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微生物菌种的命名采用"双名法",即由属名和种名加词构成。

2.来源于一个细胞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的群体称菌株。

3.1969年将生物界分成了五界,分别是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

4.细菌的分类单元分为七个基本的分类等级,由上而下依次为_界、_门__、纲、目、科、属、种。

5.生物分类的传统指标为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和生态特性。

6.形态学特征始终被用作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主要原因为具有相对稳定性_和易观察。

7.分类学的内容包括_细菌分类_、放线菌分类和真菌分类_三部分,目前进行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参考书目是_《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

8.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特征包括_形态特征_和_生理生化反应_,其中__形态特征_对鉴定微生物的系统发育有决定性作用,而_生理生化反应_可作为判断亲缘关系的参考而且对以实用为目的的分类鉴定仍有重要价值。

9.核酸分子杂交_和_rRNA寡核苷酸编目分析__是目前通过直接比较基因组进行生物分类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10.1978年,Woese等提出新的生物分类概念,根据16SrRNA的碱基序列将生物清晰地划分为三原界,即细菌域、古生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11.对微生物命定学名的表示方法分双名与三名两种。

12.在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研究中,1978年由R.H.whittake和“提出了一个崭新的三域学说。

13.填写以下10个数据:(1) 对牛奶等进行巴氏消毒时常用 63 ℃的温度;(2)用液氮保藏微生物的温度为 -196 ℃;(3)通常细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 37 ℃:(4)用烘箱进行的干热灭菌温度一般为 150~170 ℃;(5)的代时一般为 17 min;(6)典型的酵母菌S.cerevisiae的代时一般为 120 min,其大小一般为~10 X ~21um 。

(7)至今已记载的微生物约 20万种(1995);(8)我国卫生部门规定自来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 3个/L ;(9)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100个/ml 。

14.血清学反应是抗原和抗体之间发生的反应。

15.在鉴定菌种的一些现代方法中,有核酸分子杂交,rRNA寡核苷酸编目分析,全基因组测定,数值分类等方法。

二、选择题:
1.同种菌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称为( C )
(A)种 (B)变种 (C)菌株 (D)群
2.试排出生物分类等级的正确顺序(D)
(A)目→纲→界→门 (B)界→纲→目→门 (C)目→纲→门→界 (D)界→门→纲→目
三、判断题
1.目前种是生物分类中最小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2.具有相同G+C含量的生物表明它们之间一定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

×
四、名词解释
1.种:是一个基本分类单位,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

2.新种: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某一微生物的纯种,如果与文献上记载的典型种的特征有明显差异,即为新种。

3.培养物: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培养基上培养的微生物称为培养物。

4.型:同一种微生物的各种类型之间的区别没有变种那样显著,一般表现在菌体的化学组分(抗原等结构)的不同,此称为同一种微生物不同的型。

5.菌株(Strain):是指来源不同的同一个种的纯培养物。

6.16SrRNA核苷酸编目分析:一种通过分析原核或真核细胞中最稳定的rRNA寡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程度,以确定不同生物间亲缘关系和进化谱系的方法。

7.学名:给每一种微生物取的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为大家所公认的科学名称。

8.亚种:把在实验室中所获得的变异型菌株,称之为亚种或小种。

9.数值分类法:是一种依据数值分析的原理,借助电子计算机对拟分类的微生物对象按大量表型形状的相似性程度进行统计、归类的方法。

五、简答题
1.细菌的分类单位是什么?细菌是怎样命名的?
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学名=属名+种名+(最初定名人)+后来定名人+命名时间
2.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将细菌分为哪些大类?
分为古生菌界和细菌界。

3.说明种和菌株的含义。

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

菌株是指来源不同的同一个种的纯培养物。

自然界中的“种”应是有限的,但菌株是无限的。

六、综述题
1.为什么DNA的碱基组成G+C%可作为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
答:DNA是除少数RNA病毒以外的一切微生物的遗传信息载体。

每一种微生物均有其特有的稳定的DNA即基因组的成分和结构,不同微生物间基因组序列的差异程度代表着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疏密。

G+C%表示DNA分子中G和C所占总碱基的摩尔百分比,通过测定多种生物的G+C%后发现,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其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相近,故两者的G+C%也接近,反之则亲缘关系远,据此,DNA的碱基组成G+C%可作为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而且是目前发表任何微生物新种时所必须具有的重要指标。

被公认为是一把好的谱系分析“分子尺”,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其主要依据是:①它普遍存在于一切细胞内(原核生物为16SrRNA,真核生物为
18SrRNA);②它们的生理功能既重要又恒定;③在细胞中的含量较高;④编码rRNA的基因十分稳定;⑤rRNA的某些核苷酸序列非常保守;⑥16SrRNA或18SrRNA相对分子质量适中,信息量大,易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