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学科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学科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佚名来源:
不详录入:
Admin更新时间:2009-5-23 21:51:46点击数:90
【字体:】
数学学科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
xxxx小学xx
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

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促进“德”、“智”的协调发展。

“成功的教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数学中有大量的美学内容,比如:
函数y=f(x)这一简单的表达式把两个变量X和Y的关系通过对应规则F并且用等号连接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数学的符号美和简单美;圆锥曲线图形的对称、杨辉三角的对称等反映了数学的对称美;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的关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深刻地反映了数学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中的这些美学本质挖掘出来,揭示出来,通过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爱好数学、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数学不但体现了科学美,也体现了艺术美,数学教学中的艺术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构美,数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应该有严谨、合理的结构,教学环节之间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应体现对双基、能力和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顺序、方式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等。

二是形式美,数学的教学内容虽然有很大的相同性,但教学方法的形式却是千变万化。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数学实验、数
学模型、数学CAI课件的制作等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构成了数学教学方法的形式美。

三是机智美,在数学教学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教师的随机应变,因势力导,巧妙地化解矛盾,体现一位教师的机智的课堂调控能力,这样会赢得学生的好评,使教学魅力平添,美不胜收。

数学美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正如人们所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没有一定数学素养的人,不可能感受数学美,更不能发现数学美。

数学以其简洁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奇异性为特征表现出它的美。

二次曲线的方程形式各异,而在极坐标系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完美地统一而成。

勾股定理以一个简单而整齐的形式表达了一切直角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关系,其简洁与概括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些表面上看来复杂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对象,一经数学的分析便显得井然有序,从而唤起理性上的美感。

例如1、i、e、π这些貌似互不相干的数居然以eiπ=-1这样简单的形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被认为是充分显示数学内在美的一个公式。

至于黄金分割体现出的比例美,也令人赏心悦目。

对称美是数学美的核心。

数学图形及数学表达式的对称不仅给人视觉上的愉悦,也给人们的理解和记忆不少便利,例如二项展开式系数,互为反函数的图象等。

数学命题结构上的对称给人以最好的启发,由此及彼,可以类比推出新的命题,如从命题“若三角形的周长一定,则当这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时,面积最大”,可以对称地得到“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则当这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时,周长最斜。

一方面,数学美给人们以精神享受,从而激发起学习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对于数学美的追求,又会给数学的发现带来积极的影响。

数学中的审美原则在数学发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研究表明,美感与直觉紧密相关,审美能力越强,则数学直觉能力越强,从而数学发现与发明的能力也就越强。

数学中充满美,绚丽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数学美需要人们去发现,只有发现才可能欣赏和享受,数学教学如果没有美的挖掘和欣赏,无疑是一种缺憾。

◆英国哲学家罗索曾说过“数学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说“蕴含”就是意味着藏在里面,如果不去观察、发现,那么很有可能就体会不到数学的美,也就远离了数学的美感。

而作为一门学科,它要吸引学生的眼球,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得展现学科自身的魅力。

但就数学本身的特点(不直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完成认知的任务,更应该在这过程中完成有关智力的、审美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和数学鉴赏能力。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显露教学内容的美感性,给教学过程带来生机?以下几点就是我们的心得与体会:
1.备课从教学的美感性来设计教案,即显现教学内容的美感。

例如:
在讲数学公式时,若只讲计算公式是什么,然后进行练习计算,这便是最常见的离开了生活,纯认知的很难有美感可言的数学教育。

相反,从教学美感出发,认识到数学公式是人们运用概念、法则进行推理和判断的思维的结晶,是数学规律的精炼的表现形式,展现数学美的一种意境。

如我们所学的二次函数,在它的某些特定形式下,可表示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和计算热量时的固定公式。

2.课堂充分展示数学美。

数学中“优美的曲线,绝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严密的论证,神奇的黄金分割,千姿百态的几何图形,变换无穷的数的世界”,都能唤起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情感,使学生在感受美、理解美中油然而生兴趣。

从学生刚开始认为“数学好玩,数学可以让人动脑子,数学中有许多奥妙”等来看,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数学美的存在,只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就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和谐、统一,简单”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探求数学美的兴趣。

例如,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给人以对称、均衡的形象之美,直线给人以明快、爽朗之美,勾股数给人以奇妙的数据之美,几何证明又展现了思维的逻辑之美。

数学的内涵则闪烁着迷人的智慧之光,数学先贤的智慧是令人叹服的。

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并艺术地表现出数学美的特点,同时启发学生留意观察自然界中的一些有趣的事实,如地球的外
形、国徽上的几何图案、建筑物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不再感到数学枯燥乏味。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美的特征,进行美育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促进创新精神的培养。

著名的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曾指出:
“数学教育和教学的目的之一,应当让学生们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发明创造的能力。

”因此,在实施创新教育时,应该将审美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美育的创新教育是不完全的创新教育。

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美育渗透呢?
1.挖掘课本的美育因素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经过抽象提炼,因此,随着数学的产生,美感的一般表现形式——自然美、艺术美就存在于数学之中:
直线的刚劲平稳、曲线的对称柔和、波浪起伏的正余弦图象、赏心悦目的极坐标花瓣方程……无不充满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而数学公式的简单优美,几何图形的和谐对称……,使数学和音乐一样艺术。

同时,作为科学,数学更稳定地表现出科学美的因素,数学课本中蕴藏着大量这样的美育因素,应该深入挖掘,精心提炼。

例如,数学公式是人们运用概念、法则进行推理和判断的思维结晶,是数学规律的精炼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数学美的一种意境。

比如说二次函数
y=ax2(a≠0),它既可以描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