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边际转换率与机会成本的关系
❖ 生产可能性曲线因商品的机会成本特征不同而呈不同的形状。
(2)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
Y
Y1
Y2
Y3
X
X1
X2 X3
❖ 机会成本不变——建立在生产要素单一且同质的假设前提下, 并要求两种产品的生产要素能够完全相互替代(或转移), 且转移后的生产效率也相同。
假定价格等于生产成本,若一国同时生产X、Y两种商品, 则商品的机会成本等于其相对价格。
因此,对于两个国家来说,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就 反映了这两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所在,也成为两 国分工和贸易的基础。
某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低→该商品的机会成本低→该商品有 比较优势
3、无差异曲线
(1)概念 无差别曲线是在同一条曲线上有着无数的不同点,这些点代
❖ 1、机会成本理论 ❖ 2、生产可能性曲线 ❖ 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 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 3、社会无差异曲线 ❖ 4、孤立均衡
1.机会成本(1936年Haberler将其引入国际贸易理论)
(1)概念 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就必须放弃
一定数量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
❖ 机会成本递增: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 种产品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递增。
❖ 机会成本递减: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1单位某种 产品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不断减少。
❖ 机会成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
2、生产可能性曲线(PPF)
(1)概念
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称转移曲线),它 表示一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所有生产要素时所能 生产的两种不同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组合 。
❖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 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L) ❖ 劳动同质 ❖ 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是固定的 ❖ 不存在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不变 ❖ 商品可自由贸易 ❖ 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两国间不可自由流动 ❖ 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 不存在运费、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 ❖ 货物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
❖ 由于这些假设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在现实中,机会成本不变 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在这里讨论只是便于理解。
(3)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向外凸 出(凹向原点)的曲线。
Y M A
E
N X
B
多生产X,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Y;多生产Y,必须放弃越 来越多的X。
显然,这有些不切实际。
19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学开始抛弃古典的劳动价值论, 引入了新的的分析基础和方法——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经济 学家们开始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分析工具来研究国际 贸易理论,使之理论框架更加严密,更具现实意义。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完全竞争的均衡分析
2.4.2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PPT文档资料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2.4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
2.4.1 分析背景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
的根源,对推动世界自由贸易起积极作用。但是比较优势理 论的假设前提使其理论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因此,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就是指多生产1个单位该商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 没有劳动是唯一要素或劳动同质性的假设。 ❖ 有较低的机会成本就有比较优势。 ❖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机会成本的差异
(2)机会成本的三种形式
❖ 机会成本不变: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 产品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不变。
社会无差异曲线
Y
C4
C3 C2
C1
X
关于无差异曲线的一些说明
❖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为什 么?)该曲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消费者意愿的交换 比例,等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率,称为边际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
❖ 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更高的满足 程度。
❖ 一组特定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国内一种特定的收入分 配;一种不同收入的分配会导致一组全新的无差异曲线。
❖ 对于社会无差异曲线而言,边际替代率(MRS)是指一国为 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个单位的X而必须放 弃的Y的数量。 (与MRT的联系?)
