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一,企业社会责任

1,概念

1)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组织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是组织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组织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2)企业社会责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下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

2,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风险点

企业至少应当关注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下列风险:

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

4)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3,原则

企业应当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实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1,安全生产建设责任管理

1)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生产。

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2)企业应当重视安全生产投入,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健全检查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不得随意降低保障标准和要求。

3)企业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员工安全意识,重视岗位培训,对于特殊岗位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企业应当加强生产设备的经常性维护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4)企业如果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妥善处理,排除故障,减轻损失,追究责任。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严禁迟报、谎报和瞒报。

2,企业产品质量责任建设管理

1)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产品质量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企业应当规范生产流程,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禁止缺乏质量保障、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产品流向社会。

3)企业应当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售后发现存在严重质量缺陷、隐患的产品,应当及时召回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缺陷、隐患产品的社会危害。

企业应当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3,企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责任管理

1)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制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积极开发和使用节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企业应当通过宣传教育等有效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

2)企业应当重视生态保护,加大对环保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技术支持,不断改进工艺流程,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实现清洁生产。

企业应当加强对废气、废水、废渣的综合治理,建立废料回收和循环利用制度。

3)企业应当重视资源节约和资源保护,着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防止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掠夺性或毁灭性开发。

企业应当重视国家产业结构相关政策,特别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和传统产业改造,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

4)企业应当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监控制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有关规定的,企业应当承担治理或相关法律责任。发生紧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应当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企业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责任管理

1)企业应当依法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贯彻人力资源政策,保护员工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保持工作岗位相对稳定,积极促进充分就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应当避免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批量辞退员工,增加社会负担。

2)企业应当与员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员工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员工薪酬。

企业应当建立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薪酬的正常增长机制,切实保持合理水平,维护社会公平。3)企业应当及时办理员工社会保险,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员工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健康管理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按期对员工进行非职业性健康监护,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

企业应当遵守法定的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确保员工的休息休假权利。

4)企业应当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建设,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员工职业教育培训,创造平等发展机会。

