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绥德概况(天下名州)
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无定河下游,地处210、307两条国道的交汇处,神延铁路与建设中的太(原)--中(卫)铁路在绥德形成十字交叉,是连接陕、晋、宁、蒙四省的交通枢纽,故名西北“旱码头”。

全县总土地面积185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0多人。

辖11镇9乡,661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2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为3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9.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7%。

县城座落于名州镇。

地理位置为东经110°04′——110°41′,北纬30°04′—37°45′,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608——1287m,地域东西宽50公里,西北长51.8公里。

流域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黄河和全市流量最大的无定河及其支流大理河。

地貌分为川道区和黄土峁梁状丘陵壑区。

无定河、大理河流域为川道区,其它区域地
势高亢,梁涧交错,土层深厚,属黄土峁梁状丘陵沟壑区。

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7℃,降雨量486mm,无霜期165天。

绥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陕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有“秦汉名邦”、“天下名州”的美称,古称上郡、绥州。

绥德其名始于北魏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

绥是安抚,德是德泽。

绥德者,绥之以德也。

单看这个地名,就是不到这个县份,也可以了解到这是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更有效地剥削人民,压迫人民,低调子划出的一块“特区”,亦即化外之地,边陲之地,绝非如今巨商富贾云集的“经济特区”。

隋末唐初元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州设上郡,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改绥州。

清道光二十八年,江士松手书“天下名州”四个大字,每字1.5丈,宽1丈,故后名“天下名州”。

绥德自古
乃兵家必争之地,地处陕北交通要冲,东邻黄河与晋通,南接八百里秦川,北经米脂、榆林通达内蒙古,历来为兵家征战、商贾辐辏之地。

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
秦大将军蒙恬曾驻守此地。

绥德有被称为历史文物“三大宝”的扶苏墓、蒙恬墓和汉画群,有居陕北馆藏之最的商周青铜器,有革命领袖毛泽东转战陕北时居住过的遗址和抗大分校旧址。

历史上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汉武巡边都从这里经过是陕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绥德是陕北地区唯一的一个“全国文化先进县”。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经上郡北巡,曾命大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驻守于此,曝师于外十余年,北击匈奴,南修驰道,并修筑了至今犹存的秦长城。

由此拉开了华夏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千年碰撞的序幕。

无定河,一条今天已鲜为人知的河流,至今仍静静流淌着,从绥德境内逶迤而过,经东南汇入黄河。

然而,一千多年前它却是一条桀骜不驯、激流飞湍、卷
石含砂、河床无定的险河、害河,同时也一直被作为战争之河、伤心之河写入史册。

千百年来南北两大民族在此征战厮杀,无定河边血流成河,尸骨遍野,千万
将士命丧尘沙。

晚唐诗人陈陶的《陇西行》,再现了无定河边那段悲壮而凄凉的历史画面:“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代诗人贾岛则在他的诗作《送陈判官赴绥德》中描述了当年绥德边镇的悲凉:“将军邀入幕,束带便离家。

身暖蕉衣窄,天寒碛日斜。

火烧冈断苇,风卷雪平沙。

丝竹丰州有,春来只欠花。


千百年来在无定河边因征战而死的何止千万,而蒙冤屈死者亦有人在,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就是其中的两个。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南巡途中,而后丞相李斯与中车府令赵高下伪诏逼令太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自刭。

扶苏死后葬于城内疏属山巅。

城南卢家湾有一泉,相传就是扶苏屈死之处。

传说扶苏被逼自杀死后,将士哭声震天,山河同悲,那泉水也呜咽起来,故名“呜咽泉”。

迄今泉水涵滴,如泣如诉。

泉旁石刻壁立,其间唐代诗人胡曾的《杀子谷》最为感人:“绥德旧时为宁、蒙、晋、陕四省通衢之地。

绥德人赶马帮,拉驼队,南来北往,贩运经商。

不仅活跃了经济,同时还创造出了无数中华民歌中的瑰宝。

绥德是信天游的故乡,无数民歌在这里诞生,又跟随着走西口(宁夏一带)、跑三边(定边、靖边、安边)、下南路(陕北以南一带)赶牲灵人的加工传唱,唱遍
了黄土高原的每一道峁峁梁梁。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拉着你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路口。

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你要走大路,人马多来解忧愁……”
这首传唱了几代人的《走西口》,不知唱得多少离家汉子一步三回头。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爱上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谁又曾想到,一件以发生在绥德县真人真事创作的歌曲,竟会成为中华民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广为传唱。

绥德,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似乎在它的每一道沟沟梁梁中都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它既养育出过无数的枭雄豪杰,同时又孕育出了多少执手相送的妹子;它粗犷豪放,却又温柔委婉;就像脚下的黄土一般,深不可测……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是当年恨李斯。


蒙恬死后,葬于绥德城西的等子坪(现在绥德县一中内),与扶苏墓遥相对望。

墓冢于平地突兀而起,巍然高耸,相传是秦军三十万将士怀愤含泪用战袍衣
襟与头盔兜来黄土堆集而成。

在这里,千百年南北民族的冲撞、糅合,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根深蒂固的黄河传统文明,养育和锻造出了一批体魄健壮、潇洒英俊、粗犷豪放、纯朴耿直、
能耕能牧、能商能文的绥德汉。

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也诞生于此。

在南宋能与岳飞相颉颃的抗金将领,可能只有韩世忠了。

韩世忠,少时家贫,能挽硬弓,驯烈马,豪气盖世。

曾亲率50骑在滹沱河风驰电掣追杀金军2000余骑。

黄天荡一仗,以8000水军大败金军10万之众,金军统领兀术望风而逃险些被擒,博得了“中兴武功第一”的赞誉。

韩世忠一生战功赫赫,全身刀痕箭疤累累,双手仅余4指,却又生性耿直。

岳飞蒙冤之时,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只有韩世忠挺身而出,面责秦桧。

他的妻子梁红玉,也是一位女中豪杰。

黄天荡之战,她身披盔甲亲执桴鼓助战。

兀术逃脱,她又上疏陈言世忠失机纵敌,乞加罪责,举朝为之动色。

作为绥德汉的杰出代表,人们在韩世忠的出生地城南关砭上村建了一座蕲王
庙,县城内塑了一座雕像,以示纪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