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概论_201906_模拟卷2_答案

行政法概论_201906_模拟卷2_答案
行政法概论_201906_模拟卷2_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全部答在答题纸上,请写清题号,反面可用。试卷与答题纸分开交)

行政法概论201906模拟卷2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是_________。(1分)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标准答案:B

2. 赔偿请求人因同一事实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可以向哪个人民法院提起?()。(1分)

A.向赔偿请求人本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

B.分别向两个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

C.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行政机关住所地的人民法院

D.向两个行政机关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标准答案:C

3.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_________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1分)

A.被告

B.复议机关

C.法院

D.原告律师

.★标准答案:A

4. 某区税务稽查大队公务员李某因参与聚众赌博被区公安分局处以7日拘留,本案中公安机关对李某的拘留行为属于( ) (1分)

A.行政处分

B.人身强制

C.行政处罚

D.司法强制

.★标准答案:C

5. 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计算。(1分)

A.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

B.本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

C.受害者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

D.国家上年度当月日平均工资

.★标准答案:A

6.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应当由()设定。(1分)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标准答案:D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A.行政复议的客体是具体行政行为

B.行政复议过程中只审查合法性

C.行政复议实现机关是法定的

D.行政复议审理以书面审为原则

.★标准答案:B

8.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应当在()内提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1分)

A.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十五日

B.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十五日

C.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二个月

D.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二个月

.★标准答案:D

9. 复议机关应在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的()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1分)

A.3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E.60日

.★标准答案:E

10. 目前我国实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把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的重点是( )。(1分)

A.德

B.能

C.勤

D.绩

.★标准答案:D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在行政诉讼中一律实行合议制。()(1分)( )

.★标准答案:正确

2. 税务局在征收税款时必须征得纳税人的同意。()(1分)( )

.★标准答案:错误

3. 行政没收的标准限于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1分)( )

.★标准答案:正确

4. 行政机关的有些行为不在可诉范围之内。()(1分)( )

.★标准答案:正确

5. 由受委托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1分)( )

.★标准答案:错误

6. 在行政合同关系中,行政机关拥有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1分)( )

.★标准答案:错误

7. 商标许可是一种非排他性许可。()(1分)( )

.★标准答案:错误

8. 行政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既审查合法性,又审查合理性。()(1分)( ) .★标准答案:正确

9.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行政规章。()(1分)( )

.★标准答案:错误

10. 征求意见是行政立法应当遵守的一项重要程序。()(1分)( )

.★标准答案:正确

三、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

1. 变更判决(4分)

★标准答案:变更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对行政案件的审理,认为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而作出的变更原行政处罚的判决。

2. 行政职责(4分)

★标准答案:行政职责是行政主体在行使法定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承担的法定责任和义务。

3. 确认判决(4分)

★标准答案:确认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对行政案件的审理所作出的确认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或违法无效的判决。

4. 回避制度(4分)

★标准答案:回避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相应的行政人员如与所处理或决定的事项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应主动回避或应当事人申请予以回避的制度。

5. 信赖保护原则(4分)★标准答案:信赖保护原则是指政府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反复无常。

6. 行政赔偿(4分)

★标准答案: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存在法律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并造成其一定的损害后果,由国家作为责任主体所承担的一种责任。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 驳回诉讼请求判决适用于哪些情形?(5分)

★标准答案:(1)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2)起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4)被告在诉讼中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包括原告起诉被告不作为,在诉讼中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但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应当作出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5)其他应当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

2. 行政许可的特征(5分)

★标准答案:1、行政许可是应申请的行政行为2、是赋予行政相对人具有从事某种活动的主体资格的行为3、是特定的要式行政行为

3. 撤销判决的适用情形(5分)

★标准答案:(1)主要证据不足(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3)违反法定程序(4)超越职权(5)滥用职权

4. 行政职务关系的特征(5分)

★标准答案:1、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委托关系2、属于内部行政法律关系3、内容是行政职务的权利与义务4、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

5. 我国行政诉讼法是如何规定确认判决的?(5分)

★标准答案:(1)人民法院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宜判决维持或者博会诉讼请求的,可以作出确认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决;(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履行已无实际意义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4)被告在诉讼中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包括原告起诉被告不作为,在诉讼中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但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应当作出确认其违法的判决。

6. 行政程序的公开原则(5分)

★标准答案:1、行使行政权的依据公开;2、行政信息公开;3、设立公开听证制度;4、行政决定公开。

五、论述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0分)