4.孤立均衡
❖ 孤立均衡指的是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生产和消费的均 衡。
边界内部各点:表示生产资源未充分利用;
边界外部各点:表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无法达到的产量 水平。
当资源供给增加或者技术进步时,PPF会外移。
❖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的斜率表示每增加一单位A商品产出必须 放弃的另一种B商品的产出量——即为A商品的机会成本,也 叫A商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
y
E0
x
(4)机会成本递减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 在机会成本递减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向内凹进 的曲线。
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相对商品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即一 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若以Px和Py分别表示小麦(X)和玉米(Y)两种商品的价
格,则小麦相对于玉米的价格为:Px/Py。
表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这种不同的数量组合对于消费者 个人所提供的效用(满意度)是相同的、无差别的。
个人无差异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予整个社会相同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消 费的不同组合。
一国的需求偏好可以用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说明。
例如:只重视生产成本对贸易的影响,忽视了需求方面 的分析;忽视了资本(K)、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设生产成本固定等等。
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之下和劳动价值论的 基础之上。
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只取决于投入商品生产的 劳动量,即意味着: (1)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 (2)劳动是同质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 生产可能性曲线因商品的机会成本特征不同而呈不同的形状。
(2)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
Y
Y1
Y2
Y3
X
X1
X2 X3
❖ 机会成本不变——建立在生产要素单一且同质的假设前提下, 并要求两种产品的生产要素能够完全相互替代(或转移), 且转移后的生产效率也相同。
假定价格等于生产成本,若一国同时生产X、Y两种商品, 则商品的机会成本等于其相对价格。
因此,对于两个国家来说,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就 反映了这两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所在,也成为两 国分工和贸易的基础。
某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低→该商品的机会成本低→该商品有 比较优势
3、无差异曲线
(1)概念 无差别曲线是在同一条曲线上有着无数的不同点,这些点代
❖ 1、机会成本理论 ❖ 2、生产可能性曲线 ❖ 机会成本不变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 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 3、社会无差异曲线 ❖ 4、孤立均衡
1.机会成本(1936年Haberler将其引入国际贸易理论)
(1)概念 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就必须放弃
一定数量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
❖ 机会成本递增: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 种产品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递增。
❖ 机会成本递减: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1单位某种 产品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不断减少。
❖ 机会成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
2、生产可能性曲线(PPF)
(1)概念
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称转移曲线),它 表示一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所有生产要素时所能 生产的两种不同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组合 。
❖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 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L) ❖ 劳动同质 ❖ 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是固定的 ❖ 不存在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不变 ❖ 商品可自由贸易 ❖ 要素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两国间不可自由流动 ❖ 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 不存在运费、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 ❖ 货物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
❖ 由于这些假设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在现实中,机会成本不变 的现象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在这里讨论只是便于理解。
(3)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向外凸 出(凹向原点)的曲线。
Y M A
E
N X
B
多生产X,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Y;多生产Y,必须放弃越 来越多的X。
显然,这有些不切实际。
19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学开始抛弃古典的劳动价值论, 引入了新的的分析基础和方法——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经济 学家们开始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分析工具来研究国际 贸易理论,使之理论框架更加严密,更具现实意义。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完全竞争的均衡分析
2.4.2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PPT文档资料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2.4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经济学分析
2.4.1 分析背景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
的根源,对推动世界自由贸易起积极作用。但是比较优势理 论的假设前提使其理论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因此,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就是指多生产1个单位该商品所 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 没有劳动是唯一要素或劳动同质性的假设。 ❖ 有较低的机会成本就有比较优势。 ❖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机会成本的差异
(2)机会成本的三种形式
❖ 机会成本不变: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某 产品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不变。
社会无差异曲线
Y
C4
C3 C2
C1
X
关于无差异曲线的一些说明
❖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为什 么?)该曲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消费者意愿的交换 比例,等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率,称为边际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
❖ 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更高的满足 程度。
❖ 一组特定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国内一种特定的收入分 配;一种不同收入的分配会导致一组全新的无差异曲线。
❖ 对于社会无差异曲线而言,边际替代率(MRS)是指一国为 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个单位的X而必须放 弃的Y的数量。 (与MRT的联系?)
4.孤立均衡
❖ 孤立均衡指的是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生产和消费的均 衡。
边界内部各点:表示生产资源未充分利用;
边界外部各点:表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无法达到的产量 水平。
当资源供给增加或者技术进步时,PPF会外移。
❖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的斜率表示每增加一单位A商品产出必须 放弃的另一种B商品的产出量——即为A商品的机会成本,也 叫A商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
y
E0
x
(4)机会成本递减时的生产可能曲线
❖ 在机会成本递减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向内凹进 的曲线。
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相对商品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即一 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若以Px和Py分别表示小麦(X)和玉米(Y)两种商品的价
格,则小麦相对于玉米的价格为:Px/Py。
表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这种不同的数量组合对于消费者 个人所提供的效用(满意度)是相同的、无差别的。
个人无差异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予整个社会相同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消 费的不同组合。
一国的需求偏好可以用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说明。
例如:只重视生产成本对贸易的影响,忽视了需求方面 的分析;忽视了资本(K)、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设生产成本固定等等。
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古典经济学框架之下和劳动价值论的 基础之上。
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只取决于投入商品生产的 劳动量,即意味着: (1)劳动是唯一生产要素。 (2)劳动是同质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