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煅烧炉汇总

350~600℃时,
1200~1300℃以上的高温,完成一系列的

罐式煅烧炉由炉体(包括料罐、火道、四周大墙,有的还有换
)和金属骨架以及附属在炉体上的冷却水套、加排料装置、煤气(或重油)管道等
(见图)
一台炉可有3~7组。料罐的水平截面为两端是弧形的扁长形,
后者即所谓斜罐式煅烧炉。对煅烧含挥发分较高的延迟焦,
6~8
80mm的硅质异型砖砌筑。
(或重油)和挥发分的燃烧点供其燃烧。为了控制挥发分和预热空气

废烟气和空气按各自的通道交错流动进行换热,通过格子砖,
1000℃降为500~600℃,而空气则被预热到400~600℃。开发预热

100℃以下。加、排料装置分别位于炉顶和冷却水套下面。


按料罐数量分,有6罐炉、12罐炉、16罐炉、20罐炉、24罐炉、28罐炉
4个料罐,所以炉子的料罐数是4的倍数。
按料罐的形状分,有直罐炉和斜罐炉。
按火道层数分,有4~5层火道炉、6层火道炉和8层火道炉。
按烟气与物料流动的方向分,有顺流式炉和逆流式炉。
按燃料的种类分,有燃气炉、燃油炉和燃煤炉。
按结构的复杂程度分,有标准式炉和简易式炉。
20世纪70年代才又发展了逆流式
因此,对物料的煅烧是有利的,这就使逆流罐式煅烧炉无论在产品质量、


炉体几何尺寸小。一台炉一般只有4~6个料罐,料罐与火道的高度也较矮。

罐体与火道采用容易获得的标准型黏土质耐火砖砌筑,结构强度与严密性均

以烟煤为燃料,并用人工操作方式为炉子供煤。温度波动较大,劳动条件不

不设余热利用装置,热效率低。简易式炉虽然产量小,煤耗大,劳动条件差,

罐式煅烧的热工特点如下:
间接加热。热量的载体与被加热的物料不直接接触,火道中的高温是通过8
厚的硅砖罐壁把热量传给料罐中的物料的。
按烟气与物料运动的相对关系,有顺流和逆流两种加热方式,后者具有较高

能够做到对挥发分充分合理的利用。对同一组料罐中逸出的挥发分先汇集,

物料的挥发分含量对热工过程有重要影响。挥发分含量大,可以减少燃料的

炭质烧损较小,一般可以达到3%~4%。因为是间接加热,烟气中的过剩
10Pa

不直接测量料温,而是以火道温度作为控制基准。调温的手段灵活,既可以

余热利用充分。不但设有余热锅炉或换热室,在炉底还设有空气预热道。既

均匀地加、排料,保持罐内一定的料面,对煅烧过程的稳定有其重要意义。

罐体和火道是用异型硅砖砌筑。硅砖具有导热性

SiO
在长期高温作用下发生的


砖的质量。(2)砌筑质量。(3)烘炉质量。(4)煅烧物料的种类。(5)操作

情况。
炉子维修情况。在正常情况下炉子可以运行8~10a。
炉子投产前必不可少的由常温转入正常工作温度的工艺操作。包括

SiO
结晶形态的转化产生较大的体积变化。因此,烘炉需要的时间长(50~60d),

0.03%~0.04%以确保砌体的安全。这样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理论上的烘炉曲
(砌筑质量、施工季节、自然干燥时间等)考虑进去,并参考以往

500℃以后拆除金属小灶,利用炉上原有的烧嘴直接对火道加热。
3方面的操作和

负压的调整,特别是首层(对顺流式炉而言,下同)负压的调整至关重要。首
3Pa左右。
温度控制。以首层末端(习惯称二层)温度作为烘炉的控制温度。要做到经常

膨胀控制。随时准确监测炉体各个方向的膨胀,按测得的数据对烘炉曲线进

每个料罐的产能按下式计算:
g为一个料罐一小时的煅后焦产量,kg/h;F为料罐的断面积,m2;H为料
m;r为炭素材料的堆积密度,kg/m3;t为物料在料罐内的停留时间,


G7为一台炉一天的实际煅后焦产量,kg/d;g′为加料机每小时平均加料
kg/h;t′为加料机一天实际工作小时数,h/d;a为挥发分、水分及炭质烧损

以某厂顺流式罐式煅烧炉的热平衡测试为例,该炉以
5700kJ/N3的煤气为燃料,生焦含挥发分7.68%,含水分4%。以1kg
20℃的热平衡(见表)。
19%,余热回收率为36.8%,全炉系统的热效率为41.3%。
86.3%,炭质烧损为3.74%。
%左右,而煅烧普通石油焦只占40%~50%,当煅烧含挥发分量大的延迟焦甚至

尽管全世界85%的石油焦是用回转窑煅烧的,但罐式煅烧炉作为
特别是煅烧质量好,炭质烧损小,
对产能不大的工.厂是合适的,在中国煅烧是分散进行
.不很大,所以受到普遍重视。
某炭素厂针对煅.烧延迟焦所出现的问题,对原有顺流
.改进,研制成功了28罐逆流式斜罐煅烧炉,不但适.应了延迟焦的煅
而且炉子的主要技术指标都得.到了提高。普遍推广和进一步完善这种炉型对炭
.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