企业应当尊重员工人格,维护员工尊严,杜绝性别、民族、宗教、年龄等各种歧视,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5)企业应当按照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社会需求,积极创建实习基地,大力支持社会有关方面培养、锻炼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6)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公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支持慈善事业。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实践及理论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与发展后,当今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尽管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几乎遍布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与研究在世界各国也随处可见,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先行地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是公认的事实(Carroll, 1999)。 十七岁的哈佛学生艾伯斯泰德(Nicholas N. Eberstadt)于1973年在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下完成了一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他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概括为古典阶段,中世纪阶段,商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及企业化阶段(Eberstadt,1973)。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企业始于工业革命。因而把工业化时期(1800-1930)作为始点来追溯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变与发展比较合乎逻辑,也更有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早期的实践及有关理论的发展作一综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能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与理论发展有所启发与借鉴。 十九世纪的美国企业社会责任 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与理解是不一样的。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开始,生产过程逐步专业化,传统的家庭企业向工业化企业转变。纺织业与钢铁业首当其冲。工业化的产物之一是公司城的形成与发展。一个或几个企业在一个小镇蓬勃发展,逐渐成为这小镇的主宰。企业希望有一个适合它员工居住的社区环境,希望能在这社区招募到它所需要的劳工与技师。简言之,公司城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与经济状况成了所在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而使得企业自愿或不自愿地参与到社区的方方面面。 在把传统工业转变为现代制造业的过程中,在面对社区建设的新挑战中,企业领导人开始有意识地走到一起。一批在新英格兰地区的商人们,可以说美国现代工业的先行者,组成了波士顿商会(Boston Associates)。这或许是最为著名的早期美国企业领袖的组织。对本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是他们对雇员及雇员生活环境的充分关注。 波士顿商会的宗旨是为员工提供好的工作与居住环境,吸引合格的工人。他们在社区里建造学校、图书馆、医院、商店、住房等等,给那些从农村来的姑娘与小伙子提供受教育与社交的条件。洛厄尔(Francis Lowell)是波士顿商会的早期领导人。他的个人经历及人格对波士顿商会的工作有很大影响。1811年,洛厄尔曾经到过英国与苏格兰。被马克思称为空想社会主义先行者的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已在那里进行了十多年的实验。尽管没有资料表明洛厄尔与欧文见过面。但记录表明洛厄尔的确到过离欧文的实验工厂不远的地方。他至少应该听说过欧文的实验。欧文希望通过他的实验来证明给员工好的报酬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对雇主与工人同样有利。洛厄尔在这一点上与欧文极为相似。在洛厄尔任波士顿商会会长期间,他与其他一些工业城的雇主们致力于社区的建设,关心雇员的生活。在当时的工业城,企业与社区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至于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来自公司还是私人也不是泾渭分明。在当时,许多企业是个人或家族所有,因而这种“公私不分”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经过多年经营,这些坐落在麻省的工业城成了新工业秩序的样本,吸引了许多来自美国各地甚至欧洲的访客。遗憾的是这些工业样板城好景不常。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经济萧条与生产过度使得竞争加剧,价格下降,利润也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大量的爱尔兰移民加入就业大军。对这些新移民来说,工作机会远远胜于报酬多少,至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更是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从《建筑师业务基础》谈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建筑是一门科学,但并不是一门“纯科学”,它和社会、经济、政冶、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代背景、社会意识对建筑的主宰和影响是巨大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建筑需要跟随潮流,需要服务政冶,这个大的框架可能无法改变。这个客观背景也决定了每一个时代的建筑师的平台。当然一些有思想有个性的建筑师可以在时代潮流的风口浪尖上有所作为,但建筑作为一种社会集体的产品,有作为的建筑师,有影响的作品也一定是建筑师的力量和社会力量合成的产物。阐述这一层的意思是我个人认为建筑师在很多场合下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我们不能被动而无为,在工作时要清晰自己的职责,要服务社会整体的利益,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意识,这个意识我想也应该是讨论新焦点“适用、经济、美观”的一个前提。这次讨论之所以有意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当前建筑创作十分活跃、建筑活动十分繁忙之际,重新又提出一个建筑对于国家、单位以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以及关系到生命财产。只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建筑质量才能有根本的保证。“十五”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迅速的增长,使得建筑工程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显然,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去年上海公寓火灾事件就是在建设质量管理中的一个漏洞。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首先只有国家对工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检查,工程建设质量才能更好的提升。认真把握住每一个细节,才能创造出优质工程。我们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工程建设管理条例,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的进行。才能使施工企业不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对工程建设管理是早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检验门卡。各个项目,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状况,不仅关系到国家建设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仍然面临工程水平不高的严峻事实。所以我们更要加强国家的监管力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重要环节关卡,完善国家工程建设管理法,为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建设单位管理是建筑工程的建设的最初的阶段,是工程项目准备阶段的开始。工程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的又一保障,对建设单位的管理是对其数量、资质、监理过程的管理。规范建设单位市场,严把建设单位资质,逐步形成质量高、分级合理、数量适中的建设单位市场,这样有利与在监理市场中引入良好的竞争机制,对于提高建设单位质量十分有利。国务院曾发出一系列关于重视工程质量的指示,国家建设部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建设工作的中心和首位。相信经过工程建设单位不懈努力,建筑工程质量会做到大幅度提高。 首先,通过工程建设单位控制减低了工程造价,使投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以提高建设工程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避免项目投资的失误。在设计阶段引入建筑工程监理,通过专业化的工程监理企业的科学管理,可以更准确的提出建设工程的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质量要求。通过设计阶段的监理活动选择出更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设计方案实现建设单位所需的建设工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 第二,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单位在监督管理承接单位履行建设工程的同时也要求建设单位履行合同,从而使监督管理体制在客观上有一种约束体制的作用,起到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建设行为的做用。建设单位不敢忽视工程质量同时建设单位人员常驻现场督促承接单位改善施工管理,对所使用的设备,对前道工序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不准进入下道工序。这种严格的约束体制使工程质量达到保证。

