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知识答题

双重预防机制知识答题
双重预防机制知识答题

双重预防机制知识答题

一、简述题: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2、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有时也为危险源。

3、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风险评估:是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在内的全过程。

5、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6、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7、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8、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

9、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0、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二、填空题:

11、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12、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13、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14、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

“管理因素”。

15、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16、风险与危险(有害)因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危险(有害)因素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有害)因素的属性。

17、风险源的识别也叫危险源识别或叫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8、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决策的基础。

19、风险通常可以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

20、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2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4)经济合理性。措施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

22、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

23、隐患一般分级: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

26、人的因素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7、物的因素是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8、环境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9、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0、危险(有害)因素(有时也称为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 一、填空题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 JHA法)、(风险程度分析法 MES法)、(事故树法 FTA法)等。 4、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 5、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6、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7、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8、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各职能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9、隐患治理应符合DB37/T 2883-2016第7.4.1条的要求,并保证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10、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

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要坚持的用人标准是( ) A.党管干部 B.任人唯贤 C.德才兼备 D.任人唯亲 2.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含相同哲理的成语是( )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3.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内涵在于( ) A.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求 C.为人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D.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5,( )是机关工作的纽带,是机关接受与传递信息的通道。 A.公文 B.公文处理 C.公文拟办 D.公文承办 6.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文字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7.每一颗通信卫星可俯视地球( )的面积。 A.1/2 B.1/3 C.1/4 D.1/5 8.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的主要原因( ) A.受到地震的影响 B.常年遭受飓风吹袭的结果 C.塔底地层下陷的缘故 D.钟塔的木料砖石年久破损失修 9.职业素质的核心是( ) A.思想政治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专业技能素质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体系。 二、什么是风险?答: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 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二可能性>严重性。 三、什么是风险点? 答:风险伴随的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 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四、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 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 类。 五、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答: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 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六、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包括哪三个层级?答: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七、风险点的划分原则有哪些? 答:设备、设施、区域、场所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八、我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推荐采用什么方法?

答: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和作业活动类危险源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评价采用风险矩阵法(LS。 九、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原则划分为几种级别?分别用哪四种颜色标示? 答: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十、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分为哪几类? 答: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十一、风险点级别是怎么确定的? 答: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十二、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是什么? 答: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十三、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程序包括几个步骤?答:包括成立机构、制定制度、部署实施、划分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管控主体、编制风险管控清单、风险告知9 个步骤。 十四、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应包括哪些? 答: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包括:1、领导、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 2、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 3、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十五、请描述你所在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名称、风险点等级及管控措施? 十六、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隐患可分为几种?

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考试试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单位:? ? ? ? ? ? ? 姓名:? ? ? ? ? ? ? ? ? ? 成绩: 一、多选题 : (每题 4 分,共计 40 分) 1.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B)的组成。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A.可能性 B.严重性C.事故发生的概率D.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E.其他相关资料 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ABCD )。 A.人员不安全因素 B.机器不安全状态C.环境不安全状态 D.管理的缺陷 E.制度的不完善 3.风险点是指伴随的(ABCD ),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 B.部位 C.场所 D.区域 E.事故发生机理 4.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ABCDE)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A.阶段、B.场所C.装臵D.设施E.作业活动 5.重大风险确定原则有哪些(ABCDE)。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 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 人以上的。

E.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6.风险管控措施类别包括(ABCDE )。 A. 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 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臵措施 7.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底的原则划分为(ABCD)(即 1、 2、3、4),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 重大风险 B.较大风险 C.一般风险 D.低风险 E.没有风险 8.隐患类别分为:( ABCDE)、自然发火、水害、机电、提升运输和其他。 A. 顶板 B.瓦斯 C.通风 D.煤尘 E.放炮 9.隐患治理应符合(ABCDE)“五落实”要求,重大事故隐患由矿长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A. 责任 B.措施 C.资金 D.时限 E.预案 10.隐患治理流程包括哪些环节(ABCDE)。 A. 通报隐患信息 B.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C.实施隐患治理 D. 治理情况反馈 E.验收 二、单选题(每题 4 分,共计 40 分) 1.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B),重点是( A)。 A.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B.风险预控管理C. 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D.综合管理 2.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由(A)组织实施,有具体工作方案,人员、资金有保障,并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A. 总工程师 B.矿长 C.安全矿长 D.生产矿长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D)。 A. 阶段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均衡性 2.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B)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A. 环境 B. 遗传素质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 弗洛伊德 B. 华生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4. 教育系统的三要素不包括(B)。 A. 教育者 B. 教育内容 C. 学习者 D. 教育影响 5.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A)作用。 A. 导向和动力 B. 关键 C. 基础 D. 物质基础 6.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A)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 遗传素质 B. 教师水平 C. 父母培养 D. 后天学习 8.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9.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的规律。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性 10. 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D)。 A. 传统教育理论 B. 现代教育理论 C. 形式教育论 D. 实质教育论 11.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D)。 A. 孟子 B. 荀子 C. 曾子 D. 朱熹

