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教师成长的脚步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之蕴”:有思想地行动,有方法地思考,有理想地成长。
3.同文解读/同文教学(持续改进)
同文解读,同步教学 同文解读,异步教学
同文解读,合作教学
“师之蕴”主张:目标贯通是语文教学的旨趣
4.梳理20分钟(默会内化)
思 有观察点观察 有实证性筛选 有逻辑地梳理 有诗意地表达
观课现场 走向 对话现场
有主题地写作
原行为阶段
新设计阶段
新行为阶段
关注个人已有经 验的教学行为
更新理念
关注新理念、新 经验的课例设计
改善行为
关注学生获得的 行为调整
反思1:寻找自身与 他人的差距
反思2:寻找设计与 现实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
要点六、写课例的格式
序——课例背景,含主题、选文、观察点及分析、
(3)课例研修的界定
课例研修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态,
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
观察和反思为手段,以互动对话为特征
的课堂教学群体的应用的研究。
(4)理念与历练 做课例,边教边研边写成为习惯!
备课组,课例实证感悟成为常态!
专业化,导师与学员临场共成长!
我们一直自勉: 从“想到”到“做到”:考验智慧 从“说到”到“做到”:考验毅力
研修目标:思考力、习惯性、最优化 研修路线:讲上课、写上课、上好课 研教修身:解读文本、体悟教学、德教双馨
2.“师之蕴”精神
团队精神:勤修
成长经验:融入团队、摆进自我 持续动力:成就感、归属感、责任感
3.“师之蕴”领衔:持续行动的力量
解读勤修,要具体引领 破解困惑,给操作方法 引领成长,拟学期计划 学做跟进,勤悟谈激励
4. 表述在于三维目标的逻辑性。
5. 实效在于课堂环节的贯通性。 6. 多学在于课程目标的整体性。
做课例:微观取证,筛选默会
2.课例研修
(1)行动教育的理论践行
以课例为载体、以叙事为抓手,在 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
的教学研修活动,简称“行动教育”。
(2)校本教研嬗变为校本研修
2005年1月第二届教育部“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经验 交流与工作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顾泠沅指出了四点变化:
学科教师教育(《上海教育》2011/5B):
以“行动学习”主导学科研修共同体,培育研究状态,支撑课堂进步;
以课例研修推进同伴学科教学改进,累积经验碎片,再造行为文化; 以循环实证磨练学科教育教学知识,累积为师底蕴,成就教学专家。
1.“师之蕴”目标
经验教师的特征——
追求目标
•有丰富的教学记忆 •有优秀的思考能力 •有良好的专业习惯 •有优化的行为方法
文的关键/突出的语修逻文等基础知识 三段“选目标” (适切学生) :我将选定“三维目标”与学 生共同学习 解读随笔的目的:
1.筛选确定教学目标 2.精选优化教学内容 3.简化记忆教学重点
今日“师之蕴” :
我们选择并坚持用语文的方式生活, 成为用学习的力量支撑发展的研修共同体,
始终致力解读与教学双修!
第一,从技术熟练取向到实践反思取向; 第二,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 第三,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 第四,从关注狭隘经验到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 综上所述,把“校本教研”称为“校本研修”更合适,因为 它
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也是教师学习方式、历练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做出样子
给出方法 讲出道理
4.“师之蕴”成员: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
一辈子学做 老师,学什么? 一辈子学做 老师,怎么学?
