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及其液体疗法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非感染性腹泻可根据病史、症状及实验室 检查诊断为食饵性(饮食性)腹泻、过敏性 腹泻、症状性腹泻、糖源性腹泻等。
实验室检查
大便常规 可见黏液、脂肪滴或红、 白细胞,或细菌、霉菌菌丝和孢子。 病原学检查 大便培养细菌、真菌 和病毒学检查 血生化检查 包括血清钠、钾 氯、钙、镁、二氧化碳结合力 和pH值。
浓度,不可静脉直接推注, 以免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混合溶液
把各种等张溶液按不同比例配制而成,溶液 中电解质所具有的渗透压作为溶液的张力。
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 ,ORS)
理论基础: Na+-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制
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膜上存在着 Na+-葡萄 糖共同载体,载体上有 Na+ 和葡萄糖两个结合 位点,当 Na+ 和葡萄糖同时与结合位点相结 合时即能运转,并显著增加钠和水的吸收。
隐孢子虫等
非感染因素 食饵性 喂养不当 症状性 胃肠外感染病原体毒素 过敏性 牛奶、大豆(豆浆) 其 他 双糖酶缺乏,气候
发病机制
主要机制 病理生理
粪便
分泌性腹泻 吸收减少,电解液血便和
吸收能力下降, 白细胞
肠蠕动增加
渗透性腹泻 消化不良,吸收 水泻有酸味
吸收不良 乳糜泻、双糖或单糖酶缺陷 营养不良 消化吸收↓,免疫↓,胆酸↑
过敏 牛乳蛋白、大豆蛋白 免疫性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
药物性 肠蠕动↓、肠吸收肠道菌紊乱 先天性畸形 巨结肠 短肠综合征 免疫缺陷病 肿瘤 内分泌病
诊断
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
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大便性状改变,呈稀便、水样便、
中 5~10% 较明显 较明显 明显 少 少 较差 肢冷

小儿腹泻脱水液体疗法及案例分析林景晖

小儿腹泻脱水液体疗法及案例分析林景晖

小儿腹泻脱水液体疗法及案例分析林景晖小儿腹泻是指儿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量减少、质地变稀等症状。

腹泻严重时会引起脱水,儿童脱水的治疗主要通过给予液体疗法来补充体液。

液体疗法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脱水的一种方法,包括口服补液和静脉注射补液两种方式。

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到中度脱水,主要通过口服复方等渗盐水、柠檬汤、米汤等来补充和维持体液平衡。

静脉注射补液适用于重度脱水,可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体液和纠正电解质失衡。

案例分析:小明,5岁,因腹泻2天来就诊,大便次数约为10次/天,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伴有少量黏液,伴有轻度腹泻,体温正常。

经体格检查,小明脱水程度为轻度。

根据小明的症状和脱水程度,可以选择口服补液为治疗方法。

首先,小明需要停止进食含脂肪、纤维素、卤化物等食物,以减少刺激肠胃的物质。

其次,小明需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可以给予小明口服复方等渗盐水,每次100毫升,每隔半小时一次。

复方等渗盐水内含有适宜比例的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等成分,可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此外,可以给予小明清淡的汤类,如米汤、面汤、柠檬汤等,以补充体液和多种维生素。

同时,家属可以给小明补充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腹泻持续时间。

治疗过程中,家属需要观察小明的症状变化,包括大便次数、大便质地、脱水程度等。

如果小明的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恶化,应及时就诊。

小儿腹泻脱水液体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液体疗法时,需要注意给予适当的量,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以免造成电解质紊乱。

同时,家属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临床研究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临床研究

临床统计数 据分析 , ,L 4J 腹泻引起的脱水 约9 %属于轻 中度脱水 , 0 最宜使用 O Soa rh d ain sl ) R (rl e y rt a s口服补液 , o t 现在普遍 使用的是 世界 卫生组织提 出 O S液 , R 即用氯化钠 3 5 , .g 碳酸 氢钠 25 , .g 枸橼酸
[ e wo d l I fn i ir h a F ud t e a y ky r s n a tl d a r e ; li h r p e
4J腹泻是 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的常见病 , "L , 常经久不愈 , 病程迁延至 2月甚 至数年 。在发 展中 国家4 J腹泻 的发病 率很高 , ,L 是造成小 儿营
均 每天 5 。全部患 儿均有 腹泻黄 色或黄绿 色水样 或不消 化样便 , 次 合 并 营养 不 良 1 , 5例 贫血 2 例 。 7 12 液体疗 法 .
1 2 1 口服补 液 ..
2结果
本组 4 例 中 , 效 3 例( 0 5 , 效 3 ( . %)无效 l 2 2 显 8 9 . %)有 例 71 , 例( . 4 , %) 总有效 率为 9 . %, 8 6 住院 天数 4 天 , 均 4 3 。 ~6 平 .天
dar a i r he w e e e f r e r gu a fui t r y, t t r p u i e e t w a o e v d r p r o m d e l r l d he ap he he a e tc f c s s bs r e am o t m . Re u t The t al ng he s ls ot e e tve r t a 9 6 . Co cuso The fu d t r py s a n m po t t m e ho f r i an ie d a r a. a i s w o t f c i a e w s 8. % n l in i he a i a i l ran t d o nf t i r he l nd t i rh t a l i o pp y ng.

