自重: 5.24 3.317.29kN/m ?= 一层墙体和窗自重: 5.24 4.6524.37kN/m ?= 2、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1)第二层截面6-6处,轴向力包括屋面荷载,第四层楼面荷载和第二三四层墙体自重。

()(1)6 1.2(14.0410.8217.293) 1.47.27.22135.25kN m

N =?+?+?+?+?=

()(2)6 1.35(14.0410.8217.293) 1.40.77.27.22139.31kN m

N =?+?+?+??+?=

(2)第一层截面8-8处,轴向力包括上述荷载6N ,第二层楼面荷载和第一层墙体自重。

()

()()

()1

828135.25 1.210.824.37 1.47.2187.53kN/m

135.25 1.3510.824.37 1.40.77.2193.85kN/m

N N =+?++?==+?++??=

3、横墙承载力验算: (1)第二层截面6-6

30,13.75,0.87

0.78 1.890.2410353.81kN 139.31kN,e

h

fA β??====???=>查表满足要求。

(2)第一层截面8-8

34.650,=19.38,0.64

0.24

0.64 1.890.2410290.3kN 193.85kN,e h fA β??====???=>查表满足要求。

上述验算结果表明,该横墙有较大的安全储备,显然其他横墙的承载力均不必验算。

七、过梁计算

由于教学楼为内廊式,故不必设置挑梁。

图五 过梁尺寸 图六 过梁配筋图 1、验算第一层的过梁,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已知窗洞净宽1.8m ,墙厚240mm ,

0.85m, 1.8m;,2

n

w n w w n l h l h h l ==<<故,荷载应按墙体的均布荷载自重采用,考虑梁、板传来荷载。

0 1.05 1.05 1.8 1.89m n l l ==?=

荷载设计值:()1.357.71 1.83 2.9 1.40.72 2.926.28kN/m q =??+?+???= 过梁端部剪力设计值:1

26.28 1.823.65kN 2

V =

??= 选用过梁截面尺寸为370mm 120mm ?,采用C2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则

(

)262

2022

0min 1

26.28 1.81080.39.63701202010.3680.550

9.63701000.368

435.7mm 88.8mm 300

s c b c s y M a f bh f bh A bh f ξξξρ???

==

=??-=-=<=???=

==>=

选用412()

2452mm s A =钢筋

t 00.70.7 1.13701002849028.4923.65f bh N kN V kN =???==>= 因此此过梁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同时由150mm h <,可按构造配置箍筋φ6@200。

2、过梁梁端支承处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查得砌块抗压强度设计值21.5kN/mm f =,取压力图形完整系数

1.0η=。

过梁的有效支承长度:

01089mm a === 承压面积:

208937032930mm l A a h ==?=

影响面积:

()()20089370370169830mm A a h h =+=+?=

由于110.35 1.71 1.25+=+=> 故取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 1.25γ= 不考虑上部荷载,则局部压力为:026.28 1.89

24.8kN 22

l ql N ?=

== 局部承压的抗力: 1.0 1.2532930 1.561.7kN>N l l A f ηγ=???=

故过梁支座处砌体局部受压符合规范要求。

八、抗震验算

已知本地设计抗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雪荷载为20.4kN/m

(1)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屋面均布荷载: 23.90.40.5 4.1kN/m +?= 楼面均布荷载: 2320.54kN/m +?= 屋面自重: ()()4.1 5.82 5.82 3.610.810.8 1.83011kN ?++??+++= 楼面自重: ()()4 5.82 5.82 3.610.810.8 1.82938kN ?++??+++= 各层墙体总长度:

()()()27 1.87.5227 5.52213.64232236.8m ?-??+-???+?-??=??

