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董会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私董会介绍
私人董事会(简称“私董会”),英文是“ Peers Advisory Group”(直译:同僚咨询小组),说白了,就是高级别的研讨沙龙会,参会人员均是董事级别的人物。
通常是以不同企业董事长、CEO、高级领教等能决定企业发展走向的人士,组建的小型组织。
目的;寻求资源合作、共享。
当企业遇到问题时,能从私董会中间就能解决,避免困难时求助无门或代价太高。
业内基本认同起源于美国。
割草机公司总裁在美国威斯康新州创办第一个总裁圆桌(私董会前身),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遍布美洲、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专业性服务。
私人董事会是一种活动形式或组织形式,分为有专业主持人和没有专业主持人两种模式。
人数一般在12-16人,最多不超过20人,成员一般来自非竞争行业,私董会的目标一般为解决问题、个人成长、结交朋友。
私董会让你从“知道”到“做到”
学习有很多方式,可以通过听、阅读、观察,在实践中感受揣摩体会,通过沉思冥想、与人交流等等。
有人风趣地说:读万卷书莫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莫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莫如高人指点,高人指点莫如自我觉悟。
可以看出,学习有很多种方式有无数条道路。
然而,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决定了学习的成效。
作为企业家一族,在经历了诸如MBA、EMBA、研讨会、讲座、培训等等学习后,渐渐发现各种学习方式的局限性。
他们每天面临着许多非常实际的现实问题,有些通过自己和团队能够解决,有些是没有遇见过的或者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解决的,学习的源动力在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道路和方法。
通过读书、培训,乃至读MBA等其它学习方式都很难很快地找到圆满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出路,原因在于这些学习都是基本经验基础上的“向过去学习”;此外,由于理论、经验与实际的距离,学习常常会停留在脑袋的知道的层面上,但如何让“知道”转化为“做到”常常成为难以克服的障碍。
所以人们常说,世界上最长的距离就是从头到脚的距离。
学习到的理论和经验如何在现实中真正落地是考量学习成效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而书本或其他方式的学习就好比是在岸上学习游泳。
私人董事会,好比是一群水性差不多的人在大海里游泳,他们在大海里共同搏击海浪,一起探讨发现如何少呛水,游得更快
更优美,分享在海中游泳中各自的经验、体会、心得。
岸上的企业家们怎能不为之心动?
私董会如何顺势而为?
私人董事会,英文是“ Peers Advisory Group”(直译:同僚咨询小组),提供了一条向同僚学习与同僚共同学习的新的道路。
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单向的“给予与接受”的学习方式,由单线的知识经验传递的“拿来”转变为一起生产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实现了“互助”,创造的过程成为一种大家共同学习的过程。
企业家们被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深深吸引,在利己利他的过程习生共赢,在付出的同时共同创造、共同得到,学习从单纯的知识经验学习过渡到智慧的生发与创造。
这就营造了一个顺应时代的学习模式。
此外,对于正在出现的活生生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剖分析,更容易看清问题的实质,这种“在做中学”的方式更加有感受,体会更深刻,容易形成思想上和心灵上的连接,从而产生共鸣、共情、共振。
这样的学习更为有效、受用,更能启发思考。
教科书上的理论或案例,更多让人们看到的是发生了的,是经验或教训,无论在时间和心灵上都存在距离感,而当下出现的问题,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并找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亲近感和心灵的满足是不言而喻的。
私人董事会,就是一群志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在共同解决问题的中享受过程的乐趣,收获各自的学习成果。
这是一个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方式。
私董会的特色和价值
私人董事会,是一个专业的互助型学习组织,这种学习组织是其他松散的组织或个体学习无法比拟的。
私人董事会通常有十几个企业家成员,有一位资深的私董教练陪伴。
