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概述讲解共50页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概述

隐孢子虫病、异尖线虫病、肺孢子虫病等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日本、荷 兰、英国、美国与法国等开始流行。
(重要寄生虫病我国流行概况)
包虫病
◊ 血清学阳性率12.04% ,全国包虫病病人38万人,受威胁人口 5000余万,新疆家畜平均感染率约50%。
黑热病
© ◊每年新发几百例病例报道。
蠕虫病
◊ 查出感染于人体蠕虫26种,蠕虫总感染率为21.74%, 全 国感染人数约为1.29亿人。
J
Lymphatic filariasis 淋巴 丝虫病
・76国,9000万人感染
Leishmaniasis利什曼原虫病
-非、美、欧、亚,1300万人 感染
Trypanosomiasis 锥虫病
非洲锥虫病30万人感染 美洲锥虫病南美洲1800万人感 染
(其他重要寄生虫病流行情况)
'、、、、
-并殖吸虫:210万人感染;
病 5. 锥虫病
(五大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
Malaria 疟疾
9每 0年
国死
3亡
亿百 人万 感人 染
Schistosomiasis 血吸虫 病 ・76国,两亿人感染 ,每年死亡50万到100万人
Schistosoma, in copula
(by P.W. Pappas and S.M. Wardrop)
血吸虫病患者
绵羊肝包虫病
人 弓 形 虫 病
弓流 形产 虫及 病胎 引儿 起畸
形
内
皮
脏
肤
型
型
黑
黑
热
热
病
病1700多万人死于传染病。
WHO要求重点防治的7类热带病中,除麻风病、结核病外,
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
《人畜共患病》PPT课件

和其他淋巴中复制; 致病因子也可沿着外周神经直接进入脊髓部位; 经口感染牛海绵状脑病实验中,致病因子出现在中
枢神经系统、三叉神经和脊神经根、眼晴和远端回 肠,在脊髓仅短暂出现。 TSE在人的漫长潜伏期中,致病因子的分布和含量了 解甚少。
致病原因
经过将近20年的研究,朊病毒本质及引起细胞死 亡的原因依然不清楚。
现在大多学者认为PrPSc是致病物。到目前为止 最高浓度的富集制备物中每105个PrP单体包含一 个感染单元。已有许多假说解释海绵化和神经细胞 丢失的机制。研究表明PrP106-126片段对神经 有直接的毒害作用。当缺乏PrPC时神经元被氧化 的可能性增大,这表明PrPC可能有抗氧化的功能。
英国禁止数百万人献血
对食品的影响
疯牛病感染因子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食用 疯牛病肉是传播给人的重要途径。但人不可 能不吃牛肉。由于检测手段所限,牛肉食品 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虽然将几十万头病牛处理 焚烧。但此前受感染的牛预计超过1百万头, 这些亚健康的牛大部分已进入人的食物链, 或加工成其他 产品(如明胶、油脂、动物饲 料等)。
(三)猫海绵状脑病(feline spongifrom encephalopaphy, FSE),1990至1997 年英国报道77例,大型猫科(美洲狮3、猎 豹4、老虎1、豹猫2例)也有记载。
(四) 野生反刍动物的海绵状脑病
1996年英国报道野牛海绵状病,可垂直传播。
人类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1)克雅病
人畜共患病(四) 人人兽畜共共患患传染传病染(二病) (二)
谭胜国
湖南生物机电职院动物科技系
人畜共患病最终资料.doc