1.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10分)

★标准答案:(1)主体条件(2)客观条件(3)客体条件(4)时效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

1. 某县政府所属林业局在某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对过往木材进行检查,并委托其行使处罚权,请问木材检查站应该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为什么?分析木材检查站检查行为的性质。(8分)

★标准答案:1、木材检查站行使检查权和处罚权是受县林业局的委托,而不是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因此,其行使职权是以委托行政机关,即县林业局的名义进行的。

2、木材检查站的检查行为属于行政执法的手段,不是独立的行政行为。

2. 1994年9月田某考入北京某大学,取得本科生学籍。1996年2月田某在参加一课程补考过程中,随身携带有该课程公式的纸条,中途去厕所时,纸条掉出,被监考老师发现。监考老师虽未发现田某有偷看纸条的行为,但还是按照考场纪律,当即停止了田某的考试。同时,北京某大学于同年3月5日安装该校《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的规定,决定对田某按退学处理。田某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问:北京某大学对田某退学处理的行为是否属于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8分)

★标准答案:属于。本案中北京某大学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一种公共组织,其对田某的退学处理行为是基于法律授予其学籍管理权而作出的,属于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02(答案版)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2) 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环境与学习。(×) 2、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师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手段都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出现的。(×) 4、教案的作用仅在于为教师的上课做准备。(×) 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6、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 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8、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9、教师劳动具有的创造性和科学家一样。(×) 10、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1、班干部是教师的助手,因此他们是具有特权的领导者。(×) 12、蔡元培提出的包括五项内容的教育目的中,强调了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13、科学教育并不限于自然学科,人文教育也不限于人文学科。(√) 14、席勒认为美育是沟通“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中介与桥梁。(×) 15、在西方社会斯巴达是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16、在教育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应结合各种调查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17、西方很早就有“无知即无德”的说法,其理由是“行善比先知善”。(√) 18、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能推动教学活动。(√) 19、学生的个性发展仅仅指的是其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正常与和谐的发展。(×) 20、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

21、课程就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 22、班级是由不同学生个体组成的群体,都是由正式群体构成。(×) 2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24、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25、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26、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27、教育文献法就是资料收集法。(×) 28、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从“做”中学,这里讲的“做”就是“动手操作”的意思。(×) 29、同行评价不太适合于形成性评价,较适用于总结性评价。(×) 30、德育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31、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 31、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 33、交流式评价优点是更自然、更隐秘,把评价与教学结合;通过问题的回答,揭示思维过程。(√) 34、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 3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36、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37、设计教学法是课程组织形式心理组织的典型例子。(√) 38、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倡导发现法。(×)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明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40、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02任务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行政主体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 B. 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C. 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D. 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满分:3 分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B. 行政机关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C. 行政机关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 D.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相同 满分:3 分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我国的行政机关由司法机关产生 B. 我国的行政机关由上级机关产生 C. 我国的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D. 我国的行政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 满分:3 分 4. 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 B )。 A. 上级行政机关和下级行政机关 B. 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C. 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D. 部级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满分:3 分 5. 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 C )。 A. 广州市越秀区公安分局 B. 苏州市人民政府 C. 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办事处 D. 沈阳市铁西区工商局 满分:3 分 6. 以下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A )。 A. 行政诉讼 B. 行政立法 C. 行政许可 D. 行政处罚 满分:3 分 7. 行政职责的核心是( C )。 A. 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B. 强制性 C. 依法行政 D. 程序正当性 满分:3 分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我国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