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补液原则

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补液原则

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补液原则
一、概述
小儿腹泻一般与病毒细菌感染,气候变化过快,温差过大,受凉后导致肠蠕动增强有关,如果发现小儿腹泻的情况,家长们最好是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小儿腹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一旦有脱水的情况,对小儿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今天大家来分享小儿腹泻液体疗法,补液体原则。

二、步骤/方法:
1、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主要是通过适当的途径,输入质、量的液体,实体业重新获得平衡的治疗方法,对小儿腹泻导致脱水的症状得到平衡,使体液的数量、分布和电解质成分发生变化。

2、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主要针对由于腹泻和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进行液体疗法,液体疗法能及时的补充脱水的症状,预防脱水,液体疗及时的平衡失调,补充累积损失量,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3、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补液原则,首先要解决血容量,要以先盐后糖的原则,以先快后慢的原则,先浓后淡的原则随时的调整,治中有防,要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来定量、定性,定时的补充。

三、注意事项:
小儿出现腹泻严重的话会引起脱水情况,一旦有脱水的症状,会让患者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们平时为了预防小儿出现腹泻
的情况,要注意小额的个人卫生,要注意小儿的饮食,不要给小儿吃不新鲜的食物,以免导致腹泻的情况。

儿科腹泻病补液原则

儿科腹泻病补液原则

儿科补液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 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腹泻病的治疗及液体疗法

腹泻病的治疗及液体疗法





检查 血、大便常规了解是否感染性腹泻,必要时作大便 培养找致病菌。查大便轮状病毒抗体,看是否轮状 病毒感染性秋季腹泻。 查血电解质,看是否高或低渗性脱水和低钾, 是否存在低钙、低镁。 查血气分析,看是否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处理原则 调整饮食,加强护理,纠正脱水、合理用药, 预防并发症 合理用药 抗菌素问题 微生态疗法。 对症 止吐 止泻问题 密切观察 大便次数及量、尿量、及时补水。 有变化随时处理
累积损失量: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1/2张
2/3张
常用2:3:1液
常用4:3:2液 可用6:2:1液;
高渗性脱水 1/3-1/5张
继续损失量:继续腹泻呕吐脱水量 ,1/2张液体,
常用2:3:1液;
生理维持量:排尿排便含水,出汗、皮肤不感蒸发、
肺呼吸丢失,补1/3-1/5张液体;
补液速度
根据脱水程度,分两种速度:
6:2:1液(1/3张) 2 生理维持液 (1/5张) 1
6
4
1
500
9
7.5
口服补液盐 Oral rehydration salt (ORS)
WHO推荐
口服补液盐的配方 成分 含量 (克) NaCl 3.5 NaHCO3 2.5 KCl 1.5 Glucose 20 Water 1000ml 此配方为 2/3 张, 含钾浓度为 0.15%.
补充累积损失量:扩容后或不需要扩容者,从本 阶段开始,目的是在8-12小时内纠正脱水。
补充量: 取决于脱水程度
重度=(总量-快速补液量)/2
中度=总量1/2
液体选择:取决于脱水性质;根据Na+检查结果
速度:8-12小时内滴完,约8-10ml/kg/h;

