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
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高陵区工业经济基本情况
高陵区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泾渭夹角板块的泾河工业园南区和泾渭河北岸工业板块,包括泾河工业园北区和经开区两部分,其中经开区与高陵区以股份合作模式共建,按股权比例为高陵区提供经济贡献。
西安泾河工业园,是全省最早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建成面积 65 平方公里,入住企业569 家,规模以上企业 159 家,投资过亿元企业 179 家。
自2011 年以来,泾河工业园基本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石油设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
从总产值上看,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
2018 年高陵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23.22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9.68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8.73亿元,同比增长3.7.
从税收来看,近三年持续稳定增长。
2016 年税收收
入为121117 万元,2017 年税收收入为 154224 万元,2018 年税收收入为 189828.5 万元,工业税收收入与税
收总收入占比分别为 2016 年的 32.63%,2017 年的
34.93%到 2018 年的 33.52%。
税收持续稳定增长。
从经
济结构来看,规上工业仍保持为中坚力量。
高陵区2017
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59.28%;2018 年规上
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 55.4%。
从工业企业来看,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规模持续扩大。
2017
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147 家。
截止2018 年底,全区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共计 159 家。
从规模方面看,亿元以上企
业 68 家,10 亿元以上企业 17 家,50 亿元以上企业 1 家。
从区工业经济在全市的排名来看,贡献比重保持在前三位。
2018 年高陵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各区县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各区县的比重第三位。
二、我区制造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总需求放缓,土地、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约束日益加剧,高陵从县域经济向市区经济转型所遗留的历史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也面临着制造业经济体量小、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较短,产业层次较低、产业资源亟待整合等系列新问题。
(一)、工业结构不优,风险抵御力不足
从我区工业业占比来看,“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
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名列前三,合计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6.6。
从前100 名企业税收贡献看,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仍是主要贡献行业。
我区的制造业主体为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主要
是汽车配套产业,大多数为陕汽配套,商产品附加价值低,无自身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末端,市场风险抵御
力低,且受陕汽影响过大,这些汽车配套产业的经济贡
献因受制于陕汽经营状况和政策环境的变化,造成经济增
长不稳定,时有起起落落的局面,严重时甚至产生区域结构
性衰退。
(二)、制造业结构层次低毛利率较低
制造业结构层次低,带动作用不明显。
区属工业80以上是传统制造业,产业链条短,产业上下游链条缺失,产业聚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品价值处于产业链低端,与周边区域产业联系较为松散,难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报告》(长江商学院科技创新与创业副院长、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洁教授发布)显示,94%中国制造业企业毛利率低于15%。
经调研,我区90%以上制造业企业毛利率低于15%,约在7%—12%左右。
(三)、制造业企业技术含量低,科技投入少,形成不良循环
工业区内高新科技企业为数甚少,大部分制造业企
业为配套加工产业,产业技术层次偏低,技术含量不高,工
艺传统,装备简陋,行业门槛低,竞争企业多导致利润较
低,企业无钱投入研发,形成了向下的不良循环。
目前,
按照抽样统计计算,我区70%以上的企业研发基本无投入,
25%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年收入的5%。
(四)、土地供需矛盾较突出
一方面是区上土地指标供应趋紧。
目前国土资源部门核准的可开发面积已基本开发完,无法及时补充所需土地,项目用地指标存在一定缺口,直接影响制造业项目的落地及开工建设。
另一方面是企业土地使用较大浪费,土地使用效率不高。
实地调研发现泾河工业园内企业采用传统简易彩钢结构厂房占绝大部分,而多层楼宇式厂房较少。
这种工业企业传统厂房平铺式建设,用地有较大浪费。
企业土地使用中尚有较多剩余未建设用地,或者绿地占用土地较大的情况,投资强度不足。
国土局用地调研数据表明,泾河北部共 68 宗工业企业用地总面积为 588.99 公顷,截止2018 年5 月,已建成面积501.69 公顷,未建设面积87.30 公顷。
整体土地利用强度较低,容积率不达标企业土地总面积占已建成企业面积的81.84;建筑密度不达标企业总面积占已建成企业总面积的74.23,共37 宗地块;低效用地占比较高,其中,企业建设滞缓,预留地面积较大,低效用地面积占调研总面积的50.41,共28 宗。
三、制造业发展对策建议
2018 年,高陵区力行“追赶超越”,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壮大,不断取得佳绩。
在当前国际、国内的新经济常态下,我区要抢抓中国制造 2025,大西安“北跨”战略、渭北工业区发展和西安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工业强市”的等诸多机遇,积极应对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正视存在问题,把握发展机遇,按照按照“聚力一二三,建设主城区”工作目标,积极推动区属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集聚,着力提升我区产业形态,做好产业升级,全力推动高陵区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把握三大机遇,切实利用政策红利
一是把握好中国制造 2025 所带来的机遇,《中国制造2025》发布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新技术冲击下,中国制造业,乃至全球制造业格局都面临着大调整。
在这一重大历史时期,高陵区要抓住实体经济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实施制造业创新建设,加速传统技术改造提升,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及高端装备业方向转变。
二是大西安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机遇,大西安目前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北跨”使得渭北区域成为工业新重镇、城市新组团。
高陵区位于大西安发展战略的工业大走廊上,给高陵区发展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高陵区要利用好大西安发展机遇带来的直接性政策和
经济红利,跨过发达地区发展所经历的所有阶段,直接进入先进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新领域,积极实践,推动高陵区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2018 年 11 月 20 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了《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西安市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2018—2025 年)》和《关于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三个通知,推进落实西安市汽车产业的发展。
规划中定位高陵、阎良、临潼装备工业组团产业园区,以陕汽商用车、吉利新能源汽车等整车生产为发展建设主体,配合建设零部件配套设施,重点发展发动机、车架、汽车传动与电子等关键零部件,延伸汽车产业链条,形成西部重要的专业化汽车配套产业基地。
到 2021 年,零部件产值达到 300 亿元。
到 2025 年,零部件产值达到 600 亿元,配套率达到 30%。
(二)、做好产业布局规划,打造制造业功能片区
我区应当充分利用西安市第四次城市规划修编,争取在修编调规结束前完成高陵区工业发展规划,将工业经济发展主动摆入区域经济中,以科学而有前瞻性的发展蓝图和目标来影响调规,改被动为主动,加强西安市相关部门及调规咨询机构协调沟通。
高标准编制高陵区工业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立足高陵,着眼西安,放眼全国,高起点、高站位制
定高陵区工业发展规划,以现状产业空间分布为基础,综合考虑区域产业空间关系的协调、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约束等多重因素,创新产业布局,打造汽车产业、半导体、智能制造、机器人等特色鲜明、产业链协同高效的特色工业经济功能片区。
(三)、全方面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转型
一是制定政策,在产业调整的重点环节进行调控,全面考虑现有产业发展升级、落后产能退出等产业调整的重点环节,实行“综合绩效评估”按照单位面积产出、单位能耗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将企业划分为鼓励类(A 类)、自我提升类(B类)、帮扶改造类(C类)、低效落后类(D类),凸显产异化,出台奖励及退出政策,通过政策奖励、资金扶持,引导和鼓励A、B、C类企业,通过制定阶梯水电价、排污权和用能预算化管理等手段倒逼D类企业自行退出;二是制定产业准入制度,按照国家鼓励类行业目录确定准入产业,对入区企业以“亩产论英雄”,制定入区标准,删选高附加、可持续发展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