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言》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流言》读后感
文/艾米小羊
《流言》是作家张爱玲的一本散文集。张爱玲在我的心中是海派文学的集大成者。海派、京派从上个世界初就产生了显著的差别。而张爱玲是从骨子里爱着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城市。张爱玲或者说成是她的仆人口中的爱玲小姐,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即使张爱玲在两岁的时候曾经随父母到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但是张爱玲爱着的仍然是上海,这里的上海并不包括她的父亲和后母。
这段时间认识了几位来自于上海的朋友。从那几位上海朋友身上,我看到的上海人是非常勤奋、时尚、有毅力且具有生活的小情调的。
《流言》中的“我”全是张爱玲。张爱玲在散文里写到自己喜欢一个人没事坐在巴士二层采摘树叶,或者是听市声,或者是穿过人行道上小火炉扇出的滚滚白烟。张爱玲也自嘲自己虽然是个天生写小说的人,但是却不会幽默、不会削苹果、不会补袜子,路痴,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见客这一点倒是跟我的一个好朋友有点类似,他说自己怯生。
在这本书收录的散文《童言无忌》里面张爱玲讲述了自己从童年到成年的故事。张爱玲虽然出身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官宦子弟人家,但是张爱玲的童年并不是美好的。张爱玲直到10岁才在她母亲向她父
亲的强烈要求下第一次走进了当时只属于男孩子的学校。张爱玲青年时期多在外住校。有一次张爱玲返家看见亲弟弟在看连环画,这与自己当年看的穆时英的《南北极》与巴金的《灭亡》完全不是一个品位。张爱玲为弟弟着急,但是张爱玲也自身难保。那时后母已然在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张爱玲即使看到亲弟弟被父亲无端扇耳光,也只有默默端起手中盛饭的碗挡住自己眼睛里晶莹的泪水。就是这时,张爱玲也会遭到后母的嘲讽。张爱玲爱着自己的亲弟弟,她也对弟弟的习以为常而感到抱歉。
张爱玲与父亲、后母的决裂是从父亲把她软禁以后。张爱玲从那时起,身边除了母亲、朋友,仿佛能有的朋友不多,即使说出来恐怕也就只有一个朋友。张爱玲用了Beverly Nichols 的一句关于狂人的半明半昧的“在你的心中睡着月光”来描写自己那时的心境。这时的张爱玲既充满了愤怒和仇恨,又充满了对生活的温柔。
当然在散文《爱》中,张爱玲那段关于爱情的描写也让我如痴如醉。“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草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讲的是一个悲剧。
这个关于爱的故事是这样的。早年有一个姑娘和一个男孩相识,就那一面和男孩问候的那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多年之后,女孩被卖作妾后又几经转卖。当女孩老成了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时,沧桑的脸上现出青涩的笑靥,那是因为她正在回味那一句多年前的
“噢,你也在这里吗?”。爱情已然错过,回味却有着可爱的甘甜。这或许就是爱的另外一种力量。
张爱玲的天才和独特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她不一样的看世界的视角。过人的才气、与常人不同的生活不能、喜欢上海的小资情调、不做作却又世故可爱,这些让我特别喜欢这位来自上海的作家张爱玲。我喜欢她的勇敢,我喜欢她的直率,我喜欢她的勤奋,我喜欢她的可爱,我也喜欢她的小资。
张爱玲就是爱玲小姐,永远不同的爱玲小姐。
“在你的心中睡着月光”,可是你却很温柔。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