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对策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并把“就业更加充分”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从改善民生的大局出发,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论述。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一是对促进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四大以来,促进就业已被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天津市政府积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服务等手段,培育劳动力市场,扩大就业机会,提供就业服务,同时,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衡量就业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考虑。在积极扩大就业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就业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为就业促进工作确立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将有力地推动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本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使民众机会均等地分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成果。就业是经济与社会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社会基础。能够得到一份更好、更稳定的工作是每一位劳动者的期盼,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论述,反映了亿万劳动者的心声。就业是体现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的基本途径。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着眼于民众利益和社会长远目标的促进就业政策措施,让全体成员共享社会政策、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是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就业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是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就业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市场化及优化配置的基本保障机制。因此,无论是从劳动者角度出发,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

度出发,都应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保障劳动者就业权利的全面实现,促进就业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就业质量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提高就业质量的目的

就业质量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做工作。必须明确的是,提高就业质量的起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同时要注重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使全社会受益。高质量就业是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共赢,劳动者获得收入,实现各项权利;用人单位获得劳动要素,得以开展生产活动;社会得到各种产品和服务。因此,促进就业质量提高的工作就是要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使经济与社会发展获得内在的持久动力,在共赢中提高就业质量。

(二)就业质量相关因素

就业质量是劳动者对工作的评价,也就是满意度。满意度由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决定。即就业的心理阈值(可接受的工作的各项基本条件)和主观期望等主观因素,以及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工资待遇水平、工作条件等客观指标。劳动者对就业质量评价越低,越接近于其心理阈值。显而易见,在主观期望不变的情况下,就业的客观条件改善就会提高就业质量评价。但人们对就业质量的心理阈值和主观期望总是不断提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对就业的主观期望提高快于客观条件的改善,就会出现就业质量评价降低的情况。因此,提高就业质量主要是改善就业的客观条件,同时还要避免人们对就业的心理阈值和主观期望的过快增长。

(三)就业质量管理指标

宏观上的就业质量是对一个社会就业的总体把握与评价,必须考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对劳动关系的评价,全面准确地反映就业质量现状,促进双方和谐共赢。因此,就业质量评价必须以客观指标为主,劳资双方的主观性指标作为需要关注的参考指标。主要包括:

1.就业的可获得性:体现为就业率。

2.就业的稳定性:劳动合同签署率、劳动合同时间长度、实际工作年数。

3.劳动的保障性:用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衡量。

4.工资收入水平: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占比、工资平均水平。

5.劳动条件:分为劳动强度和工作安全与健康保障条件,前者用工作时间(加班时间)标志,后者用工伤与职业病发生率标志。

6.福利水平:福利项目,可以用休假水平标志。

7.劳动关系的和谐性:用罢工、群体性事件发生率来标志。

以上指标不仅要关注其绝对水平,更要关注起相对变动情况,也就是改善情况。因为人们对就业质量的评价往往受到变化趋势的影响,向好的变化趋势意味着改善,会提高就业质量的主观评价;而恶化的指标则降低人们对就业质量的评价。

二、当前就业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是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完善,增长缓慢。工资是就业质量的基础性指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作为改善收入分配和扩大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另外,几乎同样的工作,在不同行业、地区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垄断企业的职工依靠其垄断地位收入不断增加,而竞争性行业的劳动者收入普遍较低。地区收入的明显差异导致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常年大规模流动到东部,其家庭福利的损失得不到充分补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则直接反映的是行政性垄断力量的不合理扩张。

二是劳动条件有待改善。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劳资之间的利益分化和矛盾纠纷越来越突出。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所引起的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劳动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

影响因素。因此,重视劳动条件、促进和谐的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势在必行。企业资源配置都用在生产设备上,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劳动保护措施少,工作条件差,工资与福利待遇低,低于求职者的心理阈值,进而引发招工难、存续难。

三是就业质量的主观评价不高。从客观指标上看,我国就业质量逐年改善,但是劳动者对就业质量的满意度却依然不高甚至下降的问题,表明就业质量的内外公平性问题比较突出。这种状况是相关制度、机制不健全与部分劳动关系主体不当选择相互作用的结果,问题的解决也要从道德与制度两方面共同做出因应。

当前存在的上述就业质量问题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

(一)市场因素

市场经济中,市场在优化配置包括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基础性的主导作用。我国收入差距大的基础原因在于市场,不同行业利润水平不同,不同企业的发展程度不同,城乡之间产业性质不同,地区之间更有多方面的差距,这些都是市场因素造成的,需要市场的发育和劳动要素充分的交流才能解决。由于我国农业拥有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边际收益很低。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议价能力很低,这就意味着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出现下降,就业质量受到威胁。但随着劳动供给增量的减少和民工荒的出现,市场的力量也明显为体力和技术劳动者提高了工资。目前出现的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现象,虽然不是完全可比,但也说明,市场的力量正在为各类劳动重新定价。

(二)制度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调整必须建立制度框架,一切调整手段、措施都必须在制度下规范地运行,并逐步完善。随着劳动法、劳动争议仲裁、最低工资标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初步实现了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为保持良好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必须看到,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些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违规违法问题还很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