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两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两种方法

一、学会历史学科的语言表达方法

先请大家看一到试题,这道题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在我讲解完以后依然有不少学生不懂。于是,我换了一个方式讲解,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语言理解不够。

鸦片战争以后,很多人感叹中国出现的巨变。李鸿章对时局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他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这里的“奇局”、“大变局”应指()

A. 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历史潮流

B. 列强侵略中国,导致中国社会巨变

C. 太平天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

D.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选A、B、D的学生差不多,答案是B。有的学生就想不通。选A的认为,这一变局的主要原因不就是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潮流吗?B不过是这一原因的结果。选D的却认为这一变局最根本的变化就是“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B只是表面现象。看起来这些分析都有道理,实际上,却反映了学生们对历史的误解。为什么说是误解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试题中的问题是“奇局”、“大变局”应该指什么?而且还特地加上“这里的”三个字作为提示,这就是问“李鸿章这句话中的‘奇局’、‘大变局’应该指什么?”学生的误解是将“指什么”看成是“为什么”或者“本质是什么”。这说明平时学生做题时思考的太少。“指什么”就是直截了当地回答。这一类“指什么”的问题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如新文化运动、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的服饰变化。另一种是观点,上述题目中李鸿章的话就是一个观点,此外,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从思考方式上看,对这些现象或观点进行直接概括或解释,就是“是什么”或“指什么”。而“为什么”是问历史现象或观点的原因。“本质”当然是历史现象或观点的实质。

第二,从选项来看,A、B、D这三句话是一样的吗?A项、B项看起来都是说的原因,但是,A项指向根本,B项指向一般。D项的内容体现在最后两个字“变化”,这与“变局”看起来相似。这也是部分学生选择此项的原因。不过,这个变化涉及的是“近代经济结构”,而B项仅仅指出社会巨变。从题目的要求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李鸿章的观点,可是,A、D两项显然不是李鸿章能够说得出来的语言,完全是现代人的看法。接近他的看法只有B。这就涉及到对历史的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巨大变化”这样的史实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这样的语言具有历史感,是当时的人对此的评述。而选项A、D的表达完全是今人的思维方式。B则体现了一个基本的看法,虽然历史感不如李鸿章的原话,但是,从直接体现其观点来

看,无疑是最适合的。

有的学生对不同语言难以作出区分,他们认为,这些话不是差不多嘛?从来没考虑过几句话之间还有什么区别。如果学生有这种想法就对了。这说明学生平时学习历史时,对历史语言的特点没有注意。我们是在用语言进行思考的,不同学科的语言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学生没有注意到历史语言的特点,学生如何用历史语言来思考问题呢?所以,上面举出的例子就是提醒学生要注意历史语言有时代感,或者叫历史感。

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这道题从题干到不同的选项,虽然都是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表达,可是,表达的方式各不相同,针对的问题当然也不同。这些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不同的表达语句针对的问题

A. 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历史潮流变局的主要原因

B. 列强侵略中国,导致中国社会巨变变局的直接原因

C. 太平天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变局产生的后果之一

D.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变局产生的深刻变化

如果学生能理解这些表达的变化规律,就可以看懂下面题目的变化了。这些变化体现出同一个知识点的题目变化方式,也就是说,一道题可以演变成三道题。学生只有这样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历史课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能按照历史方式来思考问题,也才能举一反三,做到事半功倍。

鸦片战争以后,很多人感叹中国出现的巨变。李鸿章对时局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他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

(1)导致“奇局”、“大变局”的主要原因是(A )

(2)“奇局”、“大变局”导致的最重要的影响是(D )

(3)“奇局”、“大变局”影响下的一场内部动荡是(C )

A. 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历史潮流

B. 列强侵略中国,导致中国社会巨变

C. 太平天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

D.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学会历史学科的思考方法

要学会思考,先要知道自己是怎样思考的。只有发现自己思考的局限与不足,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思考方式,提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个例子来说,鸦片战争是学生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内容。可是,如果只会记忆,不会思考的学生,就很难解决下面的问题。而如果学生不能把握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难以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无法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那就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这个问题如下:

古代中国中央政府与管辖范围外的政权,建立的以中国朝廷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关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中央政权成为一元的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等级性的中央政权的外藩。但是,鸦片战争以后,这个体系逐步崩溃了。请回答:(1)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关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不少学生连连摇头。经过一番思考,他们写下这样几句话,我略作概括,列出四点:

变化的原因:

(1)国力衰落,国际地位降低;

(2)英国国力强盛,由于工业革命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朝贡关系不适合英国;

(3)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丧失;

(4)列强入侵加剧,中国经济衰退;

因为在自己背诵的内容中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所以,很多学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在书上找答案,一边找一边写。目前,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如果问鸦片战争的影响,很多听话的学生会将课本中的观点一一背出来。好一些的学生则在题目稍作变化时,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对答案进行删减或组合。像这样的题目,需要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独立思考成为关键。怎么样思考呢?当然从分析题目开始。

第一,这道题首先应该回答的是“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才能回答“变化的原因”。有学生感到奇怪“这里面没有发生变化的问题呀!”从文字上看,确实没有。但是,这个问题是隐含在里面的。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先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变化”,才能去分析变化的原因。还有学生对此想不明白,这主要学生们做过的考试题都是一一对应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以后再遇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