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资料请访问.(.....)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发表于 2008-4-14 1:00:00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魏楚珊丁伟锐华南师范大学04级本科心理系

摘要: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素质形成与个体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发展却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因此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现状与发展给予必要的关注是

具有现实意义的。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共318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该校中学生总体心理素质良好,但发展不平衡。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中学生心理素质

1问题的提出

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

水平。多数人都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在思想、情绪、认识和行为方式上符合正常标准,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特点,其中能力和性格是心理健康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

郑希付等人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中学生心理素质可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耐挫能力、社会能力及倾向、个性及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细分为13个重要成分,分别为应付挫折及压力的能力、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责任感、乐观、自尊心、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进取心、调控情绪的能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在素质形成与个体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由婴幼儿期到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这几个年龄阶段,在各年龄阶段,其心理素质结构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而其中又以青少年期的心理最为复杂多变。在这个时期内,青少年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并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为今后的一生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对此,青少年心理素质现状与发展给予必要的关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物质富裕的时代,然而由于面临升学压力,面向将来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同时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广泛影响,他们已经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在蹒跚而行,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在苏州实习的两个月,我们看到,中学生繁重的学业,所剩无几的课余时间,自身的高要求,长辈过高的期望,已给学生带来不少困惑和负担。

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已是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学生开展心理评估,并及时进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将

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而工作的展开必须要有事实和调研的基础,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得了解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上以种种原因,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通过分层抽样,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的学生为对象,对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对当地进行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供依据与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工具

本研究采用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为测试工具。该量表包括4个分量表,13个因子,共有98个题项,分别从耐挫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倾向、个性、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来评价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其结构是:耐挫能力分量表包含合作能力和应付挫折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倾向分量表包含人际沟通能力、责任感和适应能力,个性分量表包含自信、自尊、意志、进取心、调节情绪的能力和乐观,学习能力分量表包含注意力和思维。量表为四级记分:1=不同意,2=较不同意,3=较同意,4=同意。各个分量表的各题得分加起来就是该分量表的得分,全部题的得分加起来就是整个量表的得分。得分越高,心理素质越好,反之则不低。该量表总的同质性信度是0.9366,总的分半信度是0.8913。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7176——0.9004之间;分半信度在0.5558——0.8432之间。分量表内各因子的同质性信度在0.5311——0.7129之间;分半信度在0.5176——0.7232之间。这表明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2 被试

被试为苏州园区第一中学中学生,分层抽取8个班发放340份问卷,有效回收317份,有效回收率93.2%。其中男生170人,女生145人,性别缺失2人;初一176人,初二140人;年龄在13岁-15岁之间;父母学历,初中以下18人,初中135人,高中127人,大学23人,学历缺失15人。

2.3 施测

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午休或上课时间进行团体测试。主持测试的主试均接

受过必要的培训,测试时无外来干扰,环境适宜。施测时被试在30分钟内完成问卷,问卷当场回收。

2.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工作在SPSS10.0统计软件包上进行。

3研究结果

3.1中学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均分与总体常模的比较

由表1可见,苏州园区一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均分显著高于广东总体常模分数(P<0.05),其中,耐挫能力、社会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得分显著高于广东常模分数。

表1 调查结果与广东总体常模的比较

项目一中总体常模t值耐挫能力 3.17±0.48 3.10±0.44 2.77** 社会能力 3.26±0.43 3.19±0.38 2.89** 个性 2.90±0.50 2.86±0.42 1.34

学习能力 2.93±0.42 2.86±0.40 4.77** 平均分 3.01±0.41 2.95±0.36 2.82** 注:**P<0.05

3.2中学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均分与年级常模的比较

由表2可见,苏州园区一中初一初二学生的心理素质均分与广东年级常模分数相比(P<0.05)差异不显著,但其中初一学生的合作能力、责任感、自信心及学习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广东常模分数(P<0.05),适应环境能力、调控情绪能力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分数。初二学生的合作能力、责任感、自信和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广东常模分数。

表2调查结果与广东年级常模的比较

项目初一初一常模t值

耐挫能力(分量

3.20±0.47 3.21±0.44 -2.23 表)

合作能力 3.30±0.49 3.224± 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