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溢出效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溢出效应研究
通过1997~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得出以下结论: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我国总体存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东部、中部地区也存在溢出效应,而西部地区不存在溢出效应。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政府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尤其是重点扶持西部农业科技的发展。

标签:
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科技投入;溢出效应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0年农产品的产量保持了年均4.4%的增长速度。

其中,渔业增长最快,年均增长6.8%,其次是牧业,年均增长5.9%,然后是林业,年均增长3.9%,种植业增长较慢,年均增长2.9%,但是考虑到改革开放30年来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种植业取得的成就依然相当惊人。

我国农业产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原因不可忽视,一是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巨大投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二是政府的市场化改革消除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市场分割的弊端,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在不同区域的自由流通,这就使得一个区域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其他区域农业科技会产生带动作用,即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

正式基于上述考虑,中央在2012年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2 研究方法
计量模型的设定:
依据科学技术外溢性理论,农业总产值的提高除了受到来自科技、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还是科技投入溢出程度的函数。

本文利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通过某一地区自己的农业科技投入和其他地区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对该地区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来测定是否存在地区内和地区间的溢出效应。

我们借鉴Aitken和Harrision(1999)的思路设定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断点大多出现在1992年以前,1992年以后基本不考虑结构断点的问题,并且重庆在1997年才成为直辖市,因此,本文实证研究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0年。

模型中所需1997年—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面板数据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国泰君安区域经济研究数据库。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对农业总产值的总体影响。

同时,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别进行估计。

对(1)式估计结果如下表1。

由表1可知,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就全国范围整体来看,LnRDt-1系数为正,表明农业科技投入产生地区内溢出效果,从而所在地区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这与Jaffe(1989)认为地里距离越近越有利于溢出效应的发挥的观点不谋而合。

模型中我们关注的核心变量WLnRDt-1系数为正,这一结果表明某一地区的农业产值与其他地区的农业科技投入存在正向相关性,即农业科技投入在我国存在地区间溢出效应,这与Poncet (2005)、钟昌标(2010)和潘文卿(2012)等学者强调地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作用的研究结果一致。

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农业科技投入对本区域的农业产值的增加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中部的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产值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东部次之,西部最弱。

这是由于中部省市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畜禽、淡水鱼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农业技术、产品交易市场,其中江西、河南和安徽占了全国6个粮食净输出省的半壁江山,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较大,在农业装备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创汇农业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其次,东北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最为明显,中部稍差,西部则完全没有溢出效应。

这是因为我国东部农业科技投入远远多于中部和西部,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东部省市每年的农业科技投入是中、西部省市农业科技投入的5-10倍,由于地理因素在溢出效应的发挥上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最先受益的是地理位置距离较近东部省市、其次是中部省市,而地理位置偏远的西部省市基本没有影响。

此外,虽然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央政府虽然加大了对西部的扶持力度,但是农业科技投入一直是薄弱环节,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足,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些都制约了农业科技投入溢出效应的发挥。

农业科技投入的地区间溢出效应显著说明我国农业在改革开放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不同地区间的农业市场分割得到消除,农业产业的地区保护主义和内循环结构弱化,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科技在不同区域自由流通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还扩张了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

关于影响农业产值的其他因素,无论是全国还是分区域,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古典增长理论仍可以用于解释农业经济增长现象,即农业资本投入和劳动力的投入对农业产值的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且结果都很显著,这在大部分涉及农业经济增长的文献中都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4 研究结论及建议
如何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发挥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
用以及农业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多年来,我国政府资金一直是农业科技投入的唯一来源。

自2001年加入WTO后,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成本高价格的农产品越来越难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

在无法直接通过价格手段对农业进行补贴的情况下,国家可以充分利用“绿箱政策”来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强化其外部功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所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一是国家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包括直接拨款和鼓励企业进行农业科研活动,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生态农业,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等;二是完善农业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中来。

第二,合理分配地区间农业科技投入的比例。

从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地区流向来看,地区之间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投入差距甚大,以2010年为例,农业科研投入最多的上海是农业科研投入最少的西藏100倍,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没有收到来自农业科技投入溢出效应的推动。

此外,由于我国中部地区基本都是农业大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更能有利于当地的农业经济的增长。

这就要求政府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的战略角度出发,增加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投入,优化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增加对于这些欠发达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专项转移支付,比如将一部分无条件的转移支付资金,转变为有条件的农业科技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政府可以参照农业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的情况,事前确定重点项目或重点发展方向,合理而有效的使用科技资金,以便真正的带动、引导和提高这些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缩小其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第三,增加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

从政府介入科技投入的理论依据得出,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应主要流向高校和政府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研究。

而分析我国近几年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流向,却发现大部分政府农业科技资金用于产业部门,对研究机构和大学投入严重偏低。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应政府科研部门和高效倾斜,使产、学、研的政府科技投入比例稳定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区间,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促进研究与开发活动与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接轨,提高农业科研投入的产出水平和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投入溢出效应的发挥。

参考文献
[1]Aitken.B and Harrison,A.E..Do Domestic Firms Beni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3):606-620.
[2]Brun,J. F.,bes and M.F.Renard.Are There Spillover Effects between the Coastal and Noncoastal Regions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161-169.
[3]Evenson,R.E.Economic Impact Studie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Extension[J].Working Paper,1997.
[4]Groenewold,N.,G.Lee and A.Chen.Regional Output Spillovers in China:Estimates from a V AR Model[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7,(86):106-110.
[5]钟昌标.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间溢出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1).
[6]Torvik R..Natural Resources,Rent Seeking and Welfar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2):455-472.
[7]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12,(1).
[8]尹静,平新乔.中国地区间的技术溢出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1).
[9]卢方元,靳丹丹.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