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规范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治疗ppt课件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治疗ppt课件

2014 欧洲儿童急性胃肠PP炎T学循习证交指流南
12
无脱水的腹泻
腹泻一开始,就要及时使用ORSIII预防脱水及治疗腹泻
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增加喂养频次/延长单次喂养时间 混合喂养儿: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III 人工喂养儿:补液首选ORSIII
ORS用量建议:
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ORS III,直到腹泻停止 • < 6个月,50 ml; • 6个月~2岁,100 ml; • 2~10岁,150 ml; • > 10岁,能喝多少给多少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PP儿T学科习杂交志流2009年8月第47卷第8期
13
轻中度脱水的腹泻
及时应用ORSIII纠正脱水
• 用量(ml)=体重(kg)X(50-75ml),4h内服完; • 密切观察病情,并辅导家长给患儿服用 ORSIII
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
① 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 ml/ kg·h ② 口服补液盐溶液服用量不足 ③ 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 h,患儿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治疗
PPT学习交流
1
目录
1 儿童腹泻病诊治现状与目标 腹泻病的诊治目标和现状
儿3童腹腹泻泻病病的规治范疗化原治则疗
腹泻:我国常见病 发病率高
我国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显示 : ✓ 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 ✓ 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
✓ 5岁以下儿童占3亿人次 (36%) ✓ 年发病率平均为1.9次/人
成分 氯化钠 氯化钾 葡萄糖 枸橼酸钠
药理药效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补充电解质钠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补充电解质钾

小儿腹泻ppt精选课件

小儿腹泻ppt精选课件

04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治疗目标设定
缓解腹泻症状
通过药物治疗,减轻或消除小儿 腹泻症状,改善排便情况。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针对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维持内环境
稳定。
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如脱水、酸中毒等。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
益生菌
通过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 功能。
部分患儿伴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
发热
脱水
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体温可波动在37.539℃之间。
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体液丢失,患儿可出 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如眼窝凹陷、皮 肤干燥、尿量减少等。
体征检查要点
腹部检查
观察腹部是否膨隆,有无压痛、 反跳痛等。
皮肤黏膜检查
观察皮肤弹性、黏膜干燥程度等, 评估脱水程度。

诊断流程图和标准
诊断流程图
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一定流程进行 诊断,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确诊等步骤。
诊断标准
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流行病学史等信息, 制定相应诊断标准。如大便性状改变、次数增多且伴有发热 、呕吐等症状,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支持感染性腹泻的诊断 ,即可确诊。
神经系统检查
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反应能力等, 判断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
01
02
03
04
便常规检查
了解大便性状、有无红细胞、 白细胞等,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血常规检查
了解患儿感染状况及贫血情况 。
电解质检查
了解患儿体内电解质平衡情况 ,如钠、钾、氯等离子浓度。
病毒抗原检测

小儿腹泻病(新)PPT课件

小儿腹泻病(新)PPT课件
低渗性脱水:水丢失<电解质丢失 血钠<130mmol/L
高渗性脱水:水的丢失>电解质丢失 血钠>150mmol/L
.
21
脱水性质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丢水=丢钠 丢水<丢钠 血钠130~ 血钠<130mmol/L 150mmol/L
丢水>丢钠 血钠>150mmol/L
细胞外液及 细胞外液减少;
双糖酶活性↓
钠葡萄糖载体的偶联转运障碍
糖类分解吸收障碍
钠、葡萄糖吸收障碍
肠道内乳酸↑
肠道内钠、葡萄糖↑
肠渗透压↑
回吸收水电解质能力↓
水样泻.
12
小肠绒毛
水、钠、

变性脱落
吸收障碍





继发双糖 糖 类
渗透压
酶缺陷
积滞

发病机制——病毒性肠炎
.
13
发病机制——非感染性腹泻
食物积 滞
分解不 完全
接引起,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等感染;
•非感染性腹泻:包括食饵性、症状性、过 敏性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泻
.
5
病因
(二)感染因素
• 病毒感染 80%由病毒感染引起(轮状 病毒为主,其次肠道病毒、诺沃克病毒、 冠状病毒、星状和杯状病毒)
• 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 • 真菌: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 • 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
发酵腐 败
肠内毒 素↑
肠蠕动 增强
运动性腹泻
渗透压 ↑
水向肠 内转移
渗透性腹泻
.
14
临床表现
(一)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内); (二)迁延性(病程2周~2个月)

