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农村中小学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中农村中小学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对策
摘要:农村中小学的新课改既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又是难点。

当前,新课改中农村中小学面临困境,其原因在于农村教育的边缘化、城市化取向的影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优秀教师的流失和教学评价的升学倾向等。

要走出农村课改的困境,应采取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走适合农村需要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之路、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中小学;困境;对策
一、新课改中农村中小学面临的困境
1.社会性支持缺失
课程改革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员共同作为动力的“草根式”的参与决策的过程[1]。

农村中小学教师一方面要实施和推行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要应付来自社会、家长和学校的不全面的评价压力。

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

农村教育的现实,使农村社会普遍缺乏对新课改的关注。

社会性支持的缺失,使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步履艰难。

2.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新课改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

在城市中小学教师富余的情况下,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却严重缺编。

有的小学、初中师生比甚至超过1∶35[2]。

农村中小学教师质量不高,队伍不稳,来源没保证,专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新课程顺利实施和推进的瓶颈。

3.课程资源欠缺
当前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及其传统观念以其巨大的惯性对教育起着强有力的制约作用。

经济落后,使得实施新课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媒介、场地、设施和环境等硬件性课程资源极为不足。

许多乡村小学除了教室以外,连张像样的乒乓球桌都没有,更不用说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设施了。

4.教学辅助设备匮乏
有些学校无钱购买与新课程配套的音像设备、音像资料、挂图,教师上课基本上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打天下。

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与设备对农村教师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教学硬件跟不上的现象,更谈不上信息技术课了。

缺少了配套教具和学具的农村中小学新课改,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中农村中小学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1.农村教育的边缘化
教材是课改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

但其编写却主要集中在教育较发达的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致使编写的教材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实,甚至将农村素材改编成城市素材。

虽然新课改倡导教材多样化,但在多样化的教材中,没有一套是为农村教育编写的。

大多数新教材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反映不够,严重影响新课程在这些地区的实施。

例如,新课改数学教材中有互联网、证券知识等内容,农村教师从未接触过,农村学生也很难理解。

教材编写在关注都市化、国际化的同时,忽视了本土化、民族化的需要。

新课改的都市化、国际化的价值取向,课改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是新课改中农村中小学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

2.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
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为什么没有激起波澜?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当农民看到城市生活的多姿多彩和相形之下农村生活的贫穷与无奈,滋生的是背井离乡进入城市的期盼,遗忘的是对土地的深情和建设家乡的决心。

农村并没有因农民的外出打工而更加富裕,反倒使农村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存在着巨大的浪费。

农民打工族的不稳定收入成为许多农村守望者的唯一希望。

再回望农村时,农村已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它以传统农业为其自然面貌,其中偶尔点缀着一点工业文明的花絮,听到一点信息社会的缥缈的脚步声,活跃着一群期盼由农业文明步入工业文明,然而又远离信息技术、缺乏知识经济意识,饱受思想冲击、苦苦寻找出路、又缺少根的意识和安全感的身份不明确的转型期的农民[3]。

很显然,农村是乡土人文教育资源较富足而科技普及教育需求最大的地方。

对于大多数只能读完和没有读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农村教育应给予他们什么?农村中小学在实施新课程时,照搬城市经验不仅不实际,而且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只有把城市和发达地区设置的新课程与农村的特殊需要相结合,才能走出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

农村教育不能或很少为当地农村服务是影响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又一原因。

3.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

很多学校面临两难的局面:保证了学校运转所需的杂费,就无法按新课改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课改;保证了教材和课程改革,就无法维持学校的运转和开支;何谈课改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培训承担者一般都来自师范院校,他们习惯于理论上
海阔天空,缺乏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及教师素质现状的真正研究和把握,重理论讲析,轻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以致在教学中出现“空对空”的现象。

他们用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滔滔不绝讲半天,缺乏针对性和新颖性,教学效果差,收效甚微。

而在学历层次的提高教育中,缺乏科学引导,出现只重学历提高,而忽视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的倾向。

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学历进修表现为教非所学,学非所教,80%的教师(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一律报汉语言文学、政教等文科类专业[4]。