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和不同张力液体的配制

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和不同张力液体的配制

类型
盐水丢失比例 血浆渗透压 血钠浓度 病理特点 临床表现
病史特点
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失盐﹥失水
失盐<失水
失水为主
<280mmol
280-320mmol
>320mmol
<130mmol
130-150mmol
>150mmol
血浆区丢失明显, 严重者细胞水肿
细胞外液丢失为 主,细胞内液变 化不大
口腔粘膜稍干燥 口腔粘膜干燥
重度
昏睡或昏迷 皮肤弹性极差
口腔粘膜极干燥
眼窝及前囟凹陷
眼泪 尿量 周围循环衰竭 代谢性酸中毒 失水占体重百分 比(ml╱kg)
轻度
明显
有 略减少 无 无
少 明显减少 不明显 有
5%以下(30-50) 5%-10%(50-100)
极明显
无 少尿或无尿 极明显 严重 10%以上(100120)
静脉补液需做到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两补(见尿补钾、惊跳补钙)
液体疗法的实施
第一天的补液:①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 150-180ml╱kg,对有少数合并营养不良、肺炎、 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根据具体病情具体对待。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 子所能解离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 ╱58.5=308mmol╱L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 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 ╱84=1190.4mmol╱L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 相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儿科学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儿科学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间(2S)。 3、治疗反应:补液后12h左右
皮肤弹性恢复。 4、皮肤弹性差异:新生儿、
肥胖儿弹性好;营养不良者 差。
前囟眼窝
轻 度
稍凹
中 度 明显凹陷
重 度 极度凹陷
•前囟
闭合时间: 检查手法:
•眼窝
1、反映水代谢得敏感 指标,体征出现较早 (轻度脱水)。
2、判断治疗效果,治 疗补液后3~4h眼窝 抬起,若出现水肿,提 示补Na过多。
血浆
5 55 5
体液得成分 细胞内液: K+, Mg+,HPO4细胞外液: Na+,Cl-,HCO3-
在新生儿时期各成分变 化较大,血钾、氯较高,碳 酸氢根较低。
体液得交换
小儿每代谢100kal热量,约需 消耗水120 ~ 150ml,且年龄 越小, 所需热量越高,需水量 越多。
人体代谢100kcal热量所 消耗得水分(ml)
寒冷与炎热可使消 化功能紊乱
细菌感染引起腹泻得机理
细菌肠毒素得作用: 细菌
附着于肠粘膜上
肠毒素
肠道得水与电解质分泌增加
腹泻
肠道外感染
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病原体
肠道内感染
病原体 毒素 发热
消化功能紊乱
腹泻
发病机理
消化功能紊乱
非感染性腹泻多见
食物 积聚、发酵、腐败
肠蠕动 腹泻、脱水、电解质 紊乱与酸碱失衡。
唇粘膜
轻 度 稍干 中 度 干燥 重 度 干裂
轻 度 中度 重度
哭、尿
有泪尿稍减 泪少尿明显减少 无泪、无尿或少尿
酸中毒
轻 度 无 中 度 轻或中度 重 度 中或重度
末梢循环
轻度 好 中度 稍差 重度 极差,灰白冰冷,休克

儿科腹泻病、液体疗法复习题

儿科腹泻病、液体疗法复习题

腹泻病、液体疗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生理性腹泻2. 迁延性腹泻3 低渗性脱水4. 4:3:2 :4:3:2液5. 3:2:1 3:2:1含钠液6. :口服补液盐溶液7. 等渗性脱水8. 2:1 2:1等张含钠液9. 高渗性脱水二、问答题:1. 试述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2. 针对腹泻的患儿,如何调整饮食?3.试述生理性腹泻的临床特点。

4. 试述腹泻患儿静脉补钾的原则有哪些?5. 试述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6. 分别叙述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7. 1岁小儿,腹泻两天,试述治疗时如何选用药物? 8.1岁小儿,腹泻两天,试问如何指导其饮食?9. 一个10体重小儿,患腹泻病伴有低钾血症,试述静脉如何补钾?10.试述液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

三、填空题1.小儿腹泻伴等渗性脱水,其血清钠水平为( )、低渗性脱水血清钠水平为(),高渗性脱水血钠水平为()。

2.一个15公斤体重小儿,患腹泻伴重度低渗性脱水并休克,需要快速扩容,考虑用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 )小时内输入3.一个10公斤体重小儿,患腹泻伴重度低渗性脱水,不考虑进食,计划第一个24小时补液1500,其中应含10%葡萄糖()、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

4.针对腹泻脱水患儿静脉补液时,累积损失量的补充量为:轻度脱水补充(),中度脱水补充(),重度脱水补充(),累积损失量补充的成分为:等渗性脱水应补(),低渗性脱水应补(),高渗性脱水应补()。

