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8最新河南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
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
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
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
一、单选题
1.香烟然烧后产生的烟雾高温重复使用的植物油和油炸过火的食品中都含有萃并花(化学式
为C
20H
12
),它对人体有明显的致癌作用。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并芘属于有机物
B.苯并芘由20个碳原子和12个氢原子构成
C.苯并芘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3
D.一个苯并花分子中含有6个氢气分子
2.实验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现将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A.245g
B.195g
C.100g
D.50g
3.下列各组物质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
A.铝片、铁片、银片
B.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
C.Na
2CO
3
溶液、NaCl溶液、BaCl
2
溶液
D.NaOH溶液、Ba(OH)
2
溶液、KOH溶液
4.某溶液含有Cu(NO
3)
2
和AgNO
3
,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
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 B.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Cu2+
C.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
3
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
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
1、m
2
时,溶液中Cu(NO
3

2
的质量分数相等
5.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
A.A B.B C.C D.D
6.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
3)
2
和Fe(NO
3

2
,一定没有AgNO
3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
3)
2
,一定没有Fe(NO
3

2
和AgNO
3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7.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8.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

BGO是
锗酸铋(化学式为Bi
4Ge
3
O
12
)的简称。

已知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与GeO
2
中锗的化合价相
等,则在BGO中铋(Bi)的化合价为 ( )
A.+5 B.+4 C.+3 D.+2
9.三个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探究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在运动
B.乙加入烧碱溶液后盖上瓶盖,振荡后塑料瓶变瘪,可证明CO
2
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C.若丙的A处黑色粉末变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
D.丙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去玻璃管下方的酒精灯,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有机化合物都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11.现有7.45g KCl样品(其中混有少量下列某种盐类),加水溶解,当它跟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AgCl沉淀14g,则可能混入的盐是()
A.NaCl B.CaCl
2C.BaCl
2
D.MgCl
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C.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可能不变
1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D.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1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选实验事实实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