而学校急需的数理化等学科教师越来越紧缺。

他们表面上成绩斐然,但并不代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新一轮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而培训所用的教材却令教师失望,要么陈旧,要么质量差。

一些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沿用多年的讲义,导致课程设置与教师所用教材出现较大的落差。

5.优秀教师的流失和教学评价的片面性
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流失是影响师资力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主要表现为优秀教师被城镇学校挖走,或自己主动到发达地区应聘,或改行,或发愤考研跳出农村学校。

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使本来缺编的专业素质不高的教师队伍更加捉襟见肘。

据调查,某省的一个乡镇仅2003年就有11人停薪留职,24人“跳槽”,9人考研离去,18人另寻出路[5]。

即使是勉强留下的一些优秀教师,也常是消极应付工作或悲观失望,根本谈不上致力于农村中小学的新课改。

而考核评价的片面性,使教师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弄得学生和教师都精疲力竭。

教学任务的繁重,使教研成为摆设;升学率是考核的唯一标准,使由高考指挥的既实用又最靠得住的基础教育抓得扎扎实实,而其他无暇顾及;提高教师素质的校本教研难以实现,新的学习方式无法开展。

一些教师由于看不惯农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又不满自己的处境,没有激情去注重自身的发展,仅把教学看成任务,只是完成而已。

三、走出困境的建议与思考
1.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
第一,政府应建立规范的、责任分明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将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与城市的分开统计,向社会公开。

与城市的教育经费分开统计以保证经费的数额与流向;向社会公开,使社会监督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这样一个保障机制下,针对农村中小学新课改中存在的经费短缺问题,政府应一方面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针对贫困地区设立“ 课改专项经费”,支持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课改专项经费”须专款专用,教育督导部门应对经费的使用情况实行督导,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支持。

第二,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份额。

首先,建议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单列,以确保经费有来源;其次,扩大投资渠道,吸收多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改善学校环境条件,开发课程资源和购置教学设备。

第三,对特别贫困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实行高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津贴制度,并规定由中央或省级财政来负担,以吸引和留住有能力的优秀教师扎根农村。

2.走适合农村需要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之路
针对农村课改,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途径,“请进来、送出去”,即把专家、学者请进来指导、培训教师,同时派教师到课改实验区参观、交流和学习。

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理论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注重其实践经验的提升。

在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学科整合的学习,使教师有信心有能力进行新课改,而不瞻前顾后。

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有计划地从师范院校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可定期选派一批教师到对口师范院校进行教育新知识、新理念和学科新知识的继续教育。

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把外界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观点带回来,既可丰富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又让农村孩子不再感到读书无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把新课改和农村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农村需要的特殊人才。

3.建立城乡学校联谊制度
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应建立城区重点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联谊学校,每年选派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帮助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还可选出优秀新课改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开展教研活动,采取举办讲座、上公开课等形式,区域性地推进新课改经验。

应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最大限度的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

教育行政部门也可通过行政手段促进优秀教师向农村中小学校流动。

还可以实行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换岗制。

让城市教师来农村支教,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教学经验,促进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要把教师在农村中小学的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学校进行评优和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4.因地制宜,开展新课改
农村中小学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农村生活的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可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

要将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并和农村的特殊需要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和为农村服务的意识。

对于部分教具、学具,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制作,让孩子运用农村特有的经验主动构建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农村优质课程资源的扩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学科的整合提供保障条件。

农村课改不能脱离农村实际,农村教育更不能远离农村的特殊需要。

5.增大新课改的宣传力度
要针对农村社会的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从课改的背景、目标、理念到课程的实施,应有计划地逐步地介绍和进行。

使学校领导到学生家长、教师到学生,对此都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使其在了解的过程中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一种内在需要,使农村中小学新课改成为“内发型”的改革,“从校长的转变开始”,逐步形成一种整体改革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范亮.新课改与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6(7).
[3]田小红.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困难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 4(8).
[4]王仕松.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因素与对策[J].琼州大学学报,2005(3) .
[5]陈启文.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继续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5(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