累积损失量补充的速度为()。

四、判断改错:1.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患儿,大便可带血丝。

()2. 病程在2周内的的腹泻为急性腹泻。

()3 .治疗腹泻病最有效的饮食疗法就是采取饥饿疗法。

()4. 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原体。

()5. 腺病毒感染是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因。

()6. 病程在2月内的的腹泻为急性腹泻。

()7. 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

6、注意补充Ca、Mg。 、注意补充 、 。
补液效果的观察: 补液效果的观察:
脱水患儿经合理补液, 脱水患儿经合理补液, 3~4小时后 小时后 应尿量增加; 应尿量增加;6~12小时后酸中毒基本纠 小时后酸中毒基本纠 皮肤弹性恢复正常。 正,皮肤弹性恢复正常。 低钾需数天才能恢复正常。 泻组建议的静脉输液方法 年 龄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20ml/kg) )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80ml/kg) )
等张液 1岁以内 岁以内 1岁以上 岁以上 1小时 小时 1小时 小时
2/3或1/2张液 或 张液 6小时 小时 5小时 小时
说明: 说明: 现主张只给扩容和快速补液量(即累积损失量); 现主张只给扩容和快速补液量(即累积损失量); 之后重新评估患儿脱水状况,再定新的补液方案。 之后重新评估患儿脱水状况,再定新的补液方案。
4、碱性溶液 、 1)5%碳酸氢钠(含钠 碳酸氢钠( ) 碳酸氢钠 含钠595mmol/L) ) --高张(渗)液 高张( 高张 倍 稀释成1.4%SB 通常需加2.5倍 5%GS稀释成 稀释成 含钠167mmol/L) --等张(渗)液 等张( (含钠 ) 等张 2) 11.2%乳酸钠(含钠1000mmol/L) 乳酸钠(含钠 乳酸钠 ) --高张(渗)液 高张( 高张 倍 稀释为1.87%乳酸钠 通常需加5倍 5%GS稀释为 稀释为 乳酸钠 (含钠 含钠167mmol/L) --等张(渗)液 等张( 含钠 ) 等张
3、维持补液 (总量的 /2) 、 总量的1/ ) 1:2液 750ml (250ml/份) : 液 份 250ml Inj 500ml iv gtt 10%pot chloride 20ml 10~15gtt/min N.S 5%GS

小儿腹泻中度以上脱水的液体疗法及治疗体会

小儿腹泻中度以上脱水的液体疗法及治疗体会

后对患者症状 、体征 、辅助检查结果进行 比较 ,按痊 愈 、显 显的增效作用 。由于新型抗菌药物 的不断问世和广泛的临床
效、 进步 、 无效 4 级评定临床疗效 。痊愈 : 治疗 后症状 、 体征、 应用 ,导 致致病菌选择性耐药的产生 ,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
实验室及病 原菌检查 4 项均恢复正常;显效 : 治疗后病情 明显 和高度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临床治疗 带来困难 。多年来 , 急性
好转 , 但上述 4 中至少有 l 项 项未恢复正常;进步 : 用药后病 重症支气管肺炎仍是小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本文报道 的4 例 O
情有所好转 , 但不明显 ; 无效 : 用药后 7 5 时病情 无明显进步 均为重症支气管肺炎 ,且在 门诊接受过第一、二及三代 头孢 2. 或有所加重。痊 愈与显效合计为有效 ,并据此计算有效率 。 2结果 菌素 的治疗 , 易诱导 耐药菌株 的产生 。笔者在常规抗 生素 容
>8 个月8 (0 0 ; 例 4 .%)病程 6 0 , ~2 天 平均 1 天。两 组在 年龄、 损害 , 例(0 0 由于滴速过 决出现呕吐。对 照组 中也未 2 仅2 1 .%)
性别、病程 、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相似 。 见明显毒副作用。 头孢哌酮舒 巴坦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 , 是部分合成 的头
的有2 4 7 2 , 0 例(.%)其余均为低渗或等渗性脱水 。其 中临床判 完; 第二组液体 3 2 1 , ~1rl k . ) 8  ̄ 足累计损 : : 液 8 On/( g h ,h 1 .
13治疗方法 两组都按 支气管肺 炎的常规治疗 ,包括 输氧、 3讨论 . 雾化及湿化 、吸痰 ,维持机体水 电解质 、酸碱平衡 ,高热者 予 以物理 降温 ,纠正心 力衰竭和 呼吸衰竭 。观察组给予头孢 孢哌酮与舒 巴坦的复合制剂,头孢哌酮对革兰阳性 菌及革兰 哌酮舒 巴坦钠 8 ~lO /k d静脉滴入 , 日1 , 0 O mg ( g・ ) 每 次 或分 阴性菌都有 良好的抗菌作用 , 巴坦本身是一种竞争性 不可 舒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补充累积损失量:
总量2 -扩容量 静滴8~12小时,8~10ml/kg.h-1
答案提示
第一天补液
扩容:20×7.5=150ml 补充累积损失量:
2︰1液,(30分钟)
总量[(150~180ml/kg)×7.5x1/2]-150ml, 2︰3︰1液,8小时输入
(一)急性腹泻的治疗
第一天补液
5% 1.4% = 50 ? ?=14
NS 100 ml 5%GS 36 ml 5%碳酸氢钠 14 ml
问题5?
• 现需简便配制2:1液150ml, 应该如何配制? 即先 5%GS 500ml 10%氯化钠 30 ml 5%碳酸氢钠 47 ml 再 从这组液体抽取150ml ivdrip
5%GS 500ml 10%氯化钠 30 ml 5%碳酸氢钠 47 ml 5%GS 250ml 10%氯化钠 15 ml 5%碳酸氢钠 23.5 ml 5%GS 100ml 10%氯化钠 6 ml 5%碳酸氢钠 9.4 ml
电解质溶液
液 体 等渗 高渗 用 途 氯化钠 0.9% 3% , 10% 补充Na+ 碳酸氢钠 1.4% 5% 纠正酸中毒 乳酸钠 1.87% 11.2% 纠正酸中毒 氯化钾 10% 补充K+ 林格溶液,为等渗液,其组成为:0.86%氯 化钠、0.03%氯化钾、0.03%氯化钙
问题1?
“可用5%GS或10%GS稀释3.5倍即为1.4% 碳酸氢钠”怎么理解? 浓度5%是1.4%的3.5倍,所以要稀释3.5倍 5%GS ? ml 5%碳酸氢钠 10第一天补液
• 补液种类
根据脱水性质确定
• 判断脱水性质困难时,先按等渗性脱水 处理 等渗 低渗 高渗 1/2张含钠液 2/3张含钠液 1/3张含钠液

