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选调生真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山东选调生考试深度辅导班
申论试卷一参考答案(2008年山东选调生申论真题)
第一题,对于基层群众认为上访不闹不能解决问题,你认为怎么解决?
1、近处看,如何解开“上访者不闹不行”的结?
参考答案:解决上访难题需要信访部门及工作人员从思想、监管和制度层面开展工作。

具体而言,主要有一是政府出台政策时要慎重,同时要完善信访政策法规,杜绝稳定软肋;二是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太大,要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创新信访问题处理方式,解决问题要依法,也要依情依理;四是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五是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调解和服务工作,与群众心连心;六是信访干部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以上访数量少或者解决上访次数作为工作好差的衡量标准;七是畅通信访渠道,加大监督,增强政府事件处理的透明度。

2、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基层信访问题?
参考答案: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必须基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两极分化,消除社会矛盾产生根源;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到以民为本,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积极收集群众意见,从根本上为群众解决难题。

第二题:假设你是一名基层信访干部,就基层信访出现的新问题、针对“新形势下信访问题”写一篇文章,40分,不少于900字。

参考范文
群众利益无小事
——当好“三员”取民心破解基层信访难题
温总理曾指出:“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主渠道,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桥头堡”。

然而,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引发持续上升的信访洪峰,上访者不闹不行,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使我国的信访工作和信访制度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如何破解新形势下的信访难题?关键在于基层干部要做好三员:宣讲员、调解员和服务员,真正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问计于民听民意,问需于民听民声。

信访工作是政府了解民意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

新形势下存在的信访难题,固然有信访内容、信访工作机构地位和信访工作人员的心态问题,也固然有公民意识的觉醒和自身权益保护的诉求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基层政府部门没有完全转变自身的角色,在政策宣传、问题处理方式和工作服务方面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做到群众的内心中、这一切势必会激发官民矛盾,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破解信访难题刻不容缓。

做好政策法规的宣讲员,做好信访难题破解的前期准备工作。

目前,在基层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误区:“有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访再说,到了信访局自然有人管。

”群众主张以闹的方式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对当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政府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不信任。

为此,政府工作人员应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渠道的多元化。

除了常用的刷写标语、出宣传栏等,还要结合眼前重点工作,引发宣传纲要,并派干部深入群众宣讲,真正将政策做到群众的心中,以此来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为克服信访难题铺平道路。

温总理指出:“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产生矛盾并不可怕,
关键是如何将矛盾化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粘合剂。

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当遇到群众有了纠纷和矛盾时,若不是触犯刑法,基层应尽可能调解,调解三次以上仍然无法解决的,才能建议当事人去寻求司法解决途径。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以取得信任为突破口,避免相互推让,推卸责任的做法。

做好公共事务的服务员,发展经济惠民生是破解信访难题的根本。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闲则生乱,上访问题主要源于群众生活贫困,收入差距扩大,不平衡心理引发矛盾冲突,贫穷是信访问题持续升温的症结所在。

为此,基层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缩小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以“向外争取资金,向上争取项目”为抓手,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中的成果。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

”基层政府要想缓解政民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难题,就要做好政策法规的宣讲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和公共事务的服务员,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

唯此,才能缓和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政通人和。

申论试卷二参考答案(2009年山东选调生申论真题)
二、作答参考
1.作为初到基层的选调生,有一段的不适应期,根据材料一孟帅的材料,谈谈在基层工作怎么打开工作局面。

要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字数掌握在300字左右。

(7分)作为初到基层的选调生,面对不适应期应从以下几方面打开工作局面:一是摆正心态,多渠道深入群众了解当地情况,可以采用挨家挨户走访的形式,也可以利用开会的机会,了解当前百姓的生活情况,心里想的什么,有什么愿望等;二是要执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勇于吃苦,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履行本职工作;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找到工作开展的突破口,为群众办实事办真事;四是做事公正,诚心诚意;五是真心实意,甘于奉献,以身作则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在下派工作岗位上,如何做好“敬业和精业”这篇文章。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详略得当,字数在400字以内。