浅论公司社会责任

浅论公司社会责任 [摘要]《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公司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界定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入手,分析公司社会责任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公司社会责任应当具备的内涵及当前我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构思我国如何更好实现公司社会责任模式,以推动公司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 2005年,我国修正的《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第一次明确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其一项义务。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便成为商法理论和实践中都不容回避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公司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公司作为拟制的法人,与自然人一样作为民商事主体,除了其自身运行发展需要应遵循一定的规则、规律外,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众多公司缺乏对承担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不仅体现在对劳动者权利和消费者权益的侵害,更重要的是对公司自身的竞争力,乃至综合国力的增强均带来消极影响。其实,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其承担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承、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共同发展的关系。公司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可低估;同样,公司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也必然促进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承担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责任或义务,最终实现与社会共同发展。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除了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公司本身的利益外,还应当考虑与公司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群体的利益,除了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相关人群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如资源的利用、用工问题、环境问题等一切与社会相关的事项所应尽到的责任或义务。 2005年修正的的《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新增加的规定“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倡导性条款还是强制性条款引起学者们的热烈讨论。该条规定是对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般原则性规定,并非倡导性条款,倡导性仅是为了某种需要而提倡如何去做,其境界与定位较高,违反亦无相应的法律惩罚。而《公司法》规定的是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是必须遵守的一项义务,责任的承担就必须落到实处,而不是可有可无、可作为或不作为,若违反应具有相应的承担责任方式,违反了什么义务就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如《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承担什么责任均有明确规定。这就说明《公司法》规定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并非倡导性条款,而是必须遵守且具有相应法律后果的原则性规定。 公司存在于社会之中,两者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公司作为一个组织,一个拟制法人,就似一个国家对其公民必须要求对国家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一样,公司作为以一个营利为目的的社团组织,其生存和发展与社会息息相关。社会是公司的利益来源,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是公司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必须要靠政府指导和社会成员共同营造。公司作为社会中存在的一个社会团体,要在经营过程中实现其营利目的就必须注重其与

XX公司社会责任报告

XX公司社会责任 一、公司治理制度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自20xx年集团组建以来,公司把公司治理与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建立起以《公司章程》为基础,以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总经理工作细则等为主要架构的系统科学的规章体系。形成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为主体结构的决策、执行、经营管理、有效监督等权力制衡机制,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等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实现了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公司发展 20xx年,公司围绕改革、创新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营销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开展自主创新,注重财务预算和成本考核,强化公司防御和控制风险能力,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0XX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XXXX万元,公司利润总额XXXX万元 三、产品管理 公司一贯秉承“以质量保生存,以质量树品牌,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促发展”的质量方针。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严把产品质量关,建立产品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控制、技术保障、生产过程控制、销售环节控制等各个环节加强质量控制与保证,为客户提供放心产品。公司先后被评为百强企业、重点企业、AAA级资信企业。产品先后被评为XX名牌产品。 四、人才培养 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的措施,对引进

的人才为其解决配偶的工作、住房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来的高兴、干的满意。通过这一措施,这几年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了多名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200多名,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公司组织实施各类在岗培训400余人次。并鼓励职工走自学成才之路,目前已有多名职工取得大、中专毕业证书,并且大胆使用人才。近年来,已有10余名人员走上中层管理岗位,20余名走上技术管理岗位。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公司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在目前社会条件下过得很艰辛,公司从关心和保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严管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又非常重视关心员工生活和思想。公司为了解决员工的住宿问题,给员工创造一个家的温暖,前后投入XXXX多万元,新建3幢高层公寓楼给员工居住。每年春节,公司领导层都会对全体员工进行慰问。 五、环境保护 公司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注重履行企业环境保护的职责,积极践行环境友好及资源节约型发展。 将环保管理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深入产品生产各个环节。首先,公司在各部门中加强宣传,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其次,将环境管理指标落实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起从企业高层、中层到班组基层的目标责任制,形成管理网络,及时通报各部门产排污情况,做到责任到位,奖惩分明,真正把环境保护和环境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行无纸化办公,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公司积极引入财务电算化、ERP管理、内部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完善OA办公系统,实现办公无纸化,不仅节省了纸张耗费、通信费用和邮寄费用,而且也减少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近 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 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 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 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 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 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 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 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 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 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 1、同级观。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 次之分,是并列关系。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 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 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 责任。而J.J.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 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 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斯 蒂芬?P?罗宾斯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 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2、层级观。在此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履行具体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 层级观念,以著名的金字塔模型为代表。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基.B.卡罗尔(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 德和慈善期望,并形成金字塔形状。底层为企业的经济责任,也是企业最基本 的社会责任,指企业首先负有生产、盈利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责任。第二层为 企业的法律责任,即企业需要在法律要求下履行其经济使命。第三层为企业的 道德责任,包括道德标准、规范,反映了股东、员工、消费者和社区关心公平 公正的期望,以及对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等。顶层为企业的慈善 责任,即企业自愿开展行动或者项目来促进人类福利的发展,体现了社会要求 企业成为优秀企业公民的愿望。

