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甲戏
高甲戏又称戈甲戏、九甲戏,是省主要剧种之一,孕育于明末清初,形成于清代中叶。
它主要流传于、、龙溪等闽南地区以及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地。
高甲戏的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
高甲戏传统剧目多,据传剧目约600余种,现存有400多种。
高甲戏行当的划分与京剧大致相同。
丑角戏的表演最为突出,丑行分类有男丑和女丑。
惠安石雕
惠安素有石雕之乡、石头王国之美誉,石雕历史源远流长。
惠安石雕艺术源于黄河流域,又融会外来文化与技艺精华,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经长期磨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惠安石雕饮誉中外,其作品遍布祖国各地和东南亚诸埠,声名远播海外。
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华世纪坛、鳌园、全国最大的石雕塑像成功像、鹿回头、澳门中华妈祖文化村、泰山山门、万福广场、世博园、周恩来纪念馆、雨花台等一大批国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建筑雕刻工程,都凝聚着惠安石雕艺人的智慧和汗水,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为惠安石雕赢得荣誉。
璀璨夺目的花灯
花灯
花灯,历史悠久。
在元宵放灯,唐时已盛行,宋朝更普遍。
花灯,色彩调和,结构精美,玲珑剔透,璀璨夺目,品种繁多,就其制作材料和方法而言,可分为丝灯和彩扎灯两类。
花灯容,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
不仅有翩翩起舞、栩栩如生的人物灯景,那戏曲中的传奇故事《水漫金山》,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还有那展翅飞翔的鸣禽、嬉游的池鱼、咆哮生风的雄狮,形态各异,逼真传神。
类别主要有走马灯、莲花灯、宝莲灯等。
至于花灯的制作,式多样巧,造诣高深。
解放后,花灯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
提线木偶艺术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民间俗称“嘉礼”,又名线戏。
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傀儡戏随之传入。
到了宋代,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明代的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
清末民初,林承池、连天章等人,还创造和改进了不少表演艺术技巧,如拔剑、插剑、弄蛇、伞舞、织布、弄钹等,大大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表演艺术。
如今,提线木偶保留着极为丰富的传统艺术与精湛的表演技巧。
提线木偶剧目题材广泛,剧本文学性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台词诙谐风趣,唱词优美生动,音乐糅合南音和闽地方音乐的优雅旋律,情韵深沉清丽。
木偶的制作精美,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民间工艺珍品。
每尊木偶身上设置16条至30余条提线,操纵表演难度大。
合理的线位布局、严谨的线规程序和精妙的操纵技艺,形成了提线木偶戏表演细腻逼真、动作惟妙惟肖的艺术特色。
中国音乐活化石---南音
南音
,是闻名中外的南音的故乡。
许多海外朋友来到这里,深为南音的魅力所醉。
南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
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为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泣如诉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痴如醉的心田。
南音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深为闽南侨乡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远播到、港澳和东南亚一带,成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胞世代珍视、竞相传唱的乡音。
目前,南音正在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5年2月,中国音乐学院德海教授率近百名师生来进行为期一周的采风、交流、演出活动。
古老剧种---梨园戏
梨园戏
梨园戏是中国的珍稀剧种,保留着唐宋南戏特色。