1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D)。 A. “教育学的雏形” B. 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3.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是从(A)的教育实践中得出的。 A. 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B. 晓庄师范学校 C. 农民运动讲习所 D. 育才学校 15.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 高尔顿 B. 霍尔 C. 华生 D. 斯金纳 1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B. 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C. 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D. 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17.下列不属于孔子的主要教育贡献的是(D)。 A. 修订六经 B. 开办私学 C. 提倡有教无类,普及教育 D. 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18.“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B)的教育内容。 A. 现代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原始社会 D. 封建社会 19.教学目标不包括(A)。 A. 教材目标 B. 课程目标 C. 学科目标 D. 课堂教学目标 20.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B)。 A. 质量规格 B. 社会价值 C. 发展方向 D. 发展速度 21. 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A)。 A. 概念不同 B. 对象相同 C. 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 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22.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D)。 A. 课堂凝聚力 B. 课堂气氛 C. 课堂控制 D. 课堂管理 23.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D)。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答案word精品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成绩: 一、单选题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B ),重点是(A )。 A.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B.风险预控管理 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D.综合管理 2. 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A )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不可测知的因素 D.环境的因素 3. 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B )。 A 、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 B 、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C 、瓦斯突出威胁 D 、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 4. 危险度是由(B )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C ?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 .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5. 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 D )。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 .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 .风险矩阵法 6. 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A )的原则。 A.低成本咼效益 B .只考虑成本 C.只考虑效益 D .咼成本低效收益 7.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 ( B )类型。 A. 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D.特别重大风险 8?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A )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 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 B.安全警示系统 C.安全管理系统 D.安全评价系统 二、多选题 : 1. 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 AB )的组成。 可能性是指事 故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 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 程度。 A.可能性 B.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概率 D.经济损 失的严重程度 E.其他相关资料 2.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人员不安全因素 B.机器不安全状态 C.环境不安全状态 D.管理的 缺陷 E.制度的不完善 3. 风险点是指伴随的( ABCD ),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 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 B.部位 C.场所 D.区 域 E. 事故发生机理 4.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 ABCDE )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 行风险点排查。 A.阶段、 B.场所 C.装置 D.设施 E.作业活动 5. 重大风险确定原则有哪些( ABCDE )。 A.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 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 单位: 姓名:

2019年双重预防机制试题

一、判断题:(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打×)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正确答案: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2、危险(有害)因素(有时也称为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重大风险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正确答案: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在内的全过程。(√) 5、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6、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即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8、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9、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10、风险点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

正确答案: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 11、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2、通常所说的隐患就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13、隐患治理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正确答案: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14、隐患排查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正确答案: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15、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C.《论语》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工贸企业“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优质参考文档/85*-/ “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咅部门_____________ 岗位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的组合。 A.可能性和严重性 B.频率和后果 C.可能性和后果 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 2、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可称为危 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 B.危险点 C.风险 D.风险点 3、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A.SCLB .JH AC.HAZOPD.LEC 4、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 A.生产类和管理类 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 C.设备类和工艺类 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 5、()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 A风险控制措施B.风险评价C.危险源辨识D.凤险分级管控 6、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事故隐患。 A.—般、较大、重大 B. 一般、重大 C.红、橙、黄、蓝 D.简单、复杂 7、()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 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危险源 B.危险点 C.风险 D.风险点 &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进行危险源辨识. A.SCLB .JH AC.HAZOPD.LEC 9、企业应建立由()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 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人代表 B.安全总监 C.主要负责人 D.实际控制人 10、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进行划分,并分别用“红,橙,黄,蓝”表示,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为(). A.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B.重大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低风险 C.较大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D.较大风险,重大风险,低风险和一般风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点