人畜共患病(Zoonosis)第一章人畜共患病概论一、人畜共患病起源、演化和定义二、人畜共患病的分类三、造成人畜共患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四、人畜共患病的共同特点五、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措施一、人畜共患病起源、演化和定义(一)人畜共患病的起源和演化人畜共患病的原因:1.病原微生物的适应性特异型—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一般型—多适应性,能感染多种宿主2.病原微生物的变异如天花原是动物的痘病人畜共患病的表现形式:自然的—病原体的多适应性偶然的—主要指人类感染动物病而言人畜共患病的危害1.鼠疫有过三次世界性大流行:6世纪东罗马帝国;14世纪欧亚非;19世纪我国和印度开始,波及32个国家。
2.艾滋病1981年确诊3.SARS2002年底发生4.禽流感1997年,2003年5.猪链球菌病2005年四川(二)人畜共患病(Zoonosis)的概念人畜共患病是指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
而狭义的概念是指可以传播给人类的动物疾病。
在人医上被称为动物源性疾病,或称为有动物储存宿主的疾病。
Zoonosis是由希腊文Zoon(动物)与nosis(疾病)缀合而成。
有多种译名:动物源性疾病、人与动物共患病、人兽共患病等,最常用的是人畜共患病。
根据以上定义,人畜共患病应符合以下条件:病原体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非生命性的致病因素如毒蛇咬伤、农药中毒等不包括在内。
同一种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能使人和某种或多种脊椎动物感染或发病。
动物的外寄生虫侵入人的皮肤组织内引起的疾病如疥癣包括在内。
二、人畜共患病的分类在目前已知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动物寄生虫病中,至少有200种以上可以传染于人。
1.按病原体种类分类2.按病原体贮存宿主的性质分类3.按病原体生活史的类型分类①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鼠疫、布病、鼻疽、炭疽、猪丹毒、结核病等。
②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口蹄疫等。
《人畜共患传染病释义》讲义

《人畜共患传染病释义》讲义一、人畜共患传染病概述(一)什么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
如何判断是否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第一由共同病原体引起,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
第二在流行病学上,动物是人类疾病发生、传播必不可少的环节,动物和人类对病原都具有易感性。
第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可以自然传播。
(二)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如何流行的,也就是它的流行基本条件,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或人群。
包括传染病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
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大多数是动物作为传染源。
第一种传染源受是感染的动物。
家畜和家禽。
人类与家畜和家禽的接触最为密切。
人们在放牧、饲养管理、挤奶、使役、乘骑、加工畜禽产品、打扫畜禽排泄物以及为病畜禽治疗疾病等过程中,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体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引起人类发病。
常见的以家畜和家禽为传染源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禽流感、炭疽、结核病、布病、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鼻疽等。
伴侣动物。
主要是犬、猫等伴侣动物,如猫可传播弓形体病、犬可传播狂犬病、观赏鸟类可传播鹦鹉热等人畜共患传染病。
另外,还有水生动物、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等。
现在发现野生动物是鼠疫、布病、炭疽、钩端螺旋体病、埃博拉出血热及西尼罗河病毒脑炎等多种病的病原宿主,是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受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危害程度,一方面取决于人类和动物接触的机会、密切程度和受感染动物的数量,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有传播条件或传播媒介存在,同时,还与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卫生科学知识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第二个传染源是受感染的人。
受感染的人是指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
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人作为传染源,常见的有结核病、炭疽、流感等。
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共19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提高免疫力
给人群和动物群提 供相应的免疫接种 可提高其免疫力。
人畜共患传染病 防治基础知识
01 定义和分类 02 流行病学特征 03 防治原则
一、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 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分为两类: 一类为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另一类为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对检出的感染动物及其产品, 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不能因为经济等原因而放任 不管。
检查和治疗人群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例
牧民、饲养员、兽医、动物 性食品加工人员、卫生防疫 人员、地质工作者和军队有 关人员以及从事实验室的医 学工作者,是人畜共患病的 高危人群,他们应该作为检 查和治疗的重点。
切断由动物传染至人群的途径
皮肤接触传播
由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即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 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是患病动物接触。 间接接触传播多见于接触疫水而感染。
节肢动物传播
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蟑螂、蜱、虻、虱和蚤等在 共患病的传播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传播方式分两类, 即机械性传播和生物学传播。
人与家畜的易感性
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和家畜都有相同的侵袭力。同时, 人和家畜(禽)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性。 由于人和动物的进化程序不同,受感染后所表现的临 床特征也不同。 易感性的高低与病原体的种类、毒力强弱和易感机体 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消化道传播 以消化道为其侵入门户的病原体,通常不能单独侵人, 需伴随水和食物等媒介物侵入。 经饮水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与水源类型、污染程序、 饮水量的多少以及病原体在水中存活时间的长短等因素 有关。
人畜共患病