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

浅析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 ------以中建三局三公司为例 摘要: 对所有企业来说,社会责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共性责任,比如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比如保护职工健康和安全;比如保护环境等。另一个是特性责任,这是根据各行业属性来决定其内容的。对建筑企业来说,其社会责任无疑具有鲜明的特征。比如促进就业,这对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企业来说,具有先天的优势。由于拥有庞大的劳务队伍,建筑企业在促进就业上往往比其他企业更加卓着。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如民工讨薪、建筑污染等。农民工讨薪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讨薪事关社会和谐。建筑污染则是有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完整地认识建筑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关键词:污水排放、民工工资按时发放、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 企业 二、分析 当今的建筑业企业管理者时常需要考虑社会责任,如雇员关系、资源保护、产品质量与安全等。这就是分析有关社会责任的两种不同观点:古典观点和社会经济学观点。古典观点主要主张管理学当局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弗里德曼认为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就是从股东的最佳利益出发来从事经营活动,他认为股东只关心财务方面的回报。他还主张:不管何时,当管理者自作主张讲组织资源用于“社会利益”时,都是在增加经济成本。弗里德曼仅仅支持限于为股东实现组织利润的最大化。社会经济学观点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保护环境和增进社会福利,企业还要对社会负责。社会经济学观点认为、企业组织不仅仅是经济机构,社会接受甚至鼓励企业参与社会、政治和法律事务。 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加入了一种道德的要求,促使人们从事使社会变得更美好的事情,而不做那些有损于社会的事情。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从事于有助于改善社会的事情,绝不限于法律要求必须做的或者经济上有利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是正确的、符合道德的。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做正确的事情,因为它自觉有责任这样做。与社会责任相对照,社会义务只是符合基本的经济和法律标准的限度。社会义务是指一个企业承担其经济和法律责任的义务,这是法律所要求的最低限度。若只是以社会义务作为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企业在追求社会目标时将仅限于有利于其经济目标的程度。这种做法是以社会责任的古典观点为基础的。 由此可见,农民工讨薪反映的是建筑企业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建筑企业违反了契约,即民工与企业达成的劳动合同,但是农民工在讨薪过程中发生的不幸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使得关系协调的成本由整个社会承担,所以可以认为建筑企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污染并将污染处理的成本外部化也体现了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的缺位。 三、解决方法 1.认识和强化建筑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2.培育建筑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 ①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 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者建立、推行和实践组织共享价值观的一种管 理方式,共享的价值观构成了组织文化并影响组织的运营方式和员工的行为方式。建筑 业企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至少可以发挥4种作用:为建筑业企业管理决策和行为充当指 路牌;可以塑造员工的行为并沟通建筑业企业对其成员的期望;可以将建筑企业的业务与 重要的社会问题相联系,并改善其营销成效;共享价值观也是在建筑企业中建立团队精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1]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1]

内容摘要: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修正了传统公司法奉行的股东中心论,其强调公司在以营利为最大化目标的前提下,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本文认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其营利性目标并不冲突,反而会大大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因此,应大力倡导公司自觉的承担社会责任。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性质实现途径 问题提出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企业不择手段追求利益,漠视社会责任的事件屡有发生。随着社会经济力量的日益增强,公司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消极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比如,公司在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的同时,还对消费者进行欺诈、造成周围甚至是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等等。公司的以上各种行为,使本应该属于其应付出的成本,却变成了社会的负担,并且进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引起了学者们对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高度关注。 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