第一层墙体和窗自重:

7.71140 4.1 1.8 1.80.47.52 4.1 5.2496.86525kN ??+????+??=

第二、三、四层墙体和窗自重:

5.2423

6.8 3.3 1.8 1.80.4

7.524114kN ??+????=

女儿墙自重:

()5.240.613.62722425kN ??+??=

各层重力代表值:

()()12341

2938652541148258kN

2

1

2938411441147052kN

2

1

301141144255493kN

2

825870522549327855kN

i G G G G G =+?+===+?+==+?+==+?+=∑

(2)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由设计抗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特征周期为0.35s ,查表,max 0.12α=

Ek max eq 0.120.852********kN F G α==??=

(3)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地震剪力标准值列于表四。

表四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地震剪力标准值

砖混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一、基础工程本工程施工图中基础采用条形基础,本施工 组织设计主要对条形基础进行编制 1.1基础施工 1.施工顺序施工放线——基槽开挖——检查轴线、标高——浇垫层砼——养护——砌条石基础——地圈梁 2.施工工艺 (1)地槽开挖采用人力开挖方式进行,开挖过程中其土石方应及时运至现场指定位置放置,严禁场内土石方乱 弃。 (2)地槽开挖施工应有序进行,不得随意切断场内临时排水沟道,开挖某处地槽前应将要切断的临时排水沟道改道后再行施工,以免造成现场排水不畅。 (3)垫层砼浇好后,在垫层上抄平并弹好中心线,经检查合格,做好隐蔽验收资料,再砌条石基础、关模扎筋浇地圈梁。条石基础的组砌要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施工时,砂浆打座灌缝应密实,组砌得当,收阶合理,不得有松动、通缝,漏灌砂浆等现象。 (4)基础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土方回填。

基础工程完成后,用经纬仪放出各条轴线墨线,用水平仪侧出基础设计表面标高,经建设、质检、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对基础进行全面验收,作出鉴定并签字后,才能进行主体施工。主体施工前应将开挖基槽剩下的土外运出 场,以免影响主体的砌筑。 二、主体结构施工 2.1砖砌体工程 1、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方法 1)组砌方法:组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同一道墙体严禁有两种以上的砌筑形成,并不得有通缝。砌体宜采用一顺—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2)排砖撂底:按设计要求经测量放出轴线和门窗洞口位置的尺寸线。采用千砖排砖撂底,以砖的模数按测量放线,标出位置尺寸进行排砖撂底,两山墙排丁砖,前后纵墙排条砖。排砖时应严格核对门窗洞口的位置、窗间墙、垛、构造柱的尺寸是否符合排砖的模数。在保证砖砌体灰缝8—10mm的前题下全盘考虑排砖撂底。

砌体结构 四层教学楼设计

河南工程学院考查课 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

目录 1设计背景 (2) 1.1设计资料 (2) 1.2材料标号 (1) 2设计方案 (1) 2.1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1) 3墙体高厚比验算 (1) 3.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1) 3.2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2) 3.3横墙高厚比验算 (3) 4承载力验算 (3) 4.1 荷载资料 (3) 4.2纵墙承载力计算 (4) 4.3横墙承载力计算 (17) 5基础设计 (17) 5.1概述 (17) 5.2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 (17) 6 结果与结论 (18) 7 收获与致谢 (19) 7.1 收获 (19) 7.2 致谢 (19) 8 参考文献 (20)

1设计背景 1.1设计资料 某砌体结构四层教学楼设计,其平面图、剖面图如附图所示。 教学楼建筑平面图 (一层外纵墙厚370,其他墙体厚240;二、三、四层墙厚均为240)

一、二层窗间墙示意图 教学楼剖面

1.2材料标号 屋盖、楼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墙体采用烧结页岩砖MU10和水泥混合砂浆砌筑,三、四层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2.5,一、二层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5,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各层墙厚如图所示。窗洞尺寸为1800mm?2100mm,门洞尺寸为1200mm?2400mm。屋面构造层做法: 35mm厚配筋细石混凝土板 三毡四油沥青防水卷材,撒铺绿豆砂 40mm厚防水珍珠岩 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mm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5mm厚板底粉刷 楼面构造层做法: 大理石面层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120mm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5mm厚板底粉刷 2设计方案 2.1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本房屋的屋盖、楼盖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属第一类屋盖和楼盖;横墙的最大间距为 3.6310.832 =?=<,因此本房屋属于刚性方案。 s m m m 本房屋中的横墙也符合刚性方案房屋对横墙的要求。 3墙体高厚比验算 3.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取D轴线上横墙间距最大的一段外纵墙进行高厚比验算。对于三、四层外纵墙,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 【13条】 1. 龄期为 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 级为 B 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分别按下列规定采用: 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1采用。 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0.9。 2. 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2 采用。 3. 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3 采用。

