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花期控制原理与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卉的花期控制原理与技术
花期控制又称催延花期。根据植物开花习性与生长发育规律,人为地改变花卉生长环境条件并采取某些特殊技术措施。使之提前或推迟开花,这种技术措施,称之为花期控制。较自然花期提前开花的为促成栽培,较自然花期推迟开花的为抑制栽培。
花期控制可使花卉集中在同一个时候开花,以举办展览会,也能为节日或其他需要提供定时用花,满足节日、庆典等大型活动的需求;利用花期控制技术,可以使之周年开花,完成人们的特殊需要,解决市场上的旺淡矛盾。为了调节花卉市场的供销平衡,为了杂交育种培育出更多更美的优良花卉新品种,花期控制技术可以使不同期开花的父母本同时开花,解决杂交授粉上的矛盾,有利于育种工作。在掌握开花规律后把一年一次开花改为一年二次或二次以上花,缩短栽培期,可提高鲜切花产量。因此,花期控制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研究和利用的价值。
一、花期控制的历史与发展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更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与精湛的技艺。人
们利用各种栽培技术,使花卉在自然花期之外,按照人们的意愿,适时开放,即所谓“催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武则天调令百花在隆冬开花,牡丹违命,贬赴洛阳等,至今引为趣谈。唐宋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稳定,文化、经济发展的昌盛时期,花卉事业也随之得到发展。当时宫廷与民间养花、插花之风盛行。北方冬季常用暖室以火炕增温的办法使牡丹、梅花等提前于春节盛开。明朝《帝京景物略》(1635年)载:“草桥惟冬花支尽三季之种,杯土窖藏之,蕴火炕垣之,十月中旬,牡丹已进御矣。”清代陈吴子在《花镜》“变花催花”一节中写有“蠹驼之技名于世,往往能发非时之花”。该书还具体介绍了催花及延迟花期的方法:“凡欲催其早放,以硫磺水灌其根,便隔宿即开,或用马粪水浇根亦易开。花欲缓放,以鸡子清涂蕊上,便可迟两三日。”清康熙年间,新城王士慎《香祖笔记》载“宋时武林马膛藏花之法:纸糊密室,凿地作坎复竹,置花其上,粪土以牛溲硫磺,在后置沸汤于坎中,候汤气熏蒸,则扇之经宿则花放。”这些记载说明我国早有催花技术,在技术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应用范围小,方法也不多。
随着科学理论的提高与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控制花期的理论依据更加符合客观规律,采取的措施更加先进有效。在现代花卉栽培中花期催延技术(即花期控制技术)应用更为普遍,花卉栽培者、花卉研究者及花卉爱好者在这方面所做的试验研究工作也更多更广更深入。
在我国对菊花、大丽花、一品红、百合、唐菖蒲、朱顶红、茉莉、紫微、丁香等花卉的花期控制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配套技术,如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深圳、郑州等大中城市的花卉栽培者都能通过控制花期而使百花齐放。上海园林部门最早开展花期控制的研究工作,在菊花、唐菖蒲、大丽花、百合、球根鸢尾、朱顶红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参加过1955年冬季的农业展览会。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在上海动物园举办了大型百花齐放展览会,使四季名花同时怒放。1960年,分别在一年6个节日中举办了展览会,取得了上海地区不同季节花期控制的经验。1977年10月,在上海复兴公园举行第二次全市百花齐放展览会,品种增加到200多种,牡丹、茶花、紫藤都茂盛开花,网球石蒜随展出的需要随时开放。
由于促进开花具有缩短栽培期的效果,故有较高的生产价值。把花期控制的方法应用在一品红上,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可以连续开花三次,使原来需要一年的养护时间减少为3—4个月。用于菊花栽培,4个月就可开花。用于紫薇、丁香、黄金条等,在一年中可开两次花。用于茉莉、硬骨凌霄,也能增加开花次数。这些都说明花期控制在生产上巨大的应用价值。
在发达国家,花卉控制技术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一些重大节日,如圣诞节、元旦、感恩节、复活节、情人节、母亲节等,都能通过促成栽培而使很多花卉应时开放,使得节日花卉市场绚丽多彩。日本的很多研究项目也都和节日市场对花期控制的需要有关。
二、影响植物成花的内在因素
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内因为植物的营养生长状态、养分的积累、遗传性、内源激素条件等。外因为植物所处的生长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土壤条件、水分,肥料等。
要使观赏植物按照人们的意愿、应用需求等应时开花,必须首先掌握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它们对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然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技术达到所需的目的。
1、营养生长。植物开花之前必须有一定的营养生长,以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进入花的分化,否则不能开花或开花不良。如紫罗兰长到15片叶时才能进入生殖生长期;球根花卉的开花球必须达到一定的大小规格才能正常开花,否则栽植当年难以开花或开花细
弱;风信子球径(指周径而非直径)应不低于19厘米;郁金香要有4—5片叶。从观赏角度看,开花植物也应有适当大小的体型,才能显示出花叶并茂的美丽。
2、花芽分化。植物由营养生长期进入生殖生长期的标志是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前的营养状态必须达到开花时的标准。根据“碳/氮比学说”理论,植物只有经过营养生长积累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而含氮量中等时才能进行花芽分化;植株过分徒长,以致含氦量过高则不利于花芽分化;营养生长不足,能量贮备不足,碳/氮比率过低,也不能顺利进行花芽分化。这学说现在虽有争议,但从生产实践上观察,对植物供肥太多,就会只长叶不开花,供肥太少植物过分瘦弱,往往也不开花。花芽分化前的营养状态应当是中庸的、充实的。
花芽分化还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各种植物花芽分化的温度各不相同,生长的适温也不一定相同,有的需要高温才分化花芽,有的需要低温才分化花芽。高于或低于其花芽分化的临界温度时,就不能分化花芽。有的植物如冬性花卉花芽分化前还必须经过低温阶段(春化阶段),如三色堇、报春花等。
植物的花芽分化还受光周期影响,其需要光周期的时数因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品种间也有差异。短日照植物只能在短日照条件下完成花芽分化,如菊花,一品红等;长日照植物则正相反,如凤仙花、紫薇等。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主要是充分展开的成熟叶,而反应效果则表现在芽上,且可通过嫁接方法诱导植物叶子的感受,传递到未被诱导植物的先端使花芽分化。
3、花器官的形成与发育。花芽分化后不一定都能顺利地形成各种花器官或不一定能正常地生长发育而开出高质量的花朵。首先,要求有适当的温度和光照,如很多花卉在春末夏初就完成了花芽分化,但是必须到秋季花芽才能膨大发育至开花;另一方面若光照不足就会只长叶片而不能形成花朵,甚至花芽萎缩、掉蕾。如月季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产花量及花朵的大小、质量等与光照呈正相关关系。其次,光周期也影响一些花器官的形成与发育,如菊花须在短日照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而且花蕾的形成与发育也必须在短日照下进行,否则会出现花蕾畸形或逆转到营养生长阶段。但是,大多数花卉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不受光周期的影响。
4、休眠。多年生球根花卉,宿根花卉以及木本花卉,通常都有一个休眠期。主要是外界环境不利于生长发育,影响因子有温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