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共生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nagement
经管空间
2012年11月
131
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共生模式研究
天津财经大学企管系硕士研究生 翟杰 天津渤海石油有限公司 徐旭
摘 要:企业的存在状态和发展形式会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与中小型科企业的相互依存关系,运用博弈均衡方法选择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最佳共生模式,使双方共同创造利润达到最优,并且保持在竞争中占有的优势。
关键词:技术创新网络 核心企业 中小型科技企业 共生关系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a)-131-02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需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其存在和发展形式也需变化。
中小型科技企业受资源的限制,自身发展难以对抗市场压力,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中小型科技企业选择与有共同利益的企业合作,组成技术创新网络,来满足各方企业的要求。
Vijay 指出,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是网络中参与者之间对某种关键性的资源形成共享关系而结成的网络[1]。
Kamann 和Strijker 认为网络是一种包含企业之间所有的互动关系,按照这种定义方式,会使得任何只要存在互动关系的组织都会被认为是在同一个网络中[2]。
网络中结点位置的不同代表了企业在网络中位置不同,或享有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某些企业的发展速度快,占有绝对的优势,成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3]。
本文分析了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关系式一个共生关系,双方选择最佳的共生模式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1 核心企业与中小型科技企业
1.1 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的界定
技术创新网络是由多层次、多渠道的结点形成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网络中既存在着跨层次、跨界域的交流,又可以相对独立地行动或运作。
核心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结点,占有领导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把其它结点连结在一起,实现共赢。
马士华认为网络中没有一个强劲的核心企业,相关各企业的效益都会受到影响[4]。
Dei Ottati 从企业成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核心企业带动了小企业的成长,并指导其发展壮大[5]。
Leonard Barton 认为,核心企业具有可持续性的核心能力,保持在网络中的地位,并帮助依附它的企业或网络保持竞争优势[6]。
本文界定的核心企业是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处于支配地位,其核心能力具有持续性,对小企业发展起到带动的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网络形式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中小型科技企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共同围绕技术创新目标协作运转。
1.2 核心企业与中小型科技企业关系
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中小型科技企业去寻找核心企业来互补技术或资源的缺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收益。
核心企业掌握创新技能、研发能力、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对小企业具有影响力和控制力。
我们可以引入共生模式来解释核心企业与中小
型科技企业合作关系。
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能量交换建立稳定的链接,这与生物学中共生关系极为类似,都是在价值链作用下共同生存和协同进化。
因此,社会网络节点间的链接具备共生特征。
技术创新网络属于共生网络,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以分工合作为基础,互利共存、优势互补共同创造价值,形成共生系统[7]。
技术转移联盟促使共生企业向共生网络方向发展,同时也使共生网络中的节点企业具有共生特征[8]。
1.3 共生模式
共生理论由袁纯清直接将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向社会科学拓展。
从共生行为方式看,共生组织模式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9]。
寄生共生模式是由寄主企业和寄生企业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共生模式。
寄生企业只有从寄主企业获得利益才能够存活,离不开寄主企业,然而寄主企业可以不需要寄生企业。
偏利共生是介于寄生和互惠共生之间的比较特殊的共生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它的偏利性,对于共生一方无害也无益,而对另一方有积极促进作用。
互惠共生包括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两种,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不仅产生新增价值,而且共生体之间存在多边多向的交流,多边作用机制使共生发生质的变化,扩大了共生的范围,提高了效率,同时增大价值减少损耗。
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是一种最为理想、有效、有凝聚力、稳定性的共生形态,此时共生企业间的物流、信息流和价值链都处于最高效率状态。
新增价值也是所有共生模式中最大的。
2 核心企业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共生模式选择
2.1 模型基本假设
本文采用博弈的方法研究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共生模式的选择,假设前提如下:
(1)参与人都是理性人。