它植根于,并随着人的足迹而流传到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
梨园戏的表演程式极严整、细腻,刻画古代人物的心理活动尤为精微入神。
梨园戏至今还保留不少宋、元南戏的剧目,演员基本的舞台肢体语言、乐器的形制与演奏法竟和古代壁画、石刻的人物像有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而证实了它的悠久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
位于的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是现今这一剧种惟一的演出团体,负有传灯续火的使命。
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曾于2003年10月19日应邀前往法国参加“中法文化年”活动,并于第二日晚在巴黎城市剧院进行演出。
近年来努力打造精品剧目,梨园戏《董生与氏》获2003-2004年度国家十大精品工程剧目。
日前,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公布,新编梨园戏《节妇吟》入选初选剧目。
奇特的惠女服饰
惠女服饰
惠女服装,别具一格,被称为中国服饰的精华。
惠安东部崇武、山霞、净峰等乡镇妇女穿的衣裤除太青兰、苹果绿、黑色以外,还有白底柳条花纹或上下绿白拼接而成的,颜色甚为鲜艳;衣身、袖管、胸围紧束,衣长仅及脐位,肚皮外露,现出身段的曲线美。
裤子多是黑色的,裤筒甚为宽大。
裤带上的银裤链是惠东女奇特装饰的重要容。
那些银裤链一般是结婚时男方必送的礼物之一。
头上的装饰主要是头巾和斗笠。
惠女出门时多数人都戴上精制的银手链,把折叠整齐的小花帕一半缀于腰侧衬衫口袋,一半露出外面;手中提着精美的小竹篮子等。
德化瓷
德化瓷制作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宋、元,盛于明、清,至今从未间断,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是中国民窑的代表。
德化瓷雕塑始于宋代,是为适应文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瓷艺术品种。
早在明代,德化的雕塑大师何朝宗总结前人的制作工艺和烧成经验,综合石刻、木雕、泥塑的技法特点,吸取唐代佛像画家吴道子的作风,开创了捏、塑、雕、刻、刮、削、接、贴的八字技法。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德化瓷雕塑新秀名手辈出。
布袋木偶戏
布袋戏在西方被形象地称为“手套式木偶”,是将手伸进木偶的布套利用五指操纵表演的一个古老剧种,是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
南派布袋戏是指地区的掌中木偶戏,其音乐主要为南曲及“傀儡调”,以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北派布袋戏。
新中国成立后,南派布袋戏获得了新生。
木偶剧团多次晋京演出并获奖,《白龙公主》、《五里长虹》等剧目获文化部嘉奖和第九届文化奖。
拍胸舞
拍胸舞在农村极为流行。
凡节日庆典、踩街游行都少不了这一舞蹈。
表演拍胸舞人数不拘,但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草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表演。
表演时双手起落,有节奏地拍胸挟腋、偶尔又投足拍腿、屈臂击肘。
时而跳跃、时而跪蹲、时而抬腿、时而踢腿。
边歌边舞,豪迈矫健,情绪热烈,风趣浪漫。
北管音乐
北管音乐简称“北管”,又名“小调、小曲、曲仔、北曲”等,是广泛流传于惠安县城关以及城关以北如今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
清朝光绪年初,、、、等地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南下盐兵、淮河决堤难民等传入市。
抗战时期,北管在峰尾、后龙、山腰等镇进入全盛。
峰尾、后龙两镇有30多个教习馆,山腰有20多个教习馆,惠安县城关有“丽泽”、“金兰”等北管乐社。
此时,北管还伴随华侨、港澳台同胞远渡重洋,东南亚等地也有“会馆”、“会馆”等北管乐社。
打城戏
打城戏生长于本土,艺术上受民间艺术的哺育,其表演艺术,提线木偶对它的影响尤深。
打城戏早期的音乐、唱白以及科步,带有浓厚的木偶戏表演风格。
其表演动作多侧重
于跳跃跌打和武打杂技,有时也表演一些少林拳技。
其武打的高超技艺,与传统的南少林拳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为南少林拳术在的活文物,在闽南民间戏曲中独树一帜。
后期武戏受京剧的影响,较多采用京戏的武技表演;文戏则吸收了梨园戏和高甲戏的某些科步动作来丰富自己。
该剧种的生、旦、净上下场都要念场诗。
韵白较多,唱白发音较重,但比高甲戏轻柔,接近口语。
此外,它还有其他剧种所没有的“开大笼”,里面装关表演各种类型舞蹈节目的衣套,可随演随用,别有一番生动情趣。
打城戏的音乐曲调,是在道教法事中的法乐、道情调乐曲、打击乐和佛曲的基础上,大量吸收木偶戏音乐曲调混合而成的,后来虽然也加进一些南音和民歌,但仍以傀儡调为主。
既有地方特色,又有自己风格,是民间文化的艺术珍品。
