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资料的一种活动,也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
一、超前谋划争主动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管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得超前谋划,事先准备,否则,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就会拉得出、打不响,导致失败结局。就新闻记者而言,要做好新闻采访,事先必须做好方方面面的充分准备,譬如:认清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掌握新闻事情的发展动向,明确宣传报道的主题思想,掌握有价值的新闻报道线索,选择和了解需要采访的对象,收集相关新闻背景资料、拟订采访计划和采访提纲等等。
一要做好资料准备。资料准备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对新闻记者来说,要收集资料很多,除围绕采访题目,收集相关政策性的文字资料以外,还要收集与新闻事件有关的音响、图片、影片和录像等资料。事实充分证明,新闻采访的资料收集的越多、越全面,新闻采访过程中就会掌握主动权,写出来的新闻报道就会生动、有深度。
二要做好现场准备。一般来说,纸媒记者采访新闻活动
时,对现场准备的要求不是太高,而广播、电视、网络媒体记者的采访就不同,因为要录音、录像等原因,往往会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对新闻现场的准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除意想不到的突发性事件外,一般可预见的事件,或有计划的报道,新闻记者都要事先深入新闻现场与相关人员进行提前接触,观察现场环境和条件,了解有鲜明特点的、能体现报道主题的事物和活动等,惟此方能掌握宣传主动权。
三要做好设备准备。当今社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电子设备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譬如: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只有做好这些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持设备的精良,采访的新闻报道质量才会高,节目才能既好听又耐看。新闻记者在临行前都要对随身携带的采访设备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试试机件是否完好无损,运转是否正常,磁带、电池是否备足、备好等,确保万无一失。
二、沉下身子到基层
最近,中央宣传部下发文件,要求新闻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也充分说明了只有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火热生活,才能接通地气,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闻作品。
新闻记者能够真实、直接、生动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中发生的新闻场景、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闻记者就是历史的见证人、记录员。这就需要他们具有极
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善于构建起各种社会关系网,只有新闻记者具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才能朋友遍天下,广泛收信息。
当然,为了肩负起记录历史这一重大使命,新闻记者不仅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更要具备不怕吃苦、不畏艰险的精神,甚至有为真理而付出生命的勇气。
新闻记者既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长年奔波在外,星期假日难得休息,逢年过节更是忙碌。有时遇到突发性新闻事件,更需要新闻记者不分昼夜地奔赴现场,克服一切困难,用笔将新闻事件报道出来,让人民群众能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了解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
三、笔头对准普通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闻工作属于人民,新闻记者一方面要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准确传达上情,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让人民群众了解、吸收、掌握。另一方面,要当好社会民众的眼睛和耳朵,把笔头始终对准基层普通人,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需,不断了解下情,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新闻事件,传递老百姓心灵上的需求,不断服务人民,取信于民,与人民群众真正打成一片,努力使自己成为架设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正是因为记者将笔头对准了普通人,我们才通过他们的
新闻报道熟悉了有着好人美誉的鞍钢职工郭明义,熟悉了勇救坠楼女童妞妞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熟悉了一个个道德模范,熟悉了最美的乡村教师等一个个透着泥土气息的普通人物,从他们身上读出了平凡与真诚、伟大与奉献,取得了意想不到又感人肺腑的宣传效果。
四、文风朴实写真情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用心贴近群众,把根扎在基层是新时期对新闻记者的要求。在新闻实践中,每一位新闻记者都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锤炼自己的职业情操,双脚深扎大地,走进群众生活,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感情,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报道新闻,使新闻宣传工作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影响力,不断迸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新闻记者要转变工作作风、更要改变文风,大力倡导“短、新、实”的稿件,写文章不能做作,更不能胡编乱造,只有写出真情实感,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充分说明,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新闻记者只有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感情,才能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新闻稿件之中,才会使读者产生“使人心动”的魅力效应,因为一篇文章的神采就在于感情的融入,没有感情的融入,写出的文章就会干巴巴的、没有血肉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