2020年电大法学概论形考1-4答案参考大全

法学概论 形考作业一 开始时间2020年04月22日星期三10:20 状态完成 完成于2020年04月22日星期三10:29 耗时8 分钟40 秒 成绩33.00/满分100.00 题目1 不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A B姐弟从小跟爷爷一起生活。 A B爷爷在某公证处立遗嘱并在遗嘱之中指定其房产由AB继承,两年以后遗嘱人死亡。()A B的父亲认为该房产应当由他继承,故请求司法局撤消该遗嘱公证。司法局认为某公证处在公证中不符合法定程序,做出了撤消这份公证书的《行政决定书》。A B以司法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的诉讼为()。 选择一项: A. 行政复议 B.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C. 民事诉讼 D. 行政诉讼 反馈 正确答案是:行政诉讼 题目2 不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包括()。选择一项:A. 行政相对人 B. 公安局 C. 国家行政机关 D. 人民法院 反馈 正确答案是:人民法院 题目3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我国《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该规定为()规范。 选择一项: A. 禁止性规范 B. 授权性规范 C. 义务性规范 D. 既有授权性规范,也有禁止性规范反馈 正确答案是:既有授权性规范,也有禁止性规范 题目4 不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关系。 选择一项: A. 继子女与继父或继母 B. 养子女与养父母 C. 婚生子女与生父母 D. 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 反馈 正确答案是:继子女与继父或继母 题目5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数据库概论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选择题( 20 分) 1、数据库(DB )、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三者之间的关 系是__ A___ 。 A. DBS 包括 DB 和 DBMS B .DBMS 包括 DB 和 DBS C.DB 包括 DBS 和 DBMS D .DBS 就是 DB ,也就是 DBMS 2、关系数据模型 ___D ___ 。 A ?只能表示实体之间的1:1联系 B ?只能表示实体之间的1:n联系 C .只能表示实体之间的 m:n联系 D?可以表示实体间的上述三种联系 3、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 __A___是不正确的。 A 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 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 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4、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__C___。 A .数据存储量太大 B .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 .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 .数据冗余 5、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__D__。 A ?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6、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___A___. A ?数据库独立性 B.数据安全性 C ?结构规范化D.操作可行性 7、设关系R和S都是二元关系,那么与元组表达式: {t | ($u) ( $v) (R(u) S(v) u[d]=v[1] t[?=v[1] t[2]=v[2])} 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_________ 。 A ? p3, 4 (R ¥ S) B ? p2, 3 (R ¥ S) 1=1 C ? p3, 4 ( R ¥ S) D ? p3, 4 ( s 仁1 (R 'S)) 1=1 8、关系模式中各级模式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A? ____ 。 A. 3NF 12NF 11NF B. 3NF 1NF 52NF C. 1NF 2NF 13NF D. 2NF 1NF 3NF 9、数据库中的封锁机制是 ___C___的主要方法。 A. 完整性 B. 安全性 C. 并发控制 D. 恢复 10、在数据库设计中,用 E-R 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是 数据库设计的 ___B___阶段。 A. 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 C. 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20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20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正确划“√”,错误划“×”,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于2003.5颁布,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区)于2004年秋季实施新课程标准. 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框架为:必修系列 1.2. 3. 4.5;选修系列 1.2.3.4;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其中包括算法初步. 3.2000年,在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上Mogens Niss做了题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趋势》的大会报告. 4.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指在教学要求与学生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独自达到的水平之间有多少差距. 5.根据语言逻辑成分和视觉形象成分之间的相关,数学能力的结构形成了分析的、几何的、抽象的调和型和形象的调和型等数学气质类型. 6.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美)的著作《怎样解题》一书译成16种文字,仅平装本的销售量100万册. 7.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数学选修系列4不属于普通高考范围(理工类). 8.美国数学教育家Dubinsky发展了一种数学概念学习的APOS理论为Action:活动阶段;Process:过程阶段;Object:对象阶段;Scheme:模型阶段 9.曹才翰先生(1933--1999)是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10.张孝达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分) 1.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美)在《怎样解题》中所表述的怎样解题表的解题过程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加涅的数学理论中的数学学习的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数学思维的品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包括_________ _____ __三个方面. 8.现在常用的数学教学模式一般为_____ _ . 9.数学教育研究的课题一般分为三类_____ _.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答案

01任务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0题,共30分) 题目1 下列关于行政法的特点,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是:行政法规范不易变化 题目2 以下说法不属于行政程序合法内容的是()。 正确答案是: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情合理 题目3 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正确答案是: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题目4 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正确答案是: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题目5 行政合理性原则基于()产生。 正确答案是:自由裁量权 题目6 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 正确答案是:行政法律事实 题目7 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被称为()。 正确答案是:行政法律关系 题目8 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 正确答案是:行政合法性原则 题目9 甲、乙两家是邻居,他们由于宅基地的使用权到土地管理部门要求确权,这个时候土地管理部门指派了一个行政人员张某来对这件事情进行处理。假如在这个时候,被指派的这个行政人员张某恰好是乙的亲戚。 正确答案是:张某应该公平公正的处理这项事务 题目10 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10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50分) 题目11 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正确 C.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正确 D. 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正确 题目12 公民甲因违法赌博,被某市公安局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处以拘留七天的处罚,本案例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B. 某区公安分局正确 D. 公民甲正确 题目13 关于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政法律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正确 C. 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调整转为行政法律关系正确 D. 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正确 题目14 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电大机考网考形考《法学概论》网上作业1-4答案

