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郭彩霞

山阳县色河中学 726412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犹如一缕缕春风吹遍了整个校园,然而中学作文教学却举步维艰,学生一上作文课就皱着眉头,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觉得作文教学面临困境,使

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已是当务之急,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为此本人就自己

涉世未深的教学经验谈一点个人看法。我个人认为搞好作文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注

重积累,获得写作素材;二、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审题方法;三、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四、改变作文评改方法,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注重积累;注意审题;激发想象;作文评改

谈起作文教学,我想在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的心中可能是个难点。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因为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学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注3:《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15页)因此我们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水平,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再者,就当前来说,中考作文占50分,如果学生失掉这个分数,后果不堪设想的。然而看一看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是搔头搔脑,就是皱着眉头,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看了该有多揪心!这些都迫使我们,应尽快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步入正轨。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呢?本人谈以下看法:

一、要求学生做好积累,掌握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不假,学生脑中如果没有好的素材,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皱着眉头,想一句写一句,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前言不搭后语,显得笨拙,就是思路不清晰。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积累呢?我想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一)注意观察,寻找生活积累。

其实,如果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会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如果说作文是朵花,那么,它是盛开在生活的土壤之上的花。20世纪8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在《作文论》

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案。”因此,尽可能地充实自己的生活。如参加研究性学习,小记者活动,尽可能多读书读报,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增加阅历和人生体验,都能够自己的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若对生活进行感悟,那么也将有不小的收获。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就想到时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就想到“团结的意义”等等。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并把这些感悟随时记下来,这样也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簿,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下来”。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实际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二)积累好的诗句、名言、名人事例,为文章增添色彩。

我在自己的学生习作中,发现许多习作语言干瘪、口语化太浓,这些都是不注重语言积累的表现。而也有些学生能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几句诗,在议论文中恰到好处运用名人事例,就能给读者留下不一般的味道。如有个学生在写《感悟母爱》时,结尾处运用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还为文章增添了色彩。有个学生在写《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中,运用“大漠孤烟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让人感到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失败与成功》,个别学生运用林肯一生中失败的例子,为文章的观点增添了说服力。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做好积累得到的结果。

二、教会学生合理的审题方法,使文章重点突出。

我们在改作文时常常摇头叹息,不禁为学生的偏题离题,不能抓住文章重点来写,

文体不合乎要求而头痛。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审题不清的表现,那么在这方面我们就要加强引导。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我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一)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的语言,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

(二)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同桌》像这些明显有标明时间、地点、人物、实践、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出现“赞、美、绿、我爱”等字眼的,则要写成抒情散文。

(三)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题目中的关键字眼。若题目是偏正结构,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那张脸》,

“难忘”;是题眼;<<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最深”是题眼,若是独用某个词作题目,那么该词就是题眼,就要抓住本质特点,或写出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出它的比喻意义,抓住了题眼来写,就不会偏离题目要求,也能抓住重点来写了。

三、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写出优秀的作文。

要写出优秀的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发挥。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强调学生应写出真情实感,可没有添加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文章又显得干枯。新《课标》要求:“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续写。”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象中如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因而就炼不出优质的合金。二是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

这种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原料,正如贵阳市贵重的合金需要各种金属作为原料一样。如果情感激发力强,记忆表象又丰富多样的学生的想象力必然强,创新能力也随之增强。”(顾振彪《关于新课标中写作教学的对话》)。前不久,我们在西安听了西安铁一中的高级教师田小娟老师讲的《放飞思维、谱写华章》使我深受启发。原来枯燥的作文课也可以上的活跃起来。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奥运鸟巢,让学生发表感想,学生七嘴八舌。又播放了一个有关洗衣机的广告图片,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逐步将学生引上路。而后展示《天上的街市》、《荷塘月色》图片,启示学生其实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