立克次体病10种、原虫病和真菌病5种、寄生虫 病22种、其他疾病5种)。
• 本讲座涉及到的人畜共患病有2种: • 包括:布鲁氏菌病、结核。
整理课件
4
人畜共患病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一是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病原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 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和内外寄生虫等。
•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
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 牛及猪,其次是犬。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 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病畜的 分泌 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 各型布鲁氏菌在各种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 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羊、牛、猪是重 要的经济动物,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 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
整理课件14预防与控制 Nhomakorabea• 采取以“监测、检疫、扑杀和消毒”相
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整理课件
15
人畜共患病诊断
• 一、病原学诊断
•
采集标本等病原学诊断方法。
• 二、血清学诊断
•
变态反应(结核菌素点眼、皮内变态反应等)、抗原抗体直接反
应(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琼脂扩散、中和实验)等。
• 三、流行病学调查
• 直接损失:一是造成畜禽死亡;二是生产
性能下降、淘汰率提高;三是畜禽产品废 弃。
• 间接损失:主要表现在影响消费者心理,
造成恐慌;畜产品国内外市场销售困难, 造成畜牧业剧烈波动。
• 二、危害畜产品安全
• 肉、奶、皮毛等。
整理课件
6
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征
人畜共患病ppt课件

31
结核病的预防
• 原则上:采取“监测、检疫、扑杀和消
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32
检疫
• 全年对所有奶牛全面实施检疫,建立奶牛
健康检查档案和健康档案;种用牛全面实 施检疫;黄牛分别按存栏20%的比例进行 抽检,检出阳性牲畜和有人间感染的地区, 要以村屯为单位对辖区内的易感牲畜全面 检疫。
时可见到症状。自然条件下,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期,约在怀孕的第 4个月。流产前2-3天,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有的长卧不 起,由阴道排出黏液或带血样分泌物。流产胎儿多死亡。产后母羊发 生慢性关节炎及黏液囊炎,常因采食不足、饥饿而死亡。公羊除发生 关节炎外,有时发生睾丸炎、附睾炎。
• 猪:临床上,猪感染大部分为隐性经过,少数呈现典型症状,表现为
36
结果判定
• a)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皮厚差大
于或等于4.0mm。
• b)疑似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大于
或等于2.0mm、小于4.0mm。
• c)阴性反应:无炎性反应。皮厚差在2.0mm以下。 • 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的牛只,于第一次检疫60d后进
行复检,其结果仍为疑似反应时,经60d再复检。 如仍为疑似反应,应判为阳性。
• 预防为主 • 采取以检疫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 制定防治规划,并实施净化方案 • 加强疫情监测 • 改善养殖条件,提高养殖卫生标
40
41
保护动物的生物安全
1、进出严格消毒: 进出各养殖场、舍时严格消毒,以
37
诊断
• • 流行特点 • 本病奶牛最易感,其次为水牛、黄牛、牦牛。人也可被感染。结核病
人畜共患病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二、传染病发生和发展旳条件
1.具有一定数量旳足够毒力旳病原微生物 2.具有对该传染病有感受性旳动物或人 3.具有可促使该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和人机
体内旳外界条件
第3页
三、传染病旳发展阶段
(1)潜伏期 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浮现症状)。 (2)前驱期 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浮现某些临床体现
2.社会因素 重要是人民旳生活水平,社会卫生保
健事业旳发展,防止普及密切有关。
第6页
五、传染病旳防止
(一)管理传染源 1.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实行管理规定早发
现,早诊断,早隔离,积极治疗患者。 2.对感染动物旳管理与解决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动人群
第7页
传染病旳分类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
第22页
第四节 鼠疫
一、病原 • 鼠疫杆菌 ,生物武器之一,死亡率高 • 产生二种毒素, • 鼠毒素(外毒素):对小鼠和大鼠有很强毒性 • 内毒素:引起发热、组织器官溶血、中毒休克等。 • 在低温及有机体生存时间较长, • 对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均甚敏感。
第23页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鼠间鼠疫传染源:野鼠、地鼠、狐、狼、猫、 豹等, •人间鼠疫重要传染源:家鼠中旳黄胸鼠、褐 家鼠和黑家鼠。
第41页
四、防止
1. 传染源旳管理
一旦发既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当立即上报 上级部门,并予以封锁。
第42页
患高致病性禽流感旳鸡要妥善解决,屠宰、焚烧、 深埋,进行消毒,粪便、房间等。养鸡场要在空 闲一段时间后才干解除封锁进行生产。 病人要隔离,积极治疗,但目前人类对禽流感病 毒研究很少,还没有特效药物。
第26页
四、防止
人兽共患病