(2)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在网络中地位不同导致企业间能力不对称,贡献和收益的不同。
(3)企业共生产生的利益大于单独行动产生的利益的总和。
2.2 变量描述
A 为核心企业,
B 为中小型科技企业。
A,B 产生的利润为R ,a ,b 为A,B 企业的努力系数。
ε是一个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意味着
Management
经管空间
132
2012年11月
外部因素对技术创新网络的影响。
A 与B 收益分配系数为(1-s),s 。
A 与B 的刚性成本CA 、CB 是企业直接用于联盟的创新活动的要素投入,柔性成本C(a),C(b)时常管理费用等。
令μ,γ为A ,B 企业的创新性成本系数,G 为A ,B 共生过程中产生的共生收益[10]。
R(a,b)=(a+b)2/2+(a+b)+ε (1) G(a,b)=R(a,b)-C(a)- C(b) (2)
核心企业收益Q(a,b)=(1-s) R(a,b) -C(a) (3)中小型科技企业P(a,b)=s R(a,b)- C(b) (4) C(a)= CA+γa 2/2 (5) C(b)= CB+γb 2/2 (6)2.3 博弈模型分析 2.3.1 寄生共生模式
在寄生模式中企业不产生新的增值活动,即G=0,它只改变寄主企业A 已有价值的重新分配。
当G(a,b)=0时,R(a,b)= C(a)+C(b),代入(3),(4)式中可得:-Q(a,b)= P(a,b),即A 企业减少的收益转移到B 企业中,只是单方向的价值活动。
由于A,B 企业是理性人,而G(a,b)=0,不存在新利润,无法分配。
A 和B 企业并未实现各自的目标,因此,放弃选择此模式。
2.3.2 偏利共生模式
当s=0时,收益分配全部偏向A 企业,并且要求G(a,b)= Q(a,b), 代入(4)式中,可得P(a,b)=0,说明B 企业没有分配到新增价值。
共生企业之间互动过程产生新增价值只对A 企业有利,但B 企业并未获利,此时B 企业不符合理性人假设。
反之亦然,A 与B 不会选择偏利共生模式。
2.3.3 互惠共生模式
当s ≠0,s ≠1, s ≠1/2,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
对(2)式求a ,b 偏导: (7)
(8)
(7)式和(8)式联立,得出
a=γ/[μγ-(μ+γ)] (9)b=μ/[μγ-(μ+γ)] (10)此时对(3)式求a 的偏导,对(4)式求b 的偏导: (11)
(12)(11)式和(12)式联立得出:
a/=(1-s) γ/[μγ-(1-s) γ-s μ] (13) b/= s μ/[μγ-(1-s) γ-s μ] (14)
此时,将(9)式与(13)式比较大小,(10)式与(14)式比较大小,可得:
a> a/, b> b/
在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中,A 与B 企业符合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A 企业与B 企业的能力大小不对称致使企业贡献大小和利润分配不对称,A 企业占有主导地位,控制B 企业。
2.3.4 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
当s=1/2时,A 和B 企业的收益相等,G(a,b)= P(a,b)+ Q(a,b),这与假设能力大小不对称致使的利润分配不对称相矛盾,因此,A 和B 企业不会选择对称性共生模式。
由此得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完全符合理论假设,使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双方利益达到最优,并且能够保持双方共生关系的稳定性。
3 结语
本文在研究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选择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信息传递机制上,知识资源共享是核心企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共享的结果。
但本文没有在知识匹配状态,知识流动状态和知识流控制过程进行分析。
核心企业在共生过程中为了占有优势,在知识资源上具有独特性,同时信任机制和有效沟通可以降低柔性成本并且克服机会主义。
参考文献
[1] Vijay K Jolly. 从创意到市场:新技术的商业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Kamann D J F,D Strijker.The Network Approach: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Campaign R.Innovation Networks Spatial Perspectives [M].London:Belhaven Press.1991.45~173.
[3] 李玲,党兴华.基于权力依赖的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的识别
研究[J].软科学,2009(5).
[4] 马士华.论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的影响[J].工
业工程与管理,2000(1).
[5] Dei Ottati G.1994.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District
of Pration the 1980s:Towards a More Conscious and Organized Industrial District [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4(1).
[6] Leonard Barton,D.Core capability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
[7] Tan,J.,Tan,D.Environment-strategy co-evolution and
co-alignment:A staged model of Chinese SOEs under transi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26(6).[8] 司尚奇,冯锋.基于共生网络的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联盟研究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0).
[9] 刘子新.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企业联盟稳定性研究[D].浙江: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7.
[10] 王怡.基于动态合作博弈的工业共生网络战略联盟的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1(6).
[11] 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