浅谈小儿腹泻的脱水补液处理

浅谈小儿腹泻的脱水补液处理

浅谈小儿腹泻的脱水补液处理作者:徐银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关键词】小儿腹泻;脱水补液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起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各具临床特点和不同临床过程,故在临床诊断中常包括病程、严重程度及可能的病原诊断。

1脱水时的补液量脱水时的液体疗法:小儿易发生脱水。

注意观察精神、眼泪、尿量、口渴、皮肤粘膜、眼窝、前囟、皮温及休克征。

尿少、皮肤苍白弹性差、明显口渴为中度脱水。

出现淡漠、昏迷、休克表现为重度脱水。

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ml/kg*d;重度失水:150-180ml/kg*d。

第一阶段:扩容头8小时,补1/2总量(速度为:10ml/kg*hr);等渗性脱水用1/2张(2:3:1液NS:5%GS:1.4%SB)(SB为NaHCO3);低渗性脱水用2/3张(4:3:2液NS:5%GS:1.4%SB);高渗性脱水用1/3张(2:6:1液NS:5%GS:1.4%SB);(重度脱水者用2:1液(NS:1.4%SB等张液)10-20ml/kg于半小时内快速扩容)。

第二阶段:补累积损失量后16小时,补1/2总量补1/3张(2:6:1)(速度为:5ml/kg*hr);重度酸中毒(HCO3¯第二天补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用1/4-1/5张含钠液补)。

注: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这两句是指先应用含钠液、张力高些,然后含钠液逐减,液体的张力也逐减。

开始的速度可快些,然后逐步减慢。

不见尿而补钾以防产生高钾血症,见尿而不补钾,可出现低钾血症。

2预防脱水、治疗脱水2.1预防脱水从患儿腹泻的一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ppt课件

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ppt课件

ppt课件
9
病因
• 肠道内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 轮状病毒 星状病毒 诺沃克病毒 札如病毒 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等
• 寒冷季节的小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
ppt课件
10
病因
• 肠道内感染的主要细菌 致腹泻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出 血性和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
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菌 其他(沙门菌、鼠伤寒、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乳糖酶的水 平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 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或白色念珠菌 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肠炎
ppt课件
14
病因
非感染性因素
• 饮食因素 食物的质和量变化(过早 喂淀粉和脂肪食物) 对牛奶或大豆等过敏 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 (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或 活性降低
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ppt课件
1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ppt课件
2
概述
•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 见病,临床主要表现腹泻和呕吐,严重病例伴有脱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小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至 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 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7
易感因素
• 婴儿生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物质较多,胃肠负担 较重,易发生消化不良
• 人工喂养比母乳喂养小儿肠道感染机会高10倍,因 缺乏母乳中许多因子,且易被污染
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腹泻患儿液体疗法

