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研论文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纠错的实践研究

教师教研论文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纠错的实践研究
教师教研论文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纠错的实践研究

教师教研论文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纠

错的实践研究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订正的现状有1、部分学生在订正时并不是从自已原先做的过程中找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而是直接把原题当作“新题”再重新做一遍。2、有些学生在订正中只求快不求对,拿到本子就匆匆订正匆匆上交,往往一遍两遍订正不对至少要到第

三、第四遍才订正对。3、有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订正的任务就通过问同学答案或抄袭别人的作业等方式而进行订正。像这样只订正作业答案,而不考虑过程是明显的“治标不治本”根本达不到真正的订正效果,对以后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作业订正的有效性怎样的订正才能称得上是有效订正呢?经过研究我们找到以下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改掉不爱订正的陋习,最终达到有效订正。

一、采取针对的措施让学生认真订正

1.订正要及时

学生错误的作业,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不及时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时间久了,就会遗忘。有些简

单的题目,学生能仔细地阅读,就能马上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培养学生订正好作业以后才做新作业的习惯,努力做到课课清、日日清。

2.订正作业要有过程

学生作业的错误,不同的学生可能对题目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生对不同题目的表达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时,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允许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但订正错题时,必须把结果怎么得到的过程清晰地阐述,而不是敷衍了事地只求答案。

学生订正传统的做法是把错题擦掉重做,致使有的学生一拿到作业本就不管错在哪里擦得一干二净,影响了订正的效果。有的学生订正作业目的不明确,订正抄袭的事情也是有的。有效的订正方法是错题不擦掉,在本次作业的下面或旁边订正。等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翻开作业簿对以前的错题再做一边,就能真正反映学生是不是真的弄懂了可谓“学而时习之”。

3.订正作业要分层次

对于优秀的学生,要让他们迅速地浏览,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对于一知半解的学生,教师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设计 南李小学:张程民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设计的作业实行一刀切,这是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的。长此下去,就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快不了,学困生吃不下、跟不上的现象,学生对完成作业提不起兴趣,失去了布置作业的意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目标和价值,优化作业设计,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管理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轻视作业的选择与设计;强化作业对知识的巩固作用,淡化作业的育人功能;机械练习多,创新作业少;教师布置多,学生设计少;技能性练习多,方法性作业少。作业的高耗低效现象仍很严重。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目标和价值,优化作业设计,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对学生有帮助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作业设计要具有兴趣性

翻开数学课本或是教辅资料,设计的练习题,无不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数学作业之中,这样的练习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吸引力强,使孩子做起来乐此不疲。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有一定的梯度:基本题(参照例题编写);变化题(变换条件,增加难度);开放、实践题(动手做,动脑想)。并建议:如果你喜欢自己做的可以独立完成,有点难度的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自主性作业能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奠定基础。 三、作业设计要具有探索性

小学数学论文 篇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朱燕妮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