忠诚勤修; 谦虚好学;
欣赏你的学生们;
热爱学生;
完善人格。
认真对待常态课;
思考眼前的问题;
关注师生的情感;
传达理性的行为。
二、“师之蕴”:带教共赢的路径 1.自我发展计划(学期导航) 2.相约星期三(轮流主持) 3.同文解读/教学(持续改进) 4.梳理20分钟(默会内化) 预 行 做 思
教师将解读、教学、研讨、写作的四步 学—做—行—思写出来,被“师之蕴” 称为“用笔说话”。
1.“听中学”:三种随笔方法
①综述式随笔,适用观摩主题会议和活动,格式是:
时间 地点 人物
例如:《走出浓雾,满场写作阳光》(缩写) (第三届上海市华东六省写作教学峰会暨上海市写作学会 2010年学术年会综述)
例文链接1:阅读式随笔:
《我说语文》的真情实意
用自己的观点作概括,Fra Baidu bibliotek
用书中的观点去举例,
例文链接2:阅读式随笔:解
读杜威:守望教育本真
用时下的观点去思辨,
用教学的观点去证明。
2.做中学:解读随笔行文思路
一段“写什么” (筛选内容 ) :主题总括――文意概括―― 文脉线索――文眼识别
二段“怎么写” (辨析知识点 ) :举“语段句”例,说明本
2010年11月20日,双休仍修业的“师之蕴” 人,在领衔人关老师带队下,一头钻进清晨的弥 漫浓雾。一小时余,我们落座在复旦大学美国研 究中心会场,参加第三届上海市华东六省写作教 学峰会暨上海市写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主题
过程
经验
在作文教学的理念上,老师认为 “以写作主体身心发展规律、写作心理过程 为准绳,以表达能力培养为主轴,以行文过程和写作能力为经纬,以写作时间(年 级)和空间(写作场所)的变化为进程,以写作主体的生命拓展为旨归”,让写作 成为促进成长的学习。 在作文教学的理解上,管建刚对于“文字技巧与文心技巧”的思考中,提出作 文着力于“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心灵敏感力、现象思辨力” 的十余年持续研究,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作文教学反思与对策上,董蓓菲教授归纳现状:教学目标迷离;评价标准混 乱;学生写作知识欠缺;畏难写作情绪泛滥。改进作文教学,需要直面的问题是:
及分析、课例形式及团队分工) 第二部分:目标实践概述(从教学目标、课堂环节 、观察点寻找得失与分析、改进与对策、用课堂实录 和研讨建议说话) 第三部分:课例观点体会(从课例主题、观察点思 考提纲;从团队研修和过程得失寻找体会)
例:语文“课堂任务单”《猫》课例体悟
四、“师之蕴”:研教修身的感悟
“蕴”:“在内部积蓄着” “蕴藏是自然形成的结果” “事理的深奥处”
要点二、观察点
评学论教(出声想):
执教者、观课者、研讨者:看有指向,研有要点,改有要领。
观察点
“目标贯通的语文课堂”观察点解读
1.课时目标 备课环节,看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夫,表述目标的能力,唯有深入到“基本概念”, 才能准确、明确、适切地设计文本目标,才能课堂教得有数,学之有得。 的具体化 2.教师语言 上课环节,看教师学科教学的素养,教学语言严谨、教学术语规范、语言组织精 当,才能教师与教学皆为目标服务,语文的沃土在文体,术语的领域出于文体。 的术语化 3.课堂环节 上课环节,看教师设计操作的智慧,即使青浦语文“四层次”,也是层层对应目 标、达成目标,才是有效的设计;即使“五环节”,也是每个方法服务目标,才 的有效性
教师的问题解决在观摩学做中
我们一直这样:用教师的经验解决教学的问题
例:“目标贯通的语文课堂”主题课例的观察点 观察点1:课时目标的具体化 制定教学目标要做到清晰、合理、适切、关联,有可操作 性与可检测性,体现语文学科基本要求。 初步默会:教学目标具体化 1. 前提在于文本解读的透彻性。 2. 适切在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性。 3. 定位在于课文文体的明晰性。
(5)研修范式
①拟定方案
②经验学习
沈中方案
《了不起的粉刷工》课例方案
③解读文本
④上课反思
⑤课例写作
⑥观点分享
品为师
学为师
我们一直自勉:会做,做到,才是思想的成熟!
(6)课例研修范式要点:
要点一、课例主题 课例主题:目标双对应是语文课堂实效的基础 概括主张:目标双对应的解读与教学
课例主题:目标贯通的语文课堂 概括主张:目标贯通的语文教学旨趣
②点评式随笔,适用参加教学研讨和会议发言。格式是:
关注活动主题作思考,
通过关键词梳理思路,
用自己的观点作概括,
用临场的实证去举例,
用辩证的思维作表达,
用学习的心态去交往 。
中华语文网博客http://shiwork.blog.zhyww.cn/
③阅读式随笔,适用读书和专题整理。格式是:
做电子读书笔记:
语文特级教师 师之蕴工作室领衔教师 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 上海市语文名师基地副主持人
2005/职初语文教师 解读文本 2010/高级与青年教师 协同发展
一、学做研习的脚步 二、带教共赢的路径 交流提纲: 三、主题课例的范式 四、研教修身的感悟 五、静听成长的声音
一、“师之蕴”:学做研习的脚步
5.评学论教(出声想)
6.用笔说话(shiwork)
说
写
“师之蕴”:以解读的方式为师,以语文的方式生活!
