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手三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肩腰腿痛手三针、足三针疗法

原安徽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张显臣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痛、顽固性头痛、牙痛、肋间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等疑难痛症近30年,其收效之神速,效果之确切,可谓是:入针即效,拔针即愈,大多能在1~2分钟之内显效或治愈。手三针、足三针疗法,用之者神,得之者秘,社会上掌握此技的医家并不多见,今不揣浅陋,公之于众,推而广之。

一、手三针、足三针的穴位

1、手三针是:后溪、中渚、间谷。

间谷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与合谷两穴连线之中点。它的适应症是:凡三间穴、合谷穴两穴的适应症均是其适应症。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突出,也治头痛、牙痛、腰脊痛,。

中渚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主治:目眩头痛,肘臂痛,五指不得屈伸,四肢麻木、战振、蜷挛无力,肘臂连肩疼痛。

后溪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循经线上,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主治: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痫不醒人事,臂肘拘急,手足拘挛,手足颤摇不能握,中风昏仆不能言语,腿膝腰背历节周身疼痛,手足麻痹,牙痛,头痛,伤寒感冒。

这三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均以松握拳为度。

以上三穴,分取之可治各自的主证,合而用之更有协同作用。或三穴同用,或两穴同用,或与足三针之一两穴同用,对于颈、肩、

臂、肘、手指,及臂、脊、腰、胯、腿、足、趾等部位疼痛麻木,以及头痛、牙痛、偏头痛、胁肋痛(肋间神经痛、胆囊或肝部疼痛),疗效甚为理想,往往拔针而愈。

2、足三针是:太冲、内庭、足临泣。

足临泣:位于足少阳胆经的循经线上,在第四、五趾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内庭穴:位于足阳明胃经的循经线上,第二、第三跖趾关节前当足次趾外间凹陷中。单刺此穴治疗大、小腿的疼痛麻痹(特别是前侧),足面的肿痛,足趾、足心痛麻,内外踝的疼痛肿胀等症效果特别突出。

太冲穴:位于足厥阴肝经的循经线上,在第一、第二跖骨的骨间隙中,当大趾本节后一寸五分凹陷中,以指轻按有动脉应指。太冲对大小腿内侧的疼痛麻痹、足肿筋挛,腰猝然疼痛等痛症单刺之也有良效。

二、手三针、足三针的特点

1、取穴少:一般情况下只取1~3个穴即可,手三针足三针同用者极少极少。

2、进针快:进针速度快如闪电,一般不超过1秒。

3、手法快:针如闪电一样进入穴内,手法如疾风飞箭,从进针到手法完成约几秒钟。

4、得气快:手法到时立即得气,酸麻胀重应针而至。

5、收效快:入针即效,快则几秒,慢则十余秒,疼痛即有所

减轻。

6、针刺时间短:收效显著,即可出针,针感差没效果时间就可稍长一点。一般从入针到出针多在一分钟左右,2~3分钟者较少。

三、手三针、足三针的具体手法

1、针前准备:解除患者紧张心理;患者松握拳,取穴定位;穴位常规消毒。

2、刺入角度:医生右拇、食指捏紧针体的峰端,使针尖露1至1.5厘米,先以左手拇指端稍用力向穴位点按即提起,右手之针迅疾刺入,后溪、间谷均垂直刺入,中渚、足三针均倾斜30度刺入。

3、行针得气:针体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后,医生右手拇、食、中三指捏住针柄迅疾提针到皮下,又快如飞箭一样完成另两穴的行针路线,针感即至。

4、带针活动:行针得气后,医生松开持捏针柄的右手指,令患者活动。如颈痛,做摇头、勾头、后仰;肩臂肘痛,做手臂的各种活动;腰痛,做弯腰、侧弯等动作;腿痛,做腿的各种活动,等等。一般是行针得气后疼痛即减轻甚至消失。待活动到痛的姿势时,令患者停止活动,并保持痛的姿势,医生把针或提或左右轻旋,问患者疼痛是否减轻或消失,当一个痛的姿势消失,还令其活动寻找疼痛的姿势。

