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

摘要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制度正在不断地趋于完善。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发挥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已势在必行,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二十一世纪,以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群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展开,本文拟对如何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和完善,笔者提出一些见解与看法。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从全球来看,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产物,它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完善。从法理角度分析,知识产权制度是当今国际上通行的一项保护智力劳动成果的法律制度。按照《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应当包括如下内容的权利: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科学发现;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工业品外观设计;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它商业标记;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十分广泛,它几乎包括了人类一切通过智力劳动所获得的成果。

1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时间性。纵观世界,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源泉,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人的智力成果,有时被称为精神的(智慧的)产出物。其产出物也属于无形财产,它是人的智力活动(大脑活动)的直接产物。我国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达成一定的共识。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能够发挥公平的竞争机制,这几年我国在知识产权立法、执行过程中严重地不足,特别是我国企业利用现有法律制度保护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的自觉性还远远不够,应当对此加以关注。知识产权制度它既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法律制度,同时对于我国在开展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产生重要的作用。

我国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制造业一直徘徊在产业链的低端;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面临着能源资源瓶颈的制约,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也不合理,导致

国际竞争能力较差的严峻挑战;同时看到,国家之间技术先进性的竞争演变成技术垄断性的竞争,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为维持和扩展其科技和市场优势,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工具。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看,我国已经迈进了更多依靠自主创新、更多依靠应用知识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历

史新阶段。

在看到发展机遇与希望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就当前应当解决的问题是:首先是不断地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良好的鼓励创新制度环境,用加快知识产权机制建设保障和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其次是结合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和引领作用。此外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引导资源向创新能力强、知识含量高的企业和产品汇集,推动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转化知识产权成果和提升品牌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2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知识产权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我们比较注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认为就是实施学术方面的自我保护,而不是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如果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不但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这方面一些学者区分不清楚或故意混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界限,把职务发明自己私自转化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在人员流动、教师兼职、对外合作、技术合同审查等方面,由于学校、研究机构人手不够或者是意识不强,存在着大量知识产权流失的现象。

2.2 我国知识产权自主创新之路艰难而漫长

以专利为例,专利分为三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其中技术门槛比较高的专利是发明专利,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与检索,而后合乎法律规定才给予授权。从数量上看,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是13万件,这个数字在世界范围内排前几位,但被总人口相除之后,人均专利所拥有的数量就少得多;在这13万件专利中,一半来自国外的公司,以跨国公司为主,外国企业在我国投资、进入我国市场,首先要确定他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国外公司在申请专利方面显得特别活跃;剩下的一半专利来自国内,有40%左右是属于个人所申请得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我国的大中企业申请的专利只有60%之多。最后剩下4万多件专利中,有一半左右的专利申请来自于三资企业;剩下两万多件是国营企业、民营企业。这两万多件与我们几百万家企业这个总数相比就非常少。从质量方面分析,我国居民申请100件专利,发明只有18件,82件是外观设计,即产品的造型;实用新型就是对产品结构上的改进与创新。在国外的专利申请中,在100件专利中,有86件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我国的专利,有大量的企业没有自主创新,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占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我国是一个装备制造大国,在国际上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在知识产权方面还处在比较落后的一种状态,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强调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自己的知名品牌,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将是一条既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

2.3 知识产权科研经费不足

在计划经济时代,完全依赖拨款模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加强。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科研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加强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到目前为止,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仍然采用公共财政拨款的模式,各级公务员追求政绩,科研人员追求知名度,科研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即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实行真正的科研基金管理体制,使得科研资源分配形式上的合理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合理。

2.4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行为非常普遍。众所周知,知识产权意识包括产权意识、信息资源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特别是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的知识产权意识仍然比较淡薄,知识产权信息传播缺乏畅通的渠道,政府部门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专利信息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此外,许多企事业单位在科研开发工作中没有利用知识产权信息,低水平重复研究,使有限的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3 应对我国知识产权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