电大机考网考形考《法学概论》网上作业1-4答案 100%考过 本人自把精心制作的《法学概论》网上作业1-4答案上传到百度文库,已得到数万人的浏览和下截,今天本人再次对这套答案进行界面优化、内容充实,使界面更美观,查找速度更快。100%能通过考试。 网上作业1 单选题: 1、“法律”一词在使用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下面属于狭义上使用的是() B.全国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C.法学专业 D.法律与道德的调整内容是一致的 2、在法的分类中,一般法和特别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A.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C.法的效力不同 D.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3、在法的分类中,国内法和国际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A.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C.法的效力不同 D.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4、在法的分类中,实体法和程序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A.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C.法的效力不同 D.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5、人类社会最早产生法律的历史时期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专门案件的活动,称为() A.立法 B.守法 C.司法 D.法律监督 7、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 A.人 B.物 C.精神产品 D.行为后果 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 A.中央统一领导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地方自主管理 D.设立统战机关 9、在我国1982年宪法中,未规定限制连续任职的是()。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国务院总理 D.中央军委主席 10、依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总理由()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推荐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我国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 A.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监督关系 D.平等关系 12、下列哪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A.北京市 B.石家庄市 C.上海市 D.正定县 13、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各部委 D.地方人民政府 14、以下那部宪法指导思想存在着严重错误() A. 1954年宪法 B. 1975年宪法 C. 1978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15、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 A.单一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联邦制 D.“四实三虚”制 1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私营经济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宪法规定,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必须年满() A.四十周岁 B.四十五周岁 C.五十周岁 D.五十五周岁

《数据库概论》模拟试卷1

《数据库概论》模拟试卷1 一、填空题(共6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 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它们是一对一、一对多和__ 多对多___ __。 2.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__ 文件系统__ ___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3. 关系代数运算中,专门的关系运算有选择、投影和连接和除。 4. 实现并发控制的重要技术是封锁。 5.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 6. 数据流程图的设计属于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数据库技术中,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是【 A 】 A. E-R模型 B. 层次模型 C. 关系模型 D. 面向对象的模型 2. 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是【 B 】 A. 有结构的 B. 无结构的 C. 整体无结构,记录有结构 D. 整体结构化的 3. 保护数据库,防止未经授权或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非法更改或破坏。这是指数据的 【 A 】 A. 安全性 B. 完整性 C. 并发控制 D. 恢复 4. 数据库设计中,在概念设计阶段可用E-R方法,其设计出的图称为【 D 】 A. 实物示意图 B. 实用概念图 C. 实体表示图 D. 实体联系图 5. SQL语言称为【 C 】 A. 结构化定义语言 B. 结构化控制语言 C. 结构化查询语言 D. 结构人操纵语言 6. 在SQL语言中实现授权操作的语句是【 C 】 A. CREATE B. REVOKE C. GRANT D. INSERT 7. 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为【 B 】 A. 主属性 B. 候选码 C. 外码 D. 全码 8. 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是【 A 】 A. 事务 B. 数据冗余 C. 日志文件 D. 数据转储 9. 如果事务T对数据M已加 S锁,则其他事务对数据M 【 A 】 A. 可以加S锁,不能加X锁 B. 可以加S锁,也可以加X锁 C. 不能加S锁,可以加X锁 D. 不能加任何锁 10. 数据库镜像可以用于【 C 】 A. 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 B. 实现数据库的安全性 C. 进行数据库恢复或并发操作 D. 实现数据共享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教育学概论(答案)