5、收效出针:从行针得气到患者活动寻找疼痛的姿势,到收效出针一般是1~2分钟。如一针即生效止痛,一针即可;如一针疗效不显著,可再取一穴。

四、手三针、足三针的取穴原则

一般的讲,癫顶痛、颈椎病、手颤抖、大小臂拘急、脊背痛、腰脊痛、尾骨痛、急性腰痛、扭伤、三叉神经痛、牙痛等手太阳经和督脉经的病痛,取后溪(后溪通于督脉)。肩前痛、肘痛、大小臂桡侧痛麻、拇食指痛麻、牙痛等,取间谷。大小臂麻木疼痛、手指振颤、握物无力、肘痛等,取中渚。如肩周炎及肩前后的病痛,可三针同取,也可以间谷为主配中渚,或配后溪,总之,应以疗效既好取穴又少为宜。

手三针、足三针是以手三针为主,足三针为辅。但腰腿痛足跗足趾麻痹肿痛等,足三针是必用之穴。足三针以足临泣为主穴。

五、手三针、足三针的适应症

1、颈椎病:取双侧后溪,先针左侧,迅疾进针成“↑”形(直刺),患者立即感到有一股气流从左臂冲过颈部直到上脊背;再针右后溪,颈脖即可左右旋转,前屈、后伸仍有点僵痛,但较针前减轻大半;然后令患者带针活动两臂,则肩痛锐减。神经根型颈椎病刺后溪、中渚,行针得气后疼痛立刻缓解,再令患者自己摇头、活动患侧肩臂,则痛减过半。日针一次,一般针3—10次愈。

2、肩痛:肩痛的原因有多种:有因风寒湿阻闭经络者,有因肩部软组织急慢性炎症者,有劳损者,有外伤者,有扭挫者等;凡此种种,手三针均可以治疗,而且收效显著。如仅仅是活动时疼痛,无粘连者或虽有粘连而较轻微者,常常针一两次即愈。查肩后及肩峰压痛明显,或肩峰下滑囊处压痛明显,肩胛内侧及下侧均有压痛,肩关节外旋外展受限等症,即针间谷、中渚,行针得气后带针活动寻找痛

点,则疼痛顿失或明显减轻。隔日针一次,一般针3--10次愈。

3、肘痛:针中渚、间谷。间或加针曲池(垂直进针)。右肱骨外上髁炎,针间谷,进针2寸得气后提针至皮下,以15度角再刺向合谷外侧,提插旋转三次,带针活动。隔三日针一次。

4、手指麻木:针间谷、中渚,间或加针后溪,隔三日针一次。或针手三针配外关,隔日针一次;针外关时先直刺透内关,然后提针至皮下再以30度角先透向间使,而后再刺向腕关节,并用艾灸所刺过之穴位,每穴温灸15--20分钟,每天早晚各灸一遍。用手三针治疗颈肩腰腿痛,外关是常用的一个配穴。

5、腰疼腿痛:针后溪、中渚,间或针足临泣、内庭,带针活动。

6、尾骨痛:针左右后溪,隔日针一次。

7、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伴坐骨神经痛,均可针两中渚穴,间或针双太冲穴,行针得气后即可出针。用手三针、足三针治颈、腰、足跟部骨质增生,效果比较理想,特别是消除疼痛和麻痹则疗效尤为突出,但大约1/3的患者需要在针刺止痛后同时配合其它疗法,如:中医外治法和内服中药。

8、骶骼关节、髋关节疼痛:针左右内庭,透涌泉直达足跟之前缘,速提速进,在足底形成“↑”样。行针得气后带针活动腿部。随后再配合中医外治法和中药内服,一般1--3个月恢复健康。

9、手颤抖:针后溪,配合中渚,症状减轻后,中渚、后溪交替针刺。每日针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