种类
按病原体
按传染源
人兽共患细菌性传染病 结核病、炭疽、布鲁氏菌病、鼠疫、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莱姆病、军团菌病、幽门螺杆菌 病、空肠弯曲菌病。 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 疯牛病、艾滋病、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尼帕病毒感染、亨德拉病毒病、轮状病毒病、汉坦病毒感染、狂 犬病。 人兽共患寄 生虫病: 旋毛虫病、隐孢子虫病、贾第虫病、埃立克体病、恙虫病。 其他共患传染病
宠物引起的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
(一)宠物犬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1.犬咬伤犬咬伤多发生在夏季和平时的周末。手部咬伤约占犬咬伤的一半,咬伤头颈部占15%,下肢及脚咬 伤占20%,上肢咬伤占15%。从咬伤的程度看,60%为单纯的局部犬牙咬伤,10%为撕裂伤,另30%为前两种并存的 复合伤。从犬咬伤者感染伤口分离出的常见需氧菌有巴斯德菌属(50%),链球菌属(46%),葡萄球菌属(46%, 半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奈瑟菌属(16%)。常见厌氧菌有梭菌属(32%),类杆菌属(30%),卟啉单胞菌属 (28%),普氏菌属(28%)和胨链球菌(16%)。
2.狂犬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世界上每年报告死于狂犬病者约55 000人,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对流浪犬实行严格管理,宠物犬也普遍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因此与犬相关的狂 犬病 病例相对起其他人犬共患疾病比较少见,报告的狂犬病主要是经浣熊、狐狸及蝙蝠等野生动物传播。但在 发展中国家,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我国解放后由于采取各种预防措 施,狂犬病发病率曾明显下降。但近些年因养宠物犬的家庭逐渐增多,而各种预防措施未能及时跟上,因此发病 率有上升趋势,每年死于狂犬病约2000人,死亡人数在法定传染病中居第二位。家犬密度大的地方狂犬病多发, 如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区。本病全年都有发生,但冬季发病略少。患者以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 和儿童居多。
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人畜共患病是指那些可在非人类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其传播可以不再依赖动物宿主。
关于人畜共患病的一些事实:1、人畜共患病是指从脊椎动物自然传播给人类的任何疾病或感染。
2、由超过200种已知的人畜共患病。
3、人畜共患病在人类新发疾病和现有疾病中占很大比例。
4、一些人畜共患病,如狂犬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其他方法100%预防。
其实,人畜共患病(zoonoi)是一种传统的提法,但是上世纪70 年代以来,全球范围新出现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 dieae,EID)和重新出现传染病(re-emerging infectiou dieae,R-EID)达到60 多种,其中半数以上是人兽共患病,即不仅仅是人类与其饲养的畜禽之间存在共患疾病,而且与野生脊椎动物之间也存在不少共患疾病,后者甚至在猛恶程度上甚于前者。
因为下文主要是提及人类与畜禽之间的共患疾病,未涉及到人类与野生脊椎物动之间的共患疾病,所以称为人畜共患病。
农业部26种人畜共患病具体名录如下: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包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记忆口诀如下:二六杀马连累肝,李利放钩弓丝绵。
牛琴旋即热大炭,不日又擒一野犬。
26:26种人畜共患病沙:沙门氏菌病马:马鼻疽热:Q热牛:牛海绵状脑病琴:高致病性禽流感旋:旋毛虫病大:野兔热大肠杆菌病炭:炭疽不:布鲁氏菌病日:日本血吸虫病又:猪囊尾蚴病擒:禽结核病犬:狂犬病李:李氏杆菌病利:利什曼病丝:丝虫病连:猪Ⅱ型链球菌病弓:弓形虫病即:棘球蚴病(包虫病)钩:钩端螺旋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