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治算法策略(2)

分治算法策略(2)
分治算法策略(2)

分治算法策略(2)

快速排序改进算法

(1)基本思想:

与方法1相比,主要做了以下改进,取无序区R[1..H]中间的一个数x作为比较基准,从左扫描找到比x大的数R[i],从右扫描找到比x小的数R[j],然后交换R[i]和R[j],直到i>j,一趟排序结束,此时R[1..j]的元素均小于R[i..H]。

(2)排序过程:

初始关键字[38 65 97 49 76 13 27 49]

第一次交换后[38 49 97 49 76 13 27 65]

第二次交换后[38 49 27 49 76 13 97 65]

第三次交换后[38 49 27 13 76 49 97 65],此时i=5,j=4,i>j

第一趟排序结束[38 49 27 13 76 49 97 65]

【示例】:

初始关键字[38 65 97 49 76 13 27 49]

一趟排序之后[38 49 27 13] [76 49 97 65]

二趟排序之后[38 13 27] [49] [49] [76 97 65]

三趟排序之后[13] [38 27] [49] [49] [76 65] [97]

最后的排序结果[13] [27] [38] [49] [49] [65] [76] [97]

快速排序算法qsort

procedure sort(l,r:longint);

var

tmp,i,j,mid:longint;

begin

i:=l;

j:=r;

mid:=a[(i+j)div 2]; {将当前序列在中间位置的数定义为中间数基准}

repeat

while a[i]

while a[j]>mid do dec(j); {在右半部分寻找比中间数小的数}

if i<=j then {若找到一组与排序目标不一致的数对则交换它们}

begin

tmp:=a[i];a[i]:=a[j];a[j]:=tmp;

inc(i); {继续找}

dec(j);

end;

until i>j; {注意这里不能有等号}

if l

if i

end;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log2n),速度快,但它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因此,就平均时间而言,快速排序是目前被认为是最好的一种内部排序方法。若初始记录序列按关键字有序或基本有序时,快速排序将退化为冒泡排序,其时间复杂度为O(n^2)。

如果我们选择标准关键字时采取一定的策略,就可以避免快速排序的退化,比如我们随机产生一个值x,以序列中的第x个位置的记录的关键字作为标准关键字,这样的随机化快速排序能很好地防止退化。一般都以序列中间位置的记录的关键字作为标准关键字,这样既可能简化代码,又能防止退化,是一种折中的常用方法。

从时间上看,快速排序的平均性能优于前面讨论过的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列方法,但快速排序需要一个栈空间来实现递归。

上机练习:(本次练习要求用文件操作,提交源程序评测)

1、众数(masses.pas)

【问题描述】

由文件给出N个1到30000间无序数正整数,其中1≤N≤10000,同一个正整数可能会出现多次,出现次数最多的整数称为众数。求出它的众数及它出现的次数。

【输入格式】

输入文件第一行是正整数的个数N,第二行开始为N个正整数。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有若干行,每行两个数,第1个是众数,第2个是众数出现的次数。

【输入样例】masses.in

12

2 4 2

3 2 5 3 7 2 3

4 3

【输出样例】masses.out

2 4

3 4

2、军事机密(secret.pas)

【问题描述】

军方截获的信息由n(n<=30000)个数字组成,因为是敌国的高端秘密,所以一时不能破获。最原始的想法就是对这n个数进行小到大排序,每个数都对应一个序号,然后对第i 个是什么数感兴趣,现在要求编程完成。

【输入格式】

第一行n,接着是n个截获的数字,接着一行是数字k,接着是k行要输出数的序号。【输出格式】

k行序号对应的数字。

【输入样例】secret.in

5

121 1 126 123 7

3

2

4

3

【输出样例】secret.out

7

123

121

3、NOIP2007TG_1_统计数字(count.pas)

【问题描述】

某次科研调查时得到了n个自然数,每个数均不超过1500000000(1.5*10^9)。已知不相同的数不超过10000个,现在需要统计这些自然数各自出现的次数,并按照自然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统计结果。

【输入】

输入文件count.in包含n+1行;

第一行是整数n,表示自然数的个数;

第2~n+1每行一个自然数。

【输出】

输出文件count.out包含m行(m为n个自然数中不相同数的个数),按照自然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每行输出两个整数,分别是自然数和该数出现的次数,其间用一个空格隔开。【输入输出样例】

count.in

8

2

4

2

4

5

100

2

100

count.out]

