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病规范化诊治分析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泄泻(腹泻病)诊疗方案【中医病名】泄泻(TCD编码为:BNP110)【西医病名】腹泻(ICD10编码为:K52.904)小儿泄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以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要临床病症。
本病四季皆可发生,尤多发于夏秋两季。
一般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
一、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1)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2)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
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主要体征: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殷红,呼吸深长。
(4)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伴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个月。
(三)疾病分型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四)证候诊断(1)风寒泄泻证: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
或伴鼻塞,流涕,身热,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2)湿热泄泻证:下利垢浊,黏稠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
面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脉濡数。
(3)伤食泄泻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泄前腹痛哭闹,多伴恶心呕吐。
小儿泄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及优化
小儿泄泻诊疗优化方案一、定义1、中医定义:泄泻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疾病。
小儿脾胃薄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弱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故小儿泄泻是常见病之一,尤以6个月-2岁婴儿发病率最高。
2、西医定义: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1.诊断依据:全国高等教育中医类精编教材《中医儿科学》2.诊断要点:(1)、有感受风寒、时邪外袭,或乳食不洁等病史。
(2)、.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
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体征: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有阴伤液竭之象。
其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小儿泄泻病因病机是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调,临床治疗以扶正祛邪、健脾渗湿为原则。
中医外治法具有标本兼治、优势互补的作用。
我们采用中药灌肠、穴位贴敷、推拿捏脊、微波治疗等中医疗法,可以减少患儿痛苦,具有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特点。
通过我科治疗的小儿泄泻病分析,以轮状病毒性肠炎占多数,其次由于喂养不当等因素所致的非感染性腹泻。
结合中医外治疗法对这二类腹泻病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疗效短、费用低,有效率高,与单纯应用西医疗法比较有明显优势。
所以与中医外治疗法结合治疗小儿泄泻病,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推拿治疗(1)伤食泻:补脾经,清大肠,摩腹,揉板门,运内八卦等,每日1次。
或顺运八卦,清胃,补脾,清大肠,运土入水。
(2)寒湿泄:补大肠,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拿肚角等,每日1次。
(3)湿热泻:清脾经,清大肠,退下七节骨,清小肠,推箕门,按揉足山里,退七节骨等,每日1次。
2.贴敷疗法(1)风寒泻方:藿香、防风、苍术、茯苓、炮姜。
(2)湿热泻方:葛根、黄连、黄芩、黄柏、车前子。
儿童感染性腹泻病诊治规范
2010年全球儿童死亡原因报告-WHO/UNICEF
新生儿脓毒症 其他 破伤风 5% 新生儿疾病 先天畸形 1% 2% 分娩期并发症 4% 新生儿腹泻 1% 9%
儿童腹泻 10%
5岁以下儿童前三位死因
1、肺炎(14.1%,107.1万例)
早产并发症 14% 麻疹 1%
2、腹泻(9.9%,75.1万例)
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进展
WHO前总干事GRO HARLEM BRUNDTLAND博士
低渗口服补液盐-I,A级证据
对于急性胃肠炎儿童来说,低渗口服补液盐应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与静脉补液相比,肠内补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 短、而且对于大多数儿童均有效(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 • 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 缺锌可导致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
锌治疗腹泻的作用
•
• •
补锌能加速肠黏膜再生
增加刷状缘酶水平 补锌使腹泻病程缩短20%,粪便排出量减少18%-59%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2009年8月第47卷第8期
补锌
急性腹泻病患儿能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10-14天
难以确定脱水性质者按 等渗性脱水处理。8-12 小时补完,快速扩容阶 段为20ml/kg 0.5-1h进 入,后为8-10ml/kg/h
余下的液量于12-16小 时内均匀进入(静脉或 口服),约5ml/kg/h
生理需要量
1/3张含糖液
继续喂养
母乳喂养患儿继续母乳喂养
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患儿可继续喂配方乳
Adenovirus) 星状病毒(Astrovirus)
细菌性腹泻常见病原
幼儿腹泻临床综合治疗分析论文
幼儿腹泻临床综合治疗分析论文【关键词】综合疗法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摘要】小儿慢性腹泻病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病,病因复杂,治疗较困难,易造成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已成为临床关注热点。
作者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常规西药基础治疗上加用传统中药口服和敷脐综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6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8例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断标准。
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2.4±1.1)岁;病程2~5个月,平均2.3个月。