注: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用。 4.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4 采用。 注: 1 对独立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7; 2 对T 形截面墙体、柱,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 。 5.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 倍的块体强度等级。灌孔混凝土强度指标取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2)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6. 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5 采用。 7. 块体高度为180mm~350mm 的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6 采用。

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4 、1.2 和0.8 。 8.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7 采用。 3.2.2 龄期为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 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 2 采用: 2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g应按 下式计算: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范例

一、设计资料 某四层办公楼,其平面图1和剖面图2所示。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屋(楼)盖,开间为m 5.3,外内墙厚均为mm 240,双面抹灰,墙面及梁侧抹灰均为mm 20,内外墙均采用MU10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1层采用Mb7.5混合砂浆,一层墙从楼板顶面到基础顶面的距离为m 9.3,2-4层采用Mb5混合砂浆,层高m 6.3;基础采用砖基础,埋深m 2.1。大梁L-1截面尺寸为mm mm 450200 ,伸入墙内mm 240;窗宽mm 2400,高mm 1500;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 图2 办公楼平面图 1.1荷载资料 屋面做法: 防水层:三毡四油铺小石子,2/35.0m kN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4.0m kN 50mm 厚加气混凝土,2/3.0m kN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包括灌缝),2/20.2m kN 20mm 厚水泥白灰砂浆,2/34.0m kN 楼面做法: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4.0m kN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包括灌缝),2/20.2m kN 20mm 厚水泥白灰砂浆,2/34.0m kN 墙体荷载: 墙体拟采用MU1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两侧采用20mm 砂浆抹面 铝合金窗: 2/45.0m kN 楼面活荷载: 楼面活载:2/0.2m kN ,屋面活载: 2/0.2m kN (上人屋面) 1.2设计内容 1、确定墙体材料的种类及强度等级。 2、验算各层纵、横墙的高厚比。 3、验算各承重墙的承载力。

图2 办公楼剖面及建筑构造图 二、荷载计算 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和屋面、楼面及构造做法求出各类荷载值如下: 2.1屋面荷载 防水层:三毡四油铺小石子,2/35.0m kN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4.0m kN 50mm 厚加气混凝土,2/3.0m kN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0.3m kN 20mm 厚水泥白灰砂浆,2/34.0m kN 钢筋混凝土进深梁mm mm 450200?,这算厚度mm 30(含两侧抹灰), 2/775.0m kN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2/365.4m kN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2/0.2m kN 2.2楼面荷载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4.0m kN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0.3m kN 20mm 厚水泥白灰砂浆,2/34.0m kN 钢筋混凝土进深梁mm mm 450200?,这算厚度mm 30(含两侧抹灰), 2/775.0m kN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2/715.3m kN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2m kN 2.3墙体荷载 mm 24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双面水泥砂浆粉刷mm 20,2/56.3m kN 铝合金窗: 2/25.0m kN 2.4横梁L-1自重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四层综合商场办公楼楼盖、屋盖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墙体采用普通烧结砖和水泥混合砂浆砌筑。砖的强度等级为 15MU ,砂浆强度等级为5M ,施工等级为B 及,外墙厚240mm ,内 墙厚240mm 。根据资料,基础买只较深且有刚性地坪。淮安地区的基本风压为240.0m kN ,基本雪压为240.0m kN 。 二、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最大横墙间距s=9.0m<32m ,故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最大跨度>9m ,故须设置壁柱加强墙体稳定性 三、 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查表Mb5的砂浆[β]=24 S=9m >2H=7.2m H0=1.0H=3.6m2 、高厚比验算 210.4 10.4 1.8/3.60.80.7s b s μ=-=-?=> 012/ 3.6/0.2415[]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2、 内纵墙的高厚比验算 0 1.0 3.6m H H == 210.4 10.4 1.8/3.60.80.7s b s μ=-=-?=>同外纵墙 012/ 3.6/0.2415[]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3、承重墙的高厚比验算 s=5.6m H