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项娟 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创新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创新_数学论文 目前,在中国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孩子的学习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是繁重而又疲倦的。许许多多的小学生开始抱怨学习累,甚至讨厌排斥学习,而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不是老师教得不好,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业的繁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创新 小学应该是孩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他们需要时间和朋友玩耍,需要时间去观察这个社会并适应这个社会,家长也需要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来增进关系。但是这一切都被课后作业所阻挡了。从小学的学习就有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每一门科目在放学之前都会布置半个小时甚至是一个小时的作业,尤其是数学这一门学科,作业往往是最多的,也是最难的。因为这些必须完成的作业束缚了孩子的脚步,导致他们只能待在家里做作业,为了攻破难题抓耳挠腮。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值得提倡,也是妨碍孩子成长的重要原因。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过多的危害 许多小学生最害怕的科目就是数学了,因为数学这一门学科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是极高的,但是孩子在小学阶段才是刚开始发展逻辑思维的时期,所以刚开始接触数学可能很难跟得上老师的思维。所以他们容易形成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恐惧心理。因此,为了不影响之后的数学学习,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孩子对数学学习放下戒备,转而爱上它。但是许多老师的做法却是加大课后作业的量,这些老师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成长这一方面的关心少之又少。在他们看来孩子不停地做练习就可以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但事实确实是这样吗?许多课后作业中包含了大部分的基础练习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加上小部分能力提升的题目。其中大部分的基础练习是孩子可以轻松完成的,这样大量的练习并不能起到什么效果,反之会让孩子在反复的练习中失去对学习的乐趣。小部分的能力提升题目中的难度较高,若是孩子一直做不出来的话容易对数学失去信心,对以后的学习也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于概念性的东西还很模糊,所以在刚刚进入小学的时候,他们非常不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和课堂环境,这时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和课下布置作业的时候多费心思,既要循序渐进,还要留一些难度小,但是又能够引起孩子学习兴趣的作业来,以便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尽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二、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创新 (一)作业量 在我看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量,可以少但绝不能过多。总有一些老师希望自己的作业量多于其他科目,所以疯狂地布置作业。他们认为孩子用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学科作业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自己的学科,这样的想法是有问题的。一个孩子是否能够学习好一门学科,取决的不是我们硬性地对孩子的灌输,而是先有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激情,往往高于被迫地去学习,如果让一个孩子产生了对一门学科的厌恶,那么他就很难会有一个好的成绩了。而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在于希望孩子在课后也能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并对明天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所以作业量过多只会加重孩子的压力,让他们厌倦甚至是厌恶数学学习。作为小学时代的孩子,还是玩心较重的儿童时代,他们对于玩的渴望还是很大的,如果因我们布置的作业量过多导致他们没有时间与朋友玩耍,他们就会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会阻碍孩子的身心发展,还会让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所以作业量一定要适中,半个小时即可。 (二)作业难度 如同之前所说,作业往往是由大部分的简单题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加上小部分的难题所构成的,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实施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合作探索意识 新课程标准就是要求我们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探索式教学应运而生,这种数学以提出数学问题为起点,经过观察、发现、试验、猜测、验证、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探索性活动,成功的解决问题、并应用于实践,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下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常识与反思: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索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索动机。如何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为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尝试重组教材,设置一个与新旧知识相衔接的问题情境,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又无法解决,形成认知冲突,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渴望得到答案。如在教学“小括号“时,先复习“8+6×5”与“6×5+8”两道算式,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出示应用题,工人王师傅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每小时做12个零件,他一天共做几个零件?学生列式“12×3+4=12×7=84(个)教师设疑:先做加法,在做乘法,对吗?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在学生束手无策时,适时引出小括号。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矛盾的解决,使学生了解引进括号的原因和用途,懂得了解先算括号的道理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有没有研究过程及过程的真实性,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学生的自学能力,认识水平和数学素质的提高与形成,就是在对相关信息提取、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发展生产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去探索、去发现、去实现再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科学课实验教学策略初探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作为科学学习方法,又作为科学学习内容出现,目的旨在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教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因地制宜,我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过程、任务是基础 (1)事先明确实验目的小学生由于知识准备和认知能力的欠缺,在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的。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理解操作过程。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3)布置实验观察任务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如:黄豆和豌豆极其相似,但细看会发现:豌豆形状较黄豆圆一些。

(完整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校本化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尝试了将近一年了,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教师的学生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们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通过一个阶段地实验和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回顾如下: 一、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力度。 全体数学教研组的教师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并通过对修订前后的教材及教学用书进行对比,促使每个教师对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以促使教师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落实大教材观,促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教材的创编者。只有对教材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使组织的数学活动更具实效。在课题研究中,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学校领导还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不懈的学习,让教师对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数学活动的效度。 2、互动教研促课题发展。 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教研组开展了校本参与式研讨,为教师提供经验交流与解决困惑的平台,并与五汛镇中心小学进行互动教研,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论,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想出来的点子和解决的方法也很多,促进了课题的发展。 二、阶段性的研究过程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着: 1、在课题研究中,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练习设计教学的多篇文章。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并进行班班对比的形式,用不同的练习来进行教学,并加以比较,并作好记录加以反馈。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课堂上教师更注重数学练习的设计,注重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经松,学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论文3篇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论文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论文篇一《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优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改革传统而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和谐、宽松和自由化的学习氛围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推动教学的开展。只有学生真正的喜欢教师,才会主动地投入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中去,在课堂中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才会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数学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学生的朋友,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摒弃传统师教尊严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良好师生关系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良好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

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总 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 绿汁小学:王学明 开放性作业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放性作业是在新课标下相对于原来的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问题而言的。它注重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开放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释放自我潜能,从而获得生动、立体、全面的发展。其特征是一般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开放性作业情节生动活泼、富于生活信息、富有挑战意味,更能激起儿童潜在的好奇心与好胜心,集趣味性、知识性、整合性、自主性、全面性于一体。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拓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克服定势思维的局限。 一、全面分析型开放题,深刻发掘学生思维 全面分析型练习题常具有答案不唯一的特点。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继而正确判断,最后得出结论,从而深刻发掘学生思维潜力,使他们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如在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中,有一道题“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这道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实际地去拼一拼,去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在多种拼法的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长方形长和宽的认识,巩固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多角度深刻思维的习惯,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向发散型开放题,开拓学生多种思维途径 在多向发散型开放题中,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如“六年级有男生15人,女生25人,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再比如“要计算全校共有多少名学生,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呢”显然, 第二个问题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全校男、女生人数来求解;也可以通过每班人数、每个年级人数或其他一些数据来解答。这道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并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真实的参照。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一些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多余干扰型开放题,提高学生思维过程的识别能力 多余干扰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作用,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对已知因素的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小学数学教学.doc