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患儿大便次数每日均4次以上;黄稀便28例,水样便17例,黏液便10例,脓血便4例,黏液脓血便6例,豆渣样便3例;伴发热28例,腹胀35例,呕吐26例,脱水25例;轻度营养不良20例,中度营养不良1例;电解质紊乱36例。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脓球(+)~(++)22例,红细胞(+)~(++)23例,黏液(+)32例,脂肪球41例;大便培养:致病性大肠杆菌26例,侵袭性大肠杆菌14例,变形杆菌6例,霉菌2例。
将68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根据大便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并给予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为主,同时佐以中药敷脐治疗。
主方用七味白术散随证加减。
方药组成:党参、黄芪、苍术、茯苓各10g,木香、藿香各6g,炙甘草3g,葛根8g,乌梅5g。
伴便溏不臭、完谷不化、四肢不温,加干姜、肉桂;腹胀加大腹皮、砂仁;大便伴黏液、肠鸣腹痛,加黄芩、黄连、白芍;大便稀烂夹有奶瓣不消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加焦三仙。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诊疗ppt课件
1、急 性:<2周
病程分类
2、迁延性:2周-2个月
3、慢 性:>2个月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病情分类
① 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② 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③ 重型: 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腹泻病的规范化 诊治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腹泻病治疗的两项成果
一.低渗口服补液盐 将钠的浓度降至75mmol/L,葡萄糖的浓度降至 75mmol/L,总的渗透压降至245mmol/L。
二.补锌 有利于缩短腹泻病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以 后2~3月发生腹泻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腹泻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发病率高
❖ 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 ❖ 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 ❖ 5岁以下儿童占3亿人次 ❖ 年发病率平均为3次/人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 理论实 践及方 法内科 护理学 呼吸系 统总论 概论脾 胃病常 见症状 及治疗 经验偏 瘫截瘫 康复训 练手册 偏执性 精神障 碍品管 圈实践
小儿腹泻临床诊治分析
小儿腹泻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关于小儿腹泻病诊治方法分析的探讨,以提高小儿腹泻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腹泻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26例,分别设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降温及补液等对症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联合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显效为24例,总有效率为92.31%。
而对照组显效为21例,总有效率为80.77%,结论是思密达联合山莨菪碱对腹泻患者的治疗疗效可观,安全确切,能够提高治愈率及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腹泻病诊疗中进一步推广。
思密达为一种口服粉剂止泻药,是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粘膜保护剂—Smecta。
它可抵御肠道病原菌,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病原引起的腹泻病。
我国1989年引进此药,近几年来已在全国各地广泛生产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诊治分析由于小儿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以极易发生以感染为主引发的腹泻,小儿一旦出现腹泻,会造成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同时大便性状改变,造成机体体液的大量丢失,最终会造成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后果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小儿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目前全球对小儿腹泻病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如何采取高效、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法进行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已经成为儿科医务人员研究的热点,对收治的52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给予如下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患几年龄为2个月至3岁,均因I:泻伴有轻一中度脱水,或伴有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而住院.;临床诊断急性感染性腹泻,诊断际准参照中央卫生部(病种质量控制标准),随饥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患者均经实验室病原体化验及常规体征检查,均确诊为小儿感染性腹泻,其诊断标准符合《中国小儿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法》。
2、治疗方法与结果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包括退烧及经口服或者静脉补液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联合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其中药物的使用均按照小儿的体重给药。
儿童腹泻病规范化诊治分析
现状与目标差距甚远
目前ORS使用率 目前腹泻治疗普遍现状
1、禁食 2、过多依赖“止泻”药
3、过度使用静脉补液
4、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现象
77
临床问题
4月男性,母乳喂养,体重7公斤,大便每天4-6次, 稀便,无呕吐、发热,大便常规检查(-)。你的处 理为: A 回家观察 B 给予口服ORS C 抗生素 D 静脉输液 E 止泻药
-5% -10% -15% -20% -25% -30% -35% 静脉补液率 粪便量 呕吐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WHO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Reduced osmolarity oral rehydration salts (ORS) formulatio n – 28 Report from a meeting of experts jointly organized by UNICEF and WHO. UNICEF House, New York, USA, 18 July 2001. WHO/CAH/01.2 2
1991年