一、判断题 1、“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这里的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概念。(×) 2、“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3、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4、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地方官学。(√) 5、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授内容可以分成经馆和小学两类。(×)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辨别自己的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2、现代教育不仅要把个体当作必要的工具塑造,更重要的是要把个体当作目的本身来加以培养。(√) 13、自治教育体现了“自由与责任”、“自由与纪律”的统一。(√) 14、清末洋务派和维新派在教育目的上均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所讲的“中学”与“西学”含义基本相同。(×) 15、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表述,“五育”说在逻辑上比“三育”、“四育”说更趋合理。(×) 16、学生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条件。(√) 17、教师行为的真正适应是以对学生的适应和为学生所接纳开始的。(√) 18、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9、教师的专业成熟不是独立个体的成熟,而是置身于班集体的环境中。(√) 2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环境与学习。(×) 21、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从“做”中学,这里所讲的“做”就是“动手操作”的意思。(×) 22、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23、对于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开设活动课程是比较适合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逐步成熟,他们就应当开始学习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了。(√) 24、学科课程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组织而成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按学科知识固有的内在逻辑与体系组织而成的课程。(×) 25、综合课程不可能表现为学科课程。(√) 26、“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含义是教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让学生最终能独立地学习。(√) 27、学生结合教材采取的自学和家庭作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28、教师不在现场而学生学校进行的自习不是教学活动。(×)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它不应该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30、教学过程应该受到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所制约。(√) 31、在实施自觉纪律教育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奖励,而避免使用处罚的方式。(×) 32、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33、“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过程”的规律,它提示教育者在实施德育中应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来进行。(×) 3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复杂性和曲折性是由于受到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与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的。(√) 35、强调教学是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主要的途径,但并不否定其他德育途径的重要性。(√) 36、学校管理的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和反馈机构。(√) 37、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38、正确的集体舆论标志着班级成员在自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39、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四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四答案 1、《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 选择一项: A. 发回重审 B. 撤销 C. 继续履行 D. 变更 2、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行政诉讼,其管辖人民法院是( ) 选择一项: A. 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B. 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C. 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D. 协商确定管辖法院 3、张某和李某是邻居。在一起行政案件的执行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将案外人李某的一间房屋当作被执行人张某的房屋强行拆毁。李某提出赔偿请求,该损失应由谁赔偿?() 选择一项: A. 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负责赔偿 B. 由张某负责赔偿 C. 由人民法院负责赔偿 D. 属于意外事件,由李某自己承担 4、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法剥夺某人的人身自由。在这里,()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选择一项: A. 县公安局 B. 县人事部门 C. 县人民政府 D. 县办公室 5、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选择一项: A. 1年 B. 2年 C. 6个月 D. 3个月 6、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D.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资格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7、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一般由() 选择一项: A. 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 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 原告或者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D. 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8、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 选择一项: A. 行政复议仲裁 B. 行政复议判决 C. 行政复议裁定 D. 行政复议决定 9、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 选择一项:

电大2015年春季法学概论形考作业(二)答案

作业二 您当前得分是:100 Button 1、单选题(4分) 我国国务院是我国的() A.国家权力机关 B.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军事领导机关 D.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答案:.A.B.C 2、单选题(4分) 宪法制定是一种()行为 A.非主权 B. 主权 C.实施 D.保障 答案:.A.B.C 3、单选题(4分) 在法律实施以前,依照法定程序,由审查机关予以审查是() A. 事后审查 B. 事前审查 C. 附带审查 D. 专门审查 答案:.A.B.C 4、单选题(4分)

行政法是指调整(),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A. 行政关系 B. 社会关系 C. 法律关系 D. 一般关系 答案:.A .B .C 5、单选题(4分) 行政法律关系指经()调整的,在行政关系及监督行政关系的当事人间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A.法律 B.行政关系 C.行政法规范 D.法规 答案:.A .B .C 6、单选题(4分) 行政相对人是指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参与各种(),并享有相应权利或履行相应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A. 法律关系 B. 行政法律关系 C. 法律事务 D. 行政事务 答案:.A .B .C 7、单选题(4分) 行政公务人员是基于一定的()身份而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

A. 行政公务 B. 公民 C. 群众 D. 市民 答案:.A .B .C 8、单选题(4分) 公务员以国家代表人身份进行的活动属于() A. 法律行为 B. 个人行为 C. 公务行为 D. 普通行为 答案:.A .B .C 9、单选题(4分) 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羁束行政行为 D.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答案:.A .B .C 10、单选题(4分) 民法是调整()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平等主体 B. 不平等主体 C. 行政主体 D. 商事主体 答案:.A .B .C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试题1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 A 、数据的统一控制 B 、数据共享性和统一控制 C 、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和冗余度小 D 、数据共享性和数据独立性 (难度系数C )正确答案:C 2、DB 、DBMS 和DBS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A 、DBS 与D B 和DBMS 无关 B 、DBMS 包括DBS 和DB C 、DB 包括DBMS 和DBS D 、DBS 包括DB 和DBMS (难度系数B )正确答案:D 3、设有关系R 和S ,关系代数 S)(R R -- 表示的是_________。 A 、R ∩S B 、R ―S C 、R ÷S D 、R ∪S (难度系数B )正确答案:A 4、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 和S 使用 自然连接时,要求R 和S 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__________。 A 、行 B 、属性 C 、记录 D 、元组 (难度系数C )正确答案:B 5、以下是信息世界的模型,且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 次的是_________。 A 、数据模型 B 、概念模型 C 、关系模型 D 、E-R 图 (难度系数C )正确答案:C 6、构成E —R 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 A 、实体、属性值、关系; B 、实体、属性、联系; C 、实体、实体集、联系; D 、实体、实体集、属性; (难度系数C )正确答案:B 7、在关系代数运算中,五种基本运算为_________。

