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物联网-水文水利自动测报解决方案(水利监测系统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物联网—水文水利自动测报
解决方案
阅读提示
版本及修改记录
目录
1.综合概述 (5)
1.1.方案背景 (5)
1.2.自动测报系统存在的问题 (5)
1.3.自动测报系统工作体制 (6)
1.3.1.自报式 (6)
1.3.2.查询应答式 (6)
1.3.3.混合式 (6)
1.4.编制依据 (6)
2.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7)
2.1.指导思想 (7)
2.2.规划原则 (8)
3.总体解决方案 (9)
3.1.系统总体设计考虑 (9)
3.2.系统设计深度 (9)
3.3.系统工作流程图 (9)
3.4.系统体系结构 (11)
3.5.系统组成 (12)
3.5.1.遥测站 (12)
3.5.2.传输网络 (13)
3.5.3.中心分站 (13)
3.6.遥测站的规划 (13)
3.6.1.信息源 (13)
3.6.2.传感器 (13)
3.6.2.1.雨量观测技术要求 (13)
3.6.2.2.水位观测技术要求 (14)
3.6.2.3.常用水位传感器知识简介 (15)
3.6.3.遥测终端(RTU)功能 (16)
3.6.4.遥测站的供电 (17)
3.6.5.防雷和接地系统 (17)
3.6.6.视频监控系统 (18)
3.7.传输通信方式 (18)
3.7.1.超短波通信 (18)
3.7.2.短波通信 (18)
3.7.3.卫星通信 (18)
3.7.4.PSTN通信 (19)
3.7.5.GSM/GPRS通信 (19)
3.7.6.3G/4G通信 (19)
3.7.7.混合通信方式 (19)
3.7.8.通信方式选用原则 (19)
3.8.中心分站 (19)
3.8.1.组成结构 (19)
3.8.2.计算机网络规划 (20)
3.8.3.网络安全性设计 (20)
4.自动监测与预警云平台构想 (22)
4.1.软件的逻辑结构 (22)
4.2.数据库结构设计要求 (23)
4.3.预报方案编制方法 (23)
4.4.预警信息等级划分 (24)
4.5.自动测报系统功能规划 (24)
4.5.1.数据接收处理功能 (24)
4.5.2.应答与信息查询功能 (24)
4.5.3.数据库管理功能 (25)
4.5.4.数据输出功能 (25)
4.5.5.设备自检与状态告警功能 (26)
4.5.6.水务值班 (26)
4.5.7.水文预报功能 (26)
4.5.8.实时监控功能 (26)
4.5.9.数据编辑 (26)
4.5.10.Web数据检索查询 (27)
4.5.11.优化调度控制功能 (27)
4.5.12.数据交换 (27)
4.5.13.会商系统 (27)
4.5.14.系统管理 (27)
1.综合概述
1.1. 方案背景
根权威统计,我国水利的基本情况为,我国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有45203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有22909条;境内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800多个;境内现有各类水库84926,其中大型水库415座,中型水库2618座,小型
水库81893座。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
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安全度汛一直是我国防汛抗洪的难点和重点,目前主要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及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已经基本建成水雨情测报系统外,中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溪流、地方小型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已成为当前全国防汛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大部分缺少必要的水雨情测报及闸门联动控制、堤坝安全监测等设施,检查手段落后,隐患极大。
一旦发生局部暴雨洪水,极易引发溃坝、溃堤事件,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毁灭性灾害,在此种情况下,建立一套自动水情测报系统,实现水位、雨量实时监测、以及必要对坝堤进行必要的在线渗压、渗流、应变等实时监测并预警就是非常必要的,当发生异常情况,有关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水文水利自动测报系统属于应用现代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过相应的传感器感知江河流域降雨量、蒸发量、河流湖泊水位、流量(流速)、风向风速、水质、闸坝的闸门开度、渗压、土壤墒情等数据,并实时存储、处理、报送的信息系统,属于非工程性防洪措施。
通过此信息系统的建设,可将某一流域或区域内的水文气象、水资源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递至决策机构,以便进行洪水预警和水资源优化调度,减少水害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可通过先进的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观测河道、水库、湖泊及涵闸等运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直观的图像信息。
1.2. 自动测报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水文水利自动测报是一项高科技、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上野外自然条件恶劣、缺乏运行管理经验等因素,虽然我国已大量部署在大江大河,水利工程,也有相当的经验,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l、目前在运行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火多采用超短波组网,大流域的超短波系统需建多级巾继站。