归结为只为股东的利益服务。换言之,公司社会责任,就是指在强调公司营利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公司的社会性。 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意义 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法律手段的公司,现在已经统治了整个社会,成为确立生活方式准则和公民生活模式的机构,它引导、形成、指挥、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前景。但是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与公司同时存在的其他相关群体。例如职工、消费者、债权人、中小竞争者及当地社区当地环境等,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经济力量与公司差距太大等原因,其在公司的各项法律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时时刻刻受到公司力量的牵制。公司的设立、经营活动和解散不仅涉及到少数人和公司的利益,而且涉及到广大公司、债权人、公司雇员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基于此种考虑,必须要强化公司社会责任。 公司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如同自然人生存在社会上一样。人不仅具有动物的自然性一面,而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英国国际工商领袖论坛(IBLF)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运营应当公开透明, 符合伦理道德, 尊重劳工群体, 保护自然环境, 从而既能为股东又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 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 美国商业责任协会(BSR)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通过尊崇伦理价值, 以及对人、社区和自然环境的尊重, 实现商业的成功。 百科:企业社会责任(英文: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里对其利害关系人应付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基于商业运作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财政和经营状况外,也要加入其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考量。 利害关系人是指所有可以影响、或会被企业的决策和行动所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团体、母公司或附属公司、合作伙伴、投资者和股东。 我们(李正,2007,会计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 它的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福利的义务;它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传统原则的修正和补充;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是企业在经济责任之外所承担的责任, 它包括法律规定的活动和企业自愿从事的伦理活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2年1月7日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81条指出, “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它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在第86条指出, “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应关注所在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 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结合上文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内涵的界定、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相关内容、我国的国情③以及上述不同研究者的内容分类, 并随机抽取我国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进行试用和访谈一部分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以下六大类共包含十七小类活动属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范畴(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外延): 环境问题类(污染控制、环境恢复、节约能源、废旧原料回收、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其他环境披露)、员工问题类(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培训员工、员工的业绩考核、失业员工的安置、员工其他福利)、社区问题类(考虑企业所在社区的利益)、一般社会问题类(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关注犯罪或公共安全或教育等、公益或其他捐赠)、消费者类(产品质量提高)、其他类(例如, 考虑银行或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社会责任管理办法

XXXXXXX公司 社会责任管理办法 1 目的 推动公司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不断提升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发展。 2 适用范围 公司本部及所属各单位。 3 原则 3.1 战略性原则。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的有机融合,追求战略发展与责任承担的有机统一。 3.2融入性原则。应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不同层级,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覆盖,更好地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3.3 参与性原则。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应推动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增强运营透明度,增进共识,更好地将利益相关方意见引入企业相关决策和管理改进过程。

4 职责 4.1 社会责任委员会 4.1.1 公司成立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由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本部各部门主任任委员。 4.1.2 负责公司整体社会责任管理的领导和决策工作; 4.1.3 审议、批准公司社会责任规划、年度计划及重大项目; 4.1.4 审议、批准公司社会责任管理相关政策及制度; 4.1.5 审议、批准公司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4.1.6 指导公司全系统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 4.1.7 审议、决策公司社会责任管理中的其他重大事项。4.2 社会责任办公室 4.2.1 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下设企业社会责任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企业社会责任办公室设在本部办公室; 4.2.2 负责公司社会责任工作部署的统筹协调、组织落实和管理体系建设; 4.2.3 组织拟订公司社会责任规划、年度计划及重大项目; 4.2.4 组织拟订公司社会责任管理相关政策及制度; 4.2.5 指导检查、监督考核公司本部各部门、各所属单位企业社会责任目标、计划和重大项目完成情况,并根据需要提

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宁波大红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年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九月

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的把利益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观念,要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有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对消费者、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的贡献程度。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还要保证在经营与管理范围之内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一般来说,企业越发展,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企业家的成功,在于他创造的企业积累,更在于他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其核心是其人生价值的实现。企业家自觉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会充分肯定企业的社会责任,两者的结合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企业、道德规范、社会责任、社会文明建设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企业使命”问题,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它不仅是道德呼吁,而且是刚性的制度约束,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目前,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世界整体的环境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的企业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发展,成为社会各方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如是否会造成公害、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考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避免,其行为本身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由于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事实上的客观上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性,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企业所采取的一些行为兼具自身与社会双重影响属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一种企业自身对人类社会所承担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对企业组织的外在要求。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CSR) CSR概念的提出 1953年,“企业社会责任之父”博文(H.R.Bowen)在其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企业及其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此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成为了一个新的领域。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关于CSR的理论,在众多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中,最为突出的是三种理论,即:企业公民、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投资。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 1963年,首先由斯坦福研究所提出。企业相关利益者理论本质是指企业行动产生的影响所涉及或者说可能涉及的一些人、群体或组织,企业做出的各种决策对他们有一种“利害关系”,因而企业的各种经营决策活动要考虑到他们的利益。 通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企业所在社区、本地居民、媒体、NGO等,甚至还包括自然