双重预防体系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1、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 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什么是风险? 答: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 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3、什么是风险点? 答: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 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 组合。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5、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答: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 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包括哪三个层级? 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7、企业危险源辨识推荐采用什么方法? 答: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和作业活动类危险源采用作业危害分 析法(JHA)。 8、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原则划分为几种级别?分别用哪四种颜色标示? 答: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9、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分为几个类别? 答: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10、风险点级别是怎么确定的? 答: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11、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应包括哪些? 答: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包括: 1)领导、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 2)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 3)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12、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隐患可分为几种?答: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3、事故隐患分为哪几类? 答: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14、隐患排查的类型包括哪些内容? 答: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 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15、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哪几级? 答: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16、隐患治理的原则什么? 答: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 17、企业应明确哪些岗位人员的排查责任? 答:主要负责人到各车间、各部门、各岗位从业人员事故隐患排查责任。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答案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 成绩: 一、单选题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B ),重点是(A )。 A.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B.风险预控管理 C.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 D.综合管理 2. 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A )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不可测知的因素 D.环境的因素 3. 以下选项中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有( B )。 A 、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 B 、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C 、瓦斯突出威胁 D 、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 4. 危险度是由(B )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程度 B.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C ?事故发生的广度和严重性 D .事故发生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 5. 以下不属于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的是( D )。 A.工作任务分析法 B .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 .风险矩阵法 6. 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A )的原则。 A.低成本咼效益 B .只考虑成本 C.只考虑效益 D .咼成本低效收益 7.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 ( B )类型。 A. 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D.特别重大风险 8?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A )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 重要手段。 A.安全监控系统 B.安全警示系统 C.安全管理系统 D.安全评价系统 二、多选题 : 1. 风险是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 AB )的组成。 可能性是指事 故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一旦发生后, 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 程度。 A.可能性 B.严重性 C.事故发生的概率 D.经济损 失的严重程度 E.其他相关资料 2.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人员不安全因素 B.机器不安全状态 C.环境不安全状态 D.管理的 缺陷 E.制度的不完善 3. 风险点是指伴随的( ABCD ),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 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设施 B.部位 C.场所 D.区 域 E. 事故发生机理 4.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是应按生产流程的( ABCDE )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 行风险点排查。 A.阶段、 B.场所 C.装置 D.设施 E.作业活动 5. 重大风险确定原则有哪些( ABCDE )。 A.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 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 单位: 姓名: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卷 姓名:部门: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 1、两体系是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 5、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6、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7、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8、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级别)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治理清单)的工作过程。 9、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10、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1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12、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根据事故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13.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14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15、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实现风险的(动态)管理。(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16、第二十条,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一般事故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制定和落实治理方案及时(予以消除),并将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向(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1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 1. 双重预防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2.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人员培训、划分和确定风险点、风险辨识、风险分级、编制风险隐患清单、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隐患、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 3.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制度主要有4项,包括: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制度; (4)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 4. 项目部对外来人员进行风险宣讲告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和项目安全规定、作业安全要求、作业活动可能接触到的风险、应急知识等。 5. 风险点主要分为静态风险点(又称设备设施风险点)和动态风险点(又称作业活动风险点)两种。 6. 风险点划分的原则是“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 7. 建筑施工项目设备设施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至少知道其中5项) (1)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等); (2)脚手架; (3)模板支撑体系; (4)高处作业防护设施;

(5)临时用电设施; (6)建筑起重设备; (7)专用施工设备; (8)施工机具等。 8. 房屋建筑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作业活动有:(至少知道其中5项)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等工程以及物料进场与堆放、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其他活动。 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所涉及的设备设施操作(安拆)活动主要有:(至少知道其中3项) (1)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的使用等; (2)所涉及的安拆活动主要有:基坑支护、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搭拆、塔式起重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安拆、临时设施搭拆等。。 10. 建筑施工中危险源辨识方法通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 11.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建筑施工中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后果主要有: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车辆伤害、灼烫和其他伤害。(至少知道其中5类) 12. 建筑施工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2)风险矩阵评价法(LS); (3)直接判定法。 13. 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 就权利本身来看,它()脱离义务而存在。 A. 可以 B. 应该 C. 必须 D. 不可能 2. 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包括有()。 A. 未满十八岁的人 B.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C. 被逮捕的人犯 D.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3. 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的代表所组成,具有极广泛的民主性,便于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便于联系群众和接受群众监督。 A. 直接选举 B. 间接选举 C. 直接或间接选举 D. 选举或指定 4.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A. 人民代表大会 B. 人民代表大会制 C. 民主集中制 D. 政治协商制度 5.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一方面表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另一方面表现为()。 A. 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 B. 公民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 国家机关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一律平等 D. 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6.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 监察部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人民检察院 7. 依照现行选举法的规定,选举或者代表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的联名人数应为()。 A. 3人 B. 7人 C. 10人 D. 15人 8. 许可证一经(),即获得法律效力。 A. 公证机关公证 B. 行政机关批准 C. 申请人申请 D. 行政机关颁发 9.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 政治监督 B. 法律监督 C. 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 市场监督 10. 行政处罚只能()。