当无门窗洞口时,121.2, 1.2μμ== 012/ 2.96/0.2412.23[] 1.2 1.22434.56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4、带壁柱墙截面几何特征计算 截面面积:A=2401200+490130=3.1575210mm ??? 形心位置:15 1200240120+130490(240+130/2) y = 3.51710 153.5mm ????=? 2y 240130153.5216.5mm =+-= 惯性矩: 31200153.5I=3394 490216.5(1200490)(240153.5) 3.2510333 mm ??-?-++=? 回转半径: 96.13i mm === 折算厚度:h 3.5 3.596.13336.455T i mm ==?= 带壁柱的高厚比验算: 3.6,9,2H m s m H s H ==<< 00.40.20.490.2 3.6 4.32H s H m =+=?+?= 012/ 4.32/0.2418[]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5、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5.1、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0.24 0.0420.055.6c b l ==<, 取0c b l =,12.827.2s H =>= 0 1.0 3.6H H m ==,1 1.2μ=, 210.4 10.4 1.8/3.60.80.7s b s μ=-=-?=>, 11c c b r l μ=+=,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8040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Detailed brick an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

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W全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建筑名称:北京体育大学6号学生公寓; 2、结构类型:砌体结构; 3、层数:4层;层高3.1m; 4、开间3.3m;进深6.0m; 5、建筑分类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6、天然地面以下5~10m范围内无地下水,冰冻深度为地面以下0.8m,推荐持力层为粘土层,地基承载 f=170kN/m2。粘土层位于天然地面下2~4m处,Ⅱ类场地; 力特征值 ak 7)、内外承重墙采用240厚页岩煤矸石多孔砖,隔墙采用150厚陶粒空心砌块,屋盖、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板。 二、荷载计算与屋面板、楼面板配筋计算 1.可变荷载标准值、常用材料自重 表1 可变荷载标准值 标准值(2 kN) /m (1)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 2.0 (2)教室、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 2.0 (3)食堂、办公楼中一般资料室 2.5 (4)藏书库、档案库 5.0 (5)厨房(一般的) 2.0 (6)浴室、厕所、盥洗室 ○1对第一项中的民用住宅 2.0 ○2对其他民用住宅 2.5 (7)走廊、门厅、楼梯 ○1住宅、托儿所、幼儿园 2.0 ○2宿舍、旅馆、医院、办公楼、教室、餐厅 2.5 ○3消防疏散楼梯 3.5 (8)不上人屋面0.7 (9)上人屋面 2.0 (10)雪荷载0.40 (11)风荷载0.45 2. 楼面荷载计算(88J1X1) 表2 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荷载编号楼○1楼○2楼○3楼○4

项目宿舍(kN/m2) 走廊 (kN/m2) 厕所盥洗室 淋浴室 (kN/m2) 活动室 (kN/m2) 楼面活荷载 2.0 2.5 2.5 2.0 楼面做法 楼8A 1.4 1.4 楼18A 1.35 楼8F 1.9+3.42 板做法板自重 2.1 2.1 2.1 3.75 顶棚做法 棚2B 0.07 棚7 0.136 0.136 0.136 荷载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 3.636 3.636 7.42 5.17 可变荷载标准值 2.0 2.5 2.5 2.0 荷载标准值 5.636 6.136 9.92 7.17 永久荷载设计值 4.363 4.363 8.9 6.2 可变荷载设计值 2.8 3.5 3.5 2.8 荷载设计值7.163 7.863 12.4 9.0 3.屋面荷载计算(88J1) 表3 屋面板的荷载计算 荷载编号屋①屋②屋③屋④ 项目活动室(kN/m2)走廊(kN/m2)宿舍 (kN/m2) 厕所(kN/m2) 屋面荷载、雪荷载0.7 0.7 0.7 0.7 屋面做法屋13 2.8 2.8 2.8 2.8 板做法板自重 3.75 2.1 2.1 2.1 顶棚做法棚2B 0.07 棚7A 0.136 0.136 0.136 荷载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 6.62 5.036 5.036 5.036 可变荷载标准值0.7 0.7 0.7 0.7 荷载标 准值 7.32 5.736 5.736 5.736 永久荷载设计值7.944 6.62 6.043 5.036 6.043 5.036 6.043 5.036 可变荷载设计值0.98 0.945 0.98 0.945 0.98 0.945 0.98 0.945 荷载设计值8.924 7.023 7.023 7.023 4.墙体荷载计算 1)360厚外墙重 砖砌体 19×0.365 kN/m2=6.935 kN/m2 20厚内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 20厚外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 7.615 kN/m2