《腹泻病儿科》ppt课件

《腹泻病儿科》ppt课件

补充营养素
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补 充锌、维生素A等营养 素,有助于缩短病程和
减轻症状。
05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手部卫生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 惯,特别是在饭前便后, 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 清洗双手。
不随地吐痰
培养儿童不随地吐痰的习 惯,避免病菌通过飞沫传 播。
个人物品不共用
提倡儿童不与他人共用餐 具、饮具、毛巾等个人物 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腹泻病儿科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腹泻病概述 • 儿科腹泻病特点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
01
腹泻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 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 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分类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病、迁 延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电解质检查、血气分析、腹部X线平片、B超等辅助检查, 以协助诊断。
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结合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腹泻病的诊 断。
鉴别诊断
与细菌性痢疾、霍乱等具有相似症状 的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04
治疗原则与措施
一般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 吐、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 包括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血清学检查等。对于迁延性和慢 性腹泻病,还需进行详细的病因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05
临床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诊断困难与解决思路
症状非特异性
儿童AAD的症状与多种疾病相似,如普通腹泻、 病毒感染等,导致诊断困难。
实验室检测限制
目前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使得AAD的确 诊更加困难。
解决思路
结合患儿病史、用药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 ,进行综合判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避 免不必要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减少肠道菌群紊乱的发生。
加强手卫生和消毒
医护人员和家长应加强手卫生 意识,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 同时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饮食调整
鼓励患儿多摄入富含益生菌和 益生元的食物,如酸奶、豆制 品等,有助于维护肠道菌群平 衡。
增强免疫力
合理安排患儿作息时间,保证 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增
病史
近期有抗生素使用史,尤 其是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 用多种抗生素。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01
02
03
04
粪便常规
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增多,提 示肠道炎症。
粪便培养
可培养出致病菌,如艰难梭菌 等。
血液检查
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 反应蛋白增高等炎症反应指标

影像学检查
如腹部X线平片、超声等,可 辅助了解肠道病变情况。
优化治疗方案
根据AAD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停用相关抗生素、 补充益生菌等,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加强预防措施的宣传和培训
加强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途径,向公 众普及AAD的相关知识,提高家 长和儿童对AAD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
培训医务人员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 识别和处理AAD的能力,确保患 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能够得到及 时、有效的治疗。

儿童腹泻病规范化诊治精品PPT课件

儿童腹泻病规范化诊治精品PPT课件

目前ORS使用率
目前腹泻治疗现状
1、过度使用静脉补液 2、过多依赖“止泻”药 3、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 4、禁食
中国腹泻病规范化治疗: 急需普及ORS 的使用
WHO的新目标
WHO/UNICEF(2013年4月12日) “预防及控制肺炎和腹泻的综合性全球行动计划”,呼吁
“让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口服补液盐Ⅲ”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3/pneumonia_diarrhoea_plan_20130412/zh/
目录
儿1 童儿童腹腹泻泻病病诊诊治治现现状状与和目目标标
腹2 泻腹病泻病的的诊诊断断
儿童腹泻病规范化治疗
腹泻病的治疗
3腹泻病的治疗原则
目录
1 儿童腹泻病诊治现状与目标
儿童腹泻病诊治现状和目标 腹儿2童泻腹腹病泻泻的病病诊规的断范诊化断治疗 腹3泻腹病泻的病的治治疗疗原则 O用总R结S的发展及低渗ORS的临床应
腹泻是我国的常见病,发病率高
我国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 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 5岁以下儿童占3亿人次 年发病率平均为3次/人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2009年8月第47卷第8期
腹泻治疗首要原则:预防和治疗脱水
腹泻开始即用口服补液盐Ⅲ
肖东楼,宋应同,王长鳌,等. 我国腹泻病控制规划的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要危害:脱水
脱水
电解质紊乱
严重并发症