数学教学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营造鲜活、和谐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这个演绎人生的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沟通、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难道我们就不该走进孩子那五彩缤纷、瑰丽神奇的情感生活,去体验、欣赏他们心中的数学世界,去理解、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吗? 如《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片断: 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微笑着问学生:“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 “还有4只。”有一个学生说道。(其中有2、3个也附和着) “应该是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全都吓跑了。”(其中有94%的学生赞同的点着头) “还有3只小鸟。”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嘈杂声响起。 “怎么会是3只呢?不对,不对。”其他学生纷纷反对。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还有3只小鸟’吗?”老师用温柔的语调鼓励着。 “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多么精彩的回答啊!老师和全班同学禁不住为他鼓起掌来。 亲爱的老师,当孩子的回答不在你的标准答案内时,请轻轻地问声“你是怎么想的呢?”;当孩子的做法出乎你的意料时,请悄悄地说句“你为什么这样做的呀?”。相信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我们才能听到“1001”与《一千零一夜》合奏出的美妙旋律,才能看到“7”与“北斗七星”连缀出的斑斓夜空。也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孩子们才会深刻地铭记住:3只可怜的鸟宝宝,以及它们那被打死的鸟爸爸和被吓走的鸟妈妈。 二、心理方面的因素,对症下药 (一)情感不稳定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二)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抄错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而且形式简单,容易造成小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当然,计算中抄错了一个小小的数字或符号,那无论你运算顺序怎样正确,解法如何完美,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三)多做导致排斥 计算题本来就枯燥,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短,天性爱玩又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

小学科学实验论文

【小学科学实验论文】 浅议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以实验观察和活动操作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活动,获得观察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学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新课改形势下实验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如何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三至六年级科学课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制作等活动”,而观察和实验是人类理解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课教学的特点。所以,教师指导儿童自己实行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知识水平,千万不要把科学课上成是语文课。所以,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实验要求实行教学,以完整有效地上好科学实验课。 一、认真做好课前实验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成功的实验课,必定建立在教师丰富的经验之上。实验课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但要熟悉教材知识,还要知道学生实验。教师应充分构思每一节实验课的总体思路,亲自动手熟悉每节课的实验程序,找出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二.演示实验要起到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实行,在使

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 有效的演示实验教学能够协助学生提升科学思维水平、学习科学探究的准确方法,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所以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优化教师演示实验,有利于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三、实验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实行体验。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实行体验,提升学生实验兴趣。案例和分析:《淀粉的踪迹》中有两个重要的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我在教学的时候发现学生对淀粉这种物质的理解在实验后并没有多少提升,于是我开始思考改进实验的内容。我希望能够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淀粉的水平,比如那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我选择了很多材料来检验——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栗子,玉米,南瓜等等。在分组检验不同食品的时候,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理解。 动植物观察类的应该利用“童趣”为支撑点。如:《蜗牛和蝗虫》中学生应该充分的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我发给学生解剖器材,放大镜,蚊烟,火柴,水杯,树叶。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不是局限于眼睛了,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蜗牛原来不吃有蜡质的树叶,蝗虫和蜗牛也会游泳,蜗牛怕烟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案例 铜川市大同路小学胡金环 [教材内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作业设计] 一、填空: 1、4是5的()%,5是4的()%。 2、4比5少()%,5比4多()%。 设计意图:这一组练习比较基础,主要思想通过练习及前后答案的对比,让学生对单位“1”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印象深刻。 二、找出单位“1”并列出算式 (1)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有20人,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比女生多5人,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6)六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比男生少5人,女生比男

生少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7)六年级一班有女生25人,比男生少5人,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8)六年级一班有女生25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这一组在本班男女生人数的具体情境下,稍微改变了问题和条件难度逐渐增加,要学生仔细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增加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I (少)百分之几”这类解决问题的理解。 三、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做) (1)六年级一班男生是女生的1.25倍,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2)六年级一班男生比女生多25%,那么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本题题目相对来讲较难,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以前所学知识,将比,分数、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一个活学知识,锐化思维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20篇

第一篇:小学兴趣培养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采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体验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4)趣味性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b4648576.html,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 作者:马红玉 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4期 摘要: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上课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调节学习心情,让作业趣味性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元。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这种趣味性的习题不但让孩子们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浅谈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较为低效。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化小学科学教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教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实验教学中的低效性问题? 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认真对待实验,仍然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学生的参与率低,相互之间合作不够。如在小组探讨活动中,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理会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与帮助,也不愿意参与活动;还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占为己有,没有合作意识,这些都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另外,有些科学探究实验需要家长在课后协助完成,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再加上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势必造成延伸实验的现象,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希望学生在家种一些植物的种子,由家长陪同学生每天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但是有些家长没有耐心与毅力,最终没能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二、解决对策?