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1)

普通砖混结构设计一些技术措施探讨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采用对角线的形式标出布置范围,并在对角线上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在房间端部画出一块板表示铺设方向;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可以分层编号,以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在靠窗处设置现浇板带,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预制板与构造柱相碰时,应做现浇板带。如使用PMCAD布预制板,应采用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尺寸:1、双向板:短边≥3600时,板厚为100;短边≥4200时,板厚为120;短边≥5400,板厚为150;2、单向板:按上述标准,用受力向(长边)尺寸控制;3、考虑到桡度对使用的影响及施工的方便尽量避免使用80厚的板,除非不重要且跨度很小的板。 板钢筋在施工时为了固定钢筋,有时需要点焊,造成点焊部位钢筋截面积减少,所以尽量用直径≥φ10的钢筋。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 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绘制现浇板施工图时,常采用两个方向的底部筋(正筋)标示出板块范围,需要编号时在板块对角线方向画一斜线,编号写在斜线上部,编号为大写英文字母外套圆圈。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应适当加大板厚,上部筋可不断或50%连通,温度应力较大处另加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宜双向双排布置。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建议对板配筋全楼统一编号,凡钢筋直径、间距相同者编为一个号,编号为数字外套圆圈,标注在钢筋上部,板上部筋应尽量伸至墙或梁外边,只标出净锚出长度,标注在钢筋下部,且可以只标数字不标尺寸线,为表示清楚在说明中绘制表格对板钢筋编号统一说明。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应≥120,不宜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0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加大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下弯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蓬、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内填沥青麻丝。尽量采用现浇板,不应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外走廊宜采用现浇板,注意局部建筑标高的降低。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并双向双排配筋,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

哈工大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一.结构方案 1.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2.墙体方案及布置 3.多层砖混房屋的构造措施 二.结构计算 1.预制板的荷载计算与选型 2.梁的计算与设计 (1)计算单元及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2)计算简图的确定 (3)荷载设计值 (4)内力计算 (5)截面配筋计算 (6)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墙体验算 (1)墙体高厚比验算 ①静力计算方案的确定 ②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③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④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2)纵墙承载力计算 ①选定计算单元 ②荷载计算 ③内力计算 ④墙体承载力计算 ⑤砌体局部受压计算 (3)横墙承载力计算 ①荷载计算 ②承载力计算 4.基础设计 (1)计算单元 (2)确定基础底面宽度 (3)确定灰土垫层上砖基础底面宽度 (4)根据容许宽高比确定基础高度

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结构方案 1.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该建筑物层数为四层,总高度为13.5m,层高3.6m<4m;房屋的高宽比 13.5/13.5=1<2;体形简单,室内要求空间小,横墙较多,所以采用砖混结构能 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2.墙体方案及布置 (1)变形缝:由建筑设计知道该建筑物的总长度32.64m<60m,可不设伸缩缝。工程地质资料表明:场地土质比较均匀,领近无建筑物,没 有较大差异的荷载等,可不设沉降缝;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可不设防震缝。 (2)墙体布置:应当优先考虑横墙承重方案,以增强结构的横向刚度。 大房间梁支撑在内外纵墙上,为纵墙承重。纵墙布置较为对称,平 面上前后左右拉通;竖向上下连续对齐,减少偏心;同一轴线上的 窗间墙都比较均匀。个别不满足要求的局部尺寸,以设置构造拄后, 可适当放宽。根据上述分析,采用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布置方案 是合理的。 (3)墙厚(初拟底层外墙厚为370mm,其余墙厚为240mm)。 3.多层砖混房屋的构造措施 (1)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的设置见图。除此以外,构造柱的根部与地圈梁连接,不再另设基础。在柱的上下端500mm范围内加密箍筋为 φ6@150。构造柱的做法是:将墙先砌成大马牙槎(五皮砖设一槎), 后浇构造柱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具体做法见详图。 (2)圈梁设置:各层、屋面、基础上面均设置圈梁。横墙圈梁设在板底,纵墙圈梁下表面与横墙圈梁底表面齐平,上表面与板面齐平或与横 墙表面齐平。当圈梁遇窗洞口时,可兼过梁,但需另设置过梁所需 要的钢筋。