中继站大多建在比较高的山头上,系统在运行中比较容易遭受雷击,壁垒设计较严格,建设中继站有时需要花费较大的费用,有的地方建设条件较差,由于交通不方便,系统维护比较困难。
2、对于人烟稀少的流域,特别是高山中继站不可能有人看管,往往是人为或者其他破坏严重的地区。
由于经费渠道的不同,水文站点的建设也不相同,存在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
3、在以往的系统功能设计时多以洪水预报为最终结果,而就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水调和电调结合更为重要,且应将水电调结果通过通讯网络或其他方式传输给上级部门,以利数据共享,充分发挥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作用。
4、遥测设备的品种较多,由于厂家不同,设备性能有些区别,甚至差别明显。
传
感器仍显单,水位传感器仍以浮子式水位计为主,缺点是需要建设水位测井,成本高。
其它的压力传感器、超声波水位计等存在精度不高,量程不大问题。
有些传感器必须从国外进口,诸如雨雪量计、温度传感器、河道的流量传感器等。
如何选配是关键。
5、许多单位重建设,轻管理,运行人员和运行费用不落实。
6、卫星数据资源匮乏也是困扰测报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问题都会给水文水利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不好,不仅影响测报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会給人民和国家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1.3. 自动测报系统工作体制
根据规范要求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包括三种工作体制:自报式、查询应答式和混合式。
应根据功能要求选择。
1.3.1.自报式
在遥测站设备控制下每当被测参数发生一个规定的增减量变化或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即向中心站发送所采集的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接收设备始终处于值守状态。
自报式是双向通信方式,在遥测站设备控制下每当被测参数发生一个规定的增减量变化或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即向中心站发送所采集的数据,中心站收到数据后,给遥测站发送“确认”信息,告知遥测站这组数据接收正确或是接收错误。
1.3.
2.查询应答式
由中心站自动定时巡测或随机呼叫遥测站,遥测站响应中心站的查询指令,将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中心站。
定时自动巡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数据处理和预报作业的需要确定。
1.3.3.混合式
系统兼容自报式和查询—应答式两种工作制式。
现在是运用最为广泛的。
特别是采用公网组网(包括V AST、北斗)的自动测报系统,为了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又节省运行费用,采用混合式工作制式组网比较合理。
在汛情不紧张、数据量小的时间段内用查询—应答式;当出现暴雨或水位变化较快时以自报方式加报。
1.4. 编制依据
①《防洪标准》(GB50201-2014);
②《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
③《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2010
④《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2006
⑤《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2015
⑥《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22482-2008;
⑦《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1-2003;
⑧《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 651-2014;
⑨《水资源监控数据传输规约》SZY 206-2012;
⑩《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SL/T180-2015);
11《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415-2007);
12《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范》(SL566-2012);
13《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
14《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268-2001)
15《水工建筑物测流规范》(SL20-1992);
16《通信技术导则》;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PC/G13);
18《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8);
19《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20《电子计算机系统安全要求规范》;