A 、并、差、选择、投影、连接 B 、并、交、选择、投影、笛卡尔积 C 、并、差、选择、投影、笛卡尔 积 D 、并、除、投影、笛卡尔积、选择 (难度系数B )正确答案:C 8、在下列关于规范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任何一个关系模式一定有键。 B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 C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 D 、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2NF 。 (难度系数B )正确答案:D 9、设有关系模式R(A,B,C)和S(C,D)。与SQL 语句“SELECT A,B,D FROM R,S WHERE R.C=S.C ”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为_________。 A 、S))(R (σπS.C R.C D B,A,?= B 、S))(R (πσD B,A,S. C R.C ?= C 、(S))π(R)(πσ D B A,S.C R.C ?= D 、S)(R))(π(πσB A,D S.C R.C ?= (难度系数A )正确答案:A 10、SQL 的视图是从_________中导出的。 A 、基本表 B 、视图 C 、数据库 D 、基本表或视图 (难度系数C )正确答案:D 11、用如下的SQL 语句创建一个Teacher 表 CREATE TABLE Teacher ( TNO Char(6) NOT NULL, NAME Char(8) NOT NULL, SEX Char(2), SAL INT, SDETP char(12) check (SDEPT IN(‘IS ’,’MA ’,’CS ’))) 可以插入到Teacher 表中的元组是_________。 A 、(‘T0203’,‘刘刚’,NULL ,NULL ,‘IS ’) B 、( NULL , ‘王芳’,‘女’,‘1200’,‘CS ’) C 、(‘T0111’,NULL ,‘男’,23,‘MA ’) D 、(‘T0101’,‘李华’,男,2100,‘EN ’) (难度系数A )正确答案:A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之一。()。 [A] 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 2、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来划分的。 [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材料的内容 [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 3、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基础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 [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 4、()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 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 教材编写[D] 课堂教学 5、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 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 听说训练[D] 教材编写 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A] 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的语[B] 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 [C] 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 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7、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 [A] 观光期[B]挫折期[C] 逐渐适应期[D] 完全复原期 8、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初级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课本》 [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 11

电视大学《行政法概论》形成性考核练习题答案大全第四部分

电视大学《行政法概论》形成性考核练习题答案大全第四部分

需要所有考试的答案,需要下载四部分文档,此部分答案仅第四部分,需要的同学可以下载参考! C. 即可以本人申请也可以由利害关系人申请 D. 可以保证公务员秉公执法 10. 关于行政监察基本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D )。 A. 完全监察独立 B. 适用法律和政绩上人人平等 C. 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D. 依靠群众 11、(从第三编移过来)2004年初,山东枣庄市农民宋某通过承包方式取得2.5亩农田的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但他并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而是经村委同意建造六间平房开饭店,并将剩余的土地圈成停车场。工程尚未完工便被枣庄市某镇政府发现,镇政府经调查取证,于2004年3月15日送达了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告知书。3月20日,镇政府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宋某建造的建筑予以拆除,并决定罚款5000元。宋某对该处罚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1-1.本案中可能涉及到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A、B、)。 A.宋某 B. 镇政府 C. 县政府 D. 村委会 11-2. 宋某行为合法吗?镇政府处罚合法吗?( B、D、) A. 宋某行为合法 B. 宋某行为违法 C. 镇政府处罚合法 D. 镇政府处罚违法 (第二次形考多项选择题)第三编: 1 、关于行政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 A、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B、是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行为; C、包括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D、国家权力机关的行为也可能是行政行为; 2、关于行政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 A、公务员的行为是行政行为; B、行政行为失当,行政主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C、行政行为是立法行为的一部分; D、行政行为失当,救济途径包括行政诉讼等; 3、司法部给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颁发全国法律职业统一司法资格证书的行为属于(A、C、D)。 A、行政许可;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处理 D、行政行为 A、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权利性行政行为; D、获得某种行为的资格的行为; 4、关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 A、法律行为性; B、单方性; C、双方性; D、抽象性; 5、以下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B、C、D) A、制定宪法; B、制定行政法规 C、制定规章; D、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6、关于行政立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A、属于委任立法; B、主体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授权性组织; C、权限与程序法定; D、是抽象行政行为; 7、关于行政立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A、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B、针对特定人; C、具有普遍约束力; D、可反复适用; 8、以下属于行政立法程序的是(A、B、C、D、E、)。(已修正) A、立项; B、起草; C、审查; D、决定; E、公布实施; 9、以下主体,有权对行政立法行为进行的审查监督的是主体,主要包括(A、B)。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人民法院; D、社会各界; 10、关于其他规范性文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A、行政主体制定; B、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C、是我国行政法法源; D、与行政立法效力相同;

