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消费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西方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投资、出口对经济拉动力削落,扩大消费显得尤为紧要。国家也曾多次提出扩大消费的意愿,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但受制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消费观念落后等因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仍然是“短板”。本文就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及一些个人看法作下浅谈。
关键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扩大内需
一、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08年的金融危机,国家四万亿的投资,使经济得以恢复增长。面对新的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国内市场缺乏动力,国家长期以来对投资、出口过度激励,消费长期占比不足。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目前我国消费在经济中的情况
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接近一半,是全球该比重最高的经济体之一,这将挤压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扭转这一趋势就需要中国经济增长更加注重消费的拉动作用。
2009年我国国内实现生产总值335353亿,增长8.7%,消费对经济贡献率52.5%,属投资型经济,消费对经济贡献偏低,经济长期依赖投资。国内消费消费需求不足加剧,外贸依存度低,可见单独靠消费、出口拉动经济非长久之计。应该大力增加消费需求,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以较快的信贷增速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拉动经济增长,但是最终将会出现债务上升、风险增加等影响,经济要持续健康,必须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2.消费出现的状况
我国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2000年至2006年,最终消费对GDP 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由65.1%、5.5个百分点下降到39.2%、4.3个百分点。同时,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则趋于下降,由77.2%下降到72.6%,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渐弱。目前,这种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经济结构失衡,人民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应有的成果,因此,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3.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投资、消费和出口。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政策预期鼓舞下,居民的消费意愿必将进一步提高,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国家相关政策亦要求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求“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
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镇化、工业化推动了中国经济加快前进,而我国又是一人口大国,所以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吧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拖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更注重精神层面感受,消费观念也有了必然的转变。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农民现金收入复合增长率大为提高,带动了我国旅游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的上升。城镇化进程也推动了农民进城,带动更多的旅游消费增量。经济发展带动了城镇化进程,农民收入、观念都发生了改变,这都带来了旅游消费增量。再者,高铁时代不但缩短了旅途时间,更对人民的旅游消费心理带来深刻影响。
4.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
第一,消费对经济的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带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就业,旅游等发展。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第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是指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消费使产品的生产过程真正完成;消费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扩大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回升…促进经济增长”的启动经济新流程,这是满足当前政策目标的最佳选择。
第四,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我国出口疲弱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
二、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而市场需求中最重要的是消费需求,因为它是最终需求。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消费需求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力量。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能够提高消费力,进而提高生产力,促进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不断发展。
1.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提出
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最关键的阶段是起飞阶段·“起飞”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提高生产性投资率,第二,要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第三,要有制度上的改革。
2、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同的·在经济增长的低收入阶段,消费在国民收入中占较大比例,消费率较高,而用于储蓄的部分很少,投资在国民收入中占较小的比例·在经济增长进入到高收入阶段以后,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增长额也比较大,消费率比较高·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即由低收入向高收入过渡的时期,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低一些,消费率有所下降,而更多的国民收入用于储蓄。
3、扩大内需与经济
在现代买房市场条件下,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为市场约束,需求拉动特别是消费需求更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投资扩大,从而使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源、市场等条件决定的。相对的来说,大国经济具备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市场基础。从消费需求角度来看,大国国内市场容量极大、开发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多样化。从投资需求角度来看,大国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投资需求提供了巨大的物质空间。
三、对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应有的作用的看法
(1)建立消费政策目标体系,及时了解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以及时针对不同的消费现象作出相应政策
(2)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减少预防性储蓄。
(3)提高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合理的收入增长机制。
(4)完善政策,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消费安全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