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逢盛世,共谱新华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本期特稿
CXZW
战演练
写作导引这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将宏大主题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既贴近生活,又厚重鲜活,值得大家思考并写作。

对此,笔者把它分解成四部分,逐一进行分析。

1. 材料分析。

此题从不同方面和角度给定了八个关键词。

它们有古代“夸父逐日”的神话传说,也有现代“港珠澳大桥”等现实生活;有“管宁割席”与“‘天眼之父’南仁东”体现出的精神追求,也有“万里长城”这样的古代建筑奇迹与“互联网+”所代表的现代科技文明;既有正面事例,也有“小鲜肉”与“重庆公交坠江”所暴露出的问题;有昂扬向上的喜,也不乏问题中透露出的悲……这些材料,时间纵深,空间广阔,人物与事件众多,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思考与写作空间。

2. 任务分析。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有明确的任务,大家必须完成所有任务和要求。

就本题而言:①“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要注意关键词的数量;除了“选好关键词”,还要特别注意,关键词不只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更要挖掘其中的内涵。

② 要“围绕‘中国精神’”来写,可褒扬中国精神的作用和意义,以增强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也可以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还可以有驳有立,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与写作。

但无论怎样,都不能偏题、跑题。

③“写一篇演讲稿”,规定了具体的文体。

④ 选好的关键词要形成“有机的关联”,千万不能直接罗列几个关键词进行分段写作,这样会使文章流于空泛,缺乏深度。

3. 情境分析。

写演讲稿必须注意情境。

这道作文题所要求的演讲者身份是“正值青春年少的你”,时间背景是“2019年五四青年节”,演讲者需要围绕“中国精神”进行演讲。

这就要求大家既要有理性的思考,也要有感性的激情与力量,写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与家国认同,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历史与未来的认知和思考。

4. 技法分析。

要完成这道作文题,解决写作任务,需要大家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发挥自己具有优势的写作技能,表达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大家勇于探究,质疑批判,抽象概括,形象表达,进而实现理性思考与表达,展示出一个时代青年应有的素养。

题 目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夸父逐日、管宁割席、万里长城 、互联网+、“天眼之父”南仁东、“小鲜肉”、港珠澳大桥、重庆公交坠江祖国最美,青春最靓。

正值青春年少的你,请从上面文字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围绕“中国精神”,为
2019年五四青年节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1
佳作展评
青春逢盛世,共谱新华章
文/李美琪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嘘——你听,大风泱泱;你看,大潮滂滂。

昔日,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今天,潜
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可我们是否想过:我中华盛世,均源于我中国精神,
不败的中国魂!
中国魂是什么?中国魂是中华民族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精神!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要拥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我想说,一个民族更要
有脚踏实地的人,他们才能成就未来!仰望星空,只是一种追寻理想的姿态;脚踏实地,才是实
现梦想的关键。

夸父执着于天空,却过早地倒下了;而我们的“天眼之父” 南仁东,一眼千万年,
新脉冲星又两颗!凭的是什么?凭的是一生的寻找,三百多个候选地;凭的是二十四载,八千多
个日日夜夜;凭的是怀揣梦想,更是脚踏实地、不辞辛劳、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正值青春年少
的我们是否有梦想?又是否有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精神?
中国魂是什么?中国魂是心系品质,更是永不放弃的坚持!
心系品质,就是求得一颗匠心,就是精雕细琢,就是精益求精,就是追求卓越,就是拥有一
颗破除成见、不断超越、不懈坚持的心!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就是我们心系品质、不懈坚持
的明证。

面对重重困难,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林鸣并没放弃,在那堪称世界规模最大的桥面铺装工
作上,他精益求精,坚持做到最好;在桥体拼接、管道对接问题上,他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不
断创新。

九年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一座港珠澳大桥如同一条跃海腾空的巨龙,再展我中华世纪雄
风!这,就是我们的中国魂,我们的中国精神!同学们,在我们一声声“厉害了,我的国”外,
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我们的中国精神、中国魂!
今天的中国,是祖辈的,是父辈的,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

愿我们站在祖辈、父辈的肩上,“不
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发挥我们的潜能,
向新时代进军!
先辈曾言:“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同学们,今天我
们青春逢盛世,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同筑中国精神,以大国之泱泱,共谱华夏新篇章!
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五四青年节”这一特定的情景,围绕“中国精神”,歌颂了“青春逢盛世”,写出了“共谱新华章”的美好愿景。

结构上,开篇扣题,主体段落以设问引出中心句,并呈层进关系,最后总结号召,可谓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同时,全文长短句交错,整散句结合,加上设问、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这篇演讲稿写得节奏铿锵,语气激昂,自有一番青春的朝气与活力,让人倍感酣畅淋漓,堪称佳作。