1.自我发展计划(学期导航)
(1)团队计划导航:
2010下:追求诗意的语文教师生活
2011上:探索语文教师的有效方法
2011下:潜心修为思想型的教师
2012上: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
(2)学期自我发展计划(节选)
课,必有观课后记。
5.读书笔记:席慕容《槭树下的家》,全书五部分,一部分一篇读后感。
计划原则:可行、可做、可测。
2.相约星期三(轮流主持) 通知 主持 预学 任务 主题 综述 名单
“品为师”相约主题
1.分析课堂始研修 2.解读文本定目标 3.谈话引领促理解
4.设计教学找方法
5.课例研修促改进
6.默会方法试解读
是有效的操作。
4.作业布置 作业环节,看语文魅力和师生兴趣,作业一是要巩固目标,串联知识,二是要拓 展语文,延伸兴趣,尤其布置要清楚,要求要明确,课堂能够“导入”则更好。 的适切性
要点三、做课例的四环节
解读课文定目标,设计教学找方法, 观课研讨评效果,课例写作练能力。
要点四、做课例的关注点
以主题为引领,从观察点着眼——观察思考的线索
“师之蕴”:教师在课堂中成长,教学在改进中成熟。
5. 评学论教(出声想)
有主题、有观课点地对话——
说
执教者、观课者、研讨者:看有指向,研有要点,改有要领。 课例主题:“目标贯通的语文课堂”
观课点
1.课时目标的具体化
2.教师语言的术语化
3.课堂环节的有效性
4.作业布置的适切性
(6)用笔说话(shiwork)
始终致力思想与方法相伴! 始终致力力行与静思蕴藉! 始终致力成长与成果同步!
三、“师之蕴”:主题课例的范式
学了,就有思路; 做了,就有方法; 写了,就有底蕴。
1.主题的生成与意义
研修的主题缘起于教师的困惑
生成
困惑的破解源自于主题的坚持
坚持的品质缘由于实证的感悟
意义
教师的技能蕴藏在课堂招式中 教师的思考伴随在教学情境中
作文知识无用论,多写就行?丰富生活决定论,内容至上?淡化体裁能减压,不拘
形式?认真批阅促进观,替代一切?建议教师作文教学要做到:①作文知识必须教, 教核心,有序列地教;②作文教学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基于生活,二是基于想象; ③文章体裁不能淡化,必须有明确的形式;④教师不是认真批改每份作文,就可以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要做的就是不要让偏差生对写作丧失信心,多鼓励,呵护 写作兴趣,这是教育需要付出的。董教授是唯一一位被特批延长演讲时间的发言人! 演讲震撼全场,发人深省。
1.教学随笔:一单元一篇文本解读,篇目如下:《永远执著的美丽》《马来 的雨》《麻雀》《风筝》《北海的早晨》《孔孟论学》。
2.教学后记,一单元一篇成文的教后记,篇目视教学情况而定。
3.课堂教学:课前一分钟说课。每周一天背诵日(一个现代文片断) 4.外出学习:每次外出,必有一篇随笔。每次听讲座,必有听后感。每次观
“师之蕴”:在教育教学中积蓄、蕴藏的教师底蕴。
1.教师成长特点:成长无法替代
是慢成长,须笨功夫,要内动力,贵在坚持。
2.教师成长期待:教师是思考的专业 活跃思维,积极思考,坚持思想。 3.教师成长的境界:修为思想型的教师 有主张,有方法,有实例。 (概括——筛选——课例)
课例形式及团队分工
一、课文解读与目标筛选 二、教学设计与实践改进 三、观点提炼与研修体会 结束语——回味与展望。
例如: 华新孙建国《戏里戏外——〈社戏〉课例报告》 金泽陈 斐《戏前戏后——〈社戏〉课例报告》 在课例制作中“听懂的东西做出来、把会做的东西写出来”。
简化格式:
第一部分:课例背景解读(含主题、选文、观察点
在课堂中洞察,在教学中取证——思考筛选的沃土
在悟谈中生成,在课例中积蕴——经验方法的提炼
要点五、做课例的方法:
①三实践两反思 ②同文解读,同文教学:同课反思,同课写作 ③研讨贯通:解读——观课——写作
(区校活动与主题研修的区别)
我们一直行动: 做课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一个团队在创造!
“行动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