21《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22《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4《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纲要》;
25《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总体设计报告》;
26《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指导书》。
2.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1. 指导思想
自动测报系统作为防汛抗洪的重要预警支撑系统,其信息化、智能化的程度尤为重
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发展和在科研中的引入与应用,将确保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为“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测报网络平台,为防汛调度决策、抗洪抢险、救灾智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2. 规划原则
在综合分析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按照以下设计原则进行项目规划设计。
(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涉及水文测验、水文报汛、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多个领域,并且信息采集、通信、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和应用水平发展很快,为便于系统的扩展、升级和优化,系统设计坚持以国家相关的标准和水利部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为基础,统一规划,构建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的互联互通的自动测报信息系统,它是系统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2)先进实用、高效可靠
遥测站是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信息采集的重要节点、信息源,然而遥测站的水情信息采集、报汛通信环境条件恶劣。
因此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在注重技术先进性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高效、可靠、低功耗、维护方便、经济合理,并符合国家标准以及适合本系统工作特性的优质产品;
(3)资源共享、体系开放
各类信息源和信息传输都遵循现行国家或行业的标准规范、以及系统建设中制定的标准或规定,尽量使资源共享,供各相关部门使用,保证系统具有共享性;按开放式系统的要求选择设备和设计网络,采用符合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的设备,应用层协议,并为今后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扩充留有接口,保证系统具有高度开放(灵活)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系统。
3.总体解决方案
3.1. 系统总体设计考虑
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考虑到水文水利自动测报系统多数地处丘陵山区,交通较为不便,遥测站远离管理中心,分布面广,且无人值守。
因此:
·必须满足XXX水利枢纽洪水预报及调度要求;
·设备要求结构简单、易维护、性能先进、可靠性高、省电,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制式及组网力求简单,重要水文站、水库站增加有线通信互为备份;
·必须工作稳定可靠,各项技术指标要达部颁标准,满足部颁数据传输规约要求;
·尽可能利用原有设施,降低系统的造价:
·应考虑到XXX的防汛联网要求,为今后的发展及其它网络和上级主管部门留有通信接口。
3.2. 系统设计深度
完整水情水利自动测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联网分级层报系统,由遥测站→中心分站→中心站→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层层上报,也支持特定情况下越级报告。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已经组成基本测报网,因此本方案主要考虑遥测站与中心分站之间的构建。
3.3. 系统工作流程图
系统是利用物联网、遥测、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完成流域或测区内水文、气象、汛情、工情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为工程防洪、兴利、优化调度
提供服务的自动化系统。
系统由各种传感器、通讯设备、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软件组合而成。
可分为遥测站、信息传输通道(简称信道)和中心控制站(简称中心分站)三部分。
系统的工作流程可概括为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和处理四个部分。
3.4. 系统体系结构
1、感知层,为信息来源的基础,通过不同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来完成,主要监测项目为:
变形监测:括水平位移(横向和纵向)、垂直位移(竖向位移)坝体及坝基倾斜、表面接缝和裂缝监测;
渗流监测:混凝土坝渗流监测包括坝基和坝体扬压力、坝基和坝体渗漏量、绕坝渗流和地下水位监测;土石坝渗流监测包括坝体渗流压力、坝基渗流压力、绕坝渗流、渗流量监测。