柯派高甲戏
素有“戏窝子”之称,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戏剧之乡”,是高甲戏最繁荣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独树一帜的柯派高甲戏丑行,有更具广泛、深远的影响。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又称柯贤溪表演艺术,俗称(犭肖)罗溪表演艺术,形成于1930年。
当年22岁的柯贤溪受聘于“福庆成”班,以丑角挑大梁,1935年,柯贤溪应菲律宾桑林社邀请赴菲律宾演出,场场爆满,被誉为“闽南第一丑”、“丑大王”,扬名海外。
1952年,柯贤溪与名老艺人洪金乞组建民间高甲戏剧团。
1960年,柯贤溪作为戏曲界代表,赴出席全国文学艺术界第三次代表大会,同年参加“高甲戏丑角会演”,被公推为“丑王”。
1961年,柯贤溪随省高甲戏代表队晋京演出,饰演《扫》中的疯僧,受到周恩来总理、毅副总理的接见和赞扬。
此后柯派丑行表演艺术更趋成熟,代有传人。
柯派丑行表演艺术形象栩栩如生,以形写神,追求神似,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超越一般丑角的插科打诨,达到滑稽与崇高和谐融合,发人深省,令人神怡。
其中女丑表演火爆、热烈、夸、幽默,富有浓郁的山野气息;道白抑扬顿挫、吞吐有致、韵味十足,做功细腻、生动诙谐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身段表演能精细地分出从十八岁的少女到二十、三十,直到七八十岁的妇女的不同特点,形成各个年龄段妇女的风韵姿态的不同表演程式。
表演式中的“女丑十八法”,记叙一整套表演技艺,是柯派表演艺术的主要教材。
柯派丑行表演艺术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当明显,与当地民众文化生活关系密切。
它生于闽南,成于菲律宾,兴于,是闽南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高甲戏的艺术瑰宝。
五祖拳
五祖拳发源于,是七大拳种中历史最悠久、传播地域最广的优秀拳术。
五祖拳含太祖、达尊、罗汉、行者、白鹤五种拳术,其中白鹤拳为清初方七娘所创,最为“年轻”。
相传清朝顺治年间,少林拳师方种的女儿方七娘一日在寺中织布,见一只白鹤飞宿在梁间,昂首振翮,舞脚弄翼,姿态奇妙,心甚异之。
七娘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而过;又以纬尺掷之,复被白鹤展翼弹落;白鹤随即奋腾凌空,冲入霄汉而去。
七娘感悟之余,精研不辍,揣摩衍化,糅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之中。
她几经推敲,创出别具一格的“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拳法,称为“鹤法”。
后来,方七娘随丈夫曾四回到永春,设馆授徒,永春白鹤拳渐渐在永春传开。
通过几代人的苦心研究、发扬,永春白鹤拳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理论。
乾隆年间的肖伯实、林董、樵等人分别对永春白鹤拳的源流、套路、理论进行整理,撰写《永春叔礼教传拳法》、《拳家正法》、《卫身秘要》等著作传世。
这时期,出名的拳师多出自永春,故世称“永春白鹤拳”,拳师多被称为“永春拳师”。
尧宝刻纸
剪纸艺术始于唐而盛于宋。
刻纸由剪纸发展而来。
光绪十八年,刻纸业十分兴隆,出了不少名师,刻纸作坊有数十家,及至艺术上获得重大突破的,是已故的著名刻纸艺师尧宝。
尧宝(1892年-1983年),字国富,出生于市鲤城区涂门街棋盘园,他能刻善画,全面继承了刻纸技艺,而且汲取剪纸、堆塑、贴瓷、木刻、雕版、建筑、彩绘等艺术营养,拓展题材,讲究构图、意象、线条和装饰性,创造性综合运用描、剪、刻、剔等手法,刀法遒劲细腻,线条极富韵律。
他所创作的阴刻图案,既是实用的油漆画工具又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刻纸艺术作品。
20世纪20年代初,尧宝应用刻纸技法镂空刻制油漆画样稿的办法创造出阴刻图案,深受油漆画同行的称赞并采用,还被广泛运用到了印花布、刺绣、木刻、石雕等行业,当成工业纸模。
1955年人民出版《尧宝刻纸集》,风行海外,一时纸贵。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
乌龙茶制作技艺,是各类茶制作精华,是划时代的伟大发明。
乌龙茶既保留了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是半发酵的茶叶,其制作技艺工序复杂、条件要求高,被誉为世界最精湛的制茶技术。
铁观音茶是乌龙茶中的珍品,产于省安溪县,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走过了漫长的数百年,迎来了全面保护与弘扬的崭新时代。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安溪茶农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铁观音的实际,创造出一套乌龙茶铁观音“半发酵”的独特制茶工艺,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采用灵活的“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