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 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181-47 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

Removed_《砖混结构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第一卷 《砖混结构住宅楼基础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砖混结构住宅楼基础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 (一)、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设计步骤,提高学生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根据建筑特点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靠的施工措施,达到经济、安全、合理的施工要求。 (二)、内容与要求 1.确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要针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详尽描述。 2.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计算时间参数,要求逻辑关系正确,计算数据准确,作一张3号图。 3.绘制施工平面图,作一张3号图。 4.提出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及合理化建议。 设计成果有: 1)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一份。 2)3号图纸二张(施工平面图和横道图),铅笔图或CAD图均可,图幅规范,布图合理; (三)、砖混结构住宅楼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砖混结构住宅楼工程,平面为四个标准单元组合,占地面积为80米×8.125米,共五层,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层高3.0米,室内外高差900mm。其单元平面图、单元组合图及立面图见图1-1、1-2、1-3所示。 现场地势较平,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52.200米,与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一致,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建筑物所在地的地下水位较低,故施工时基底不会出现地下水,基底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土层。 建筑物基础采用天然地基、砖砌条形基础,100厚C15砼垫层,基底标高-2.400米,-1.000米处设有一道C30钢筋砼基础圈梁,建筑物按六度抗震设防裂度设计,主体结构为砖墙承重,墙厚均为240mm。基础、第二、四层楼面及屋面设有C30钢筋砼圈梁。楼板为预应力圆孔空心板。屋面防水 等级II级。 本建筑位于城郊区,交通方便,场地已三通一平,东南面距离主要公路10米,西面距离原有建筑12.0米,北面距离道路40米,为小区规划住宅区,可作为施工用地。 工程于5月3日开工,日历工期按现行工期定额提前10~15%左右。估算总工期为180天左右。基础工程约占总工期的10-20%。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标准。

砖混结构设计简要介绍

砖混结构设计 简介: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关键字: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 1.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各层的结构布臵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臵(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

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臵。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宜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

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多层砖混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 指导教师: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多层砖混结构办公楼 一、设计条件 1、建筑物概况 本工程为某省××公司的办公楼,位于××市郊××公路边,建筑总面积为6262㎡,平面形式为L型,南北方向长61.77m,东西方向总长39.44m。该建筑物大部分为五层,高18.95m,局部六层,高22.45m,附楼(F~L轴)带地下室,在⑾轴线处有一道温度缝,在F轴线处有一道沉降缝。其总平面、立面、平面如附图所示。 本工程承重结构除门厅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半框架结构外,皆采用砖混结构。基础埋深1.9 m,在C15素混凝土垫层上砌条形砖基础,基础中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实心砖墙承重,每层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内外墙交接处和外墙转角处设抗震构造柱;除厕所、盥洗室采用现浇楼板外,其余楼板和屋面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多孔板,大梁、楼梯及挑檐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室内地面除门厅、走廊、试验室、厕所、后楼梯、踏步为水磨石面层外,其他皆采用水泥砂浆地面。室内装修主要采用白灰砂浆外喷106涂料,室外装修以涂料为主。窗间墙为干粘石,腰线、窗套为贴面砖。散水为无筋混凝土一次抹光。 屋面保温为炉渣混凝土,上做二毡三油防水层,铺绿豆砂。上人屋面部分铺设预制混凝土板。 设备安装及水、暖、电工程配合土建施工。 2、地质及环境条件 根据勘测报告:土壤为Ⅰ级大孔性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0kn/m2,地下水位在地表下7~8m。本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5 m。 建筑场地南侧为已建成建筑物,北侧西侧为本公司地界的围墙,东侧为××公路,距道牙3 m内的人行道不得占用,沿街树木不得损伤。人行道一侧上方尚有高压输电线及电话线通过(见总平面图)。 3、施工工期 限定总工期10个月以内。 4、气象条件 施工期间主导风向偏东,雨季为9月份,冬季为12月到第二年的1月份和2月份。 5、施工技术经济条件 施工任务由市建×公司承担,该公司分派一个施工队负责。该队瓦工20人,木工16人,以及其他辅助工种工人如钢筋工、机工、电工及普工等共计140人。根据施工需要有部分民工协助工作。装修阶段可从其他施工队调入抹灰工,最多调入70人。 施工中需要的电、水均从城市供电供水网中引入。建筑材料及预制品件可用汽车运入工地。多孔板由市建总公司预制厂制作(运距10km),木制门窗由市木材加工厂制作(运距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最后)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 1.1 课程设计题目 (2) 1.2设计资料 (2) 1.3设计内容 (5) 2.结构选型 (5) 2.1楼盖的结构体系 (5) 2.2 结构构件布置 (5) 3.构件设计 (8) 3.1B1、B2的设计(按塑性理论计算) (8) 3.2L1的设计(按塑性理论计算) (11) 3.3L2梁(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5) 4.参考资料 (21) 5.小结与感想 (21) 6.感谢 (21)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学生:周世军准考证号:250103200937 指导老师:邵永治1.设计任务书 1.1 课程设计题目 杭州天金宿舍楼4.46米单向板楼盖设计。 1.2设计资料 1.2.1杭州天金宿舍楼4.500处楼盖建筑平面,见图1。 1.2.2楼盖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砼主次梁单向板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砼内柱承重方案。 1.2.3墙厚240mm,板伸入墙体(其中主梁搁置处120mm,次梁搁置处60mm),次梁伸入墙体240mm,纵墙在主梁端部处有外伸扶壁130×370mm,主梁搁置长度370mm。柱截面300×300mm。 1.2.4荷载

