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社会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角社会》述评
Ξ
肖 敏#(北京大学高教所 北京市 100083)
摘要:[美国]威廉・富特・怀特所著的《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是本世纪社会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美国被列为社会学的必读书。
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该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该书最具有经典意义的研究方法———“参与观察法”。
关键词:社会学;《街角社会》;“参与观察法”
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一、《街角社会》的主要内容
在我面前摆着这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的《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作者是美国的威廉・富特・怀特,这是根据芝加哥大学1993年版翻译的版本,而该书的第一版早在距今五十余年前的1943年就出版了。
这本有439页的书几经修订,已不是作者所说的“小册子”了。
该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说明、作者为中文版写的序言、第四版序言、正文以及附录。
正文包括“引言”和三编:第一编是“街角青年和男大学生”,第二编是“非法团秋成员和政治家”,第三编是“结论”。
在第一编中,作者首先以多克为中心人物,介绍了“诺顿帮”这个街角青年团伙的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着重介绍了在这个团伙内部的人际关系,包括这个团伙的领袖和追随者之间的关系、领袖与其副手之间的关系以及团伙内部各个追随者之间的关系。
接着,作者剖析了“诺顿帮”解体后多克所参加的一个以奇克为核心的意大利人社区俱乐部的情况,分析了这个社区俱乐部内部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这个俱乐部内部的权力之争。
接着,作者分析了作为社会底层的街角青年团伙“诺顿帮”与处于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的、以意大利男大学生为主体的意大利人社区俱乐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第二编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在科纳维尔的非法团伙的活动情况,它们的组织形式,它们的非法活动内容,以及它们与科纳维尔警方相互勾结、警方接受非法团伙的贿赂的情况。
接着,作者介绍了把科纳维尔的街角青年与非法团伙联系起来的科纳维尔社交和体育俱乐部,介绍了这个俱乐部的产生和改组的过程,接着介绍了科纳维尔政界与街角青年和非法团Ξ收稿日期:1999年11月25日。
#作者简介:肖敏(1957-)北京人,北京大学高教所副教授,教育学硕士。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第15卷 第一期 2000年3月出版 The Beiji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College Journal
伙相互勾结、相互利用的情况,介绍了科纳维尔的贿选和政治腐败,以及政界、非法团伙、街角青年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第三编中,作者将他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他通过访谈了解的情况进行了总结,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街角青年帮与帮中的个人之间的关系,科纳维尔的社会结构,以及科纳维尔的所谓“社会问题”。
附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附录一是作者在《街角社会》成书若干年后所写的“关于《街角社会》的成书过程”,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作者所使用的方法的角度进行了总结。
附录二是作者在进行实地研究时曾经帮助过的一个街角青年奥兰代拉在怀特退休时所作的关于怀特的演讲稿“怀特对一个弱者的影响”。
附录三是作者编辑的“参考文献举要”。
此外,书末还附有索引,便于读者进行检索。
二、《街角社会》的特点
《街角社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1以人物线索将复杂的内容连缀起来
初看《街角社会》这本书,感觉内容很庞杂、很凌乱,抓不着头绪。
的确,作者面对的是十分复杂的一个社区,既有街角青年,又有意大利裔男大学生,还有非法团伙的成员、政界要员、意大利女青年俱乐部的成员等等,面对的人物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面对的事件也是错综复杂的,若让我来写,恐怕还真不知道如何落笔。
但是,仔细看了该书之后,可以发现,作者的意图是通过一些关键性的人物把整个故事串起来。
事实上,作者就是这样作的。
从科纳维尔的街角青年,到科纳维尔的社区俱乐部,再到科纳维尔的非法团伙,再到科纳维尔的政界,每两个故事之间,总能够发现有些人物是作为连接两个事故的“引子”出现的。
这样,读者就可以比较自然、流畅地阅读该书了。
这有点象中国的章回小说,每一章都会出现某个在下一回会出现的人物。
21整体结构中包含了作者对于研究客体内部关系的理解
怀特在他的“结论”中说:“我是从科纳维尔的组织方面来讲它的故事的,因为在生活和行动于科纳维尔的人们眼中,它就是这个样子。
它们认为,社会是一个紧密结合的等级制组织,在这一组织中,人们的地位和彼此间的义务被限定的承认。
”那么,在科纳维尔,怀特选择了哪些组织作为他的研究对象呢?为什么他选择了这些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呢?怀特在他的“引言:科纳维尔和它的人们”中作了说明:“年轻一代已经建立起它自己的、受老年人影响较少的社会。
在男青年的行列中,人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街角青年和男大学生。
……多克和他的小伙子们与奇克和他的俱乐部成员们代表了当地社会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同时,他们又都是科纳维尔的‘小人物’。
为了了解他们,必须发现哪些人是‘大人物’,并知道他们如何起作用。
在科纳维尔,这些大人物是非法团伙的成员和政治家。
”因此,怀特根据他对于科纳维尔社会结构的了解,设计了他的研究计划,设计了他这本书的整体结构。
31结论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
在《街角社会》的正文中,有287页的篇幅(6—292页)是在叙述故事,最初给人的印象是在叙述一个没有结论的故事。
但是,怀特用了23页的篇幅(294—316页)对于他陈述的事实作出了结论。
认真看了他的前面的叙述之后,对于他的23页的结论就会感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可以说,怀特是在用事实说话。
这也是使读者对本书信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期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
肖 敏:《街角社会》述评
41作者对于研究客体的陈述与作者的自我剖析并存