儿科护理学腹泻患儿液体疗法
儿科护理学腹泻患儿液体疗法
• 一、儿童正常水电解质代谢 • 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失衡
• 三、常见液体种类
• 四、腹泻病液体疗法
• 五、护理
本课内容
一、儿童正常水电解质代谢
1.体液的总量及分布
血浆 5%
间质液 40%
细胞内液
35%
新生儿80%
血浆
5%
间质液 25%
细胞内液
40%
-1岁70%
常用液体成份
溶液种类
血浆 NS 5%GNS 5%GS 5%NaHCO3 1.4% NaHCO3 10%KCl
每 100ml 含 Na+ 溶质量
142
154 0.9g
5g/0.9g
154
5g
595 5g
167 1.4g
10g
K+ 5
1342
Cl103 154 154
1342
HCO324
595 167
纠正酸中毒
轻度酸中毒,可以不另行补碱。 中、重度酸中毒时,则须补碱纠正。
无血气分析时: 按5%NaHCO3 5ml/kg 计算减半输入 有血气分析时: 5%NaHCO3 ml数=(-BE)×0.5×体重(kg)
原因: 吐泻时丢失大量碱性肠液 进食少,热卡不足,肠吸收不良脂肪分解过多,产生大量酮体 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无氧酵解增多大量乳酸堆积 脱水肾血流量减少肾排酸能力下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三、常用液体种类
常用溶液
• 非电解质溶液: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 • 电解质溶液 :0.9%氯化钠溶液 ,碱性溶液 (5%碳酸氢钠溶液,11.2%乳酸钠溶液),10%氯化钾溶液 • 混合溶液 :各种不同渗透压的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配成 ,2:1含钠液,2:3:1含钠液,1:4含钠液 • 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溶液)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更多旳水进入细胞 细胞更膨胀
不同性质脱水

间 质
细胞
正常
间 细胞 血质

失水>失钠
血 间 细胞 质水
用生理盐水治疗
高渗性脱水
血浆高渗 间质\细胞液低渗
细胞外液渗透压 更多旳水进入细胞外液
胞内脱水
细胞内液
累积损失量 第二阶段
定性: 等渗性脱水:1/2~2/3张 低渗性脱水:2/3张 高渗性脱水:1/3张
等渗液与等张液
等张液:溶液旳渗透 压接近血浆
如0.9%NaCl、 1.4%NaHCO3
而10%NaCl、 5%NaHCO3、10%KCl为 高张液
GS不算张力
溶液张力
---张力是指溶液溶质旳微粒对水旳吸引力,溶液旳浓度越大,对水旳吸引 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旳张力,是以它旳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 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旳比值,它是 一种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应物质浓度旳一种数值
举例:
用5%碳酸氢钠和5%旳葡萄糖配成50ml 1.4%旳碳酸 氢钠 5%碳酸氢钠ml=50ml×0.28 =14ml 5%葡萄糖ml=50ml-14ml=36ml
常用液体旳配制
4.用10%氯化钠和5%碳酸氢钠配制2:1等张含钠液 公式:
10%氯化钠ml=2/3×液体总量ml×0.09=0.06×液体总量 ml 5%碳酸氢钠ml=1/3×液体总量ml×0.28=0.093×液体总量 ml 5%葡萄糖ml =液体总量ml -10%氯化钠ml-5%碳酸氢钠ml
只需记住0.09、0.28、0.06、0.093四个 系数,和能判断液体张力。
小儿液体疗法旳基本原则
1.“三段”、“三定”、“三见”、 “三先”、“三观”、“一变”原则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继续进食,合理调配,维持营养;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控制肠道内外感染;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避免滥用抗生素。

1.饮食疗法1继续母乳喂养,鼓励进食。

2如果人工喂养的婴儿年龄小于6个月,他们可以继续每天喂养牛奶或乳制品;>对于6个月大的人,他们应该每天吃他们习惯的食物,如粥、面条、烂米饭等,并且可以喝一些新鲜果汁或水果来补充钾,以避免消化不良的食物。

3腹泻严重或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4~6小时,但不应禁水。

禁食时间≤6小时,应尽早恢复饮食。

2.液体疗法1预防脱水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或其他清洁饮用水;人工喂养儿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