渗压监测:也叫应力监测,混凝土坝的应力括混土的应力和应变、钢筋应力、钢板应力监测;土石坝的应力包括孔隙水压力、土压力、接触土压力、混凝土面板应力监测。
水文监测:监测项目有水位、水温、流量等;
气象监测:监测项目有气温、雨量等;
视频监测:对关键部位,诸如坝体、闸门、水文标尺等位置进行监控;
2、传输层,监测数据传输交流的基础,是数据传输的介质。
通信网络种类主要有PSTN,GPRS/3G /4G 网络通信,短波、超短波、北斗卫星、光纤等等方式,他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实际应用不同要求选用相应网络构成低成本的物联网;
3、数据层是业务应用软件系统运行的基础。
由多个相对独立又互有关系的数据库组成。
主要包括基本数据库、监测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空间地理数据库等。
4、应用层是主要进行监测数据的接收、检测、计算处理、存储、分析、安全评价预警、统计、整编、查询等过程。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处理系统、资料整编系统、统计分析预警系统、WEB查询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结合当前的技术特点,以GIS为展示平台,合理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具有弹性伸缩,高效管理、按需获取展现平台,可以构建山洪灾害智能预警平台提供扩展升级的空间。
3.5. 系统组成
物联网采集器手机
3G/4G
物联网执行器
摄像头
数据库应用服务器WEB 服务器路由器
整个系统由遥测站、传输网络和中心分站组成。
上图网络传输是示意图,实际选择有线还是无线网络组网,根据采集点实际通讯环境决定。
3.5.1. 遥测站
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各种水文信息,如降雨量、蒸发量、水位(潮位、地下水位)、流量(流速、水量)、风向风速、水质等。
其特点是快速、准确、 信息量大。
水文自动测报遥测站根据采集参数的不同可分为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水质站、闸位站、流量计量站等。
它主要由采集器(遥测终端RTU ,以下简称遥测站终端)、传感器、摄像机、光伏供电组成。
它是以遥测终端为核心,实现水情信息的采集、预处理、存储、传输以及查询应答、可编程等测控功能。
3.5.2.传输网络
根据遥测站与中心分站距离的远近、当地地形、通信条件等选用无线或有线通信方式。
其中,无线通信又分为短波、超短波、移动蜂窝通信、卫星(VSAT、北斗)、微波、无线扩频等多种方式;有线通信有PSTN、光纤等。
从应用角度看,有专网通信和公网通信方式:专网通信是指专门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服务的通信网络,一般为自建通信系统,如短波、超短波、微波、光纤通信方式。
公网通信是指有专业运营商服务的、面向公众的通信网,如移动通信、卫星、程控电话网等。
3.5.3.中心分站
①实现信息接收、处理、检索和存储。
接收实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检查、整理、计算、显示并存储于数据库内,供控制中心或更高一级防洪调度辅助决策系统使用。
向用户提供实时雨情、水情信息和各种检索功能。
②应用最广泛的是实时联机预报及水资源调度系统,主要是实时洪水预报模型和设计应用软件支持的系统。
其特点是计算时间短、计算精度高。
辅助控制水闸。
3.6. 遥测站的规划
遥测站主要由传感器、遥测终端(RTU)、供电系统及防雷和接地系统等组成。
系统的信息采集流程包括由传感器对信息源进行系统需采集的各种参数的原始测量,并将测量值变换成机械或电信号输出,再由RTU 将测得的状态或信号转换成可在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格式。
3.6.1.信息源
信息源包括水雨情信息、大坝变形信息、测站工况信息等。
说明:目前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中涉及混凝土大坝建设必须部署大坝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复杂,资质要求高。
因此我们重点针对安全监测是当前
3.6.2.传感器
1)雨量传感器。
一般采用翻斗式雨量计。
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定分辨力。
2)水位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的种类较
多,有浮子式、压力式、气泡式、非接触式、电子水尺等。
其中,浮子式水位计应用最广。
3)其他传感器。
对蒸发、墒情、水质、温度、湿度、变形等参数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下面是主要传感器技术要求:
3.6.2.1.雨量观测技术要求
太阳能电池板
①承雨口口径:Φ200+0.6mm;
②分辨力:当测站为基本雨量站时,年平均降雨量≥800mm的测站采用0.5mm的雨量传感器,年平均降雨量<800mm的测站采用0.2mm的雨量传感器;对于非基本雨量站,南方湿润地区可选用1.0mm的雨量传感器,北方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可选用0.5mm 的雨量传感器;
③测量误差(准确度):较大降雨量的误差采用实测降雨量与其自身排水量相比较的相对误差检验;较小降雨量采用绝对误差检验。
不同分辨力的雨量传感器量测精度详见表2.4-1
④环境条件:工作温度0℃~+50℃,工作湿度≤95%(40℃);
⑤可靠性指标:在满足仪器正常维护条件下,MTBF≥25000小时。
3.6.2.2.水位观测技术要求
水位信息采集设计主要包括水位观测设施和水位传感器,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项目分辨力
自身排水量(mm)
≤10 >10 ≤12.5 >12.5 ≤25.0 >25.0
0.2mm ±0.2mm ±2%
0.5mm ±0.5mm ±4%