WHO第 一版《腹 泻病诊断 治疗指南 》
1993年
《中国 腹泻病 诊断治 疗方案 》
2005年
WHO/U NICEF 新版《 腹泻管 理推荐 指南》
2008年
世界胃 肠病组 织临床 指南-急 性腹泻
2009年
中国《 儿童腹 泻病治 疗原则 的专家 共识》
2013年
《中国 国家处 方集》 化学药 品与生 物制品 儿童版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1
临床表现
症状:腹泻,呕吐,发热 体征: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其他脏器的损害
儿童腹泻病规范化诊治精品PPT课件
目前ORS使用率
目前腹泻治疗现状
1、过度使用静脉补液 2、过多依赖“止泻”药 3、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 4、禁食
中国腹泻病规范化治疗: 急需普及ORS 的使用
WHO的新目标
WHO/UNICEF(2013年4月12日) “预防及控制肺炎和腹泻的综合性全球行动计划”,呼吁
“让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口服补液盐Ⅲ”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3/pneumonia_diarrhoea_plan_20130412/zh/
目录
儿1 童儿童腹腹泻泻病病诊诊治治现现状状与和目目标标
腹2 泻腹病泻病的的诊诊断断
儿童腹泻病规范化治疗
腹泻病的治疗
3腹泻病的治疗原则
目录
1 儿童腹泻病诊治现状与目标
儿童腹泻病诊治现状和目标 腹儿2童泻腹腹病泻泻的病病诊规的断范诊化断治疗 腹3泻腹病泻的病的治治疗疗原则 O用总R结S的发展及低渗ORS的临床应
腹泻是我国的常见病,发病率高
我国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 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 5岁以下儿童占3亿人次 年发病率平均为3次/人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2009年8月第47卷第8期
腹泻治疗首要原则:预防和治疗脱水
腹泻开始即用口服补液盐Ⅲ
肖东楼,宋应同,王长鳌,等. 我国腹泻病控制规划的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要危害:脱水
脱水
电解质紊乱
严重并发症
、
重度脱水 休克、死亡
营养不良 酸中毒
2010年全球儿童死亡原因报告-WHO/UNICEF
小儿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小儿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目的探究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小儿腹泻病的治疗水平。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病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研究。
通过病原体检查、诊断学判断、具体治疗方案的制定等环节进行治疗效果的提高和完善。
结果经过液体治疗、饮食治疗、抗生素治疗等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结论小儿腹泻病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并且有较高的致死率,为了有效的控制这一疾病,必须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选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在确诊后通过饮食、药物等治疗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减少疾病的危害性。
标签:小儿腹泻病;诊断;治疗;抗生素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在儿童当中的发病率较高,是世界第三大小儿疾病。
这种疾病在儿童当中有较高的致死率,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这一疾病,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但社会各界都在积极的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中。
我国已经制定和通过了《中国腹泻治疗方案》,主要是针对所有的腹泻疾病制定的治疗措施,包含的内容较为宽泛,没有针对小儿腹泻提出专门的要求,但对我国的腹泻病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联合国卫生组织对腹泻疾病的治疗方案,我国制定和完善了小儿腹泻病的相关规定和准则,在小儿腹泻的诊断与治疗上实现了与世界的接轨。
1病原学1.1感染性腹泻病感染性腹泻病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由肠道外部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由肠道内部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由于滥用抗生素所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
1.2非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的致病因素较多,原因也较为复杂。
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婴幼儿由喂食不正确而引起的腹泻;成年人由于暴饮暴食、饮食习惯不正确而引起的腹泻;环境温度的突变导致肠胃消化功能的异常而引起的腹泻;先天性消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腹泻;食物过敏而引起的腹泻;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的腹泻;药物影响而引起的腹泻;肠胃疾病而引起的腹泻。
2诊断学2.1症状腹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的性状表现异常,呈现水样状或粘稠状,或大便中存在血水。
浅谈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分析
浅谈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分析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是我国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最高、最常见的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小儿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严重威胁小儿健康,被卫生部列为小儿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
我院对35例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了治疗,疗效显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治疗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患儿,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腹泻的患儿,并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诊断标准。
男24例,女11例;年龄9天~11岁,其中0~1岁24例,1~2岁5例,2~3岁3例,>3岁3例;发病季节:1~3月份6例,4~6月份11例,7~9月份15例,10~12月份3例。
住院1~14天,平均6.3天。
诊断为急性小儿腹泻18例,合并脱水4例,合并呼吸道感染1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轻度营养缺铁性贫血1例。
所有病人均有食欲不振、呕吐、大便次数增多,4~10次/d,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奶瓣及泡沫。