在私董教练的专业引导陪伴下,建立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遵守的“宪章”,学习是在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纪律、有着共同理想、由专业教练引导的团队中实现的。
私人董事会对于企业家成员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在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学习意愿,对彼此带着极大的信任和关怀,以平等的一个“人”而不是企业家的身份相处,愿意陪伴大家一起在学习经历中成长。
在这样的组织中,纯粹的学习才能得到保证,智慧互助的目的才能达到。
此外,专业私董教练,作为这个组织中的灵魂人物,有着各自的专业背景和经历,他们用心去经营这个学习环境,运用专业的主持、教练的技能,引导启发大家的忠诚投入,保持大家持续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这是一个典型的自发组织的“学习型组织”,正如彼得圣吉谈论学习型组织时所说的“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而在一个有着严密组织规划的团队中,这种学习的高效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私董会虽然是一个让企业家成长的环境,但它没有标准答案,是让企业家在一种平等、尊重规则、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和保密的环境中,展现真实自我,彼此分享智慧和经验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就事论事、见招拆招的学习方式。
私董会的价值体现为三个层次:更好领导力、更好决策、更好成果。
私董会是成果导向的,我们通过这种简单的模式,帮助企业家获得更好的领导力,做出更靠谱的决策,最后取得更好的成果。
私董会发展历程
业内普遍认为私董会缘起于1957年诞生的伟事达(VISTAGE),由美国威斯康星州企业家罗伯特·诺斯(Robert Nourse)与其余4位公司CEO的定期圆桌讨论演变而来。
当年,诺斯的企业处在发展的关键节点,需要做一个事关生死的决策。
诺斯想了又想,认为自己能力有限,有必要引入外脑。
他就向4位企业家朋友寻求帮助,而这4个人也就真的应邀前来为他分忧。
5个人在一起分析、辩论、核算,效率果然很高,诺斯很快就理清了头绪,做出了正确的决断。
后来,他们为这种内部交流起名“TEC”(The Executive Committee,首席执行官委员会),并渐渐固定周期和参与者。
这一模式逐渐商业化后,形成了伟事达这一类的商业机构,亦即最早期的私人董事会运营机构。
目前,伟事达已经演化成为一家拥有一系列服务项目,可供CEO、高级管理人员、企业家和专业管理机构选择的庞大培训机构。
在全球范围内,伟事达分支机构已拓展到十几个国家,会员数达1.7万人左右,曾培训的CEO成员多达5.5万人,绝对是行业内的领导者。
2007年,伟事达在中国的独立运营机构于上海成立。
为了能够开发中国的
巨大市场,贴近体制、文化的需求,伟事达大肆招兵买马,游说中国许多从事社会学、管理学教育的达人参与构建,企图有所斩获。
可现实的发展远不如预期,原因或许是伟事达相对专业化、更具仪式感的“美国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又或者当时企业家们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无暇顾及所谓的“深层社交”。
伟事达在中国市场耕耘5年,却一直难以打开局面,学员仍主要集中于外企在中国的外籍高管们,而且几乎始终走不出长三角地区。
到2012年年末,伟事达最终还是放弃了中国市场,只是将“伟事达私董会”这块
招牌卖给了中国一家民营机构,将直营改为加盟。
更可惜的是,几乎与此同时,伟事达也卖掉了耕耘20年的日本市场的经营权,只留下了“东亚文化太封闭”的谶语。
这个结论显然不能太当真。
在步履维艰的伟事达离开后,私董会“中国军团”的日子,显然好过很多。
从2013年年中至今,中国标榜“私董会”或是提供私人董事会服务的机构已经不下数十家,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
不只是在北上广深,全国各地尤其是温州、成都、杭州等商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城市,都有不少名为“私董会”的机构出现、运营。
传统的商学院也在原有课程中加入了相应板块,有的甚至将“私董会”作为分支机构独立运营。
继EMBA、富豪俱乐部之后,私董会俨然已经成为时下中国企业家“最in”的交流平台。
“美国人没发现中国企业家的开放程度,也没有预料到私董会爆发的时间点即将来临。
”曾是伟事达中国私董会第一组教练的张伟俊,是最有资格评判这段历史的人。
他2010年便接受伟事达的聘任,是中国最早从事“总裁训练”专业组织教育的第一人。
对于伟事达未能坚持其在中国的实践,他虽然表示十分地遗憾,却没有因此放弃个人的探索。
他将自己的小组腾挪到了模式与伟事达相近的领教工坊,他的身份也从“教练”变为“领教”。
现在,他对自己的定位是“领导力教练”,不归属于任何组织,只接受聘任。
“现在一个人就是一个组织,一个人就可以是一个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