(8分)
敬业和精业是对选调生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选调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下派工作岗位上,做好“敬业和精业”这篇文章,就要做到:
第一,打通思想关节,进入工作状态。

姜春燕和阎冬梅初到岗位都曾心理不适应,但她们都没有退缩,而是努力从大局着眼,从组织爱护,群众需要,部门决策角度考虑,从提高自己,锻炼能力的角度入手,快速地克服了心理落差,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兢兢业业开展工作。

第二,努力学习钻研,提高工作能力。

一是确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业务专业知识学习。

正是通过刻苦钻研—大案磨砺—总结经验这样的业务铸练,姜春燕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反渎检察官。

二是业余时间积极充电。

通过在职培训等各种方式加强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补给。

三是向群众学习。

阎冬梅通过向群众学习诸如“茅厕靠厨房,苍蝇两头忙”这样的群众语言,为其工作增色良多。

第三,坚持敬业奉献,创新工作模式。

不计个人得失,从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3.以“也谈基层工作中的‘干头’和‘奔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在900字左右。

(35分)
也谈基层工作中的“干头”和“奔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到基层工作既是一种磨砺,更是一种挑战。

选调生孟帅,姜春燕,闫冬梅等人的事例让我们再次产生了对基层工作的思考。

基层工作任务繁琐、工作难开展,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平台。

基层工作必须牢牢抓住“干头”,和“奔头”这两个方向,从自身品格铸就,能力提升,群众观点等方面来做出努力。

要努力打通思想关节,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姜春燕和阎冬梅初到岗位都有过心理不适应,但她们都没有退缩,而是努力从大局着眼,从组织爱护,群众需要,部门决策角度考虑,从提高自己,锻炼能力的角度入手,快速地克服了心理落差,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干头”就从这实实在在的岗位认同中来。

要努力学习钻研,提高工作能力。

首先,在工作实践中学习。

正是通过刻苦钻研—大案磨砺—总结经验这样的业务铸练,姜春燕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反渎检察官。

其次,业余时间积极充电。

通过在职培训等各种方式加强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补给。

再次,向群众学习。

阎冬梅通过向群众学习诸如“茅厕靠厨房,苍蝇两头忙”这样的群众语言,为其工作增色良多,能力上去了,工作开展起来顺水顺舟,“干头”渐增,“奔头”也就自然地来了。

要坚持敬业奉献。

敬业奉献,需要克服个人得失计较,树立群众观点,更需要坚定信念,严以律己。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姜春燕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在农村基层工作开展中遭遇部分干群观念滞后,阎冬梅就一户一户地做工作,而且使用从群众那里学来的语言,推心置腹地摆事实讲道理。

孟帅更是一次次地冒着严寒骑着自行车去说服那些对村委选举表现淡漠的村民。

爱岗敬业是道德标准,达到这种标准,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才会有村里老人记得孟帅的名字,阎冬梅则两次高票当选副镇长。

这是基层干部“干头”之源泉,“奔头”之基点。

歌德说:“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的灯塔,成功的导向。

”没有奔头,哪来的干头?作为农村发展“领头雁”的领导干部,常常被称为“泥腿子”干部,端的是“泥饭碗”,致使他们“政治上没想头,经济上没干头,保障上没靠头”。

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削弱了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和巩固。

唯有让选调生不失去奔头,才更加有所作为,才能为基层源源不断的输送新鲜血液。

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节流开源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加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意义。

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紧缺形势。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由来已久,且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而愈显严重。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主要源于:意识结构性缺水。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相差悬殊,西北及北部地区缺水现象严重。

二是消耗量大、污染严重。

我国总体上生产方式落后,传统上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农业上我国依然大量采取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工业上水的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不高,用水效率极低,水资源污染情况严重。

