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2-09
作者简介:张红(1979-),女,辽宁营口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会计教学研究。
2012年第3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NO.32012
(总81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General No.81
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张
红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0)
摘
要:
如何正确合理地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正备受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这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问题所引起的经
济动荡,正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着手研究如何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有效措施,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如何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问题也同样严峻。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庞大,“不良”比例高,其形成原因复杂,外部原因主要是存在国家政策、
政府行政干预、借款人自身因素等;内部原因主要是:贷款及收款的关系化、人情化、信贷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等。降低银行不良贷款关键是健全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科学的信贷机制。从剖析我国现阶段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不良贷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不良贷款;商业银行;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2)03—0011—02
如何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是目前我国甚至是世界
银行业面临的难题,不良贷款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它是由商业银行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微观上看,它是借款企业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偿还借款的能力出现了明显问题而
将风险转移给银行,致使银行的债权———贷款资产遭受损失。从宏观上看,
它是经济领域的问题在银行信贷资产中的反映,当经济领域的问题还处于合理界限内时,银行经营较正常,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较低;当经济领域的问题超出合理界限时,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较高,银行的日常经营将陷入困境。我国不良贷款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主要是计划经济时期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转轨、
社会的转型等原因,导致大量贷款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难以还款,以及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及时随经济环境变化而出现的管理不力形成的。
一、我国不良贷款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大,不良贷款比例高,而且新的不良贷款还在继续产生,其中既有旧的不良贷款或潜在不良贷款的显现,也有新增贷款贷后形成的。对于这些不良贷款银行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核销不良贷款、贷款债务重组、“债转股”等等。这些措施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一部分的不良贷款,但比例很小,银行目前面临的是一边处理不良贷款,同时新的贷款风险又在不断出现,使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目前银行贷款中所谓的良性贷款,既按贷款要求能够到期收回的并不多,
由于存在“还旧借新”、“借新还旧”、“重新确定贷款期限或贷款条件”等方式,掩盖了部分不良贷款,实际上真正的不良贷款还会更为严重。
二、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源
当今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企业改制、停产、关门、
倒闭等现象十分普遍、社会信用普遍不佳,商业活动缺乏诚信、社会贫富悬殊、社会腐败、司法不公以及严重的违法犯罪等等复杂的社会问题都大大的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这些不良贷款的产生主要是由银行内部的原因及外部原因共同造成的。
(一)企业内部的原因1、贷款及收款的关系化、人情化。众所周知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向公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债券和流通银行票据等。有些银行为了吸收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的存放,会动用社会上的各种关系,当然这种吸存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在
企业有资金需要时,
银行会优先为企业提供贷款。这种由于人情关系产生的贷款,往往会让银行忽视企业的还款能力,
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无法按期还款,银行也会碍于情面不能及时追讨贷款,这种建立在人情关系上的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
2、信贷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作为银行的信贷人员,
除了要具备相关的金融、法律知识外,还要精通企业的财务管理,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为人诚实,对工作有责任心。但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人员有很多都不具备以上职业素质,这些信贷人员在放贷时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平时对贷款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收贷时没有合理的收贷方案,从而引起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
(二)企业外部原因
1、存在国家政策、政府行政干预等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会给银行下派一些专项贷款、救济贷款、扶贫贷款等。这些贷款银行是不得不贷的,是不能按贷款程序审查后批贷的,这些“强制性”贷款往往会加大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
·
11·
2、借款人自身因素。有些借款人为了取得借款不惜伪造虚假报告,掩饰企业真正的财务状况,还有些企业借改制之机拖延还款时间,有些企业一旦贷款到位后,就想方设法逃避银行的监管,为了少交或延交利息,借款企业在银行例行日常监督时会少报营业收入,销售货款基本不回流,致使贷款无法正常收回。
当然以上只是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部分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如何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成了我们噬待解决问题。
三、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几点见解
(一)审、贷、收责任分离制
所谓审、贷、收责任分离制就是要将审核贷款责任人,发放贷款责任人,收回贷款责任人相互分离,不能为同一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进行贷款的管理,使贷款业务的各个环节责任清晰,权责明确,又可以为银行未来分析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二)制定合理的贷款回收政策
银行可以将贷款进行分类管理,现银监会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五级分类法它将贷款按实际偿还的可能性,在考虑贷款风险的前提下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次级、可疑、损失称为“不良贷款”,并将各类贷款分别按不同比例足额提取呆账准备金并专门用于贷款呆账损失的核销。
在将贷款进行合理分类后,银行还应制定相应的贷款回收政策,将贷款按照剩余贷款时间编制贷款回收表,对于近期要到期的贷款要及时与借款企业取得联系,了解借款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确保到期贷款能及时收回。对于未到期的贷款也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了解借款企业的基本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贷款回收政策。同时也要对借款企业进行贷款评级,可根据企业评级决定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条件等。
(三)科学的银行信贷体制的设想
银行要设置科学的信贷体制,才能确保权责分离、职责明确。
新的信贷体制应包括信贷调查、信贷审核、信贷管理、信贷发放、信贷风险处置、信贷回收、信贷稽核等部门,并且各部门相互分开、互不隶属,各侍其职、互相监督。
信贷调查部门:负责贷款的调查,收集借款企业的基本资料,为贷款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信贷审查部门:根据相关资料进行借款人资格的审核,可以分为信贷专职审查委员和兼职委员两个类别,可以单一审核,也可两者结合。
信贷管理部门:负责贷款发放后的管理、核实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及审查意见,办理担保手续及落实审贷意见等。
信贷发放部门:负责与借款人确定贷款的发放方式,发放时间等问题。
信贷风险处置部门:负责处置高风险贷款,对高风险贷款进行跟踪管理等。
信贷回收部门:负责信贷的评级,制定信贷回收政策,实施信贷回收等。
信贷稽核部门:定期进行例行稽核或针对专项问题进行特别稽核,制定贷款考核指标,对贷款进行风险管理,建立合理的风险识别体系,进行客户评级等。
(四)建立贷款保险制度
国家应适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贷款保险制度。这一方面既可以保障银行利益,减少不良贷款额。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就可以使其破产,增加其还款的压力。由于企业借款不能偿还的风险要由贷款保险公司承担,它就会有足够的压力去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帮助其控制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按期还款。
(五)加强信贷体系建设,提升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
从事银行信贷工作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抵制信贷工作中的不良社会风气,才能确保信贷质量。信贷工作人员要“一专多能”,既精通信贷、金融领域的知识与政策,也要成为借款企业所在行业的专家,这样在与借款企业打交道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银行可以实行按行业分配信贷人员的工作,从规避信贷风险角度来讲,只有熟悉企业及该行业状况的信贷人员才能准确地判断出贷款的风险程度,从而防范不良贷款的产生。同时一个健康的信贷体系,要有一套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定期实施合理的绩效考核,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自己的长项,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银行的信贷质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入市后,外资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大举入驻,加大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当然这种良性竞争让我国银行业在借鉴国外银行业长处的同时,也不断审视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目前我国银行的管理正日趋成熟,银行的贷款管理也日益完善,不良贷款率会逐渐下降,我国银行业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李宏瑾.经济增长、经济自由与不良贷款〔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50-150.
〔2〕胡冰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07:25-120.
〔3〕张士明.批量处置不良贷款的成功实践与理论思考〔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2:30-100.
·
21
·