重度脱水 休克、死亡
营养不良 酸中毒
2010年全球儿童死亡原因报告-WHO/UNICEF

2024版儿科小儿腹泻PPT课件

2024版儿科小儿腹泻PPT课件
案例二
2岁女童,因细菌性肠炎引发腹泻。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 低脂肪、低纤维的软食,如蒸鱼、蒸蛋等,避免食用生冷、油 腻食物。经过5天治疗与饮食调整,患儿康复出院。
06
预防措施与家庭护理指导
预防措施介绍和推广
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是天然食品,含有多种免疫物质, 能够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降低腹泻 的发生率。
儿科小儿腹泻 PPT课件
目录
• 小儿腹泻概述 • 常见小儿腹泻类型及特点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策略 • 预防措施与家庭护理指导
01
小儿腹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小儿腹泻是指儿童期出现的以排便 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 现的消化道综合征。
分类
急性腹泻
01
02
03
04
病程在2周以内
起病急,大便次数增多,量多, 水分多
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 状
常见原因:感染、食物中毒、 过敏等
迁延性腹泻
病程在2周至2个月之间 可伴有营养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等并发症
症状反复,时轻时重 常见原因:肠道感染未彻底治愈、免疫功能低下等
慢性腹泻
01
病程超过2个月
补充水分
腹泻易导致脱水,家长应及时给患儿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 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等。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腹泻次数、量、性质及伴随症 状等。如发现患儿出现高热、呕吐、腹痛加剧、便血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保持皮肤清洁
腹泻时,婴幼儿臀部皮肤容易受到刺激而发红、破溃。家长 应保持患儿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或尿不湿,并 用温水清洗臀部。
评估患儿脱水程度及电 解质平衡情况,指导补

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专家共识PPT课件

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腹泻专家共识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预防和调护将成为小儿腹泻防治的重要方向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医疗模式的发展,预 防和调护将成为小儿腹泻防治的重要方向, 通过科学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注意饮食卫 生等预防措施降低小儿腹泻的发病率。
THANKS
感谢观看
03
CATALOGUE
诊断方法与评估指标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小儿腹泻的典型症状包括大便次 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可能伴 有发热、呕吐、脱水等症状。
诊断标准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史和体 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参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常规检查
包括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以了解患儿的基本病 情。
01
包括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发热等症状的缓解或消失。
实验室指标恢复
02
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范围。
总有效率
03
根据临床症状改善和实验室指标恢复情况,计算总有效率,以
评估治疗效果。
随访管理策略制定
随访时间安排
根据患儿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合理的随访时间表,确保及时发 现问题并处理。
04
CATALOGUE
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策略
中医辨证论治方案介绍
辨证分型
根据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中医 将其分为湿热泻、风寒泻、伤食 泻、脾虚泻等不同证型。
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证型,中医采用相应的 治疗方法,如清热利湿、疏风散 寒、消食化滞、健脾止泻等。
中药选择
根据辨证结果,选用相应的中药 进行治疗,如葛根芩连汤、藿香 正气散、保和丸、参苓白术散等 。
遵循用药原则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质,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遵循用药 原则,避免滥用药物和不合理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总体抗氧化损伤能力;

4、对儿童肠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
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补锌能加速肠粘膜再生,增加刷状缘酶水平。

腹泻时补锌,是考虑到锌在细胞生长和免疫功能方面起着核心作
用。

儿童是缺锌的高危人群。据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大普遍。腹泻时锌大量丢失,加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 识规范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
委员会,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儿童腹泻病的诊治原则 的建议方案。方案强调: • 1、尽早口服补液 • 2、继续喂养 • 3、脱水征的识别 • 4、补锌治疗 • 5、提倡母乳喂养 • 6、推荐应用新ORS配方
轻度
≤5% 稍差 尚可
稍干燥 稍有凹陷 尚温暖
稍少 正常 正常
中度
5%—10% 萎靡或烦躁
差 干燥 凹陷 稍凉 明显减少 增快 正常或稍降
重度
>10% 嗜睡—昏迷
极差# 明显干燥 明显凹陷 凉或发绀
无尿 明显增快、且弱 降低、休克
注:# 捏起皮肤恢复≥2秒
三、重度脱水静脉输液
• 1、在补液过程中,每1—2小时评估1次患者脱水情况, • 如无改善,则加快补液速度;
• 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发表 的新修订的腹泻治疗指南主要强调:
• 1、口服补液的重要性,并推荐使用低渗ORS配方; • 2、所有腹泻患儿要及早补充锌。
• 并强调腹泻关键治疗是: • ①用家庭配制的合适的液体和ORS预防和治疗脱
水; • ②继续喂养(包括母乳喂养); • ③有选择的使用抗生素; • ④补锌10~14天。
“低渗”ORS的应用
• 预防脱水:建议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

<6月,
50ml;

6个月~2岁, 100ml;

2~10岁,
150ml;

10岁以上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 纠正脱水:轻至中度脱水,ORS用量:

用量(ml)=体重(kg)×(50~75)
4h内服完。
• 密切观察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服用ORS液。
• 2、婴儿在补液后6h,儿童在补液后3h重新评估脱水情 • 况,选择适当补液方案继续治疗;
• 3、一但患儿可以口服(通常婴儿在静脉补液后3—4h, • 儿童在静脉补液后1—2h,即给予ORS)。
四、继续喂养问题
• 1、调整饮食 • ①母乳喂养患儿继续母乳喂养; • ②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患儿可继续喂配方乳; • ③大于6个月的可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稀饭、 • 蛋、鱼末、肉末、新鲜果汁; • ④鼓励患儿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 • ⑤避免给患儿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 ⑥病毒性肠炎因缺乏乳糖酶,可暂时给予无乳糖配方奶,时间1—2 • 周,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喂养方式; • ⑦过敏性腹泻,以牛奶过敏较常见,婴儿通常采用深度水解酪蛋白配 • 方奶,如仍不耐受,可采用氨基酸为基础的配方奶或全要素饮食。
• 连续补锌10~14天,可以完全补足腹泻期间丢失的锌, 并且降低以后2~3个月内儿童再发腹泻的危险。
腹泻患儿补锌的意义

1、锌是体内200余种金属酶的必要组成成分,参与调节DNA的
复制和核酸合成,影响细胞分化与复制;

2、对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的维持、调节起重要作用;

3、能有效改善机体中各种抗氧化物之间的协同关系,从而提高
泻的粪便排出量、腹泻次数和腹泻持续时间。由于标准ORS中钠浓度
高,会增加口渴,导致摄入更多ORS液,使大便量增多,病程延长。
虽然大量实验证明,标准ORS极少引起高钠血症,即使有,也无临床
意义,但该溶液钠的浓度和总渗透压仍为争议的主题。


研究表明,钠浓度在60mmol/L左右,糖浓度在50~
100mmol/L之间对于水的吸收比较合适。同时腹泻病因不同,粪便
• 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
• 1、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 20ml/kg.h • 2、ORS液服用量不足 • 3、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h,患儿仍有脱水表现, • 要调整补液方案。
• 4h后重新评估患儿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标准ORS的优缺点

标准ORS虽然对纠正急性腹泻脱水有很高的疗效,但不能减少腹
五、补锌治疗
• 补锌有利于缩短腹泻病程、降低腹泻的严重度和脱水的危 险。WHO在2005年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 强调所有患儿在腹泻发生时及早补充锌。
• 急性腹泻病患儿能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大于6个月的 患儿,每天补充含锌元素20mg,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 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天。元素锌20mg相当 于硫酸锌100mg,葡萄糖酸锌140mg。
剧了已经存在的锌缺乏。腹泻导致血锌浓度的降低与腹泻的持续时间
有关,腹泻和锌缺乏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脱水征的识别
• 对腹泻病患儿进行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评估。 • 尽可能对中、重度脱水患儿行血电解质检查和血气分析。 • 有条件尽量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病毒、寄生虫检测。 • 对慢性腹泻病须评估消化吸收功能、营养状况、生长发育
等。
表 脱水程度评估
脱水程度
丢失体液(占体重%) 精神状态 皮肤弹性 粘膜 前囟、眼窝 肢端 尿量 脉搏 血压
中钠丢失情况也不相同,通常情况下,霍乱患儿粪便钠丢失量为
101mmol/L左右,非霍乱腹泻为56mmol/L左右,标准ORS中钠浓
度为90mmol/L,适合治疗霍乱,而钠50~60mmol/L的ORS治疗
非霍乱性腹泻似乎更合理。
低渗ORS与标准ORS比较
• 1、在补充累积损失量期间,粪便排出量较标准ORS少 36%,呕吐次数较标准ORS减少16次,口服补液失败 (需改用静脉补液病例)减少33%;
• 2、在补液治疗24h后平均血钠浓度明显低于标准ORS组, 但未出现低钠血症或使原有的低钠血症加重,两组尿量相 近,说明低渗ORS不但疗效好,而且安全,对急性非霍乱 腹泻患儿补液有益。
• 3、低渗ORS对小儿霍乱与标准ORS同样有效和安全,而 在成人霍乱患者,无症状、暂时性低钠血症发生增加,提 示成人霍乱患者可以使用低渗ORS,但应检测血钠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