蚬子和蛤蜊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蚬子和蛤蜊的区别
蚬子和蛤蜊长在海里的,但是完全从外观和形态上看都不一样,而且关于贝壳类的品种,在我们国家也有很多种类型,有的从外观和花纹上都是差不多的,但其实各有千秋,蚬子和蛤蜊之间的区别不是很大,在市面上也很常见,主要用于给人工高密度养殖,供人们使用。
蚬子种类
黄蚬子
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暗黄色的斑纹。
蚬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能有较好效果,营养价值颇高.由于丹东东港附近的海域养分充足,因此这里盛产的黄蚬子比其它地方的个头更大肉更肥,味道更鲜美,营养更丰富。
花蚬子
花蛤是市场上常见的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白蚬子
白蚬子是东港地区黄海滩涂上盛产的贝类,因壳较其它蚬子相比都白而得名,个头和板栗的大小不相上下,品质和声誉完全
可以和黄蚬子、沙蚬子并驾齐驱,其味道又有特别,它与黄蚬子鲜得浓艳和沙蚬子鲜得强烈相比,以其温和委婉,温柔适中的海鲜味更能适合大众的口味,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汤汁丰富,味鲜肉嫩。
蛤蜊,软体动物,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
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而且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磷、碘、维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种成分,低热能、高蛋白、少脂肪,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实属物美价廉的海产品。
目前发现最高龄蛤蜊为507岁(不幸的是在研究的时候,科研人员把它弄死了)。
此外蛤蜊也被称为地球五大不死神兽之一。
营养价值
蛤肉的营养价值丰富,在每100克蛤肉中含蛋白质1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5克,以及碘、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而蛤壳中则含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碘、溴盐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文蛤中有一种叫蛤素的物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抗癌效应。
化学成分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0.8克,脂肪1.6克,碳水化物4.6克,灰分3克,钙37毫克,磷82毫克;铁14.2毫克,维生素A400国际单位,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每公斤干蛤含碘2400微克。
又食部每100克含抗坏血酸5毫克。
药用价值
蛤蜊味咸寒,具有滋阴润燥、利尿消肿、软坚散结作用。
《本草经疏》中记载,说:"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
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
"除这种传统用法外,还对蛤蜊组织进行化学提取,提取物称为蛤素。
动物实验证明,蛤蜊对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作用和缓解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蛤蜊肉炖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治糖尿病。
蛤蜊肉和韭菜经常食用,可治疗阴虚所致的口渴、干咳、心烦、手足心热等症。
常食蛤蜊对甲状腺肿大、黄疽、小便不畅、腹胀等症也有疗效。
(《本草经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