建议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个月者,50ml;6个月~2岁者,100ml;2~10岁者,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2轻度至中度脱水者可口服补液盐或口服补液盐,剂量ml=体重kg×50~75,4小时内服用;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指导母亲为孩子服用口服液。

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①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h],②ors液服用量不足,③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小时,患儿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

4小时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3.中度至重度脱水患者需要住院并进行静脉补液。

前24小时的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持续损失和生理维持。

补充累积损失量:1.根据脱水程度,液体体积略为30~50ml/kg;适度50~100m1/kg;重量为100~120m1/kg。

2液体种类根据脱水的性质,等渗性补1/3~1/2张,低渗性补2/3张,高渗性补l/3~1/5张。

婴幼儿腹泻的简便液体疗法

婴幼儿腹泻的简便液体疗法
补给 。
重 度 脱 水 伴 有 休 克 表 现 者 先 以 2 1液 按 2 / g静 脉 : 0mL k
推 注 , 2 i 注 完 。继 之 静 脉 滴 人 4: : 于 0r n内 a 3 2液 ( 相 当 于 或 此 的液 体 )0mL k ,0 0滴 / n滴 人 。脱 水 症 状 基 本 纠 6 / g 3 ~4 mi 正 后 , 当减 慢 速 度 , 适 然后 再 给 32 1液 6 L k ,0 J / :: 0 m /g2 ~3 D滴
输 液 的速 度 必 须 根 据 脱 水 的 程 度 调 节 , 般 先 快 后 慢 。 一 先快 速滴 人 2 /g的液 体 , 后 再 根 据 情 况 调 整 。速 度 过 0mL k 然 慢 脱 水 难 以 纠正 , 快 则 会 造 成 急 性 肺 水 肿 及 急 性 心 力 衰 竭 。 过
×体 质 量 。在 临 床 上 , 际 的补 给 量 为计 算 所 得量 的 12 , 实 / 然 后根据情况追加 。
5 输 液 的 速 度
① 每 日补 给 液 体 的 总 量 等 于 累 计 损 失 量 +当 日继 续 丢 失
量 +生 理 需 要 量 。补 液 的 途 径 包 括 静 脉 滴 注 、 口服 补 给 。轻 度 脱 水 可 口服 O S盐 液 , 重 度 脱 水 应 静 脉 补 液 。 ② 累 计 损 R 中
维普资讯

35 . 64
现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en orao nert rd inl h ee n s r d i 0 8A g 7 2 ) dr unl f t a dT aio aC i s dWet nMein 20 u ,1 (3 J I g e t n a 法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
小儿秋冬季腹泻以病毒感染多见,其中 病毒、冠状病毒、肠道病毒等 集聚性 念珠菌、曲菌、毛霉菌, 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 秋冬季节腹泻:80%由病毒引起 空肠弯曲菌 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小儿夏季腹泻以细菌感染多见,其中以
耶尔森菌 蓝氏贾弟鞭毛虫、阿米巴 其他: 沙门菌、金葡菌等 致腹泻性大肠杆菌最多见

正常水平
正常水平
正常水平
血 浆
组 织 间 隙
细 胞 内 液
血 浆
组 织 间 隙
细 胞 内 液
血 浆
组 织 间 隙 脱水征相对轻
细 胞 内 液
脱水征相对重
isotonic dyhadration 电解质损失
hypotonic dyhadration 电解质损失>水
hypertonic dyhadration 电解质损失<水
大量水样腹泻
【 pathogenesis 】
invasive enteritis
侵袭性细菌
侵 袭 性 肠 炎
附着在肠粘膜侵袭和繁殖
炎症改变 (充血、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渗出和溃疡)
水和电解质不能完全吸收
腹泻
便中大量红、白细胞 严重中毒症状
【 pathogenesis 】
imroperfeeding enterit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低钾血症 hypokalemia


原因:
吐、泻丢失大量含钾消化液;
进食少,钾的摄入量少; 缺钾时肾脏继续排钾; 在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 低钾症状 表现:精神不振、肌无力、腱反射消失、腹胀、

肠鸣音减弱、心律失常、心电图u波等。
【clinical manifest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病
考试大纲: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5)液体疗法(小儿体液特点及其平衡失调、常用溶液配制、液体疗法基本实施方法)
考点明细:
充分理解小儿腹泻病的概念
重要的致病因素都有哪些
各种常见类型肠炎的鉴别要点
小儿腹泻的补液治疗
一、概念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与成人腹泻是不同的。

