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语言大学翻译硕士百科考研真题,考研心得

16年考研详解与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常识

第一节现当代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

1.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

他曾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意在改变国民精神。鲁迅一生著、译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17本、小说集3部、散文和散文诗集各1部。先后选入教材的有: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药》、《祝福》、《阿Q正传》;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呐喊自序》、《拿来主义》、《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灯下漫笔》(节选)等。

(育明教育注: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真题,名解)

2.周作人(1884—1967)

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30年代和林语堂一起倡导“闲适幽默”小品,著有《自己的园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

(育明教育注: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真题,名解)

3.胡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北大教授,五四初期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影响很大。曾在古代文学史、哲学史方面做过一些开创性工作。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

(育明教育注:四川大学2011年真题,名解)

4.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其著作极为丰富,他是中国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主要诗集有《女神》、《星空》,主要剧作有《屈原》、《虎符》等。另有小说、散文、评论、学术专著等。诗歌《天上的街市》、历史剧《屈原》(节选)以及《〈鲁迅诗稿〉序》被选入教材。

(育明教育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真题,单选;苏州大学2011年真题,单选;上海大学2013年真

题,单选)

5.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长期在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任

(育明教育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真题,选择题)

编辑,编过《小说月报》和《中学生》等刊物,并从事创作工作。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倪焕之》,批判了“教育万能”的错误思想。被选入教材的有《苏州园林》、《景泰蓝的制作》和小说《夜》。

6.林语堂(1895—1976)

福建龙溪人。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早年留学美国、德国。提倡小品文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等。

(育明教育注: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真题,单选;南开大学2013年真题,名解)

7.茅盾(1896—1981)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

积极开展革命文艺运动,在鲁迅及其作品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等。先后选入教材的有:《自传》,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评论《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茅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育明教育注:武汉大学2013年真题)

8.郁达夫(1896—1945)

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与郭沫若等组织了创造社。1945年在印尼被日本宪兵杀害。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性质。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故都的秋》被选入教材。

9.徐志摩(1896—1931)

笔名诗哲、南湖等,浙江海宁人。新月派诗人。曾留学美国、英国,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中央大学任教。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再别康桥》入选教材。

10.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曾留学英国,是“文学研究会”成员,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从事创作与学术研究,最后成为一名坚强的民主战士。其著作共26种,约200万字。散文名篇《背影》、《春》、《绿》、《荷塘月色》、《威尼斯》被选入教材。

11.闻一多(1899—1946)

原名家晔,笔名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前期新月派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曾留学美国,归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英勇投入爱国民主运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诗集《红烛》、《死水》表现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思。

(育明教育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真题,单选)

12.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笔名,满族,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满族家庭。192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大明湖》、《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中篇小说。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这是一部结构谨严、气势磅礴、包含感情的民族抗争史。同时也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等和长篇小说《正红旗下》。其中《茶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充分展现了他“语言大师”的实力,用一字半语就写活一个人物,更流露了作为一个旗人对北京满族遗老遗少的复杂情绪。

(育明教育注:湖南大学2010年真题,单选)

13.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五四时期开始创作,曾参加“文学研究会”。小说诗文中,“爱”是主旋律。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1923年在美国留学时写了书信体散文集《寄小读者》,解放后开始写《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

14.夏衍(1900—1995)

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现代戏剧家、电影艺术家。曾留学日本,回国后,积极投身革命文艺运动,创作了许多剧本。主要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并改编了《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

(育明教育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真题,单选)

15.沈从文(1902—1988)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文物学家。其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主要表现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讴歌下层人民的淳厚性格以及人情美和风俗美。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育明教育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真题,单选)

16.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灭亡》的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

这样在当时独具一格的报告文学集。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育明教育注:复旦大学2010年真题,名解)

17.丁玲(1904—1986)

现代女作家,原名蒋冰之,湖南澧县人。主要著作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

18.吕叔湘(1904—1998)

中国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有《吕叔湘文集》6卷传世。作品《语言的文化》

19.臧克家(1905—2004)

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主要著作有诗集《烙印》,小说集《挂红》,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短诗《有的人》被广为传诵,其中名句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育明教育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真题,单选)

20赵树理(1906—1970)

山西沁水人。现代作家。早年即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40年代先后发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影响很大。

21.吴晗(1909—1969)

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著名历史学家、杂文作家。曾与闻一多一起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是著名的民主战士。解放后历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及北京市副市长的等职。致力于历史研究几十年,著作颇多,是著名的明史研究专家。代表作有《朱元璋传》、京剧剧本《海瑞罢官》。

22.曹禺(1910—1996)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1926年发表没有引起注意的处女作《今宵酒醒何处》(中篇小说)。他第一部多幕话剧剧本《雷雨》。在《雷雨》之后,他又创作了《日出》、《原野》等多部影响巨大的话剧剧本,确立了其中国现代话剧大师的地位。历史剧《胆剑篇》。1978年完成受周恩来委托的描写民族团结的历史剧《王昭君》,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戏剧创作一等奖。