通常,在研究性质的书中,作者在对于自己的研究客体作了陈述之后,就会搁笔了,因为在大多数研究者看来,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对于研究客体的性质、起因、发展过程、消亡等等进行分析,就是进行纯客观的分析,在这种分析过程中,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似乎是不存在或不该存在的,研究者、研究者的研究过程对于研究对象似乎是没有影响的,研究者的研究方法似乎是不需要进行反省的。
然而,怀特反其道而行之,在《街角社会》成书若干年后,写了附录一:“关于《街角社会》的成书过程”,对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了交代,对于他自己对科纳维尔进行研究的动机作了说明,对于他自己的研究过程作了介绍,对于他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附录一中,怀特是这样介绍他写附录一的动机的:“如今,论述社区或组织的优秀出版物很多,但是一般来说,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对于从事研究的实际过程却不大注意。
也有一些有关研究方法的很有用的说明,不过,除少数例外,它们的论述完全是以逻辑推理为依据。
它们未能指出,研究者也和向他提供资料的人一样,是一个社会动物。
他也要扮演某种角色,也有他自己的个性要求,如果他要成功地行使功能,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满足这些要求。
当研究者走出大学,每次仅仅到实地去考察数个小时的时候,他可以把他个人的社会生活与实地活动分开。
他的角色问题也不十分复杂。
另一方面,假如研究者在他所研究的社区中生活一段很长的时期,他的个人生活就会与他的研究纠缠在一起。
于是要真正解释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就必须包含着对研究者在研究期间的生活作出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个人的说明。
”
三、《街角社会》的研究方法
《街角社会》是一本社会学的经典之作。
它之所以成为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在很大程度是因为怀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特性或开创性。
怀特使用的研究方法被他自己称为“参与观察法”。
虽然在怀特之前,也有人使用过参与观察法,但是那时只是针对原始部落使用这种研究方法。
而怀特把参与观察法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了对于现代社会的研究。
下面谈谈自己对于参与观察法的理解。
11参与观察法就是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深入到研究客体的生活之中,在与研究客体共同生活之中进行观察和研究。
参与观察法与一般的观察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一般的观察是“走马观花”,而参与观察法是“下马看花”,即一般的观察只是在短时间内进行观察,而参与观察法要求研究者用较长的时间进行观察。
比如怀特对于科纳维尔的观察持续了三年半。
21参与观察法要求研究者不是作为外来人进行观察,而是作为研究客体之中的一个成员来进行研究,研究者必须使自己融入研究客体的生活之中。
怀特在对科纳维尔进行观察时,就设法使自己融入了科纳维尔街角青年之中,参加了科纳维尔的社交和体育俱乐部,甚至使自己参与了科纳维尔的政界角逐。
怀特是作为科纳维尔一个街角青年进行观察和研究的。
31由于参与观察法要求研究者作为研究客体的一个成员深入到研究客体的生活之中进行长期的观察,就使参与观察法与一般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一般的观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静止的画面,而参与观察法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连续的动画,一般的观察只能使研究者了解在某个时点研究客体的状况,而参与观察法使研究者了解在某个时期研究客体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例如,由于怀特对于科纳维尔的街角青年、意大利人社交和体育俱乐部、
第一期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
科纳维尔的非法团伙、科纳维尔的政界要人等等进行了持续的观察,使怀特得以了解了各种团体、组织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其内部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
41参与观察法既要求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客体之中,又要求研究者不能够影响或者改变研究客体自身的发展规律,否则,研究者了解的情况就有可能是与研究者到来之前不同的情况,得出的结论就有可能是虚假的。
这对于使用参与观察法进行研究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他如果不积极地参与研究客体的活动,不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在关键时刻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就有可能永远被看作是外来人,从而就有可能永远了解不到最隐秘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他表现得太积极,他个人的行为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研究客体的发展轨迹,他就有可能无法说明他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参与观察法的研究者的角色问题显然比一般的观察的角色问题要复杂得多。
51由于参与观察法需要进行融入研究客体的观察,使研究者常常需要面对一些伦理道德问题。
不能说一般的观察就没有这些伦理道德问题,但是,由于参与观察法要求研究者长期进行深入的观察,要求研究者融入研究客体,就会使这些伦理道德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其一,研究者是否应该告诉研究客体自己所进行的研究,告诉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告诉他?如果研究者不告诉研究客体自己在进行某种研究,研究者比较容易了解到研究客体的实际情况,但是,一旦研究客体发现研究者是为了研究自己而与自己交往,就会有被欺骗、被利用的感觉。
如果研究者告诉研究客体自己在进行某种研究,那么研究客体的行为就会产生某种变形(规避研究,有意作虚假的表现,有选择地提供情况等),使研究者的研究无法深入,只能够了解到一些表面现象,或者了解到一些虚假的情况。
其二,研究者是否应该给自己的研究客体一些回报、给予什么回报以及给予多少回报?在参与观察法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客体常常会给研究者一些帮助,比如接受研究者的访谈、为研究者提供情况甚至成为研究者的合作者(如多克就成为怀特的合作者)。
一般来说,社会学研究者的研究离不开研究客体的帮助,从而研究者应该对研究客体给予一定的回报。
但是,研究者常常吃不准究竟应该给研究客体什么回报,以及给予多少回报。
研究者如果不能够认真研究和处理这些伦理道德问题,不仅会导致研究者与研究客体之间的关系的破裂,而且会使研究者在心灵上留下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