二、病因
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不成熟。

2)营养需求大,消化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低、排空快;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初乳中)均较低。

4)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抗生素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等)、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

家畜乳中虽有上述某些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属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其次有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2)细菌感染:致腹泻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

)、空肠弯曲菌等。

3)真菌
4)寄生虫
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2)气候因素
腹泻的临床分期(了解)
急性腹泻(小于2周)、迁延性腹泻(2周~2个月)、慢性腹泻(超过2个月)
三、临床表现
急性腹泻的临床表现:症状可轻可重,没有特异性。

轻症往往由于饮食或肠外感染引起,重症常常由于肠内感染导致,中毒症状明显,常伴有脱水、严重的胃肠道表现和电解质紊乱表现。

(1)重点看重症腹泻的特殊表现:
1)胃肠道症状明显——上吐下泻,频繁,甚至于有消化道出血。

2)脱水:常发生等渗或低渗性缺水。

3)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低镁血症。

(2)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重点)
1)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

症状轻,大便蛋花汤样,量多,次数多,水分多。

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相对较缓,大便臭。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临床表现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相似。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急,腹泻重(更频繁),大便黏冻带脓血。

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以腹痛为初期表现,然后再出现腹泻,也有血便。

黏附性大肠杆菌肠炎
3)空肠弯曲菌肠炎,人畜共患,以侵袭性感染(中毒症状重,粘液脓血便)为主。

4)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动物或人直接传染,严重病例可发生肠穿孔或腹膜炎。

5)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6)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暗绿色海水样便。

—真菌性肠炎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

需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及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注意寻找病因如有无喂养不当、肠道外或肠道内感染等。

(2)鉴别诊断
首先判断患儿是属于侵袭性感染还是非侵袭性。

在鉴别时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非侵袭性感染——主要与生理性腹泻、先天性肠道酶类缺乏或相对不足等进行鉴别,较简单。

侵袭性感染——主要与菌痢和坏死性肠炎鉴别。

五、治疗
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注意诊断准确,避免医源性感染);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1)调整饮食不是禁食。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脱水往往是急性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液体疗法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问题。

1)基本补液原则:病情轻,能口服尽量口服,病情重,有必要静脉补时别犹豫。

明确一个问题——张力。

1张——————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即等张溶液。

生理盐水——1张,等张溶液。

葡萄糖———没有张力。

1.4%碳酸氢钠溶液——1张,等张溶液。

常用的补液盐有如下几种:
—2:1含钠液:生理盐水与1.4%碳酸氢钠溶液以2:1的容积比进行混合配制,为一种等张溶液。

—1:4含钠液: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以1:4的容积比进行混合配制,为一种1/5张溶液。

—2:3:1含钠液:盐糖碱混合液,6份的量,其中有3份没有张力,故该溶液张力为1/2张。

—4:3:2含钠液:盐糖碱混合液,9份的量,其中有三份没有张力,故该溶液张力为2/3张。

2 )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盐(ORS,2/3张)可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轻度脱水口服液量约50~80ml/kg,中度脱水约80~100ml /k,于8~12小时内将累积损失量补足。

3)静脉输液:适用于中度及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1第一天怎么补?
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 /kg。

2溶液种类的选择
溶液种类: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应根据脱水性质(等渗、低渗、高渗)分别选用,一般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

3输液速度的选择
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继续损失的量和速度,对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应先快速扩容,20ml/kg,2:1等张含钠液,30~60分钟内快速输入。

累积损失量(扣除扩容液量)一般在8~12小时内补完,约每小时8~10ml/kg。

4纠酸问题
脱水严重,往往伴有重度酸中毒,所以可以考虑补充等渗碳酸氢钠,目的不单纯是纠酸,而且包括扩容。

5补钾时机的选择及原则
见尿补钾,氯化钾静滴浓度不得超过0.3%(40mmol/L),每日输注时间不应小于8小时,严禁静脉推注。

6第二天怎么补?
改口服,若腹泻仍频或口服液量不足,仍需要静脉补液。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天,1/3~1/5张含钠液补充。

继续损失量是按“丢多少补多少、随时丢随时补”的原则,用1/2~1/3张含钠液补充。

半天到1天内输注完毕。

(3)控制感染
水样便患者,一般情况好,没有中毒症状,没有必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粘液脓血便患者考虑使用敏感抗生素.
(4)其它治疗(了解)
肠道微生态疗法
肠黏膜保护剂
避免用止泻剂
补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