1.0mm ±1mm ±4%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浮子水位计、压力水位计和超声水位计、雷达水位计进行水位观测。
对已建有水位自记井且可利用的监测站选用浮子式水位传感器;未建井或不能建井的测站,视河流及水情特点配备压力式(压阻式、气泡式)或超声式水位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
①分辨率:水位传感器的分辨率为1cm。
②测量误差:95%测点的允许误差±2cm,99%测点的允许误差±3cm。
③环境条件:工作温度-30℃~+50℃,工作湿度<95%(40℃)。
④可靠性指标:在满足仪器正常维护条件下,MTBF≥25000小时。
(2)水位自记观测井建设要求
适宜新建水位自记观测井的测站,应以建设简易水位自记井为原则。
井筒可采用直立式或斜井式,一般可选用水泥管、钢管、铸铁管或PE管;井口直径应根据所采用的浮子式水位计及有关水位观测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同时需考虑防淤积的措施。
(3)气泡压力式水位计安装要求
①气泡压力式水位计应放置在位于基本水尺断面处的仪器房内,其传感器感应探头需设置在水面以下。
②管道敷设时应沿河岸护坡顺坡而下,不能出现负坡,以免感压管内结露,形成水栓。
③为解决大变幅水位观测问题,可结合各站实际情况,分多级敷设压力感压气管或至中水处敷设感应探头。
3.6.2.3.常用水位传感器知识简介
1、浮子式水位计
利用浮子跟踪水位升降,以机械方式直接
传动记录。
用浮子式水位计需有测井设备(包括
进水管)。
浮子式水位计信号输出方式:格雷码、
R485、2-20mA模拟量输出。
适合岸坡稳定、河床冲淤不大的低含沙河
段。
浮子式水位计在中国应用较广。
2、气泡压力式水位计
根据压力与水深成正比关系的静水压力原
理,运用压敏元件作传感器的水位汁。
上端装
有压力传感器和气源的管子插入水中,以恒定
流向管子里通入少量空气或惰性气体,压力传感器即可
测出管内气体压力,此值与管子末端以上水头成正比,
通过记录系统转换成水位。
气泡式水位计信号输出方式:SDI-12,RS232,
RS485。
该仪器的压力传感器不直接与水体接触,可不建测
井,特别适用水体污染严重和腐蚀性强的工业废水等场
合。
国外应用气泡式水位计较普遍。
3、超声波水位计
是反射式水位计的一种,应用声波遇不同介面反射
的原理来测定水位。
分为气介式和水介式两类。
气介式
以空气为声波的传播介质,换能器置于水面上方,由水面反射声波,根
据回波时间可计算并显示出水位。
仪器不接触水体,完全摆脱水中泥沙,
流速冲击和水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水介式是将换能器安装在河底,向
水面发射声波。
声波在水介质中传播速度高,距离大,也不需要建测井。
声波水位计信号传输:RS-232、RS-485、TTL电平、4-20mA模式
输出、并行口输出、电流环输出。
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河口、渠道、船闸及各种水工建筑物处
水位测量。
但容易受风浪的影响,尤其是闸下水位,水流急,浪涌大,
所以闸下不宜安装超声波水位计,水面泡沫多时也不宜用超声波水位计。
4、雷达水位计
雷达波测量到水面的距离,实际上是一台雷达测距仪。
雷达波测量不受温度、湿度、风速、降雨等环境因素影响。
雷达水位计信号传输:RS-232、RS-485、4-20mA模式输出
适用范围:
●河流水位,明渠水位自动监测
●水库坝前,坝下尾水水位监测
●调压塔(井)水位监测
●潮位自动监测系统,城市供水,排污水位监测系统
缺陷:雷达波易受漂浮物的影响;雷达波无法识别水面和地面。
3.6.3.遥测终端(RTU)功能
遥测终端(RTU)是安装在远程现场的电子设备,用于完成被测参数的数据采集、存贮(显示)和传输控制,并通过通信设备与信道完成数据传输。
RTU将测得的状态或信号转换成可在通信设备上发送的数据格式,还可将从中央计算机发送来的数据转换成命令,实现对设备的功能控制。
RTU基本功能如下:
a)设置功能:可进行站号、增量随机自报限值、定时报段次、测站时钟、水位和雨量基值、公式、测量开始时间、时间间隔等设置。
b)数据采集功能:具有多种(开关量、数字量、模拟量)传感器接口,能自动采集到1.0cm的水位变化值和0.5mm的降雨量;水位采样间隔可编程设置,并具有数字滤波功能。
c)具有定时自报、超限加报、定时或随机查询应答等工作方式,工作方式可编程设置。
1)定时自报:按预先设置的定时时间间隔,向中心分站发送当前的水位、雨量数据,同时包括测站站号、时间、电池电压、报文类型等参数。
2)自动加报:在规定的时间内水位变幅以及降雨强度超过设定值,即超限值,且在设定的发报时间未到时,自动加密报送次数。
如预先设定水位连续变化>±10cm,连续降雨>5mm时,自动加报,以实时获取数据特征值。
(超限值可根据测站实际设置)。
3)应答查询:测站能响应监测中心的查询,按接收到的指令报送实时数据和批量数据。
d)固态存储功能:按照测站不同观测时段的要求,实时存储测站水雨情、坝体的数据。
数据存储格式满足《水文资料整编规范》的要求。
1)现场固态存储:测站采集的水位、雨量、坝体现场带时标存储,可存储1年以上水位、雨量的数据,存储间隔可编程(雨量存储间隔为5min及5min的整倍数,最小间隔为5min;水位存贮间隔为5min及5min的整倍数,最小间隔为5min)。
2)现场和远程查询、下载功能:可通过一键式“U”盘取数和便携式计算机现场取数,也可通过召测/预召测进行远程取数,而且保持数据格式一致,数据下载文件格式满足测验整编要求。
其中,一键式“U”盘取数只需插入“U”盘,按下取数按钮即可自动完成现场取数;召测/预召测可在中心站实现远程取数,中心站发出召测指令,只要遥测站上电(每天至少一次),即可完成远程取数。
e) 支持多种通信方式接入:可选用卫星通信、GSM、GPRS、超短波及PSTN中的任意两种组成主备式数据通信传输网,当主信道发送失败时,可自动切换到备用信道发送。
f)具有人工置数功能:可在测站通过人工置数方法将流量、人工观测的水位和其它水文参数置入并发送至中心分站。
g)可实现事件或定时自报,查询、应答等多种工作体制。
h)现场和远地编程:可在现场和远地对遥测设备进行各项参数设置和读取的编程操作。
i)响应召测功能:根据中心分站发送的召测指令,将测站采集的当前值,或过去的记录值,或所有已存贮的数据通过指定的信道或指定的路径发送。
j)支持休眠唤醒工作方式,以降低测站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