我国所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政府部门要提高重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节流开源。

首先以节流为重点,转变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步伐;其次,以开源为支撑,促进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海水淡化程度,缓解结构性缺水压力。

以“节流”为重点。

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节约水资源使用是重点,而节流的根本在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低消耗、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产业,加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其次,在农业生产上,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灌溉技术,促使企业提高节水措施,采用节水设备;同时,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加强监督,加大对超标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

总体来讲,节流就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使用,建立节水型社会。

以“开源”为支撑。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70%的河流和湖泊正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无疑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

因此,“开源”首先要加大污水的治理力度,在污水中找水源。

政府部门要监督污染企业购置治污设备,对排放的污水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严格实施奖惩制度,对在生产中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率的企业提供减免税收的政策奖励。

同时,加大宣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中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要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程度。

积极培育、扶植海水淡化企业,增强海水淡化研究机构,加大海水淡化研究力度。

加强水资源的节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政府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好“节流开源”工作,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1094字)
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念好“节治调”三字经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是商业、农业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国政府机构很早便意识到了进行水资源规范管理的重要性,水利部从1989年开始,便将每年的7月1日至7月7日定为“水法宣传周”。

2010年,我们迎来了第23个“中国水周”,本年的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释了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如何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下我国在面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的客观背景下,更多的还在于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等认为因素,致使我国水资源发展存在严重隐患。

如何化解水资源危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发挥好节水、治水和调水三大举措。

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部分居民、企业缺乏节水意识,企业不愿意进行节水设备改造,不善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让水资源短缺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这势必会迫使供水企业面对供需矛盾紧张的形势会采取提高水价,以致影响了弱势群体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影响了社会的不和谐及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加强节水意识宣传教育迫在眉睫。

政府应多渠道宣传鼓励居民增强节水意识,培养节水习惯;同时应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研发节水设备,并辅以相应的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

当然,政府也应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增强海水淡化水平,弥补淡水资源不足的困境。

治理水污染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70%的河流湖泊正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无疑增加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

因此,政府应加大污水的治理力度,在污水中寻找新的水源,变废为宝。

加大对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的监督,减少或者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工业废水依然是巨大隐患,加大对治污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税收减免等,调动其治理水污染的积极性;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战略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治理水污染的根本之所在。

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大举措,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加上现在气候变暖,南涝北旱的现状有所改变。

若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因此,政府应从宏观指导,进行科学规划,加大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力度,让北方群众喝上放心水。

当然,在整个调水过程中要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按照调水标准展开工作,同时要修建水渠,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做好基础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要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节水意识、加大治污力度、践行调水举措,只有多策并举,形成合力,才能更加有效的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才能更好地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1136字)
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政府力诺必行推进公用事业发展城市公用事业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但目前对包括城市供水在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的关注还明显不够,以应有的功能作为标准,我国大多数城市市政公用事业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究其原因固然有市政公用事业单位长期不参与市场竞争,亏损靠补贴,投资靠拨款,人员臃肿,效率低下。

但是更重要的在于对市政公用事业长期投资不足,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的投资比例很小,规模不大,不能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因此,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需要政府力诺必行,强化责任,推动公用事业的发展。

假如政府不采取措施加强公用事业发展,不能平衡好公用事业的公益性和市场性,不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就不足以体现出公用事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将无法分享发展成果,势必会引发群众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质疑,引发新一轮的政民不协调关系,情况严重,会上升为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推动公用事业发展迫在眉睫。

引入社会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为公用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资料显示,中央投资带动的30多万亿投资主要流向了铁路、公路、航空、能源等基础设施以及医改、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用于公用事业上的投资严重不足,致使公用事业发展比较滞后。

故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国外资金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并逐步开放公用事业投资,对国外资金的引入要事先明确哪些领域可以进行市场化经营,而且政府对那些市场化的公用事业要控制所有权,对经营权转让和运营则要加强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