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课题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课题实验》

研究报告

研究单位:南部县富利镇九年一贯制小学

管理单位:南部县教育局南部县教研室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从班级群体到班集体的形成及发挥作用的过程,是学生个性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过程,也是激发他们关心集体生活、参与集体活动的热忱和凝聚力,满足自尊的心理需求的必然结果。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也必将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班集体建设离不开班集体建设手段的日常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应该并且必须起到激发每个学生力量的作用,引起在每个学生心灵上产生共鸣,成为推动班集体建设目标实现的有效机制。

然而,目前许多班级都依靠班主任培养几名“小干部”来管理“群众”,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小干部人数少,工作能力不强,造成多数学生呈“游离”状态,他们的能力没有普遍得到提高,这与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是相悖的。并且,实行小干部制后,因种种原因,班主任未能处理好教师、小干部、普通学生之间的责任关系,使班级日常管理存在种种弊端,忽视了学生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地位,小干部作用也没有发挥好,这对班级集体的形成又设置了人为障碍。这些陈旧的、不当的班级管理方法,必须予以变革。同时,学生主体性、合作性、适应性及自主能力、管理能力等的培养体现了培养,体现了新世纪一代人的素质要求。但是现在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自我意识的结构不合理,主体人格不健全,缺乏正确的自我定向、规划、适应控制的意识及能力。

正由于此,根据本校实际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我们提出并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闸释

1.自主管理的概念

自主管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为目的的班级管理体制或管理模式。班级的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社会适应性等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

2.实施自主管理的目的

我们提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并学会班集体的学习、工作、活动、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管理。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养成自主管理的能力,真正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发展健全主

体人格的目的

。并试图通过本校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班级自主管理的这一范畴,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从而揭示“让每个学生都来管理集体,让每个学生都会管理集体,让每个学生都受集体管理”的班级自主管理的一般意义。 3.实施自主管理的理论依据

我们提出在班级中实施学生自主管理这一课题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⑴主体教育论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符合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要求的教育影响,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花大力气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内力的作用。自主管理要求学生把班级目标转化为个体目标,以主人翁态度参与集体管理,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集体与个体共同发展。

⑵动机激发论

动机激发论旨在创设一种每个人对达成集体目标作出努力的公开承诺的情境,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关系相互作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自主管理通过共同的班级目标、管理任务分工、角色分配与轮换、集体奖励等方式实现,使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对班级的贡献是班级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从而牢牢树立“荣辱与共”、“人人为人,我为人人”的共同意识。而传统管理模式依靠小干部管理,因而导致多数学生特别是中下生觉得自己的努力对集体的成功意义不大面丢失动力。

⑶集体教育论

集体教育论的倡导者认为:集体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将学生从原来的“班级消费者”转变为“公益劳动者”,每个学生在班级中从旁观者、消费者变为参与集体共同的工作,起到了公益的作用和加强凝聚力量的作用。每个人在班级承担一项任务,不管能力大小,但都能为班级作出独特的贡献,通过集体教育来发展学生。由此可见我们的自主管理模式与集体教育原理是一致的,它也是我们的理论论据一。

⑷促进发展论

促进发展论的倡导者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茨基曾指出:“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在“最近发展区”概念中,强调教育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与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合作之中,作为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结合的学生自主管理,通过学生内部的急诊、磋商、讨论、协调等方式,达成某个问题的共同意见与解决办法,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关系泉源。

4.实施自主管理的原则

⑴教育性原则。班级是培养人的场所,应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的,促

使学生在体魄、学业、品德等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应根据这一教育与发展

原则,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得以倡导,不利的应以否定。坚持教育性原则既

要坚持教育的方向性,也要注重实效性,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⑵主体性原则。既是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应从

每个学生的实情出发,放手让学生开展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自主管理。主体性原则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有

自愿选择,自我表现和发现自我的条件,更确切地说,要求组织是学生自己,而教师则是参与者和策划者。

⑶实践性原则。实行自主管理不应停留在名义上、口头上、观念上、意识上,而应培养学生主体的实践能力。注重自主管理的实效,使学生真

正学会管理,掌握管理班级的实际能力。

⑷渐进性原则。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应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在方法、要求上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从外在到内在,从显性到隐性,不强求一律,也不强求一蹴而蹴。

三、研究过程、策略及分析

(一)、观念导航,唱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理念

1、转变对班级的评价观念

我校课题组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要开展好本课题研究,首要问题是转变对班级的评价观念。长期以来,我校在班级管理和评价上,着眼于常规工作(过程),教导处对班级考核与评价主要是:每月查一次几部几册,班会课时巡逻一圈,做好考核量化分数记载,期末,根据前面的量化分数折算班主任津贴。这种管理与评价方式,严重束缚了老师、学生在成长中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

在课题组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学校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研究形成了以下决策:

(1)、在校行政、党支部的支持下,构建学生自主教育管理体系,教导处、校团总支、少先队大队部下设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实验课题小组:组长:汤海(校长、党支书记)

副组长:范仕发(副校长、工会主席)

赵元洪(教导处主任)

梅小平(后勤处主任)

张敏(教导处副主任)

郑邦太(后勤处副主任)

组员:张明玉(团总支书记)

王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