(育明教育注:湖南大学2010年真题,单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真题,单选)

23.钱钟书(1910—1998)

字默存,号槐聚,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和《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

24.贺敬之(1924—)

曾在延安鲁艺学习,和丁毅等集体创作了大型歌剧《白毛女》。《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西

去列车的窗口》等是脍炙人口的诗作。

25.金庸(1924—)

原名查良镛,笔名林欢。主要作品有《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鹿鼎记》等。其作品情节曲折生动,富有浪漫色彩和象征意味,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26.王蒙(1934—)

曾用笔名阳雨。195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小豆儿》,,出版小说集《深的湖》、《冬雨》、《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在伊犁》、《星球奇遇记》、《我又梦见了你》、《坚硬的稀粥》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恋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等,评论集《漫话小说创作》及《王蒙、王干谈话录》、《红楼启示录》等。其中《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蝴蝶》、《相见时难》等先后获全国优秀短、中篇小说奖。有广泛的国际声誉,曾获得意大利的蒙德罗文学奖和日本创作学会的“和平文化奖”等。

27.刘绍棠(1936—1997)

北京通县人。当代作家。他的小说语言清新纯朴,乡土气息浓郁。成名作是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蒲柳人家》、《蛾眉》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散文《榆钱饭》。

28.三毛(1943—1991)

原名陈平,祖籍浙江舟山群岛,生于四川重庆,后随父母到台湾。当代台湾女作家。其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等深受广大青年喜爱。

29.路遥(1949—1992)

当代作家。其中篇小说《人生》受到读者青睐,后拍成同名电影。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茅盾文学奖。

30.贾平凹(1952—)

原名贾平娃。。贾平凹是个多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秦腔》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早晨的歌》、《腊月。正月》、《天狗》等,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商州散记》、《红狐》等。

31.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多种。代表作有《致橡树》、《四月的黄昏》。诗风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具有抒情、浪漫、朦胧的女性风格。《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32.王小波(1952—1997)

小说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等,散文有《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等。33.顾城(1956—1993)

当代诗人。著有诗集《黑眼睛》、《城》、《水银》等。顾城作品更多关注人的内心。《一代人》只有短短两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34.王朔(1958—)

1978年开始。先后发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玩主》、《千万别把我当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长篇小说,非常受读者欢迎。他的人物的“我是痞子我怕谁”和他自己“我是码字的”的宣言一样,成为一部分青年人的精神象征。后进军影视业也很成功,由他策划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都获成功。由他的小说《永失我爱》、《玩主》、《橡皮人》、《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无人喝彩》、《过把瘾就死》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剧也都很受欢迎。

35.余华(1960—)

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世事如烟》、《黄昏里的男孩》、《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小说具有非凡的想像力,冷漠的叙事语言风格,充满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活着》被译为多国语言。

36.海子(1964-1989)

原名查海生。影响最大,在青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他的短诗。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出版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等,另外近年出版了《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1997年初版)。

37.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澄海,笔名还有莪伽、克阿、纳雍、林壁等。他的早期创作《大堰河》、《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等诗集,多写劳苦大众、民族命运和社会黑暗,呈现悲怆、高昂、亢奋的重彩格调。“火把诗人”的称号。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38.张爱玲(1921~1995)

现代著名女作家,小说大家。人类情感的残缺和人生的孤独苍凉是她小说创作的基调。代表作有散文集《流言》;短篇小说集《传奇》;短篇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十八春》等。

39.梁实秋(1902~1987)

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杂文集《骂人的艺术》、散文集合《雅舍小品》、《秋室杂忆》、《文学因缘》等,散文名篇《雅舍》、《汽车》。

40.戴望舒(1905~1950)

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歌名篇有《雨巷》(因此享有“雨巷诗人”的美誉)、《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41.莫言(1955~)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生死疲劳》和《蛙》这两部作品所具有的罕见的宗教情怀,使它们超越了中国作家同行,而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行列。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

(育明教育注:苏州大学2013年真题,单选;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真题,名解;河海大学2013年真题,单选;安徽大学2013年真题,名解)

42.杨绛

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育明教育注:中南大学2010年真题,单选)

43.冯钟璞

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非、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她的作品被形容为“兰气息,玉精神”。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运动

1.《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

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育明教育注:四川大学2011年真题,名解)

2.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3.文学革命论

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4.“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5.双簧信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写信,再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

6.林蔡之争

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琴南)。这位古文家极力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又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攻击文学革命领袖。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中则重申了“思

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李大钊、鲁迅也发文谴责"国粹家"历史倒退行为。林纾所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没有什么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的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

7.学衡派

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1933年,《学衡》停刊。

8.甲寅派

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9.鸳鸯蝴蝶派

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

(育明教育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真题,选择题;四川外国语学院2012年真题,单选)

10.黑幕小说

中国近代小说流派。约在1915~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当时多种杂志、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此类小说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但在写法上赤裸裸地描绘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在五四运动后即销声匿迹。

11.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育明教育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真题,选择题)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再次,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这些客观条件只是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才会变成现实。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资料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ef15519999.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