其中12例病人伴发热,体温38℃,精神不振伴烦躁,皮肤弹性略差。
1.2治疗与结果水样便腹泻患儿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应合理使用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制剂和粘膜保护剂。
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尤其是对重症患儿、新生儿、小婴儿和衰弱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应选用抗生素治疗。
粘液、脓血便患者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沙门菌所致感染常选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等。
儿童急性腹泻病诊疗规范
儿童急性腹泻病诊疗规范【概论】急性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病程在2周内,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由于粪便异常丢失水分,除有胃肠道的临床表现外,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者导致死亡。
【病因及流行病学】腹泻病2岁以内为高发病年龄组,农村高于城市,男女比例为1.2:1。
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以感染性腹泻为主,细菌、病毒、寄生虫均可引起。
常见感染性者每年发病有两个高峰,一为6、7、8月称夏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另一高峰是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
非感染性腹泻无发病季节,可见于过敏性腹泻、药物性、内分泌性及肿瘤性腹泻等。
接诊中应注意询问有无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
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
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在医院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托幼机构发生爆发或流行。
【发病机制】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液酸度低;消化酶分泌量少、活性低;消化道的负担相对较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亦较差。
机体防御功能较差;胃肠道分泌型IgA较低;肠道正常菌群易受影响;人工喂养者添加辅食不当或喂养食物被污染等均是导致腹泻的易感因素。
腹泻的发病机理包括渗透性腹泻(炎症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
【临床表现】(一)腹泻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可达每日十次至数十次。
粪便的性状异常,呈黄色、黄绿色、暗红色、鲜红色等;可为稀便、稀糊状便或蛋花汤样便、水样便,可混有少量粘液及未消化的奶瓣,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果酱样大便、血性便,可伴有酸臭味。
(二)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物。
小儿腹泻病临床分析
小儿腹泻病临床分析小儿腹泻病临床分析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显著增多,便质稀薄,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症状。
在婴幼儿中,腹泻是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严重时可导致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
因此,对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至关重要,可以指导合理的治疗和预防。
一、病因小儿腹泻病因复杂,可由感染、非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
感染性腹泻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病原菌引起,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
这些细菌通常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婴幼儿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后易感染。
例如,2011年中国武汉市发生了一起幼儿园腹泻疫情,最初怀疑是急性肠道传染病,后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确认是由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感染引起。
这起疫情使得当地政府大力加强对托幼机构的卫生监管,并提醒家长注意儿童饮食卫生。
2.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造成的腹泻病例也相当常见,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
这些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易在儿童之间传播。
例如,2019年全球爆发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发现一些儿童患有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腹泻症状。
这一发现提示了虽然儿童通常表现为轻度症状或无症状,但仍然可能成为病毒的潜在传播源。
3. 寄生虫感染:某些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小儿腹泻。
例如,蛔虫、钩虫等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病例时有发生。
这些寄生虫通常通过感染了寄主的食物、水源或土壤传播,婴幼儿食用感染寄生虫的食物后易感染。
例如,非洲一些国家的营养不良儿童在生活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易受到钩虫感染。
钩虫寄生在寄主的小肠内,长时间的感染会导致儿童贫血和腹泻等症状。
4. 非感染性因素:小儿腹泻也可能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例如过敏、胃肠道功能紊乱、食物不耐受等。
这些因素通常与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或生理特点有关。
例如,有些婴儿对乳糖不耐受,摄入含乳糖的食物后会出现腹泻。
这是因为婴儿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不能在小肠中完全分解和吸收。
儿童腹泻病的规范化诊疗
张力
2/3
2/3
1/2
新ORS与标准ORS相比,同样安全有效,能减少 排便量或其他临床疗效,通过降低ORS中的葡萄 糖和盐(NaCl)的浓度来减少ORS的渗透浓度, 避免因高渗液影响净液体吸收而产生副反应。对 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显示,将盐的浓度降到 75mmol/L,葡萄糖的浓度降到75mmol/L,总渗 透压浓度降到245mmol/L,ORS治疗急性非霍乱 腹泻的效果得以改进。与标准ORS相比,浓度 245mmol/L的低渗ORS用于霍乱患儿也是安全有 效的。WHO和UNICEF目前推荐用低渗ORS替代 以前的标准ORS补液。
WHO的新目标
WHO/UNICEF(2013年4月12日) “预防及控制肺炎和腹泻的综合性行动计划”,呼吁
“让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低渗型 口服补液盐”
现状与目标差距甚远
目前使用ORS使用率
欧美使用率为80% 全球普及率约55% 中国使用率低于20%
目前腹泻治疗现状