(本试题及写作指导、学生范文均由河北省满城中学康亚林老师提供)
点评DIAN
PING
12本期特稿
CXZW 写作导引本题指向性非常明确,要求帮助外国青年认识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什么?命题材料导语中的一组排比句只是抽象概括,具体还要看材料中的六句名言所蕴含的深意。

第一句可以概括为“向道而行”。

信仰也许看不见摸不着,也许其间充满无限阻挠,甚至有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到。

但这样的“道”值得我们用生命去追求,因为它是精神的支点,是“人”字不可缺少的一笔。

第二句讲的是“天人合一”,破除“我执”。

以平等心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认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能提升我们的心灵境界,使我们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过于在意得失,不在对物的追逐中迷失本性,做到“风过无声,雁不留影”。

第三句可以概括为“千秋万世”。

这四句名言被冯友兰称为“横渠(编者注: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四句”,它最能表现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彰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是怀抱入世与济世理想的中国人的最高追求。

第四句讲的是“宁折不弯”。

汪莘连用三个比喻,表达了为保持“直节”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反映了一种刚直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

第五句说的是“本色风流”。

何谓本色?本色就是平常、本分。

何谓风流?风流就是豪放、潇洒、洒脱、自然。

只有大英雄、真名士,才能平常本分、洒脱自然。

第六句说的是“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还说过:“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审清以上名言所包含的“中国精神”后,就可以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组合立意,并合理引用作文。

如:1.①和⑥组合,可以这样立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当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②和③组合,可以这样立意: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当代青年要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做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以梦为马,志存高远,斗志在心,不忘国家,不负韶华……写作时,切忌把全部名言杂糅在一起,以为能面面俱到,其实反而没了重点。

尤其要提醒大家的是,要注意时鲜素材的运用,不能一味在故纸堆里“为赋新词强说愁”。

题 目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2.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4.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南宋·汪莘《水调歌头》)5.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菜根谭》)6.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习近平)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血脉流淌在中国人心中的生生不息的爱,是穿越血与火的洗礼,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认识中国精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3佳作展评
中国精神——我说,你听
文/石雨颖
我听过最感动的话就是:有一种骄傲,叫我是中国人!
——题记

大多数人喜欢某个人,往往是因为其颜值,但我更欣赏的是一个人的气节,恰如我眼中的钱
学森。

一提起钱学森,大多人可能会想到他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火箭专家,以及那“中国火箭
之王”“导弹之父”的美誉。

可我看到的、想到的却远不止于此。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

因为经济、技术落后,中国饱受屈辱。

与此同时,时刻关注祖
国消息的钱学森,准备携妻儿从美国回到祖国。

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
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正因为这样,钱学
森受到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历经五年才得以回国。

其间,无论美国政府如何威逼利诱,他心中
对祖国的思念,都是有增无减的。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
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他踏上祖国的土地后,就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

我听过太多对钱学森的赞誉,爱国、坚毅、执着……可我还是想用自己最喜欢的文字来表达
我对他的敬意。

南宋词人汪莘曾以一首《水调歌头》立志:“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
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我想,用这首词来形容钱学森伟大的一生再合适不过了。


2018年10月23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
开通。

”在举国欢庆之际,“孟凡超”这个名字一度成为热搜词。

“港珠澳大桥就像我辛苦哺育的孩子。

”说出这话的正是港珠澳大桥的总设计师孟凡超。


从2004年便介入港珠澳大桥可行性研究,至今历经15年的耕耘与浇筑,终于见证了“孩子”的
诞生。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跨海桥梁,也是世界
上最大的跨海工程。

这个曾被外国专家断言“中国人无法做到”的工程,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
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建成通车,创造了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而这背后,凝结
着的是无数像孟凡超一样的中国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

不由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其实每
一项“超级工程”的背后都是“超级创新”。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不仅对世界工程技术领域具有
里程碑意义,它更是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我很喜欢赵博生的一句话:“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这便是我想说给你听的中国精神。

本文作者眼中的中国精神是宁折不屈,是改革创新,因此在六句名言中,其选择了第四句和第六句来立意。

在论述“宁折不屈”时,作者选取了钱学森这一人物素材,在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的当下,这一素材不但没有让人感觉陈旧,反倒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而能把“改革创新”与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一热点事件以及孟凡超这个热点人物联系起来,又显示出作者对时鲜素材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

此外,文章结构圆融,题记先声夺人、态度显豁,结尾画龙点睛、收束有力,充分彰显了作者的写作才情。

(本试题及写作指导、学生范文均由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杨叶老师提供)
点评DIAN P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