⒈重视实验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科学探究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已有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充分吸收内化。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如何用心地探究科学。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去验证自己的方案。如2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千克的食盐、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等。即使实验失败了,这种探究活动还是对学生起到了意义,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失败的原因。再如讲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时,当学生明白了溶解的意义之后,对同学提问: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同时展示数量不等的食盐、冷水、热水、大小不一的烧杯等,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亲自实验,验证他们的答案。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会使学生的情绪高涨,也会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⒉充分利用校园的实验资源。校园里有一些植物和小动物,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小学课中需要的实验资源。如在《蜗牛》教学中,教师在一个班级里只是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关于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实物蜗牛,这样的讲解,学生只是了解了蜗牛的?部分知识;而在另一个班级中,教师上课时先问同学哪里可以找到蜗牛,然后组织学生捉蜗牛、养蜗牛,并且观察蜗牛身体的颜色、眼睛、触角、嘴巴等,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吃等,还有蜗牛是如何发现和找到食物的,在多种食物面前,蜗牛会首选哪种等。在饲养、观察蜗牛的同时,学生不但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结构、吃食情况,而且观察到蜗牛的排泄和产卵。学生通过此类探究活动,获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实践毕业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 的实践 10 级学校教育 07 号 目录 一、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创设生活化问题的情 境(二)组织生活化问题 1.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2.设计生活化的探索过程 3.进行生活化的练习设计 二、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有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让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一)数学教学与 学生的日常生活巧妙结合(二)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实践论文摘要: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设计中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有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

的自主探究意识,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机会和氛围,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课生活化激趣探索 正文: 人类“结绳计数” 告诉我们: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背景, 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存在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充分体验到数学的趣味、价值和魅力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学习的起点与基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数 学现实”,并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因此,要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背离的难题,教师就要把生活的气息融入数学课堂,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实现从真实生活走进符号世界。将非数学事物数学化,根据客观现实形成基本的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的转变,对数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作出教学意义的对话与沟通。数学知识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就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数学化,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已获得生命意义的经验和生命成长连接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使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得以提升成为“数学”。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的情境学起源于问,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教学“ 20 以内退位减法”时,我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

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新与探究

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新与探究 作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作业来表达自己的接受能力,所以,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就需要一定的创新。 一、具有吸引性和趣味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以往的数学作业均是死板的加减乘除和黑漆漆的文字,对于自控力非常薄弱的孩子来说做数学作业就是一种煎熬与折磨。所以,新形式的数学作业首先要具有吸引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想到做数学作业就不自觉地开心。教师可以把作业神话化,把数学的加减乘除等编入童话、寓言、游戏等一系列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上。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后,教师可以设计捉青蛙的数学作业:青蛙都躲在荷叶的底下,我们需要把荷叶拿开才能捉到下边的青蛙,而拿走荷叶的唯一办法就是算出荷叶上边的数学题。同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用彩纸折成的小青蛙来奖励算得快又准的学生,最后看谁能“捉”到最多的青蛙。 二、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 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含义为:在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

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小学生天生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与探究,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天性来布置数学作业,加强他们的探究性与实践性,让其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好奇与兴趣。如,在学习“区域的分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足够数量的白萝卜(已经经过处理的圆柱块),问学生如何用三刀切出可以分给更多人的块数,并且每个人得到的大小几乎相同。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此方法把学生的接受者身份改变成创造者的身份,会让其更加热爱数学。 三、具有增强型和开放性 每个孩子均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每个孩子都具有特异性,所以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教师也要注意到这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把同一道数学题分成不同梯度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完成那些题目。例如,(1)长方体的长为6 cm、宽为2 cm、高为3 cm,长方体的面积为多少?(2)长方体的长为6 cm、宽为2 cm、高为3 cm,长方体的体积为多少?(3)长方体的面积为72平方厘米,长为6 cm、宽为2 cm,它的高为多少?(4)长方体的体积为36立方厘米,长为6 cm、高为3 cm,它的长为多少?(5)长方体的面积为72平方厘米,长为6 cm、宽为2 cm,它的体积为多少?关于开放性就是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还能想到其他问题,自己为自己(或同学)出题。 编辑王团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