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解读,读出自己独到的理解。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能否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教学成果的高与低。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73-00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

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强大影响,目前的课堂依然盛行着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教师们习惯于按照“整体感知、部分深究,最后回到整体”的这样一个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这是当代课堂一个隐形的范式,也是典型的、习惯性的“自我中心主义”,老师们习惯性的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权威中心”,学生们总是处于被灌输、被训诫、被要求的地位,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淡化了甚至是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会造成学生的被动应答和随声附和。而弥足珍贵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则成了不合时宜的“另类声音”。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一个声音”、“一个

答案”的给定式灌输性教学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极大的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教师忽略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或者是教学习惯使然,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在文本的解读上是做的不够的,他们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细读,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他们一般习惯性的按照教学参考书直接套用里面的条条框框进行教材解读,缺少了从学生的角度去研读细读文本的这一必要环节。这样就势必会导致教师不能很好的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一味的依赖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机械的、程序化的教学,难免会使自己在文本前迷失自我,也迷失学生。

3.形式大于内容的活动太多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的设计活动在形式上往往“标新立异”、“千奇百怪”。或为哗众取宠、或为取悦学生,跳一段另类的舞蹈,哼一曲怪异的唱腔……可谓是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啼笑皆非。这些活动已经严重脱离了阅读教学的本体,和正常的教学内容已无太大关系,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变异”成分。尽管表面上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搞得热火朝天,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出无意义的“闹剧”。阅读教学已然失去了自我,成为了轰轰烈烈的表演舞台。

二、提高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如何迅速而持续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摆在我们所有小学

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共同难题,面对这样一个挑战,我希望教育界的同仁们能不断的摸索出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改善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本人将这几年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点感悟与各位一起探讨,权当抛砖引玉。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有人说这是老调重弹,毫无新意。诚然,这一说法确实由来已久,实无任何创新,但我还是想再一次强调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实在是非常重要,是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关键前提,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所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2.深入文本、以情动人,避免被教案参考书牵着鼻子走

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作者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这种深入文本、全情投入研究作品的体验是任何教辅资料也取代不了的,只有教师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学生的心态,才可能涌现出真正的情感。反之,则极容易被教案参考书牵着鼻子走,成为被教案参考书俘虏的奴隶。

3.包容并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携带着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

阅读时都有自己注重的焦点。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参考文献:

[1]罗素.教育的目的,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36页.

[2]张兴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

[3]肖烘艳.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优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