历经代代茶人手手相传,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薪火日盛,制作工艺日益成熟,由最初的脚揉手捻,发展为现在的采摘、初制、精制三大部分。
其中初制含晒青、揉捻、烘干等先后十道工序;精制部分含筛分、烘焙、包装等六道工序。
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艺
目前国掌握水密隔舱造船技术的人已非常少了。
水密隔舱造船技术从宋代延续到今天,为研究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科技价值;水密隔舱造船技术作为一个活化石,反映了中国人在世界航海史上的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水密隔舱造船技术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大约发明于唐代,宋以后被普遍采用。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个舱区,由于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因此在航行中,特别是在远洋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大大提高了远航的安全性能。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俗称“皇宫起”的官式大厝是最为典型的类型,在侨乡随处可见,其代表作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安蔡氏古民居和省文物保护单位阿苗故居。
闽南民居属于中国院落式民居的一个流派,是民居形态中材料使用和结构技术最先进、构成因素最丰富、“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分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主要工种,其木作最为重要。
工匠也按工种分类和分工,同样以大木作工匠为核心。
灵源万应茶
据民间口碑相传,沐讲禅师炮制的药饼名为“菩提丸”,是采集红茶、鬼针、青蒿、飞扬草、爵床、野甘草、墨旱莲等灵源独特的青草药,加入上等茶叶,并配以中药精心炮制,以供患病僧尼煎服及善男信女取用。
600年来,寺中僧尼世世代代继承此秘方,不使失传。
1951年灵源寺僧王广武将“菩提丸”改制成“灵源万应茶(饼)”,该药具有疏风解表、调胃健脾
之功能,对伤风感冒发热、中暑痢疾、腹痛吐泻等疾病疗效显著,更是一种防暑降温的理想药茶。
灵源万应茶为纯中药制剂,以袋泡茶和块状茶为剂型,块状茶为古老独特的药茶剂型,袋泡茶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剂型,1994年入编国家卫生部部颁标准,2004年一次性整体通过国家GMP认证,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
灯会
灯会闻名遐迩,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
“灯会”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形成“上品花灯”,有“春光结胜百花芳,元夕分华盛泉唐”之说。
特别是在南宋时期,甚至连京城的花灯都要委托太守雇工精制。
宋《五杂俎》誉称:“天下上元,灯灼之盛,无逾闽中。
”
南安英都拔拨灯
南安英都拔拔灯是南安市英都镇英溪流域一种特殊的民间灯会,源于古代纤夫拉纤,从南宋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拔拔灯以粗绳系灯,每阵领头由一青壮年胸前缚一扁担,肩负大绳,作船夫拉纤状弓身前行,拉动灯阵向前行进,状如拔船(拉纤),“拔拔灯”由此而来。
南安英都拔拔灯作为一种综合民间信仰、民间音乐及舞蹈等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民俗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初九晚举行。
南宋时英都的船夫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添丁进财、合家平安,举行以游灯为主题,并结合迎神,穿插大鼓吹、“邰狮”等综合性游乐活动。
闽台东石灯俗
元宵节挂灯、赏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活动,可是在的滨海小镇东石,却由于海峡两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缘关系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闽台东石灯俗源于何时,无从稽考。
