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双语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双语教学”又是一种教学活动,它也必须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长期以来,人们对“双语教学”的特殊性研究较多,而
对双语教学与一般教学的共同性研究得较少。实质上,在研究“双语教学”的特殊性的同时,注重双语教学与一般教学的共同性,将
会更有利于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本文试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出
发透视双语教学,以进一步揭示双语教学与一般教学的共同性,从
而更好地指导双语教学实践。
一、从教学目的看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与人们对双语的认识有关,也与人们对教学的认识有关。关于“双语”的界定,目
前大都倾向于认为“双语”是个人或集体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
言的现象。由此,很多人片面地认为,双语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两
种不同的语言。事实上,双语教学的目的并非如此简单。
虽然双语现象自古有之。但当代的双语现象与早期的双语现
象已大不相同。在人类社会早期,双语现象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民族、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语言已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象征和代表。这也给双语教学
赋予了新的含义。
对双语教学的片面化认识与以往陈旧的教学目的观有关。以往的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知识的传递。也就是说,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传递知识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传递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在于获取、掌握知识。在这种教学观指导下,双语教学就变成了单纯获得某种语言知识的过程。
从现代教学观来看,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的、持续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递不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知识的传递,特别是通过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价值和能力,来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语言作为意义的表征系统,其符号的背后含有价值、意向、态度等成份。因此,双语教学的目的已不单纯是语言的学习,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乃至促进人的发展的手段。特别是当代教育提出要培养学生胸怀全球的观念,要能够理解、尊重不同的民族、风俗和文化,要具有本民族、本国家以外的文化知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充满自信地与不同的民族坦然相处并与之交流,开展合作等。双语教学在实现上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从影响双语获得的因素看双语教学
语言的获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而双语的获得则更加复杂。在双语获得的理论中,文化合流模式
(AcculturationTheory)、语言调节模式(AcmodationTheory)、话语理论(DiscourseTheory)、语言控制调节模式(TheMonitorModel)、多变语言能力模式(VariablepetenceModel)以及共同语法假设(TheUniversalHypothesis)、神经功能理论(NeurofunctionTheory)等流派颇有影响,在影响双语获得的因素方面趋于一致。这些因素主要有:
生理因素:儿童语言的获得,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儿童可以在短期内发展出语言能力,一旦儿童开始说话,发展的速度就快得惊人;二是儿童都有说错之处,但这些错误既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又与成人语言有着质的差别;三是世界儿童的语言发展似乎都经历同样的过程(尽管所学的语言不同)。以上种种现象便促使乔姆斯基及其他的(MNeill,1970;Lenneberg,1967)学者提出语言发展是一种人类生理现象,即语言的获得更多的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学的过程。这一观点对儿童双语的获得与发展也是适用的。
语言环境的作用:语言环境对语言获得与发展的作用是较大的。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学者都研究儿童语言的获得、发展与父母的语言、家庭语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或家庭用语与儿童语言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双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