环境、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 ◆企业公民 20世纪70年代,英国“公民社会”首先提出了企业公民的概念。企业公民指的是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企业公民理念认为:一个企业公民认为公司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因此,它会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包括雇员、客户、社区、供应商和自然环境。 在此,企业公民所要突出的其实是企业的权力和义务问题,企业就像一个国家中的公民一样,具有权利与义务的特性。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Social Responsible Investment,SRI) 对社会责任的投资也称伦理投资或绿色投资,它关注的是CSR的实现。基本原则是从环保、劳工、人权及是否违反自然规律等角度出发,通过资本引导,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对CSR的定义 目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种定义虽表述不一,但是其基本内涵和外延都是一致

公司的社会责任

试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摘要:笔者从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着手,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特征;全面分析和阐述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作为一种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行为导致的不公平事实进行事后规制的手段,发挥着任何单一法律的调整都难以达到的最佳效果,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最后,从借鉴国外有关立法出发,对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一定的探考,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公司法的修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利益立法 肇始之初的公司社会责任只是一种提法,而并非一个周延的理论。由来已久的争论,不同意识的针锋使公司社会责任难以定义。回顾以往理论和实践的流变,可以发现不同时期“公司社会责任”有着不同的内容。如在二战结束后初期,公司的社会责任体现在为修建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设施出资,为私立大学提供赞助, 为社区团体和教堂等提供捐助等义举上面。环保主义思想在20 世纪60 年代兴起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向改善空气、水体质量等转移。直到70 年代消费者权益运动浪潮迭起,引发了人们对公司进行“社会监督"的关注。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发表《商事公司社会责任》,[1]为日后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讨论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时至今日,关于公司应否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范围的责任虽尚未形成一致定论,但究其内容不过大同小异,或只是从不同角度来对其定义。笔者偏向于赞同刘俊海的说法,增进除公司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之利益,乃为公司社 [1] The US 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Business Corporations.

CSR企业社会责任教学内容

1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Forum 企业社会责任(CSR)论坛 2 Position Paper 2008/09 建议书(2008年9月) 3 Introduction to the CSR Forum CSR论坛简介 4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Forum was established in Beijing in the spring of 200 5 and in Shanghai two years later. 企业社会责任(CSR)论坛于2005年春在北京创立,并于两年后在上海举行。 5 The CSR Forum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European enterprises operating in China to exchange experiences and provide practical information to support their responsible business practices in China. CSR论坛为欧洲企业在中国的经营充当了一个平台,它们可在这个平台上交流经验、提供活动信息,以支持它们在中国有责任感的业务活动。 6 The CSR Forum is an event-driven platform that regularly organises seminars with topics that are of interest to all European Chamber members. CSR论坛是一个由事件驱动的平台,这定期举办的研讨会所讨论的话题都事关所有欧盟商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7 The aim is to share CSR experiences in China, exchange best practice,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expectations and where possible, to collectively find solutions to 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responsible business practic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business practice in China. 研讨会的目标是分享CSR 在中国的经验、交流最好的活动、提高对不同措施和期望的理解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共同为在实施有责任的业务活动中所出现的挑战而找到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在中国创立和谐而持续发展的业务活动。 8 The European Chamber has organised seminars and meetings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labour issues, the 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 practices and engaging with the community and NGOs in China, amongst others. 欧盟商会已经举办了许多研讨会和会议,如:供应链管理、公司管理实务、劳工问题以及环境、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活动等,得到了中国的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9 The CSR Forum has also benefited from specialised CSR training from CSR Asia, a non-profit organisation based in Hong Kong. CSR论坛还从由CSR亚洲协会(设立在香港的非盈利性组织)专门提供的CSR培训中获益菲浅。 10 In June 2008, the European Chamber organised a two-day CSR conference jointly with the 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CEIBS) on “Responsible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from Concept to Implementation”, which w as attended by over 200 people from Chinese and foreign businesses,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academic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2008年6月,欧盟商会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CSR研讨会,其主题为“中国有责任的竞争–从概念到实施”,来自于中外企业、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以及政府部门的200多人出席了此研讨会。 11 The theme for the conference was chosen in response to a real demand by companies operating in China to discourage irresponsible behaviour by companies, which can result in costs whether in the form of fines, damage to a brand or reputation, labour disputes or product recalls due to safety concerns. 会议主旨的选择正好回应了中国的公司在运营中出现的现实需求,对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加以阻止,因为这些行为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费用。这些费用可能是以罚款形式出现的,可能是对品牌或企业声誉损害,可能是劳工纷争,也可能是由于安全问题而发生的产品召回。 12 Many critics note that it is difficult enough for a company to be competitive in China without having to be “responsible”too. 许多评论家指出:对于一个企业,要想在中国市场上具