1、禁食 2、过多依赖“止泻”药 3、过度使用静脉补液 4、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
重度 >10% 嗜睡~昏 极差a 明显干燥 明显凹陷 凉或发绀 无尿 明显增快 降低、休
注:捏起皮肤回复≥2秒
简单的讲就是 一弹、二陷、三少、根据精神及循环状态来判断。
目录
儿童腹泻病诊治的现状和目标 腹泻病的诊断 腹泻病的治疗 总结
治疗方案
为了更好地开展腹泻病诊断治疗工作,反映国际 腹泻病研究的新成果,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 化学组、感染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 会,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儿童腹泻病的治疗原 则: 尽早口服补液 继续喂养 脱水征的识别 补锌治疗 提倡母乳喂养 应用新ORS配方(见表2)
儿童腹泻病规范化诊治分析
病例数构成比%
≤5岁
>5岁
13.57
0.81
12.97
1.39
14.43
2.96
51.82
2.06
92.78
7.22
100
细菌性构成比%
≤5岁
>5岁
2.72
3.78
6.56
16.80
9.50
43.10
7.35
10.19
26.14
73.86
100
病毒性构成比%
≤5岁
>5岁
14.28
0.60
13.36
0.41
现状与目标差距甚远
目前ORS使用率
目前腹泻治疗普遍现状
1、禁食 2、过多依赖“止泻”药 3、过度使用静脉补液 4、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现象
77
临床问题
4月男性,母乳喂养,体重7公斤,大便每天4-6次, 稀便,无呕吐、发热,大便常规检查(-)。你的处 理为: A 回家观察 B 给予口服ORS C 抗生素 D 静脉输液 E 止泻药
补锌
有利于缩短腹泻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以后2 ~3 个月发生腹泻
WHO/UNICEF, 腹泻临床管理新推荐实施指南.2005
5
WHO的新目标
WHO/UNICEF(2013年4月12日) “预防及控制肺炎和腹泻的综合性全球行动计划”,呼吁
“让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口服补液盐III”
66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3/pneumonia_diarrhoea_plan_20130412/zh/
201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其 他感染性腹泻共399897例,报 告实验室诊断病例48200例,占报 告病例总数的6.46%
小儿泄泻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
小儿泄泻疗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2015.12)一、临床资料:2014年1-12月份收治病人726例,平均住院日3-5天。
全部病人均采用保留灌肠、穴位贴敷、推拿捏脊等疗法。
结果:治愈708例,治愈率97.5 %,好转18例,好转率2.47%,无效0例,治愈好转率100 %。
辨证分型:本组病人入院辨证分型以风寒泻最多见,占85.36%;其次为脾虚泻,占14.55%;其它证型占1.09%。
辨证准确率为100 %。
总治愈率为100%。
二.、疗效评价:临床痊愈:大便次数、性状及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
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有效: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的1/2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三、分析总结:通过对我科治疗的小儿泄泻病分析,本年度仍以轮状病毒性肠炎占多数,其次是由于喂养不当等因素所致的非感染性腹泻以及饮食不洁所致的感染性腹泻。
这二类腹泻病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与单纯应用西医疗法比较有明显优势。
目前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泄泻时还存在一些难点,小儿泄泻变证均属于泄泻中的危重症候,可以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尽管中医药疗法在改善某些症状上也具有独到之处(如恢复患儿肠麻痹情况下的肠动力,以及恢复小肠的吸收功能等方面),但难以保证患儿生命安全并有效治愈疾病,必须采取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失衡、抢救休克等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挽救患儿生命。
四、优化结果:对于小儿泄泻病的治疗,在确保患儿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将中药穴位贴敷、推拿捏脊等中医药综合疗法及早介入治疗,阻止疾病发展到变证阶段,缓解临床症状。
小儿腹泻的临床诊疗分析
小儿腹泻的临床诊疗分析发表时间:2018-11-15T13:51:50.1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8期作者:夏范青[导读] 探讨小儿腹泻的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200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夏范青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271219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200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为:治愈98例(49.0%),好转84例(42.0%),未愈18例(9%),治疗总有效率为91.0%。
在本组患儿的诊治过程中,患儿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
结论:在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必须保证诊断结果的及时、准确,进而才能制定与实施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小儿腹泻、诊断;治疗小儿腹泻通常被称为腹泻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与病原引发的消化道综合征,以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多等为主要特征,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0.5-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
小儿腹泻可能造成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障碍及营养不良,严重威胁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其病死率也相对较高,均于小儿疾病的第二位。
因此,在小儿腹泻的临床诊治中,必须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保障婴幼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儿科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200例,男108例,女92例;年龄12d-9岁,平均(1.1±0.2)岁,其中12d-1岁55例,1-2岁67例,2-4岁31例,>4岁47例;住院天数1-14d,平均(5.9±0.6)d。
本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每天平均的腹泻次数为7-11次,大便呈现稀水蛋花汤样,黏液脓血样较少。
伴有呕吐、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79例,体温在38.0-39.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