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敖包名词解释
敖包是蒙古语,汉语为“堆子”之意。
在内蒙古草原上无论什么地方,都可能有一座小山包,用石头垒起一个圆锥形,大约一米多高,在顶部立一根长杆,周围插几面小旗。
在小山包旁边再选一块较平坦的地方,竖一根高大的树干或木杆,作为“敖包”的基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四、七月初七、十月初五和腊月初八,人们都要在敖包上添加一些石头,以使其坚实牢固。
如今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上,不仅建有成千上万个敖包,而且还用石块垒起了高达数丈的石堆,这就是著名的“敖包”,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敖包,也叫“敖包”、“鄂博”,蒙古语称“鄂尔根”。
关于它的起源,当地蒙古族人民众说纷纭。
最广泛流传的一种传说认为:很久以前,天上出现了一条怪龙,长期以来危害百姓,老百姓把它看做是自己的冤家对头,它经常随着狂风暴雨,给人间造成灾难。
一次它又在草原上兴风作浪,致使洪水泛滥,老百姓又一次蒙受灾难,这时正好是农历五月,牧草茂盛,牲畜肥壮,人们信心百倍。
人们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杀死了这条怪龙。
为了永远诅咒它,便堆起一座小山,上面插着一根杆子,顶端绑上牲畜的毛皮作为记号,这就是“敖包”的雏型。
后来,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就安葬在这里。
这种解释已为历史所证实。
《尔德格尔》中称:“所谓‘敖包’,即原始的祭坛。
它有两重意义:一是崇拜,二是供品。
”郭尔罗斯的《游牧神话》也有同样的记述:“当年成吉思汗为了激励士气,在战争中立功受奖,每次作战都
由活着的战士背负一块石头登上山顶。
”从这些传说故事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古代,人们举行重大典礼时,往往要在敖包上供祭食品,陈列弓箭,骑马奔驰。
祭毕,分肉于大家,饮酒歌舞。
至今仍保留在蒙古民间的赛马会、博克(摔跤)会、敖包会、那达慕等盛大节日,仍然不能缺少祭祀敖包的内容。
祭敖包时,还有一种习惯,即“下马酒”,参加祭奠的人,必须骑马绕敖包一周,喝一碗马奶酒,然后才能下马步行。
近年来,有些地方群众要到敖包上去放炮。
炮声一响,敖包便成了碎石堆。
因此,如果没有马匹牵引,很难登上那里的敖包。
只有在“敖包会”期间,才可以让马匹奔跑,并允许各户的马匹到敖包上去“溜马”,也就是让马匹吃饱喝足,再把它牵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