2 3

4 2

5 1

100 2

【限制】

40%的数据满足:1<=n<=1000

80%的数据满足:1<=n<=50000

100%的数据满足:1<=n<=200000,每个数均不超过1500 000 000(1.5*10^9)

4、谁拿了奖学金?(money.pas)

[描述]

期中考考完了,总要排排名次。该校有个特殊的规定:前m(m<=60)名学生有奖学金可以拿。面对那批堆积如山的试卷,王主任茫然无措,于是他来向懂NOIP的你来求救,希望你能帮助他。

注:(1)该校的名次的排列方式为:先排平均分,若平均分相同,则计算方差,方差小的学生排在前面,若方差也相同,则按考号的先后排列(考号小的排前面)。(2)平均分、方差的小数部分忽略(即整数部分相同就相等),不是四舍五入。(3)方差公式为:方差s=(x[1]*x[1]+x[2]*x[2]+…+x[n]*x[n]-n*b*b)/n (其中s为方差,x[1..n]为一组数,b 为这组数的平均数)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三个数n(n<=1000),m(m<=60),k(k<=10),其中n代表学生数,m表示能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人数,k代表期中考的课数。

接下来n行,每行k个数,第i行,第j行表示考号为i的学生第j门课的成绩x(x<=100) [输出格式]

仅有m个数:能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的考号(按名次由高到低排列),每两个数之间用一个空格格开

[输入样例] money.in

5 3 1

92

98

93

97

95

[输出样例]money.out

2 4 5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分治策略 姓名:XXX 专业班级: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XXX

一、试验名称:分治策略 (1)写出源程序,并编译运行 (2)详细记录程序调试及运行结果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分治策略算法思想 (2)掌握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算法 (3)了解其他分治问题典型算法 三、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归并排序。 (2)编写一段程序,实现快速排序。 (3)编写程序实现循环赛日程表。设有n=2k个运动员要进行网球循环赛。现 要设计一个满足以下要求的比赛日程表:(1)每个选手必须与其它n-1个选手各赛一次(2)每个选手一天只能赛一场(3)循环赛进行n-1天 四、算法思想分析 (1)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归并排序。 将待排序元素分成大小大致相同的2个子集合,分别对2个子集合进行 排序,最终将排好序的子集合合并成为所要求的排好序的集合。 (2)编写一段程序,实现快速排序。 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 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

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3)编写程序实现循环日赛表。 按分治策略,将所有的选手分为两组,n个选手的比赛日程表就可以通 过为n/2个选手设计的比赛日程表来决定。递归地用对选手进行分割, 直到只剩下2个选手时,比赛日程表的制定就变得很简单。这时只要让 这2个选手进行比赛就可以了。 五、算法源代码及用户程序 (1)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归并排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10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erge(int array[],int p,int q,int r) { int i,k; int begin1,end1,begin2,end2; int* temp = new int[r-p+1]; begin1 = p; end1 = q; begin2 = q+1; end2 = r; k = 0; while((begin1 <= end1)&&(begin2 <= end2)) { if(array[begin1] < array[begin2])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第四次附加实验

while (a[--j]>x); if (i>=j) { break; } Swap(a[i],a[j]); } a[p] = a[j]; //将基准元素放在合适的位置 a[j] = x; return j; } //通过RandomizedPartition函数来产生随机的划分 template vclass Type> int RandomizedPartition(Type a[], int p, int r) { int i = Random(p,r); Swap(a[i],a[p]); return Partition(a,p,r); } 较小个数排序序列的结果: 测试结果 较大个数排序序列的结果:

实验心得 快速排序在之前的数据结构中也是学过的,在几大排序算法中,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尤其是 重中之重,之前的快速排序都是给定确定的轴值,所以存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使得时间复杂度 很高,排序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现在学习的一种利用随机化的快速排序算法,通过随机的确 定轴值,从而可以期望划分是较对称 的,减少了出现极端情况的次数,使得排序的效率挺高了很多, 化算法想呼应,而且关键的是对于随机生成函数,通过这一次的 学习终于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错。 与后面的随机实 验和自己的 实验得分助教签名 附录: 完整代码(分治法) //随机后标记元素后的快速排序 #i nclude #in elude #ine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std; template < class Type> void S &x,Type &y); // 声明swap函数 inline int Random(int x, int y); // 声明内联函数 template < class Type> int Partition(Type a[], int p, int r); // 声明 Partition 函数template int RandomizedPartition(Type a[], int p, int r); // 声明 RandomizedPartition 函数 int a[1000000]; //定义全局变量用来存放要查找的数组 更大个数排序序列的结果:

分治策略 姓名:XXX 专业班级: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XXX

一、试验名称:分治策略 (1)写出源程序,并编译运行 (2)详细记录程序调试及运行结果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分治策略算法思想 (2)掌握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算法 (3)了解其他分治问题典型算法 三、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归并排序。 (2)编写一段程序,实现快速排序。 (3)编写程序实现循环赛日程表。设有n=2k个运动员要进行网球循环赛。现 要设计一个满足以下要求的比赛日程表:(1)每个选手必须与其它n-1个选手各赛一次(2)每个选手一天只能赛一场(3)循环赛进行n-1天 四、算法思想分析 (1)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归并排序。 将待排序元素分成大小大致相同的2个子集合,分别对2个子集合进行 排序,最终将排好序的子集合合并成为所要求的排好序的集合。 (2)编写一段程序,实现快速排序。 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 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 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 变成有序序列。 (3)编写程序实现循环日赛表。 按分治策略,将所有的选手分为两组,n个选手的比赛日程表就可以通 过为n/2个选手设计的比赛日程表来决定。递归地用对选手进行分割, 直到只剩下2个选手时,比赛日程表的制定就变得很简单。这时只要让

这2个选手进行比赛就可以了。 五、算法源代码及用户程序 (1)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归并排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10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erge(int array[],int p,int q,int r) { int i,k; int begin1,end1,begin2,end2; int* temp = new int[r-p+1]; begin1 = p; end1 = q; begin2 = q+1; end2 = r; k = 0; while((begin1 <= end1)&&(begin2 <= end2)) { if(array[begin1] < array[begin2]) { temp[k] = array[begin1]; begin1++; } else { temp[k] = array[begin2]; begin2++; } k++; } while(begin1 <= end1) { temp[k++] = array[begin1++]; }

问题场景:在应用中,常用诸如点、圆等简单的几何对象代表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在涉及这些几何对象的问题中,常需要了解其邻域中其他几何对象的信息。例如,在空中交通控制问题中,若将飞机作为空间中移动的一个点来看待,则具有最大碰撞危险的2架飞机,就是这个空间中最接近的一对点。这类问题是计算几何学中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问题描述:给定平面上n个点,找其中的一对点,使得在n个点的所有点对中,该点对的距离最小。严格地说,最接近点对可能多于1对。为了简单起见,这里只限于找其中的一对。 1、一维最接近点对问题 算法思路: 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似乎也不难解决。我们只要将每一点与其他n-1个点的距离算出,找出达到最小距离的两个点即可。然而,这样做效率太低,需要O(n^2)的计算时间。在问题的计算复杂性中我们可以看到,该问题的计算时间下界为Ω(nlogn)。这个下界引导我们去找问题的一个θ(nlogn)算法。采用分治法思想,考虑将所给的n个点的集合S分成2个子集S1和S2,每个子集中约有n/2个点,然后在每个子集中递归地求其最接近的点对。在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分治法中的合并步骤,即由S1和S2的最接近点对,如何求得原集合S中的最接近点对,因为S1和S2的最接近点对未必就是S的最接近点对。如果组成S的最接近点对的2个点都在S1中或都在S2中,则

问题很容易解决。但是,如果这2个点分别在S1和S2中,则对于S1中任一点p,S2中最多只有n/2个点与它构成最接近点对的候选者,仍需做n^2/4次计算和比较才能确定S的最接近点对。因此,依此思路,合并步骤耗时为O(n^2)。整个算法所需计算时间T(n)应满足: T(n)=2T(n/2)+O(n^2)。它的解为T(n)=O(n^2),即与合并步骤的耗时同阶,这不比用穷举的方法好。从解递归方程的套用公式法,我们看到问题出在合并步骤耗时太多。这启发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合并步骤 上。 设S中的n个点为x轴上的n个实数x1,x2,..,xn。最接近点对即为这n个实数中相差最小的2个实数。我们显然可以先将x1,x2,..,x n排好序,然后,用一次线性扫描就可以找出最接近点对。这种方法主要计算时间花在排序上,在排序算法已经证明,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然而这种方法无法直接推广到二维的情形。因此,对这种一维的简单情形,我们还是尝试用分治法来求解,并希望能推广到二维的情形。假设我们用x轴上某个点m将S划分为2个子集S1和S2,使得S1={x∈S|x≤m};S2={x∈S|x>m}。这样一来,对于所有p∈S1和q∈S2有p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