2017年电大《法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填空题《法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 1、法过规定的行为模式有三种,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P3) 2、根据法所作用的对象、可将法的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P7)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4、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的多数通过。(P23) 5、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可以分为静态的财产归属关系和动态的财产归属关系。前者主要是由民法中的物权法调整,后者主要是由民法中的债权法调整。(P33) 6、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7、地役权是指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 8、担保物权主要有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三种。(P71) 9、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10、能够产生债的法律事实有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P74) 11、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20%。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12、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3、我国〈合同法〉规定,因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害方有权选择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承担侵权责任。(P98) 14、法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动态过程,包括法律的制定、法的遵守、法律的执行、法律的适用等环节。 二、判断题 1、(错)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同一概念。(P3) 2、(对)法律原则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弹缩性的特征。(P4) 3、(对)民事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P38) 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 5、(错)李某15周岁,某学校初中生、天资聪颖,获得发明专利一项,以市场价格200万元将其转让给某公司,该转让行为为民事法律行为。 6、(对)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情况下,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并且能够择一适用。 7、(对)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和同时消灭。(P50) 8、(对)物权既是绝对权又是支配权。(P63) 9、(对)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个方面。(P66) 10、(对)已经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不定项选择题 1、法的效力包括(A、B、C)(P7) A、对象效力 B、时间效力 C、空间效力 D、域外效力 2、以下哪些原则有民法“帝王条款”的美称(C) A、平等原则 B、意思自治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数据库概论试题(期末)

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 和加强了数据保护。 A.数据共享B.数据存储 C.数据应用D.数据保密 2.数据库系统中,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应用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的物理模式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3.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 的是()。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4.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 A.层次结构B.二维表结构 C.网状结构 D.封装结构 5. 关系模型中,一个候选码()。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必须由多个属性组成 6.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 7.设关系R和S的属性个数分别是2和3,那么R S等价于() 1<2 A.σ1<2(R?S)B.σ1<4(R?S) C.σ1<2(R S)D.σ1<4(R S)

8.SQL语言具有()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9.假定学生关系是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DE)。 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 A.S B.SC,C C.S,SC D.S,C,SC 10. 已知关系SPJ(S#,P#,J#,QTY),把对关系SPJ的属性QTY的修改权授予用户 张三的T-SQL语句是( C ) A. GRANT QTY ON SPJ TO 张三 B. GRANT UPDA TE ON SPJ TO张三 C. GRANT UPDA TE (QTY) ON SPJ TO张三 D. GRANT UPDA TE ON SPJ (QTY) TO张三 12.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Y,则()。 A. Y函数依赖于X B. Y对X完全函数依赖 C.X为U的候选码 D. R属于2NF 13.关系规范化中的插入操作异常是指 ( )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14.在数据库设计中,E-R图产生于() A.需求分析阶段B.物理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D.概念设计阶段 15.在合并分E-R图时必须消除各分图中的不一致。各分E-R图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三类,即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其中命名冲突是指()。 A.命名太长或太短 B.同名异义或同义异名 C.属性类型冲突 D.属性取值单位冲突 16.事务是数据库运行的基本单位。如果一个事务执行成功,则全部更新提交; 如果一个事务执行失败,则已做过的更新被恢复原状,好像整个事务从未有过这些更新,这样保持了数据库处于()状态。 A.安全性B.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