楼面恒载:楼面用40厚1:3水泥砂浆抹面,梁、板下面和梁侧用20厚石灰砂浆粉刷。 楼面活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4.0KN/㎡。 1.2.5材料 混凝土:用C25级。 钢筋:直径≤10mm,用HRB335级钢,直径≥12 mm用HPB235级钢。

WORD格式--可编辑 --

1.3设计内容 1.3.1按建筑平面图进行单向板主次梁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绘出草图,并附计算书。 1.3.2按所选定的结构平面布置进行楼盖的结构设计: (1)核算钢筋混凝土内柱的截面尺寸(层高为4.5)。 (2)确定主梁、次梁、板的截面尺寸,并进行设计计算。 1.3.3绘制施工图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只画板的配筋平面图,因为对称,可只画1/4楼盖平面;次梁配筋图(包括次梁的立面图、各跨中各支座边载面配筋图);主梁配筋图(包括主梁立面图、抵抗弯矩图、纵向钢筋放样图,各跨中和各支座边截面配筋图)。 施工图要求按适当的比例匀称地安排在图上,可用电脑CAD制作,图右下角部要写施工说明,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级别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2.结构选型 2.1楼盖的结构体系 经比较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主次梁单向板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墙砖和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方案。 2.2 结构构件布置 2.2.1主、次梁布置

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 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 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 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 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 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 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 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 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

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 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 2016年6月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板的设计 (1) 2.1 荷载 (2) 2.2 内力计算 (2) 2.3 截面承载力计算 (3) 3 次梁设计 (3) 3.1 荷载 (4) 3.2 内力计算 (4) 3.3 截面承载力计算 (5) 4 主梁计算 (6) 4.1 荷载 (7) 4.2 内力计算 (7) 4.3 截面承载力计算 (11) 4.4 主梁吊筋计算 (13) 参考文献 (13)

多层工业厂房单向板肋梁楼盖 1 设计资料 某多层工业厂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其中梁柱线刚度比均大于3。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厂房底层结构布置图见图1。楼面做法、边梁、墙、及柱的位置关系见图2。 图1 底层结构布置图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kN/m 2,楼面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梁板的天棚抹灰为20mm 厚混合砂浆。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f c =14.3 N/mm 2)钢筋: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 y =300 N/mm 2),其余采用HRB300级钢筋(f y =270 N/mm 2)。 2 板的设计 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按刚度条件板厚要求取h=L/30=2000/30≈67mm ,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为70mm ,取板厚h=80mm 。取次梁截面高度h=450mm (L/18=6000/18=333mm ~L/12=6000/12=500mm ),截面 宽度b=200mm(h/2.5=450/2.5=180mm ~h/2=450/2=225mm),主梁和次梁采用HRB335 级,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砖混结构设计详解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宜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断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 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并双向双排配筋,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