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笔试题目及答案

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笔试题目及答案 复习最有效的方法是洞察命题规律,然后有针对性的进 行强化练习,这样才能将重要考点牢牢掌握,有效提高考试分数。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事业单位综合知识笔试题目及答案,欢 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1、《行政许可法》第46条规定,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 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会。由此 可见( )。 A、注重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B、我国人民直接管理事务 C、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D、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 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行政机关不得作出损害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义务的决定。这主要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哪项要求?( )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诚实守信 3、根据我国的著作权取得制度,下列哪一项的内容符合 我国公民著作权产生的情况?( ) A、随作品的发表而自动产生 B、随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 C、在作品上加注版权标记后自动产生

D、在作品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固定后产生 4、A的叔叔写信告诉A将送给他一台电脑,A没有作任何表示,A的叔叔随后也没有送电脑给A。A和B结婚后,A的叔叔专门购买了电脑,并托人带过来给A,也未作任何说明。依照法律的规定,这台电脑应当归( )。 A、属于A的婚前个人财产 B、属于婚前取得,但归A、B 共同所有 C、属于A、B的夫妻共同财产 D、由法院判定其归属 5、甲和乙于1998年登记结婚,婚后甲同丙做生意。甲与乙曾就二人之间的财产订立了一个协议,协议约定甲做生意的一切收益归甲个人所有,同样,如果出现亏损也由甲一人承担,但丙对这一协议并不知道。后甲因生意失败欠下丙50万元。则此债务如何处理?( ) A、不清偿 B、用甲和乙的共同财产清偿 C、用甲的财产清偿 D、用乙的财产清偿 6、一个组织是由一个精干的核心组织通过建立以合同为基础的业务关系网络组建而成,这种组织结构类型属于( )。 A、矩阵型组织结构 B、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C、虚拟网络型组织结构 D、委员会型组织结构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听证的权利并不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故A项表述错误。我国人民不是直接管理事务,而是选举代表管理事务,B项说法错误。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但并不是全民的民主,D项表述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知识 竞赛试题 一、字正腔圆(6分) 1、写出下列词语中 yì的同音字。(4分) 义不容辞奇花异草开卷有益出其不意 人云亦云易如反掌深情厚谊抑扬顿挫 2.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2分) 唱和(hé hè)血(xiě xuè)液刚劲(jìn jìng) 运载(zǎi zài ) 二、妙语如珠(23分)1.成语之最(5分) 最荒凉的地方()最差的座位() 最昂贵的稿费()最难做的饭() 最长的腿() 2.把下面的成语或习惯用语补充完整(6分) 人死留名-----()前无古人——() 福无双至——()谋事在人——() 捡了芝麻——()所至——() 3.选词填空:(6 分) 自信深信守信笃信确信坚信诚信取信 非常地相信叫()对自己怀有信心叫() 坚决地相信叫()取得别人的信任叫() 确实地相信叫()履行自己的诺言叫() 忠实地信仰叫()讲究诚实和信用叫() 千里马百灵鸟井底蛙应声虫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如果孩子沐浴着友谊的春风,他便成了快乐的()。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无畏的()。 4、用下面的词语组成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句子。(4分) (1)这句不话对完全 (2)故事老师讲儿子爱的一个有

5、按句子后面括号里的意思给句子加标点。(加在原句中)(2分) (1)哥哥弟弟被评为三好学(二人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2)哥哥弟弟被评为三好学生(告诉哥哥) (3)哥哥弟弟被评为三好学生(问哥哥) (4)哥哥弟弟被评为三好学生(哥哥问) 三、诗海拾贝(23分) 1.填写古代诗人的名字。(3分) “诗圣”是指,“诗仙”是指,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2.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5分) (1)日暮( )山远,天寒( )屋贫。 (2)( )箬笠,(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4)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5)( )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3.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5分) (1)(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4)(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博览群书(22分) 1.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5分) (1)()的居处---开门见山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 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 一、单选题(60题) 1.风险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5级,其中1级最危险。 3.风险级别中红色级别最高。 4.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C)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公司、部门、车间、班组 C.公司、专业、车间、岗位 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6.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7.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严重性

B.适应性 C.必要性 D.有限性 8.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9.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10.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11.企业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12.企业应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1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效果验证与更新。 15.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划分评价结果等级。 16.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 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7.企业应在各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板,标明风险点名称及等级、危险源名称及等级、事故类别或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应急电话等内容。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对风险等级进行标识。 18.企业应对一级风险点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 19.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较高级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 2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的学习义务。 2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部署实施阶段包括宣传发动、法律法规学 习、培训、落实分工四个步骤。 22.危险源分级,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分级。 23.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落实分工阶段,企业要根据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的职责,按照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编制风险管控清单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