只知盛于民国期间,但是它那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的习俗在全国却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该活动由民众自发组织,依托东石三公宫(嘉应庙)举行,主要活动围在市东石镇和布袋镇东石乡。
的乡亲一般提前派人回乡,于正月十三到三公宫祭祀“三公”,并把代表过去一年乡亲中成年男子的宫灯数带回来,再把故乡的宫灯数捎回。
闽台东石灯俗于每年正月十三开始,为期三天,闽台两东石上一年新结婚的新郎官都必须于正月十三前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里,“三公宫”除各新婚夫妻送来的宫灯外,还要由公家定制一盏大红绣球灯挂在正中。
在元宵夜的午夜时分,各新郎官齐集三公宫,在主事者通报今年及本地的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后,就开始举行数宫灯活动的重头戏“卜灯”:即新郎官们按送灯的次序在三公爷座前掷“信杯”(一阴一阳为一杯),掷得杯数最多的可以迎回中间的那盏大红绣球灯,因为此灯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迎回者会“出丁”(生男孩),因此迎回者的叔伯兄弟、亲族都会赶来帮忙,大放鞭炮,用大红甲吹迎回,挂在厅中。
随后,各人也将新娘陪嫁的宫灯迎回家挂在新房,祈求三公爷保佑婚姻幸福美满,早生贵子。
乡亲代表也参与“卜灯”,若掷得大红绣球灯,十六日得专船送回,本地则必须出动“蜈蚣阁”进行欢送。
此俗称为元宵节数宫灯。
“嗦罗连”习俗
“古代时,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后,经常是雨水连绵,导致蚊虫非常多,卫生环境不好,容易发生温疫,人民群众就只好寄希望于龙王。
一是因为五月初五是龙王的生日,龙王可以呼风唤雨;二是我们炎黄子都是龙的传人,所以就请龙王来为世人驱邪、消灾。
”今年已经76岁的颜昌瑞是“嗦罗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讲述了“嗦罗连”的由来。
“嗦啰嗹”也称“采莲”,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汉乐府即有《采莲曲》。
至今保留历代宫廷“采莲舞”遗迹,所唱“嗦罗连”褒歌与古代佛教、道教、戏神平安咒语同出一源。
解放前曾广泛流传于、老城区、南安、惠安等各沿海地区。
1987年“嗦罗连”被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一书。
2008年6月8日,“嗦罗连”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安海是乃至全国唯一保留“嗦罗连”舞“采莲”这一民间习俗的乡镇。
“采莲”仪式以采“头莲”最为讲究,一般得提前一天放名帖做准备。
是日,主人闻声早早等候在门口,“采莲”队迎入厅堂后,先将“嗦罗连”头置佛龛前,燃香灼奉敬。
执“采莲艾旗”者则在《嗦罗连》歌声中口呼吉祥语,以长竿“采莲艾旗”在厅堂梁间来回挥动,有的还将另一小旗交由主妇自入室四处拂扫,谓为避邪消灾。
之后主人家取出备好的红包酒米劳,“花婆”则从漆篮取出香花、“嗦罗连仔”、“孩儿仔”等回赠主人家。
蟳埔女生活习俗
蟳埔女爱戴花。
从孩提起,蟳埔女就把头发留长,成年后将秀发盘于脑后,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另用茉莉、素馨等鲜花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圈戴在脑后,俗称为“簪花围”,争奇斗艳。
历史上蟳埔女所戴鲜花,来自附近云麓村。
该村原是南宋阿拉伯人提举市舶蒲寿庚的私家别墅“云麓花园”,园中的茉莉花、素馨花等奇异花卉系从西域引进延续至今,洋溢着海洋文化气息。
蟳埔女的骨笄保留了古代“骨针安发”的本意,系全国独有的“活化石”。
蟳埔女的婚俗保留着传统的闽南风情习俗,从订婚到结婚都离不开分赠鲜花,且“半夜出嫁”的婚俗别具一格。
结婚的衣服,蟳埔女一辈子只穿一回,婚后就收拾起来压箱底,直到走完人生路,才又穿着入葬。
蟳埔女居住的蚝壳厝具有抗风防水、冬暖夏凉、墙体坚固的特点,适宜海边多风潮湿的气候环境。
蟳埔女的生产习俗多常年从事海养殖和捕捉鱼虾、到市场摆摊卖海鲜等,蟳埔女的宽筒裤特色就适应便于海滩上劳作,捲起裤筒不弄湿裤子,挑担行走又轻松自如,体现了海边生产劳作需要的实用价值。
蟳埔女生于海、长于水,天天与水打交道,最信仰海上女神妈祖,每年农历三月初九日的“妈祖巡香”祭祀仪式成为一个盛大的民俗活动,保留较为完整。
蟳埔女习俗历经漫长的历史,随时代更迭曲折发展,但不管怎样,都能因特定的劳动形式和生活环境,由母教女,婆传媳,世代相传。
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市清水祖师信俗、端午蚶江对渡习俗、永春纸织画榜上有名。
市文广新局社文科万智科长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选,在全国围送评的项目多达4000多个,仅有191项最终入选。
加上此次新增的3个项目,目前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项目共有31项,在全国地级市当中排行前列。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