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民主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反对帝国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联俄 联共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 扶助 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农工 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族 主义
反满族贵 “新”在反帝 族专制
“推翻帝制, 新”在强调民权 民权 普遍性; 主义 建立国民的政府 反帝反封相结合
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
中共民主革 命纲领
共社 产会 主主 义义
革 反命 帝目 反标 封一 致 :
新三民主义
共资 和产 国阶 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
阶级属性决定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 三 民 主 义
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核心、政策原则
三 大 政 策
纲领、奋斗目标
方法、手段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 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 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 义或半三民主义。
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享 有一切自有及权利。 资产阶级掌握→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
维护农工利益 “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点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的地方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对外:反对帝国 主义侵略;对内: (前提) 即用革命手段推翻 民族革命 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中国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即用革命 民权为一般平民 (核心) 手段推翻封建帝制, 所有,凡真正反 内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 对帝国主义之个 政治革命 容 和国。 人及团体,均得 享有一切自由及 权利
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 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 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
神和坚持不懈的革命主
义精神。最终走上了与
共产党合作之路。
今天我们从中山 先生身上学到那 些品质?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爱 国
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进取、 斗争
从孙中山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1、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精神。 2、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
——毛泽东
3、影响
源自文库
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与高涨
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 萌 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提 出: 《民报· 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 为三民主义 实 践: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挫 折:旧三民主义指导下革命活动相继失败 发 展: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国民大革命 再挫折:大革命的失败
再 见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 个人与革命指导思想的重大飞跃。新三 民主义主要“新”在( )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 三大政策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本质区别: 最低纲领: 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 中 制、彻底的土地纲领 共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思考:孙中山领导的一些列捍卫民主共和的 斗争先后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 取得胜利。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方案在中国 行不通。 向西方学习不能挽救中国。
明确反帝 强调普遍 平等的民 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即核定地 平均地权,节制 资本,实行耕者 (补充和 价,增价归公。 有其田。 发展) 社会革命
关注农民 和工,维 护农工利 益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 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 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 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2、提出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 重新解释为新“三民主义”.
3 、内容 [ 动动脑]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凡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增加了哪些 各民族一律平等。 不反帝→反帝 内容,新在何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1.(2008海南历史,17)列宁在 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 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 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2.(2008年广东单科,7)《民报》
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
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课标要求
1.掌握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背景、提出、 内容、评价.
2.比较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不同
3.掌握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相继失
败,认识到必须寻求新力量、新途径。 (2)俄国 十月革命 的影响
(3)
孙中山 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
(4)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积极 性: P59 评价
推翻封建帝制,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国民 共享”是资本主义土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 地纲领。
局限性:未明确反帝(族);未将 整个封建主义作为斗争对象(权) ;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生)。此 决定了资阶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 反封的革命任务。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区别
对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叙述 全面的是( ) A 反对帝国主义 B 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 C 既反对帝国主义.又反对国内 的民族压迫 D 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漫画所示三民主义内容中,属于民权主义的是 ( )
A.“创立民国”
C.“耕者有其田”
B.“平均地权
”
D.“节制资本”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 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 为它( ) 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 间有何内在联系?
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
新 三 民 主 义
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核 心
三 大 政 策
方法、手段
纲领、奋斗目标、 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5、新三民主义的评价
进步性
1、成为国共合作的 政治基础。 (原因:与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2、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练一练
例 .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
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 国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突出 的区别是 ( ) A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B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C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节制资本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 1、背景 三民主义指导下的革命活动均以失败告终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 2、内容
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将旧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比较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 暴力手段推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 不反帝——反帝 族 翻清朝封建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反满——民族平等 统治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推翻封建帝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权由资产阶级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 民 制,建立资 所有——一般平 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权 产阶级共和 民共有 一切自由及权力 国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民 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田” 生 平均地权 关注工农 的政策
看材料,孙中山为挽救革命决定依 靠哪些新力量?
3、为民族革命鞠躬尽瘁的精神。
练一练
例: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 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
练一练
例: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 因为它 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前提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其局限性的决定因素: 内容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 内容 内容 妥协性。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
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社会革命) (政治革命) 补充和 核心 发展
三民主义的评价:性质
民主革命纲领.
平均地权(后提出耕者有 民生 扶助 “新”在更 其田)节制资本(控制 平均地权 农工 主义 关注农民和工人 私人资本)
◎ 追赶世界潮流——发展三民主义
1917年十月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共成立
20世纪初,世界和中国革命形势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 追赶世界潮流——发展三民主义
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 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 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 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材料二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 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 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局限性
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1925年3月12日, 一代伟人孙中山病 逝于北京,终年59 岁。弥留之际仍口 呼 “和平”、 “奋斗”、 “救中国”。
[知识拓展]
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 第一次: 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 ,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次: 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 共产党合作(最伟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