2019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精耕细作更出色,脚踏实地尽职责 ——XX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XX幕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X年,注册资金为XXXX万元,技术力量雄厚,工程经验丰富,是一家专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幕墙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维护的专业化企业。现有资质:建筑幕墙专项设计甲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装饰设计专项乙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XX建筑装饰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员、XX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单位、XX企业与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 XX幕墙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成功地通过了中国质量协会组织的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获得了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连续多年荣获“广西建筑装饰行业先进企业”、“重质量守信用企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企业文化理念: 1.企业宗旨:诚信为本、品质为先、回报社会、福利员工。 2.经营理念:质量第一、客户至上、诚信经营、合作共赢。 3.企业愿景:通过卓越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成为行业领先、客户首选品牌、

4.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5.发展总体战略:将金鼎公司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性一流装饰企业”,未来成为“全国一流装饰企业”。 XX幕墙经过多年工程经验积累,造就一批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和符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项目的质量控制按ISO9001体系模式及项目质量管理大纲运行,推行样板工程先行,标准化工艺控制。XX 幕墙所参建的项目多次获得各种国家级及省级奖励,包括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鲁班奖、广西建筑装饰工程优质奖等多个奖项。 金石为开,鼎盛未来。面对机遇与挑战,金鼎人秉承“务实严谨、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诚信经营,与时俱进,致力于推动企业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建设,XX幕墙将以专业的精神、专业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打造高品质的作品。 三、企业2018年履行社会责任成果: (一)社会业绩 1.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幕墙品牌,立足广西,走向全国。 XX幕墙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XX幕墙所承接的工程项目都是以省级优质奖、国家级优质奖为质量目标,树立全面的质量管理思想,针对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对过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XX幕墙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举措,对建设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组织与管理,使幕墙施工保持有条不紊、整洁、高效安全的施工状态,整个幕墙施工过程中施工顺序合理,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9219815.html,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作者:袁海均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0年第09期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企业竞争加剧,企业那种单纯追求商业利润的公司行为正在逐步弱化,针对相关者利益,强化公司责任理念,日渐成为现代公司理念的新动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着重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应对建议,以期对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05;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9-0020-02 一、企业社会责任 责任是一种职责或任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有社会的地方就有责任存在,每一个在经济社会的个体或者团体都必须履行相关责任的规则和规定。责任既有一定强制性,也有一定的自觉性。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了让自己所在的社会更好地发展和广大群众有更好的环境而履行的道德层面上的责任。它是企业经营的社会精神文明环境、物质环境、法律环境和生态文明环境对企业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逐步走向世界。然而,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自我约束能力弱等问题,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尤显不足。目前,中国部分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重点不是“解释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企业极为关注“怎么做”和“做得好”。现今时代,最少超过500家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少企业还建立了社会责任部门,统筹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此外,部分先进企业还在积极探索将社会责任工作融入企业战略和日常管理,建立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1.在诚信建设上。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的企业受到多种信用风险,比如违约、拖欠款、虚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等。如我国国有企业每年在信用缺失这方面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达6 000亿元,每年在逃避债务这方面而导致的直接损失将近1 800亿元,每年在产品质量问题 上出现的损失將近2 000亿元。这些在诚信体系建设和管理上凸显的低水平,从而引发重大事件出现了上升趋势,问题不容乐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